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001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其要点在于它的劈开入路在唇颊侧嵴顶;骨劈开线的起点设计在唇颊侧骨凹陷区的近根端。骨劈开方法步骤如下:用超声骨刀在骨凹陷区近根端做一横形骨劈开切口线,在该切口近、远中附加两纵形劈开线,经横形切开线行骨劈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植骨粉、盖骨膜。一般为植Bio-oss骨粉盖Biogide骨膜。本发明避免了劈开过程中骨板在骨凹陷区折裂;保证了植体植入方向能够在理想的位置;确保了植体周围有足够的骨支持种植体;在嵴顶区骨皮质的保留有利于初期稳定性。
【专利说明】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种植牙植入法,尤其涉及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
【背景技术】[0002]种植外科传统的上置法骨块移植存在需开辟第二术区、塑型不良、感染几率大、难以同期植入植体以及手术周期长和骨块吸收等诸多弊端。在该区域如果因为牙嵴高度的降低,会大大影响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单一的GBR[GBR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引导骨再生技术,指利用屏障膜特性,阻止来自周围软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让骨面处的成骨细胞有足够的时间增殖,最终达到组织再生、定向修复的目的。]很难获得良好的植骨材料的固位与塑型,成骨效果也不可靠,尤其对于骨宽度〈5_病例很难进行同期植入。
[0003]牙槽嵴增宽后同期植入种植体能缩短治疗周期,减小创伤,一直是种植学研究的热点。有学者报道采用牙槽嵴挤压增宽术,在3-4mm宽的上颌牙槽嵴可植入3.75mm的标准种植体。这一技术利用骨组织的弹性,采用直径逐渐增大的骨挤压器扩大种植体窝,使唇舌侧骨板在压力下发生位移,直至种植体顺利植入。但骨挤压术仅适用于质地疏松的牙槽骨,牙槽骨受压力过大会造成种植体周围骨坏死,因而骨挤压术已逐渐少用于牙槽嵴增宽。块状骨移植也常应用于上颌前牙区牙槽嵴增宽,但要开辟第二术区取自体骨,增加了手术的创伤和风险。骨劈开技术拓宽种植适应症,减少了骨移植的手术机会,保证种植体植入的位置,方向及唇侧骨板的厚度,保证种植的长期功能效果。
[0004]如图1、2所示,现有的骨劈开术的骨劈开线的起点I位于牙槽顶部,劈开线2由牙槽顶部斜向根方,切口呈平行或根方略宽,当牙槽嵴中部有明显凹陷性缺损时,采用骨劈开术唇侧骨瓣易断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骨劈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避免唇侧骨瓣断裂的改进型牙槽骨唇颊侧嵴顶下方骨的劈开技术。
[000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其要点在于它的劈开入路在唇颊侧嵴顶;骨劈开线的起点设计在唇颊侧骨凹陷区的近根端。
[0007]本发明对传统的唇侧骨瓣顶部进行骨劈开术的方法进行改进,将现有骨劈开术的起点下移到骨凹陷区的近根端,避开唇侧骨瓣最为薄弱的唇颊侧骨凹陷区,由唇颊侧骨凹陷区的近根端开始手术,使手术的成功率由原先的80%提升到95%以上。
[0008]骨劈开方法步骤如下:用超声骨刀在骨凹陷区近根端做一横形骨劈开切口线,在该切口近、远中附加两纵形劈开线,经横形切开线行骨劈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植骨粉、盖骨膜。一般为植Bio-oss骨粉盖Biogide骨膜。
[0009]采用胶原膜覆盖,二期手术时见新骨完全覆盖种植体。胶原膜强度低,当受到来自表面软组织的压力时,膜会向缺损区内塌陷,从而使骨再生空间丧失,影响牙槽骨外形的恢复。因而采用胶原膜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时,需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以维持骨再生修复的空间,同时劈开的唇侧骨瓣与同期植入的种植体也为骨再生提供了有效的修复空间,骨瓣起到支撑的作用,胶原膜可有效阻挡软组织的长入,而人工骨或自体骨维持骨再生的空间,从而有效引导新生骨组织生成。[0010]为了更好比较及检查手术后的愈合恢复情况,通常用CBCT测量术前、术后4月骨增量情况,手术的具体步骤如下:
手术的具体步骤如下:
(1)局部麻醉(通常采用采用阻滞麻醉);
(2)作切口,在牙槽嵴顶偏腭侧骨凹陷区近根端作横向切口,唇侧在两侧邻牙近中作梯形切口,翻开粘骨膜瓣至牙槽嵴厚度明显增加处,用超声骨刀或微型锯在唇侧作近远中切口,切口呈平行或根方略宽,距离邻牙牙根>2.0mm,根方至牙槽嵴明显增厚处,切透唇侧骨皮质,但不可伤及腭侧骨皮质;
