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709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包括女贞子、卷柏、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太子参、黄芪、黄精、芡实、白茅根、黄柏、青葙子、莪术、石斛、首乌藤、蓝布正、五色梅、白酒草、八宝茶、没药、桑寄生、山大黄、菟丝子、山麦冬、忍冬藤和五加皮。该中药制剂对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专利说明】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隐匿性肾小球肾炎(Latent glomerulonephritis)是以无症状血尿和(或)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其病情缠绵,反复发作,且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寻求好的治疗方法及手段较为迫切。
[0003]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是指轻至中度血尿,不伴有肾小球肾炎的典型表现如高血压、水肿、少尿。实验室检查无肾功能损害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多在偶然情况下如体检尿检时发现血尿。现代西医学治疗以预防感染,去除慢性感染病灶,避免重体力劳动,适当控制蛋白质摄入,避免对肾脏损害的药物使用等一般疗法为主,尚无有效治疗手段,运用肾皮质激素和抗菌素或止血剂,虽然能减轻肾小球血细血管坏死和间质血管炎程度,但尚无修复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功能,故出现疾病反复现象,难以控制病情。
[0004]中医学对血尿的论述,最早见于《内径》,认为“胞热移于膀胱,则癃,溺血”,《金匮要略》强调“热在下焦”。中医学认为血尿与肾和膀胱关系最为密切,并与其他脏腑关系亦较密切。在临床上以肝肾阴虚型多见,腰为肾府,肾主骨生髓,肾阴不足,髓减骨弱,故腰膝酸软,肝肾阴虚,脑髓失充,头目失养,故眩晕耳鸣,阴虚生内热,虚热内蒸,故烦热,手足心热,虚热内扰,心神不安,故睡眠欠佳,少寐多梦,阴津亏虚,口舌失润,故咽干咽燥。[0005]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病位在肾与膀胱。血尿的形成不外乎肾阴受损,相火内动,灼伤阴络,或渗血日久,下焦离经之血成瘀,瘀热相博,滞涩肾络,更伤肾阴,又因肾主水,湿热极易相合,又可伤阴,加重原有的阴虚,阴虚生内热,迫血妄行故血尿,而湿、热、瘀互结,更使病情复杂,则血尿迁延,反复难愈。
[0006]患者因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宜、劳倦内伤、外感六淫时邪等导致脾肾气阴两虚为本;脾肾运化无力,湿浊停滞,瘀而化热,热迫下焦,扰动血室为标。《景岳全书.血证》曰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损则为病”。指血证多因动损所致。本证脾气虚弱,气不摄血,血不循经渗于膀胱可致尿血;肾气不足,封藏失职,血随气下可致尿血;下焦湿热,迫于肾与膀胱,损伤络脉,血溢水道可致尿血,皆为动损之因。
[0007]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药制剂,其以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清热解毒、增强免疫、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对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药制剂,其对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包括女贞子、卷柏、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太子参、黄芪、黄精、芡实、白茅根、黄柏、青葙子、莪术、石斛、首乌藤、蓝布正、五色梅、白酒草、八宝茶、没药、桑寄生、山大黄、菟丝子、山麦冬、忍冬藤和五加皮。
[0010]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女贞子30g~40g、卷柏25g~35g、白花蛇舌草20g~30g、薏该仁30g~40g、太子参50g~60g、黄苗55g~65g、黄精35g~45g、突实25g~35g、白茅根20g~30g、黄柏30g~40g、青葙子25g~35g、莪术30g~40g、石斛35g~45g、首乌藤25g~35g、蓝布正35g~45g、五色梅25g~35g、白酒草15g~25g、八宝茶30g~40g、没药20g~30g、桑寄生35g~45g、山大黄25g~35g、英丝子30g~40g、山麦冬35g~45g、忍冬藤25g~35g和五加皮30g~40g。
[0011]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女贞子30g~35g、卷柏25g~30g、白花蛇舌草20g~25g、薏该仁30g~35g、太子参50g~55g、黄苗55g~60g、黄精35g~40g、突实25g~30g、白茅根20g~25g、黄柏30g~35g、青葙子30g~35g、莪术35g~40g、石斛40g~45g、首乌藤30g~35g、蓝布正40g~45g、五色梅30g~35g、白酒草20g~25g、八宝茶35g~40g、没药25g~30g、桑寄生40g~45g、山大黄30g~35g、英丝子35g~40g、山麦冬40g~45g、忍冬藤30g~35g和五加皮35g~40g。
[0012]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女贞子35g、卷柏30g、白花蛇舌草25g、薏苡仁35g、太子参55g、黄芪60g、黄精40g、芡实30g、白茅根25g、黄柏35g、青葙子30g、莪术35g、石斛40g、首乌藤30g、蓝布正40g、五色梅30g、白酒草20g、八宝茶35g、没药25g、桑寄生40g、山大黄30g、英丝子35g、山麦冬40g、忍冬藤30g和五加皮35g。
[0013]所述中药制剂可以制备成煎煮液和口服液。
[00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当其制备成煎煮液时,具体为:
[0015]将所述各原料药按上述重量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6~8倍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前面制备的混合物质量4~6倍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煎煮液合并,浓缩除去水溶剂,获得生药浓度为lg/ml~2g/ml的煎煮液。
