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562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血管内科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
背景技术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心律紊舌L”或“心律不齐”等词的 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既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频率60次 100次/min (成人),比较规贝U。窦房结冲动经正常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时间恒定(成人0.12
1.21秒);冲动经束支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时间也恒定(< 0.10秒)。心律失常原因:1、激动起源异常;2、激动传导异常;3、激动起源异常和传导异常同时存在。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它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玄参5-10份、干姜10-20份、山茱萸20-30份、桔梗10-20份、黄连15-25份、菊花5-15份、一枝黄花10-30份、天仙子1-15份、麻黄10-20份、石韦15-30份、天竺黄20-30份、巴戟天1-20份、拳参1-20份、黑芝麻10-25份、苍耳子10-30份、余甘子1_20份、九里香15-20份、牵牛子10-20份、金沸草15-20份、肿节风15-30份、断血流10-20份、番泻叶10-25份、蓝布正5-15份、漏芦1-20份、满山红15-25份、翻白草15-25份、锦灯笼10-20份、桑白皮15-25份、野马追20-30份、丁香1_20份和刀豆10-25份。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玄参7份、干姜13份、山茱萸22份、桔梗15份、黄连21份、菊花13份、一枝黄花28份、天仙子11份、麻黄17份、石韦24份、天竺黄27份、巴戟天18份、拳参17份、黑芝麻23份、苍耳子21份、余甘子16份、九里香16份、牵牛子17份、金沸草19份、肿节风15份、断血流14份、番泻叶21份、蓝布正11份、漏芦13份、满山红23份、翻白草24份、锦灯笼14份、桑白皮25份、野马追26份、丁香16份和刀豆24份。更优选地,所述药剂可以是片剂、分散片、胶囊剂或汤剂。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疗效明确,适于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发明中的百分数是重量百分数。
实施例本发明的汤剂
称取玄参7克、干姜13克、山茱萸22克、桔梗15克、黄连21克、菊花13克、一枝黄花28克、天仙子11克、麻黄17克、石韦24克、天竺黄27克、巴戟天18克、拳参17克、黑芝麻23克、苍耳子21克、余甘子16克、九里香16克、牵牛子17克、金沸草19克、肿节风15克、断血流14克、番泻叶21克、蓝布正11克、漏芦13克、满山红23克、翻白草24克、锦灯笼14克、桑白皮25克、野马追26克、丁香16克和刀豆24克,加入水2000毫升,在装有冷凝管的烧瓶中在80°C下加热4小时,过滤。将滤液浓缩至600毫升,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汤剂。
实验例
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中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吴少祯,吴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 ;58.)来制定心率失常的判断标准。
选取60例心律失常患者,男30例,女30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37岁,平均(56.6±14.4)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6个月,平均(3.2 + 2.7)年。其中,心房颤动30例,多发性早搏30例(房早+室早、室早+结早),并经心电图检查确诊。
使用实施例中制备的汤剂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口服90毫升。治疗I个月为I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心脏听诊、心电示波、并描记心电图,记录心律失常情况,并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疗效标准
显效:心悸、气促、胸闷、胸痛消失,水肿、两肺湿罗音消失,无期前收缩,心电图正常;有效:心悸、气促、胸闷、胸痛减轻,两肺湿罗音减少,期前收缩减少50%,心电图ST段较人院前恢复> 0.05mV, T波变浅达50%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心电图无明显改变(元柏民.心血管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苑出版杜,1991:33.)
经过I个疗程的观察,发现60位患者治疗效果均为显效,并且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
在治疗I个疗程后每周均对患者进行随访,持续半年,并未发现复发的迹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玄参5-10份、干姜10-20份、山茱萸20-30份、桔梗10-20份、黄连15-25份、菊花5_15份、一枝黄花10-30份、天仙子1-15份、麻黄10-20份、石韦15-30份、天竺黄20-30份、巴戟天1_20份、拳参1-20份、黑芝麻10-25份、苍耳子10-30份、余甘子1_20份、九里香15-20份、牵牛子10-20份、金沸草15-20份、肿节风15-30份、断血流10-20份、番泻叶10-25份、蓝布正5-15份、漏芦1-20份、满山红15-25份、翻白草15-25份、锦灯笼10-20份、桑白皮15-25份、野马追20-30份、丁香1-20份和刀豆10-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玄参7份、干姜13份、山茱萸22份、桔梗15份、黄连21份、菊花13份、一枝黄花28份、天仙子11份、麻黄17份、石韦24份、天竺黄27份、巴戟天18份、拳参17份、黑芝麻23份、苍耳子21份、余甘子16份、九里香16份、牵牛子17份、金沸草19份、肿节风15份、断血流14份、番泻叶21份、蓝布正11份、漏芦13份、满山红23份、翻白草24份、锦灯笼14份、桑白皮25份、野马追26份、丁香16份和刀丑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可以是片剂、分散片、胶囊剂 或汤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质制成玄参、干姜、山茱萸、桔梗、黄连、菊花、一枝黄花、天仙子、麻黄、石韦、天竺黄、巴戟天、拳参、黑芝麻、苍耳子、余甘子、九里香、牵牛子、金沸草、肿节风、断血流、番泻叶、蓝布正、漏芦、满山红、翻白草、锦灯笼、桑白皮、野马追、丁香和刀豆。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剂的全部成分都是天然材料,安全性较好,疗效明确,适于在临床上大规模推广。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169937SQ201310127378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
发明者顾卫琴 申请人:顾卫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