(3)劈开,用劈骨凿从牙槽嵴顶沿切口方向向根方轻轻凿入,逐渐将唇侧骨板与腭侧骨板分离,底部形成青枝骨折,唇侧形成带骨膜的骨皮质瓣,保证腭侧骨板厚度>1.0mm,种植多个牙时,在拟种植部位分别作切口劈开;
(4)种植,在骨劈开间隙处按所需方向逐级备洞,植入种植体;
(5)植骨粉、盖骨膜,将唇侧骨瓣适当塑形后复位,修整过锐骨尖和骨缘,在骨间隙处填充人工骨粉,覆盖胶原膜;
(6)缝合,松弛唇侧软组织瓣,在无张力状态下严密缝合伤口;
(7)术后拍片,检查种植体就位情况,确认植体唇舌向的位置,一旦出现植体唇舌侧骨壁薄于1mm,则应在相应部位植骨盖膜;
(8)术后常规医嘱,术后禁用各种形式的修复体3周,常规用术后服用消炎药2-7天,消炎药用漱口液漱口 2-3周,10天后,创口愈合且不红肿时拆线;
(9)术后修复治疗,术后6个月拍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行二期手术,翻开软组织瓣,检查骨增量情况和种植体的稳定性,测量牙槽嵴唇舌向厚度,使用结扎钢丝的牙位拆除钢丝,上愈合基台,软组织行牙龈成形术,待软组织愈合后制取印模,完成修复;
(10)术后复查,修复完成后6个月、I年、2年定期复查,临床检查修复体使用情况,拍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
[0011]本发明避免了劈开过程中骨板在骨凹陷区折裂;保证了植体植入方向能够在理想的位置;确保了植体周围有足够的骨支持种植体;在嵴顶区骨皮质的保留有利于初期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传统骨劈开术切口线 图2为传统骨劈开术劈开入路 图3为改良骨劈开术切口线
图4为改良骨劈开术劈开入路 其中:1骨劈开线起点2劈开线。【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视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0014]如图3、4所示,实施例1,一种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将现有骨劈开术的起点由牙槽顶部下移到骨凹陷区的近根端,避开唇侧骨瓣最为薄弱的唇颊侧骨凹陷区,由唇颊侧骨凹陷区的近根端开始手术,即它的劈开入路在唇颊侧嵴顶;骨劈开线的起点I设计在唇颊侧骨凹陷区的近根端。
[0015]骨劈开方法步骤如下:用超声骨刀在骨凹陷区近根端做一横形骨劈开切口线作为骨劈开线的起点1,在该切口近、远中附加两纵形劈开线2,经横形切开线行骨劈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植骨粉、盖骨膜。一般为植Bio-oss骨粉盖Biogide骨膜。
[0016]CBCT测量术前、术后4月骨增量情况,手术的具体步骤如下:
(1)局部麻醉,采用阻滞麻醉;
(2)作切口,在牙槽嵴顶偏腭侧骨凹陷区近根端作横向切口,唇侧在两侧邻牙近中作梯形切口,翻开粘骨膜瓣至牙槽嵴厚度明显增加处,用超声骨刀或微型锯在唇侧作近远中切口,切口呈平行或根方略宽,距离邻牙牙根>2.0mm,根方至牙槽嵴明显增厚处,切透唇侧骨皮质,但不可伤及腭侧骨皮质;
(3)劈开,用劈骨凿从牙槽嵴顶沿切口方向向根方轻轻凿入,逐渐将唇侧骨板与腭侧骨板分离,底部形成青枝骨折,唇侧 形成带骨膜的骨皮质瓣,保证腭侧骨板厚度>1.0mm,种植多个牙时,在拟种植部位分别作切口劈开;
(4)种植,在骨劈开间隙处按所需方向逐级备洞,植入种植体;
(5)植骨粉、盖骨膜,将唇侧骨瓣适当塑形后复位,修整过锐骨尖和骨缘,在骨间隙处填充人工骨粉,覆盖胶原膜;
(6)缝合,松弛唇侧软组织瓣,在无张力状态下严密缝合伤口;
(7)术后拍片,术后拍摄X线片或拍CT,检查种植体就位情况,确认植体唇舌向的位置。一旦出现植体唇舌侧骨壁薄于1_,则应在相应部位植骨盖膜。
[0017](8)术后常规医嘱,术后禁用各种形式的修复体3周,常规用术后服用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和甲硝唑)I周,消炎药用漱口液(如洗必太)漱口 2周,缝线的拆除时间,可根据切口部位、局部血液供应情况、病人年龄来决定,一般口腔缝合在术后7-10天拆线,一般10天左右创口基本愈合且不红肿时拆线,没有感染等情况,愈合顺利这7天可以拆线,拆线时医师会对伤口做出观察和评估,如果愈合欠佳、或拆线过程中发现有裂开情况,适当推迟拆线时间。以安全保守为原则;
(9)术后修复治疗,术后6个月拍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行二期手术,翻开软组织瓣,检查骨增量情况和种植体的稳定性,测量牙槽嵴唇舌向厚度,使用结扎钢丝的牙位拆除钢丝,上愈合基台,软组织行牙龈成形术(成形术就是专用刀切除多余牙龈),待软组织愈合后制取印1旲,完成修复;
