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的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76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草药的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提取效果好的中草药的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保健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由于其来源以植物性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本草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学遂逐渐改称为“中药学”。中草药的服用要经过浸泡及二至四次的煎药提取药液,在煎药过程中的火力控制、提出液的量普通人很难掌握,具有操作不方便、提取效果差等不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提取效果好的中草药的提取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措施是:一种中草药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煎药筒的筒底部分别设有电加热器和出药管,出药管上设有电控阀,煎药筒的筒内壁上设有计量刻度线,煎药筒内套设网状煎药框,网状煎药框与旋转盘下端面相固定连接,旋转盘上端面与电机轴连接,电机与筒盖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煎药筒的筒内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经数据线与筒盖上的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器设有控制芯片、信号采集电路、控制信号输入电路、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控制芯片可以采用单片机实现。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根据药量向筒内注入清水,再将配好的中草药放进煎药框内并盖好筒盖,通电进行煎药过程,当药液到达设定位置时,液位传感器向单片机发出线号,单片机向发妯指令使电控阀打开,同时电机工作将煎好的药液由出药管流出,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中草药提取效果好等显著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一种中草药的提取装置,设有煎药筒子,煎药筒I的筒底部分别设有电加热器2和出药管3,出药管3上设有电控阀4,电加热器2和电控阀4的结构及安装与现有技术相同,此不赘述,煎药筒I的筒内壁上设有计量刻度线,煎药筒I内套设网状煎药框5,网状煎药框5与旋转盘6下端面相固定连接,旋转盘6上端面与电机轴连接,电机7与筒盖8相连接,所述的煎药筒I的筒内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9,液位传感器9经数据线与筒盖8上的控制器10相连接,控制器设有控制芯片、信号采集电路、控制信号输入电路、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控制芯片可以采用单片机实现,使用时,首先根据药量向筒内注入清水,再将配好的中草药放进煎药框内并盖好筒盖,通电进行煎药过程,当药液到达设定位置时,液位传感器向单片机发出线号,单片机向发妯指令使电控阀打开出药,煎药过程中和排出药液过程中经控制器电机间歇性地旋转,以提高煎药效果和药液排出完全,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中 草药提取效果好等显著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草药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煎药筒的筒底部分别设有电加热器和出药管,出药管上设有电控阀,煎药筒的筒内壁上设有计量刻度线,煎药筒内套设网状煎药框,网状煎药框与旋转盘下端面相固定连接,旋转盘上端面与电机轴连接,电机与筒盖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煎药筒的筒内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经数据线与筒盖上的控制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草药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设有控制芯片、信号采集电路、控制信号·输入电路、控制信号输出电路,控制芯片采用单片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草药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煎药筒的筒底部分别设有电加热器和出药管,出药管上设有电控阀,煎药筒的筒内壁上设有计量刻度线,煎药筒内套设网状煎药框,网状煎药框与旋转盘下端面相固定连接,旋转盘上端面与电机轴连接,电机与筒盖相连接,使用时,首先根据药量向筒内注入清水,再将配好的中草药放进煎药框内并盖好筒盖,通电进行煎药过程,当药液到达设定位置时,液位传感器向单片机发出线号,单片机向发妯指令使电控阀打开,同时电机工作将煎好的药液由出药管流出,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中草药提取效果好等显著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J3/00GK203089904SQ20132011355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3日
发明者邱爱功, 郭海燕, 孙世成 申请人:邱爱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