[00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当其制备成口服液时,具体为:
[0017]第一步,将各原料药按重量比例混合,获得混合物,加相对于该混合物质量0.5~2倍水浸泡0.5~2小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I~3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加水煎煮I~3次,每次加1000~3000ml水,煎煮I~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5°C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40%~55%,静置4~36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C时相对密度1.25~1.45的膏体;
[0018]第二步,另取25g苯甲酸钠、800g蔗糖加水1500ml,煮沸,加入上述浓缩膏体中,搅匀,获得溶液,再加入前面制备的挥发油,继续搅拌均匀,滤过,灌装,灭菌,即得,每瓶50ml。
[00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0]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对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药制剂,其原料药包括女贞子、卷柏、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太子参、黄芪、黄精、芡实、白茅根、黄柏、青葙子、莪术、石斛、首乌藤、蓝布正、五色梅、白酒草、八宝茶、没药、桑寄生、山大黄、菟丝子、山麦冬、忍冬藤和五加皮。
[0022]进一步,所述中药制剂仅由上述原料药构成。
[0023]其中,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女贞子30g~40g、卷柏25g~35g、白花蛇舌草20g~30g、薏该仁30g~40g、太子参50g~60g、黄苗55g~65g、黄精35g~45g、突实25g~35g、白茅根20g~30g、黄柏30g~40g、青葙子25g~35g、莪术30g~40g、石斛35g~45g、首乌藤25g~35g、蓝布正35g~45g、五色梅25g~35g、白酒草15g~25g、八宝茶30g~40g、没药20g~30g、桑寄生35g~45g、山大黄25g~35g、英丝子30g~40g、山麦冬35g~45g、忍冬藤25g~35g和五加皮30g~40g。
[0024]进一步,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女贞子30g~35g、卷柏25g~30g、白花蛇舌草20g~25g、薏该仁30g~35g、太子参50g~55g、黄苗55g~60g、黄精35g~40g、突实25g~30g、白茅根20g~25g、黄柏30g~35g、青葙子30g~35g、莪术35g~40g、 石斛40g~45g、首乌藤30g~35g、蓝布正40g~45g、五色梅30g~35g、白酒草20g~25g、八宝茶35g~40g、没药25g~30g、桑寄生40g~45g、山大黄30g~35g、英丝子35g~40g、山麦冬40g~45g、忍冬藤30g~35g和五加皮35g~40g。
[0025]更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女贞子35g、卷柏30g、白花蛇舌草25g、薏苡仁35g、太子参55g、黄芪60g、黄精40g、芡实30g、白茅根25g、黄柏35g、青葙子30g、莪术35g、石斛40g、首乌藤30g、蓝布正40g、五色梅30g、白酒草20g、八宝茶35g、没药25g、桑寄生40g、山大黄30g、菟丝子35g、山麦冬40g、忍冬藤30g和五加皮35g。
[0026]所述中药制剂可以制备成煎煮液和口服液。
[002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当其制备成煎煮液时,具体为:
[0028]将所述各原料药按上述重量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6~8倍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前面制备的混合物质量4~6倍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煎煮液合并,浓缩除去水溶剂,获得生药浓度为lg/ml~2g/ml的煎煮液。
[0029]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当其制备成口服液时,具体为:
[0030]第一步,将各原料药按重量比例混合,获得混合物,加相对于该混合物质量0.5~2倍水浸泡0.5~2小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I~3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加水煎煮I~3次,每次加1000~3000ml水,煎煮I~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5°C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40%~55%,静置4~36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C时相对密度1.25~1.45的膏体;
[0031 ] 第二步,另取25g苯甲酸钠、800g蔗糖加水1500ml,煮沸,加入上述浓缩膏体中,搅匀,获得溶液,再加入前面制备的挥发油,继续搅拌均匀,滤过,灌装,灭菌,即得,每瓶50ml。
[0032]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0033]女贞子:味甘、苦,微寒,入肝、肾经,有强肝益肾,清热明目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亏,头目失养之头昏耳鸣,阴虚内热等症状。女贞子能提升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的功效。
