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612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刀灰树10份、缠竹黄12份、楮头红12份、潮风12草份、樗白皮14份、大夜关门根10份、牛尾独活15份、糙叶五加10份、菜头肾12份、龙眼根14份、赪桐叶14份、绵马贯众10份、红毛七10份、小叶黑面叶12份、天蓬子根12份、三爪金龙14份、翅卫矛10份、大叶藜12份、千屈草12份、午时花10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能够安全有效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是指由于药物引起的严重性皮炎,表现为全身皮肤红肿、剥脱,伴严重的全身症状。为严重类型药疹皮疹。初起多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继而迅速融合成片,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潮红肿胀,鲜红色到棕红色,以后大量脱屑,脱屑有干剥与湿剥两种,前者手足部脱屑如手套或袜状(套式剥脱),躯干部脱屑呈落叶状,可持续I个月左右,头发及指(趾)甲均可脱落;后者可出现水疱及广泛性糜烂,尤其是皱褶部位。极大地影响患者形象,不仅会造成肉体上的伤痛,更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 [0003]对于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目前尚缺少公认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0004]本发明中药所涉及药材的研究现状如下:
刀灰树【来源】为山矾科植物光叶山矾的根或叶。全年均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功能主治】止血生肌;和肝健脾。主外伤出血;吐血;咯血;疮疖;推积;眼结膜炎。
[0005]缠竹黄【来源】龙胆科缠竹黄Tripterospermum cordifolium (Marq.) H.Smith,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清肝肺火。主治咳嗽,急惊风,肝热目赤,口苦,黄疸,筋骨热痛等症。
[0006]楮头红【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楮头红的全草。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碎晒干。【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利湿解毒。主肺热咳嗽;头目眩晕;耳鸣;耳聋;日赤羞明;肝炎;风湿痹痛;跌打伤肿;蛇头疔;无名肿毒。
[0007]潮风草【来源】萝蘑科潮风草Cynanchum ascyrifolium (Franch.et Sav.)Matsum.,以根入药。【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0008]樗白皮【来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皮或树干皮。春、夏季剥取根皮或干皮,刮去或不刮去粗皮,切块片或丝,晒干。【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涩肠;止血;止带;杀虫。主泄泻;痢疾;便血;崩漏;痔疮出血;带下;蛔虫症;疮癣。
[0009]大夜关门根【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的根。夏、秋采收。【功能主治】止血,镇咳,补肾气。
[0010]牛尾独活【来源】伞形科牛尾独活属植物牛尾独活Heracleum vicinum Boiss.的根。秋季采收,去茎叶和细根,洗净晒干。【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0011]糙叶五加【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糙叶五加的根皮。秋季挖根,洗净,除去须根,趁鲜用木槌敲击,使木心和皮部分离,抽去木心,切段,晒干。【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舒筋;理气止痛。主风湿痹痛;拘挛麻木;筋骨痞软;水肿;跌打损伤;疝气腹痛。
[0012]菜头肾【来源】为爵床科植物菜头肾的根或全草。根,立秋后采挖,去净细须,晒干或鲜用;全草,夏、秋季采收,扎把,晒干。【功能主治】补肾养阴;清热解毒。主肾虎腰痛;虎火牙痛;肝炎;疔疮疖肿。
[0013]龙眼根【来源】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以根入药。全年可采。【功能主治】利湿,通络。用于乳糜尿,白带,风湿关节痛。
[0014]赪桐叶【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叶。全年均可采,晒干,研末或鲜用。【功能主治】祛风;散瘀;解毒消肿。主偏头痛;跌打瘀肿;痈肿疮毒。
[0015]绵马贯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莖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l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泥沙,晒干。【功用主治】清热解毒,驱虫,止血。用于虫积腹痛,疮疡崩漏(炒炭)。
[0016]红毛七【来源】为小檗科牡丹草属植物类叶牡丹Leontice robustum (Maxim.)Diels,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功能主治】理气止痛,祛风活血。用于月经不调,胃腹疼痛,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0017]小叶黑面叶【来源】大戟科山漆莖属植物小叶黑面叶Breynia patens Benth.,以根及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叶夏季采摘,晒干。【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用于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肠炎,痢疾,月经过多,崩漏,白带,痛经;外用治外伤出血,疮疖,湿疹,皮肤瘙痒,烧伤。
[0018]天蓬子根【来源】为爺科东莨菪属植物天蓬子Scopolia sinensis Hemsl.的根。秋、冬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止痛。用于跌打损伤,关节疼痛,瘫痪,破伤风。
[0019]三爪金龙【来源】为葡萄科爬山属植物三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imalayana(royle) Planch.,以根于茎入药。秋季采集,切段,晒干。【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散瘀。用于风湿骨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
[0020]翅卫矛【来源】为卫矛科植物栓翅卫矛的枝皮。7-8月采枝,刮取外皮,洗净,切段,晒干。【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散瘀止痛。主有经不调;产后瘀阴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0021]大叶藜【来源】为藜科藜属植物杂配藜Chenopodium hybridum L.,以地上部分入药。【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吐血,衄血,咯血,尿血。
[0022]千屈草【来源】为千屈草科千屈草属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除去泥沙,晒干或鲜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肠炎,痢疾,便血;外用治外伤出血。
[0023]午时花【来源】马齿觅科马齿觅属植物大花马齿觅Portulaca grandifloraHook.,以地上全草入药。四季可采,一般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外用治疮疖肿毒。

【发明内容】

[002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目的。
[002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刀灰树10份、缠竹黄12份、楮头红12份、潮风12草份、樗白皮14份、大夜关门根10份、牛尾独活15份、糙叶五加10份、菜头肾12份、龙眼根14份、赪桐叶14份、绵马贯众10份、红毛七10份、小叶黑面叶12份、天蓬子根12份、三爪金龙14份、翅卫矛10份、大叶藜12份、千屈草12份、午时花10份。
[0026]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0年5月-2011年12月间共收集129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门诊患者,年龄19-41岁,病程1-2年。随机分为:治疗组97例,空白组32例。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7]2、试验方法
2.1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
[0028]2.2空白组口服安慰剂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15天。
[0029]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试验室检查正常,观察三个月未见反复。好转: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实验室检查改善或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30]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31]表.1.两组疗效比较__ __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备而成:刀灰树10份、缠竹黄12份、楮头红12份、潮风12草份、樗白皮14份、大夜关门根10份、牛尾独活15份、糙叶五加10份、菜头肾12份、龙眼根14份、赪桐叶14份、绵马贯众10份、红毛七10份、小叶黑面叶12份、天蓬子根12份、三爪金龙14份、翅卫矛10份、大叶藜12份、千屈草12份、午时花10份。`
【文档编号】A61K36/87GK103520390SQ201310509580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5日
【发明者】李凯 申请人:李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