(10)术后复查,修复完成后6个月、I年、2年定期复查,临床检查修复体使用情况,拍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
[0018]实施例2,麻醉: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在牙槽嵴顶偏腭侧骨凹陷区近根端作横向切口,在两侧邻牙唇侧近中作梯形切口,翻开粘骨膜瓣至牙槽嵴厚度明显增加处。用超声骨刀或微型锯在唇侧作近远中切口,切口呈根方略宽,距离邻牙牙根3.0mm,根方至牙槽嵴明显增厚处,切透唇侧骨皮质,但不可伤及腭侧骨皮质。横向骨劈开线位于唇颊侧牙槽嵴顶下方约3-5_处,与近远中骨劈开线相连。
[0019]用劈骨凿从牙槽嵴顶沿切口方向向根方轻轻凿入,逐渐将唇侧骨板与腭侧骨板分离,底部形成青枝骨折,唇侧形成带骨膜的骨皮质瓣,保证腭侧骨板厚度>1.0mm。种植多个牙时,在拟种植部位制备骨劈开切口。在骨劈开间隙处按所需方向逐级备洞,植入种植体。将唇侧骨瓣适当塑形后复位,修整过锐骨尖和骨缘,在骨间隙处填充人工骨粉,覆盖胶原膜。如果唇侧骨瓣稳定性差或断裂,则要使用钛钉将其固定,以保证骨瓣的稳定性。松弛唇侧软组织瓣,在无张力状态下严密缝合伤口。
[0020]2.术后
术后拍X线片或CT检查种植体就位情况。术后禁用各种形式的修复体3周,常规术后服用抗生素,漱口液含漱2周,10天后拆线。
[0021]术后3-4个月拍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行二期手术,翻开软组织瓣,检查骨增量情况和种植体的稳定性,测量牙槽嵴唇舌向厚度,上愈合基台,软组织行牙龈成形术,待软组织愈合后制取印模,完成修复。修复完成后6个月、I年、2年定期复查,临床检查修复体使用情况,拍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其余未述部分与上例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其特征在于:它的劈开入路为唇颊侧嵴顶;骨劈开线的起点(I)设计在唇颊侧骨凹陷区的近根端。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其特征在于:骨劈开方法步骤如下:用超声骨刀在骨凹陷区近根端做一横形骨劈开切口线,在该切口近、远中附加两纵形劈开线(2),经横形切开线行骨劈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植骨粉、盖骨膜。
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骨粉、盖骨膜为植Bio-oss骨粉盖Biogide骨膜。
4.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手术的具体步骤如下: (1)局部麻醉; (2)作切口,在牙槽嵴顶偏腭侧骨凹陷区近根端作横向切口,唇侧在两侧邻牙近中作梯形切口,翻开粘骨膜瓣至牙槽嵴厚度明显增加处,用超声骨刀或微型锯在唇侧作近远中切口,切口呈平行或根方略宽,距离邻牙牙根>2.0mm,根方至牙槽嵴明显增厚处,切透唇侧骨皮质,但不可伤及腭侧骨皮质; (3)劈开,用劈骨凿从牙槽嵴顶沿切口方向向根方凿入,逐渐将唇侧骨板与腭侧骨板分离,底部形成青枝骨折,唇侧形成带骨膜的骨皮质瓣,保证腭侧骨板厚度>1.0mm,种植多个牙时,在拟种植部位分别作切口劈开; (4)种植,在骨劈开间隙处按所需方向逐级备洞,植入种植体; (5)植骨粉、盖骨膜,将唇侧骨瓣适当塑形后复位,修整过锐骨尖和骨缘,在骨间隙处填充人工骨粉,覆盖胶原膜; (6)缝合,松弛唇侧软组织瓣,在无张力状态下严密缝合伤口; (7)术后拍片,检查种植体就位情况,确认植体唇舌向的位置,一旦出现植体唇舌侧骨壁薄于1mm,则应在相应部位植骨盖膜; (8)术后常规医嘱,术后禁用各种形式的修复体3周,常规用术后服用消炎药2-7天,消炎药用漱口液漱口 2-3周,10天后创口愈合且不红肿时拆线; (9)术后修复治疗,术后6个月拍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行二期手术,翻开软组织瓣,检查骨增量情况和种植体的稳定性,测量牙槽嵴唇舌向厚度,使用结扎钢丝的牙位拆除钢丝,上愈合基台,软组织行牙龈成形术,待软组织愈合后制取印模,完成修复。
5.根据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一种口腔种植中唇颊侧嵴顶下方骨劈开技术之改进,其特征在于:修复完成后6个月、I年、2年定期复查,临床检查修复体使用情况,拍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结合情况。
【文档编号】A61C8/00GK103494649SQ201310498408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吴东, 黄文秀, 杨进, 郑静宜, 郭建斌, 蒋剑晖 申请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