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张型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563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张型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用于自张型髓内钉。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的连续性及完整性被部分或完全破坏的一种疾病。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等是主要的骨折治疗步骤。在骨科手术中,通常会借助于各种不同的植入器械来矫正或固定骨骼,促使骨折部位能正常愈合并恢复功能。由于人体骨质个体差异较大,常规固定器械的固定效果也有较大差异。目前,对于股骨转子周围骨折,广泛米用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PFNA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进行固定。他固定使用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骨固定钉。PFNA螺旋刀片抗旋转稳定性和两枚螺钉系统相似,但是在临床应用时仍会出现切割、螺旋刀片移位退出或穿入髋关节等,部分患者需经过再次手术调整甚至换髋治疗。其原因主要是固定钉与股骨头颈部松质骨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固定牢固度低。另外,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PFNA的固定效果也相对较差;而骨质疏松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这些患者往往都伴有脑、心、肺部等重要脏器功能减退或器质性病变,如果需要二次手术,其手术风险较大,重要脏器的并发症发作几率增加,并且住院的费用大时间长。因此,急需出现一种钉体与股骨头颈部松质骨间接触面积较大的,并且能对股骨头颈部进行多个方向同时支撑固定的自张式髓内钉,来解决上述治疗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钉体与股骨头颈部松质骨间接触面积较大的,并且能对股骨头颈部进行多个方向同时支撑固定的自张式髓内钉,提升骨折患者康复进度和质量。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自张型髓内钉,包括钉体、钉帽,钉体前端分叉,形成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向外侧弹开趋势的弹性片,各弹性片通过易于溶解或软化的固定套收拢固定在一起。这样,在手术操作时,首先建立骨性通道,再将本实用新型中的钉体从骨性通道打入;在钉体打入后,弹性片上的固定套与体液接触软化或溶解,弹性片在自身向外侧张开趋势的张力作用下自行张开,形成多条不同方向的支撑钉结构,对股骨近端端面之间起到强化连接固定的作用。进一步,各弹性片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套的安装槽。这样,安装槽用于安装固定套,使钉体在套上固定套之后,整个钉体表面光滑平整,便于植入固定。进一步,钉体外表面上设有一体成型的螺纹。通过螺纹的设置,可增大钉体与股骨头颈部松质骨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髓内钉的固定效果。更进一步,各弹性片内端的相邻处设有用于防止弹性片内端撕裂的圆孔。这样,可保证弹性片在自张后不会被撕裂,确保髓内钉整体拥有足够的强度来固定和支撑股骨近端。更进一步,钉体内开有贯穿整根钉体的通孔。这样,通孔可作为导针孔使用;另外还能作为可固化注入材料的注入孔使用,提高股骨近端的固定强度。更进一步,固定套为易溶于体液的医用植入性生物胶制成的套体。医用植入性生物胶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固定套为易溶于体液的医用植入性明胶制成的套体。医用植入性明胶对人体副作用小,溶解或软化速度快。固定套为泊洛沙姆407制成的套体。泊洛沙姆407在低温下是液体,受热后变成固体,且过程是可逆的,利用了泊洛沙姆407的这一特性,加热到高于体温使它将弹片固定住,然后将钉体打入骨性通道内,钉体冷却后变成液体,使得弹性片得以自行张开,从而对股骨近端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简单,通过钉体、钉帽、弹性片、安装槽及易于溶解或软化的固定套等组件的合理配合设置,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钉体从骨性通道打入,在钉体打入后,套在弹性片上的固定套与体液接触溶解或软化,弹性片自行向外张开,形成两个或多个方向的支撑钉结构,明显提高骨折断面间的连接固定效果,有利于加快骨骼愈合,缩短患者康复所需的时间,减少病人痛楚。本实用新型成本合理,使用时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片收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片张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钉体1,钉帽2,弹性片3,固定套4,安装槽5,螺纹6,圆孔7,通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的这种自张型髓内钉,包括钉体1、钉帽2,钉体I前端分叉,形成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向外侧弹开趋势的弹性片3,各弹性片3通过易于溶解或软化的固定套4收拢固定在一起。各弹性片3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套4的安装槽5。所述各安装槽5合拢形成环槽状结构。钉体I外表面上设有一体成型的螺纹6。各弹性片3内端的相邻处设有用于防止弹性片内端撕裂的圆孔7。钉体内开有贯穿整根钉体I的通孔8。固定套4为易溶于体液的医用植入性生物胶制成的套体。固定套4为易溶于体液的医用植入性明胶制成的套体。固定套4为泊洛沙姆407制成的套体。各安装槽5合拢形成环槽状结构,固定套套设于该环槽状结构上。[0029]在手术使用时,预先建立骨性通道,根据导针或克氏针限位导入本钉体,再锤击钉帽2将钉体I插入固定。在钉体I上弹性片3外的固定套4与体液接触溶解或软化后,弹性片3自然向两侧张开,随着逐步锤击钉帽2,各弹性片3向不同方向插入,使骨折部位受到多个方向的支撑作用,可明显提高骨折部位固定强度,避免出现切割、松动、移位等现象,配合骨水泥或可固化植骨材料使用时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固定牢固强度,促进骨骼愈合生长,以便早期活动甚至负重。虽然本实用新型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自张型髓内钉,包括钉体(I)、钉帽(2),其特征是:所述钉体(I)前端分叉,形成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向外侧弹开趋势的弹性片(3),所述各弹性片(3)通过易于溶解或软化的固定套(4)收拢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张型髓内钉,其特征是:所述各弹性片(3)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套(4)的安装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张型髓内钉,其特征是:所述钉体(I)外表面上设有一体成型的螺纹(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张型髓内钉,其特征是:所述各弹性片(3)内端的相邻处设有用于防止弹性片内端撕裂的圆孔(7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张型髓内钉,其特征是:所述钉体(I)内开有贯穿整根钉体(I)的通孔(8)。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自张型髓内钉,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套(4)为易溶于体液的医用植入性生物胶制成的套体。
7.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自张型髓内钉,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套(4)为易溶于体液的医用植入性明胶制成的套体。
8.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自张型髓内钉,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套(4)为泊洛沙姆407制成的套体。
专利摘要一种自张型髓内钉,包括钉体、钉帽,钉体前端分叉,形成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向外侧弹开趋势的弹性片,各弹性片通过易于溶解或软化的固定套收拢固定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钉体、钉帽、弹性片、安装槽及易于溶解或软化的固定套等组件的合理配合设置,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钉体从骨性通道打入,在钉体打入后,套在弹性片上的固定套与体液接触溶解或软化,弹性片自行向外张开,形成两个或多个方向的支撑钉结构,明显提高骨折断面间的连接固定效果,有利于加快骨骼愈合,缩短患者康复所需的时间,减少病人痛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简单,成本低,使用时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文档编号A61B17/72GK203001094SQ20132003985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梁伟, 练春义, 陈雅 申请人:梁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