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59572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紫苏30-45g,防风20-30g,浮萍20-30g,鸭跖草20-30g,苦参10-20g,蒲公英10-20g,半枝莲10-20g,绿豆10-20g,白薇10-20g,牵牛子10-20g,泽泻10-20g,葫芦10-20g,竹叶10-20g,郁李仁10-20g。本发明工艺简单,宣肺利水,疏散风邪,消肿止痛,治疗风水水肿效果好,本发明药性平衡,治疗81例治疗胃热炽盛型鼻衄患者,治愈率92.4%,良好率90.7%。
【专利说明】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3]
【背景技术】
[0004]水肿的临床分度临床上根据水肿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水肿仅发生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组织轻度凹陷,平复较快。有时早期水肿,仅有体重迅速增加而无水肿征象出现。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有时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0005]根据引起水肿原因不同,需要进行的实验室检查也不尽相同。临床常见的水肿往往由于一些重要的系统或器官的疾病所引起,故除水肿的一般实验室检查外,还需要针对其原发病进行检查,以确定水肿的治疗和估计水肿的预后。对于全身性水肿的患者一般应考虑进行下列的实验室检查。
[0006]1.二血浆蛋白与清蛋白的测定如血浆蛋白低于55/gL或清蛋白低于23 g/L,表示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其中清蛋白的降低尤为重要。血浆蛋白与清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及营养不良。
[0007]2.尿检查与肾功能 试验有全身性水肿时应检查尿内是否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等。如无蛋白尿很可能水肿不是由心脏或肾脏病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常有轻度或中度蛋白尿,而持久性重度蛋白尿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征。持久性蛋白尿,尿中红细胞与管型增多,伴有肾功能明显减退者常提示水肿为肾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虽亦可有上述表现,但尿检查和肾功能的改变在程度上一般都比较轻。与水肿有关的肾功能试验,常选用酚磺肽亦称酹红(phenolsul-fonphthalein)试验、尿浓缩和稀释试验、脲澄清试验等,目的是测定肾脏的排泄功能。
[0008]3.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如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者应考虑此水肿可能与贫血有关。
[0009]4.计算水和钠盐的每日摄入量和排出量计算每日水和钠盐的摄人量和排出量,必要时测定血浆氯化钠含量,有助于了解体内水、盐的潴留情况
中医方面在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提出“去菀陈垄”、“开鬼门”、“洁净府”三条基本原则。张仲景宗《内经》之意,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提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辨证地运用了发汗、利小便的两大治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直沿用至今。根据上述所论,水肿的治疗原则应分阴阳而治,阳水主要治以发汗、利小便、宜肺健脾,水势壅盛则可酌情暂行攻逐,总以祛邪为主;阴水则主要治以温阳益气、健脾、益肾、补心,兼利小便,酌情化瘀,总以扶正助气化为治。虚实并见者,则攻补兼施。阳水,发病急,初起面目微肿,继之则遍及全身,腰以上肿甚,皮肤光亮,阴囊肿亮,胸中烦闷,呼吸急促。或形寒无汗,苔白滑,脉浮紧;或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阴水,发病较缓,足跗水肿,渐及周身,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复平较慢,皮肤晦暗,小便短少。或兼脘闷腹胀,纳减便溏,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象濡缓;或兼腰痛腿酸,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根据水肿病患的类型,制法可分为:肝脾不调,水湿浸溃,即疏肝健脾,利水散寒。或者,宣肺利水:主要临床表现为风邪外袭所致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中医称此种水肿为风水,多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者,健脾化湿、利水消肿:临床表现为全身凹陷性水肿,腰以下为甚,身重倦怠,小便量少,纳呆,胸闷,苔腻、脉濡。或者,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本法适用于脾阳虚弱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浮肿较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胸闷腹胀,纳少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冷,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滑沉缓。或者,温肾利水:适用于肾阳衰微者。主要表现为全身高度水肿,腰以下为甚,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神疲倦怠,面色惨白,尿少,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0010]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配比简单,宣肺利水,疏散风邪,消肿止痛的一种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11]

