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寒湿困脾证型脾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64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寒湿困脾证型脾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寒湿困脾证型脾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台湾马兜铃15—20份,莲须12—15份,土茯苓10—12份,扁豆12—15份,肉蔻15—20份,木瓜20—25份,麦芽25—30份,草果15—20份,细辛10—12份,草寇25—30份。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寒湿困脾证型脾病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98%,治愈率达到95%。
【专利说明】—种治疗寒湿困脾证型脾病的中药
[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寒湿困脾证型脾病的中药。
[0002]【背景技术】脾位居中焦,与胃相表里,其主要功能是主运化水谷、水湿,输布精微而藏营,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病变只要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致使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退,水湿潴留,化源不足,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出血等为脾病的常见症状。脾病的证候包括脾气虚证、脾虚气陷证、脾阳虚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等多种类型。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寒湿困脾证型脾病,该证型系因寒湿内盛,中阳受困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有脘腹痞闷或痛,口腻纳呆,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身目发黄,其色晦暗不泽,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胖,苔白腻或白滑,脉缓弱或沉细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本证多因饮食失节,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停滞中焦;或因冒雨涉水,久居潮湿,气候阴雨,寒湿内侵伤中;或因嗜食肥甘,湿浊内生,困阻中阳所致。目前,西医治疗该病治标不治本,副作用极大,且容易形成依赖性。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祛湿散寒、健脾暖胃”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治疗寒湿困脾证型脾病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0004]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寒湿困脾证型脾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台湾马兜铃15 — 20份,莲须12—15份,土茯苓10 —12份,扁豆12 —15份,肉蘧15 — 20份,木瓜20— 25份,麦芽25— 30份,草果15 — 20份,细辛10 —12份,草寇25— 30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腥、冷、辣、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 习惯,学会合理减压,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尽量避免熬夜。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台湾马兜铃具有散风寒、行气血的功效;采用的莲须具有益肾、涩精、固髓的功效;采用的土茯苓具有健脾胃的功效;采用的扁豆具有补脾阳、益气、化湿的功效;采用的肉蘧具有补脾胃、消冷痛的功效;采用的木瓜具有和脾、化湿的功效;采用的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功效;采用的草果具有燥湿除寒、消食化食的功效;采用的细辛具有外散风寒、内祛阴寒的功效;采用的草寇具有燥温祛寒、健脾暖胃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寒湿困脾证型脾病能够标本兼治,且对身体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多年来,通过对10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98%,治愈率达到95%。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06]表一:患者人员结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寒湿困脾证型脾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台湾马兜铃15 — 20份,莲须12 —15份,土茯苓10 —12份,扁豆12 —15份,肉蘧15—20份, 木瓜20— 25份,麦芽25— 30份,草果15 — 20份,细辛10 —12份,草寇25— 30份。
【文档编号】A61P1/14GK103735985SQ201310708920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孙丽 申请人:孙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