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癣疮的洗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86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癣疮的洗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癣疮的洗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霸王花20份,白花丹30份,冲天白20份,苦楝皮50份,肥珠子10份,翻白草30份。本发明对辅助治疗癣疮具有一定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癣疮的洗液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洗液,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癣疮的洗液。
【背景技术】
[0002]中药洗液对治疗皮肤病具有一定的效果,是一种传统的用药方法。五癣者,湿、顽、风、马、牛也。疥癣皆血分热燥,以致风毒克于皮肤。浮浅为疥,深沉者为癣。疥多挟热,癣多挟湿。癣疮是一种由浅部皮肤真菌感染而引发的皮肤病,其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而且极其顽固,难以治愈;此类病的症状一般为皮肤瘙痒、起皮、皮肤粗厚等,甚至出现糜烂,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休息。目前,治疗此类病的药物很多,但大多只能起到一点一时的抑制作用,无法杀灭真菌,治标不治本,达不到痊愈效果,而且极易复发。
[0003]目前以青草药为主辅助治疗癣疮的洗液尚无报导。

【发明内容】

[0004]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癣疮的青草药洗液。
[0005]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癣疮的洗液,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霸王花20份,白花丹30份,冲天白20份,苦楝皮50份,肥珠子10份,翻白草30份。
[0006]本发明对辅助治疗癣疮具有一定效果。
[0007]霸王花: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甘、淡,微寒。止气痛,
[0008]白花丹:别名山坡苓、假茉莉,为双子叶植物药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的全草及根。主治治风湿关节疼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肿毒恶疮,疥癣。
[0009]冲天白:别名称为叶下白、冲天白、羊耳草、毛将军、山鹿鸾、牛耳风、白牛胆、白面风、山白芷、大力王、冲天白、叶下白、牛耳风、羊耳风、羊耳菊。为菊科旋复花属白牛肚。为多年生亚灌木。生于山野、草坡、丘陵、灌木丛中。分布于我国华南、东南及西南地区。白面风味辛、微甘、苦,性微温,无毒。内服去湿利尿、行气化痰、止痛。外用祛风消肿。入脾肺经。
[0010]苦楝皮: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树皮及根皮。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肥珠子:无患子科。别名:油患子、苦患子、洗手果、木患树、肥皂树。功用主治:清热,祛痰,消积,杀虫。
[0011]翻白草: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以全草或根入药。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一种用于癣疮的洗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霸王花20份,白花丹30份,冲天白20份,苦楝皮50份,肥珠子10份,翻白草30份。其制备方法:将上述原药粉碎成细粉,按原药与清水1: 3混合,加热到100度后继续加热10分钟后,冷却、压榨过滤,得浸液,静置10小时,除去沉渣,瓶装得青草药洗液。使用时,以青草药洗液涂抹患处后30分钟后洗澡。每隔一天一次。[0013]实施例2:—种用于癣疮的洗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霸王花10份,白花丹40份,冲天白20份,苦楝皮80份,肥珠子5份,翻白草40份。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与实施例I相同。
[0014]实施例3:—种用于癣疮的洗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霸王花40克,白花丹60克,冲天白40克,苦楝皮100克,肥珠子20克,翻白草60克。制备方法、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15]本实施例3用于28例癣疮,有效28例,如下是部分实例。
[0016]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癣疮的洗液,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霸王花20份,白花丹30份,冲天白20份,苦楝 皮50份,肥珠子10份,翻白草30份。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3735704SQ201310690686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6日
【发明者】张圣坤 申请人:张圣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