[0034]卷柏:为卷柏科植物卷柏或垫状卷柏的干燥全草,味辛,性平,归肝、心经,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吐血,崩漏,便血,脱肛等证。[0035]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入心,肝,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的作用,用于肺热喘咳,咽喉肿痛,肠痈,疖肿疮疡,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水肿,痢疾,肠炎,湿热黄疸,癌肿等证。
[0036]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入肺、脾、大肠经,有健脾止泻,利水除痹,排疮脓的作用,主要用于湿困肺胃之泄泻;湿邪侵溃肌肤之全身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阻于气血之痹通以及毒热蕴结于肺肠之肺痈、肠痈等证。
[0037]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入脾、肺经,具有补气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气,养胃阴,用于气虚津伤的肺虚燥咳及心悸不眠、虚热汗多,能益气生津,治气虚肺燥咳嗽,气阴两虚的心悸不眠、多汗等证。
[0038]黄芪:味甘,性温,入脾、肺经,有补益脾土,升举阳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等作用,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所致之乏力食少便溏,心悸气短,中气下陷之脏器下垂,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久泻脱肛;表虚不固之自汗盗汗,气血不足等证。
[0039]黄精: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养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填精的功效,用于脾胃气阴亏虚,食少无力,阴虚肺燥,干咳少痰,阴虚内热之消渴,肾虚精亏、阳痿遗精、头晕耳鸣、目昏眼花等证。
[0040]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主治梦遗滑精,脾虚泄泻,脾虚白浊,带下等证。
[0041]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作用,主要用于肺胃有积热之吐血、咳血;湿 热下注蕴结膀胱之尿血;热病烦渴引饮;胃热呕吐;湿热黄疸等证。
[0042]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阴虚火旺,盗汗骨蒸,黄柏对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0043]青葙子: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肝泻火,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肝热目赤、目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等证。
[0044]莪术: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瘕痞块,胸腹瘀痛,闭经,痛经,脘腹胀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等证。
[0045]石斛:性微寒,味甘,归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主治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证。
[0046]首乌藤: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风湿痹痛;皮肤瘙痒等证,首乌藤能够活血、通经、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下乳消肿。
[0047]蓝布正:味辛、苦,性平,归肝、脾、肺经,具有镇痛,降压,调经,祛风除湿的功效,主治高血压病,头晕头痛,月经不调,小腹痛,白带,小儿惊风,风湿腰腿痛;外用治痈疖肿毒,跌打损伤等证。
[0048]五色梅: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清热,止血的功效,主治肺痨咳血,腹痛吐泻,湿疹,阴痒等证。
[0049]白酒草: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止痛,祛风化痰的功效,主治喉炎,肺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证。[0050]八宝茶:味苦、辛,性微寒,具有祛瘀调经,通络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产后腹痛、跌打肿痛、半身不遂等证。
[0051]没药:味苦,辛,性平,入肝、脾、心、肾经,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等证。
[0052]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元的作用,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腰酸疼痛,筋骨痿软,足膝无力,肝肾不足,精血虚亏,胎元不固之胎动不安,腰腹疼痛等证。
[0053]山大黄:为寥科植物波叶大黄的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泻热解毒;凉血行瘀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痢疾;经闭腹痛;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痈肿疔毒;口舌糜烂;烧烫伤等证。
[0054]菟丝子:味甘、辛,性平,入肝、肾、脾经,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作用,主要用于肾阳不足之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头晕耳鸣;肾虚腰疼,妇人带下,胎气不固;肝肾两亏、肝血不足之双目昏花、视物不清;脾肾两虚之便溏腹痛,完谷不化等症状。
[0055]山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证。