【发明内容】

[001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配比简单,宣肺利水,疏散风邪,消肿止痛的一种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紫苏30-45g,防风20-30g ,浮萍20-30g,鸭跖草20_30g,苦参10_20g,蒲公英10_20g,半枝莲10-20g,绿豆10-20g,白薇10-20g,牵牛子10_20g,泽泻10_20g,葫芦10_20g,竹叶10-20g,郁李仁 10-20g。
[0014]或者,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紫苏30-40g,防风20-25g,浮萍20-25g,鸭跖草20_25g,苦参10_15g,蒲公英10_15g,半枝莲10-15,绿豆10-15g,白薇10-15g,牵牛子10_15g,泽湾10_15g,葫芦10_15g,竹叶10-15g,郁李仁 10-15g。
[0015]或者,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紫苏40-45g,防风25-30g,浮萍25_30g,鸭跖草25_30g,苦参15_20g,蒲公英15_20g,半枝莲15-20g,绿豆15-20g,白薇15-20g,牵牛子15_20g,泽泻15_20g,葫芦15_20g,竹叶15-20g,郁李仁 15-20g。
[0016]或者,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紫苏32-42g,防风22-28g,浮萍22_28g,鸭跖草22_28g,苦参12_18g,蒲公英12_18g,半枝莲12-18g,绿豆12-18g,白薇12-18g,牵牛子12_18g,泽泻12_18g,葫芦12_18g,竹叶12-18g,郁李仁 12-18g。
[0017]本发明还公开了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散剂如下:
粉碎的步骤:将各组份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粒度为80~110目;
混合的步骤:将上述步骤所得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充分混匀;
加热的步骤:将混匀后的细粉在60~85°C下加热20~40分钟;
所述60~85°C下加热20~40分钟的步骤连续重复两次,用于进一步间歇低温灭菌 本发明的使用可以将组合物水煎服,一日服两次。
[0018]或者将制备得的散剂水冲服,一日服两次。
[0019]本发明的优点为:工艺简单,宣肺利水,疏散风邪,消肿止痛,治疗风水水肿效果好,本发明以紫苏为君药,防风、浮萍、鸭跖草为臣药,苦参、蒲公英、半枝莲,绿豆、白薇、牵牛子、泽泻、葫芦、郁李仁为佐药,竹叶为使药。本发明药性平衡,符合一君三臣九佐大制方的组配原则,治疗风邪入侵导致水肿效果好,通过治疗81例治疗胃热炽盛型鼻衄患者,治愈率92.4%,良好率90.7%ο
[00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发明使用如下组方治疗风邪入侵导致水肿:
紫苏30-45g,防风20-30g,浮萍20-30g,鸭跖草20_30g,苦参10_20g,蒲公英10_20g,半枝莲10-20g,绿豆10-20g,白薇10-20g,牵牛子10_20g,泽泻10_20g,葫芦10_20g,竹叶10-20g,郁李仁 10-20g。
[0022]或者,紫苏30-40g,防风20-25g,浮萍20_25g,鸭跖草20_25g,苦参10_15g,蒲公英10-15g,半枝莲10-15,绿豆10-15g,白薇10_15g,牵牛子10_15g,泽湾10_15g,葫芦10-15g,竹叶 10-15g,郁李仁 10-15g。
[0023]或者,紫苏40-45g,防风25-30g,浮萍25_30g,鸭跖草25_30g,苦参15_20g,蒲公英15-20g,半枝莲15-20g,绿豆15-20g,白薇15_20g,牵牛子15_20g,泽泻15_20g,葫芦15-20g,竹叶 15-20g,郁李仁 15-20g。
[0024]或者,紫苏32-42g,防风22_28g,浮萍22_28g,鸭跖草22_28g,苦参12_18g,蒲公英12-18g,半枝莲12-18g,绿豆12-18g,白薇12_18g,牵牛子12_18g,泽湾12_18g,葫芦12-18g,竹叶 12-18g,郁李仁 12-18g。
[0025]本发明还公开了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散剂如下:
粉碎的步骤:将各组份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粒度为80~110目;
混合的步骤:将上述步骤所得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充分混匀;
加热的步骤:将混匀后的细粉在60~85°C下加热20~40分钟;
所述60~85°C下加热20~40分钟的步骤连续重复两次,用于进一步间歇低温灭菌 本发明的使用可以将组合物水煎服,一日服两次。
[0026]或者将制备得的散剂水冲服,一日服两次。
[0027]具体例子I
张某、外感风邪所致放热,有慢性肾炎史,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伴有头痛和关节痛,诊断为风邪外袭所致水肿,使用如下组方:紫苏30g,防风20g,浮萍20g,鸭妬草20g,苦参IOg,蒲公英IOg,半枝莲IOg,绿豆IOg,白薇10g,牵牛子IOg,泽湾10g,葫芦10g,竹叶IOg,郁李仁IOg0
