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鼻空肠营养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经鼻空肠营养管,包括导管(1)和导丝(2),所述导管(1)端部为导管头(6),所述导管头(6)后部的导管(1)管壁上开有输液孔(5),所述输液孔(5)后部导管(1)上有球囊(3),所述球囊(3)通过埋设在导管(1)导管壁内的通气管(7)与导管(1)另一端的气囊充气管(4)连通,所述气囊充气管(4)连接在导管(1)外缘上。本实用新型带有充气球囊和输液小孔,用充气球囊固定位置,用导管输液小孔输送营养液。
【专利说明】一种经鼻空肠营养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小肠导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经鼻空肠营养管。
【背景技术】
[0002]小肠用导管是小肠介入治疗的一种常用工具,尤其适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但胰腺炎患者肠道蠕动功能差,时有逆蠕动,现有的导管不能有效固定于空肠。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经鼻空肠营养管,带有充气球囊和输液孔,本实用新型带有充气球囊和输液小孔,用充气球囊固定位置,用导管输液小孔输送营养液。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经鼻空肠营养管,包括导管和导丝,所述导管端部为导管头,所述导管头后部的导管管壁上开有输液孔,所述输液孔后部导管上有球囊,所述球囊通过埋设在导管壁内的通气管与导管另一端的气囊充气管连通,所述气囊充气管连接在导管外缘上。
[0005]所述导丝长3到4米,所述导管外径约为10F、长约2米。
[0006]所述导管头不透X光的材料为硅胶材料。
[0007]有益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带有充气球囊和输液孔,用充气球囊固定导管在空肠位置,用导管输送营养液。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管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2]如图1和2所示,一种经鼻空肠营养管,包括导管I和导丝2,所述导管I端部为导管头6,所述导管头6后部的导管I管壁上开有输液孔5,所述输液孔5后部导管I上有球囊3,所述球囊3通过埋设在导管I导管壁内的通气管7与导管I另一端的气囊充气管4连通,所述气囊充气管4连接在导管I外缘上。
[0013]所述导丝2长3到4米,所述导管I外径约为10F、长约2米。
[0014]实际使用中,本实用新型经鼻腔插入至小肠空肠,通过X光透视定位,随小肠蠕动逐渐到达小肠空肠部位,球囊3充气固定位置,导管I上输液孔5输送营养液。
【权利要求】
1.一种经鼻空肠营养管,包括导管(I)和导丝(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I)端部为导管头(6),所述导管头(6)后部的导管(I)管壁上开有输液孔(5),所述输液孔(5)后部导管(I)上有球囊(3),所述球囊(3)通过埋设在导管(I)导管壁内的通气管(7)与导管(I)另一端的气囊充气管(4)连通,所述气囊充气管(4)连接在导管(I)外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空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2)长3到4米,所述导管(I)外径为10F、长约2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鼻空肠营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头(6)为硅胶材料。
【文档编号】A61J15/00GK203425261SQ201320125937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9日
【发明者】王凯旋, 李兆申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