[0056]忍冬藤: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的功效,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等证。[0057]五加皮: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细柱五加和无梗五加的根皮,味辛、苦,性温,归肝、肾,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等证。
[0058]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59]实施例1煎煮液I
[0060]将女贞子35g、卷柏30g、白花蛇舌草25g、薏苡仁35g、太子参55g、黄芪60g、黄精40g、突实30g、白茅根25g、黄柏35g、青葙子30g、莪术35g、石斛40g、首乌藤30g、蓝布正40g、五色梅30g、白酒草20g、八宝茶35g、没药25g、桑寄生40g、山大黄30g、英丝子35g、山麦冬40g、忍冬藤30g和五加皮35g混合,加入5k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3.6k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煎煮液合并,浓缩除去水溶剂,获得生药浓度为lg/ml的煎煮液I。
[0061]实施例2煎煮液2
[0062]将女贞子35g、卷柏30g、白花蛇舌草25g、薏苡仁35g、太子参55g、黄芪60g、黄精40g、芡实30g、白茅根25g、黄柏35g、青葙子35g、莪术40g、石斛45g、首乌藤35g、蓝布正45g、五色梅35g、白酒草25g、八宝茶40g、没药30g、桑寄生45g、山大黄35g、英丝子40g、山麦冬45g、忍冬藤35g和五加皮40g混合,加入6k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3.6k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煎煮液合并,浓缩除去水溶剂,获得生药浓度为lg/ml的煎煮液2。
[0063]实施例3煎煮液3
[0064]将女贞子30g、卷柏25g、白花蛇舌草20g、薏苡仁30g、太子参50g、黄芪55g、黄精35g、突实25g、白茅根20g、黄柏30g、青葙子30g、莪术35g、石斛40g、首乌藤30g、蓝布正40g、五色梅30g、白酒草20g、八宝茶35g、没药25g、桑寄生40g、山大黄30g、英丝子35g、山麦冬40g、忍冬藤30g和五加皮35g混合,加入5k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3.6kg的水,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煎煮液合并,浓缩除去水溶剂,获得生药浓度为lg/ml的煎煮液3。
[0065]实施例4 口服液
[0066]将女贞子35g、卷柏30g、白花蛇舌草25g、薏苡仁35g、太子参55g、黄芪60g、黄精40g、突实30g、白茅根25g、黄柏35g、青葙子30g、莪术35g、石斛40g、首乌藤30g、蓝布正40g、五色梅30g、白酒草20g、八宝茶35g、没药25g、桑寄生40g、山大黄30g、英丝子35g、山麦冬40g、忍冬藤30g和五加皮35g混合,获得混合物,加700g水浸泡1.5小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2000ml水,煎煮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5°C时相对密度1.10,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24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C时相对密度1.35的膏体,另取25g苯甲酸钠、800g蔗糖加水1500ml,煮沸,加入上述浓缩膏体中,搅匀,获得溶液,滤过,灌装,灭菌,即得,每瓶50ml。
[0067] 毒理学实验
[0068]实施例7毒理学试验
[0069]为了考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安全性,特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的考察研究,试验方法结果如下:
[0070]药物:实施例1配制的中药煎煮液。
[0071]方法:因受本发明药物浓度和体积的影响,一次给药无法测出其LD5tl,参照《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依据动物能耐受的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药量一次或一日内连续给予2-3次的规定,选取健康ICR雌性小鼠40只,分为对照组和药物组,每组20只动物,实验前小鼠禁食不禁水12小时,药物组每只小鼠灌胃给予本发明药液0.4ml/10g体重/次,24小时内给药2次,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蒸馏水0.4ml/10g体重,同样2次,然后将小鼠按常规饲养,观察7天。
[0072]结果:小鼠灌胃给药后,与对照组比较,无异常症状表现,在饲养观察期间,食量、活动、大小便均正常,饲养7天后所有动物的体重均正常增加,小鼠体重为24.88±2.91g。脱颈椎处死动物,系统尸解,肉眼观察重要脏器(心、肝、脾、肺、肾),均无异常发现。
[0073]经计算,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304.48g原生药/Kg/日,采用最大耐受倍数公式计算,该最大给药剂量为成人^OKg)临床日用量(0.675g/Kg/日)的451倍。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安全的。
[0074]实施例5临床资料
[0075]一般资料
[0076]选取2007~2012年已确诊隐匿性肾炎患者120例,均为门诊就诊,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38.2岁,病程I~6年;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36.4岁,病程8个月~5年。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性另O、年龄、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0077]诊断标准
[0078]西医诊断标准[0079]依据“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类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拟定:①持续镜下血尿或反复肉眼血尿(尿红细胞:离心镜检>3个/HP);②尿红细胞位相畸形红细胞>80%;③不伴有高血压、水肿、蛋白质、肾功能减退;④排除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炎、腰痛-血尿综合征、特发性高钙尿症及运动所致的运动员肾炎等。