[0028]粉碎的步骤:将各组份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粒度为80~110目; 混合的步骤:将上述步骤所得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充分混匀;
加热的步骤:将混匀后的细粉在60~85°C下加热20~40分钟;
所述60~85°C下加热20~40分钟的步骤连续重复两次,用于进一步间歇低温灭菌 本发明的使用可以将组合物水煎服,一日服两次。
[0029]或者将制备得的散剂水冲服,一日服两次。服用I天后即发汗,3日后头痛关节痛症状消失,面部浮肿消退,继续服用4天后,身体浮肿消退。3个月追访,未复发。
[0030]具体例子2
陆某、感冒,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肢体关节酸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浮肿先见于面部,后遍及全身,小便不利。风水水肿。
[0031 ] 紫苏45g,防风30g,浮萍30g,鸭跖草30g,苦参20g,蒲公英20g,半枝莲20g,绿豆20g,白薇20g,牵牛子20g,泽泻20g,葫芦20g,竹叶20g,郁李仁20g。
[0032]粉碎的步骤:将各组份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粒度为80~110目; 混合的步骤:将上述步骤所得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充分混匀;
加热的步骤:将混匀后的细粉在60~85°C下加热20~40分钟;
所述60~85°C下加热20~40分钟的步骤连续重复两次,用于进一步间歇低温灭菌 本发明的使用可以将组合物水煎 服,一日服两次。
[0033]或者将制备得的散剂水冲服,一日服两次。服用I天后即发汗,4日后头痛关节痛症状消失,面部浮肿消退,继续服用5天后,身体浮肿消退。3个月追访,未复发。
[0034]具体例子3
秦某,有慢性肾炎史,偶感风寒,发热,头痛关节痛,全身水肿。为风邪入侵所致水肿,月艮用如下组方:
紫苏32g,防风22g,浮萍22g,鸭跖草22g,苦参12g,蒲公英12g,半枝莲12g,绿豆12g,白薇12g,牵牛子12g,泽湾12g,葫芦12g,竹叶12g,郁李仁12g。
[0035]将上述组合物洗净,切断后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服用当天,即发汗,3日后,水肿略消,小便次数增加,7日后水肿消退,三个月后追访,未复发。
[0036]具体例子4
宋某,急性肾炎,血浆蛋白低于39g/L。低于55g/L的指标,初始面部浮肿,后发展至全身性浮肿,头痛,关节痛,小便不利,低烧不断。诊断为风邪入侵导致水肿,使用如下组方:紫苏40g,防风25g,浮萍25g,鸭妬草25g,苦参15g,蒲公英15g,半枝莲15g,绿豆15g,白薇15g,牵牛子15g,泽湾15g,葫芦15g,竹叶15g,郁李仁15g。
[0037]将上述组合物洗净,切断后水煎服,早晚各一次,服用当天,即发汗,3日后,水肿略消,小便次数增加,8日后水肿消退,三个月后追访,未复发。
[0038]比较数据:随机选用50名患者,其中25人为治疗组,使用本发明,其余25人采用传统利尿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如下;
Wm I消肿时间I治疗成本I患者接受程度I复发
治疗组7-9天便宜容易_2人
讶M组110-12天I贵I不易|9人本发明工艺简单,宣肺利水,疏散风邪,消肿止痛,治疗风水水肿效果好,本发明以紫苏为君药,防风、浮萍、鸭跖草为臣药,苦参、蒲公英、半枝莲,绿豆、白薇、牵牛子、泽泻、葫芦、郁李仁为佐药,竹叶为使药。本发明药性平衡,符合一君三臣九佐大制方的组配原则,治疗风邪入侵导致水肿效果好,通过治疗81例治疗胃热炽盛型鼻衄患者,治愈率92.4%,良好率90.7%。
【权利要求】
1.一种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紫苏30-45g,防风20-30g,浮萍20-30g,鸭跖草20_30g,苦参10_20g,蒲公英10_20g,半枝莲10-20g,绿豆10-20g,白薇10-20g,牵牛子10_20g,泽泻10_20g,葫芦10_20g,竹叶10-20g,郁李仁 10-2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紫苏30-40g,防风20-25g,浮萍20-25g,鸭跖草20_25g,苦参10_15g,蒲公英10_15g,半枝莲10-15,绿豆10-15g,白薇10-15g,牵牛子10_15g,泽湾10_15g,葫芦10_15g,竹叶10-15g,郁李仁 10-1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紫苏40-45g,防风25-30g,浮萍25_30g,鸭跖草25_30g,苦参15_20g,蒲公英15_20g,半枝莲15-20g,绿豆15-20g,白薇15-20g,牵牛子15_20g,泽泻15_20g,葫芦15_20g,竹叶15-20g,郁李仁 15-2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单位配置的如下活性组分: 紫苏32-42g,防风22 -28g,浮萍22_28g,鸭跖草22_28g,苦参12_18g,蒲公英12_18g,半枝莲12-18g,绿豆12-18g,白薇12-18g,牵牛子12_18g,泽泻12_18g,葫芦12_18g,竹叶12-18g,郁李仁 12-18g。
5.—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宣肺利水的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散剂如下: 粉碎的步骤:将各组份按配比混合,投入粉碎机粉碎成细粉,粒度为80~110目; 混合的步骤:将上述步骤所得细粉投入混合搅拌机充分混匀; 加热的步骤:将混匀后的细粉在60~85°C下加热20~40分钟; 所述60~85°C下加热20~40分钟的步骤连续重复两次,用于进一步间歇低温灭菌。
【文档编号】A61P7/10GK103463485SQ201310384030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严中明 申请人:严中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