[0080]中医辨证分型
[0081]参见1986年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讨论会(南京会议)通过的《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医辨证分型试行方案》及1996年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讨论会(无锡会议)专题讨论稿修订拟定。全部辨证为气阴两虚、湿热缠绵证型,部分病人临床症状不典型,仅见神疲、乏力、口干,小便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细数。
[0082]治疗方法
[0083]治疗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煎煮液,每日3次,每次300ml,对照组口服潘生丁每日75~150mg,每日3次;复方芦丁片2片,每日3次。血压偏高者给予洛丁新IOmg,每日I次,治疗时间均为5个月。
[0084]疗效观察
[0085]观察指标
[0086]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检测尿常规、尿畸形红细胞计数、184、186、1811、补体(:3等指标。
[0087]统计学方法
[0088]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算机统计处理使用通用统计软件SPSS12.0。
[0089]疗效标准
[0090]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①显效:离心尿镜检红细胞〈3个/Hp;②有效:离心尿镜检红细胞〈+,计数减少50%以上;③无效:离心尿镜检计数红细胞无减少或增加。
[0091]结果
[0092]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
[0093]表1两组疗效比较
[0094]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女贞子、卷柏、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太子参、黄芪、黄精、芡实、白茅根、黄柏、青葙子、莪术、石斛、首乌藤、蓝布正、五色梅、白酒草、八宝茶、没药、桑寄生、山大黄、菟丝子、山麦冬、忍冬藤和五加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女贞子30g~40g、卷柏25g~35g、白花蛇舌草20g~30g、薏该仁30g~40g、太子参50g~60g、黄苗55g~65g、黄精35g~45g、突实25g~35g、白茅根20g~30g、黄柏30g~40g、青葙子25g~35g、莪术30g~40g、石斛35g~45g、首乌藤25g~35g、蓝布正35g~45g、五色梅25g~35g、白酒草15g~25g、八宝茶30g~40g、没药20g~30g、桑寄生35g~45g、山大黄25g~35g、英丝子30g~40g、山麦冬35g~45g、忍冬藤25g~35g和五加皮30g~40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女贞子30g~35g、卷柏25g~30g、白花蛇舌草20g~25g、薏该仁30g~35g、太子参50g~55g、黄苗55g~60g、黄精35g~40g、突实25g~30g、白茅根20g~25g、黄柏30g~35g、青葙子30g~35g、莪术35g~40g、石斛40g~45g、首乌藤30g~35g、蓝布正40g~45g、五色梅30g~35g、白酒草20g~25g、八宝茶35g~40g、没药25g~30g、桑寄生40g~45g、山大黄30g~35g、英丝子35g~40g、山麦冬40g~45g、忍冬藤30g~35g和五加皮35g~40g。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所述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女贞子35g、卷柏30g、白花蛇舌草25g、薏苡仁35g、太子参55g、黄芪60g、黄精40g、突实30g、白茅根25g、黄柏35g、青葙子30g、莪术35g、石斛40g、首乌藤30g、蓝布正40g、五色梅30g、白酒草20g、八宝茶35g、没药25g、桑寄生40g、山大黄30g、英丝子35g、山麦冬40g、忍冬藤30g和五加皮35g。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所述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可以制备成煎煮液和口服液。
6.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其制备成煎煮液时,具体为, 将所述各原料药按上述重量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6~8倍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前面制备的混合物质量4~6倍的水,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两次煎煮液合并,浓缩除去水溶剂,获得生药浓度为lg/ml~2g/ml的煎煮液。
7.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其制备成口服液时,具体为, 第一步,将各原料药按重量比例混合,获得混合物,加相对于该混合物质量0.5~2倍水浸泡0.5~2小时后,采用水蒸气蒸馏I~3小时,收集挥发油另器保存;药渣加水煎煮I~3次,每次加1000~3000ml水,煎煮I~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在65°C时相对密度1.04~1.20,放冷,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40%~55%,静置4~36小时,滤过,回收乙醇;浓缩至在65°C时相对密度1.25~1.45的膏体; 第二步,另取25g苯甲酸钠、800g鹿糖加水1500ml,煮沸,加入上述浓缩膏体中,搅匀,再加入前面制备的挥发油,继续搅拌均`匀,获得溶液,滤过,灌装,灭菌,即得,每瓶50ml。
【文档编号】A61P13/12GK103656538SQ20131075161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卞鲁岩, 李绍莉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