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接口混药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364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接口混药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混药嘴。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常给病人输液或者通过静脉滴注直接将药物注入体内,药物常存储在输液软袋内,而输液软袋内的药液注入或输出常常通过一种带混药嘴的混药接口实现。现有技术中,混药嘴为圆柱状中空结构,在混药嘴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呈倒钩状、且用于防止药物容器松动的防滑扣。上述结构的混药嘴,防滑扣与混药嘴为一体,防滑扣的材料必须与杯体一致。而防滑扣在尺寸上有严格的要求,该尺寸很难把握,若防滑扣的厚度较大,西林瓶则卡不进去;若防滑扣的厚度较薄,西林瓶卡进去后容易松动、倒退,因此,现有的防滑扣对西林瓶的适应性较差,并直接影响西林瓶和混药嘴之间的气密性,容易造成药液渗漏形成二次污染,严重危害到医患人员的用药安全。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混药嘴均没有与肝素帽对接的统一的结构形式。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大西林瓶适应性、易与肝素帽对接的分接口混药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分接口混药嘴,包括混药杯、加药针、外套、混药卡体和肝素帽;所述混药杯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混药通道,所述外套设置在混药杯的下方并位于混药通道外,外套内设置内螺纹;所述混药卡体包括底板、卡体环、支撑板和卡体,在底板上且靠近边缘均布设有多个支撑板,卡体环通过多个支撑板设置在底板的正上方,在相邻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一卡体,卡体的一端固定于卡体环上,另一端伸向混药卡体内的下方;所述加药针垂直设置在底板的中部,加药针的底部伸出底板并与混药通道密封对接;所述肝素帽设置在混药通道的外壁上并与混药通道内相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该混药嘴还包括U型连接板,所述U型连接板的两端连接在混药杯的下方,所述混药通道向下穿过U型连接板,所述外套连接在U型连接板的底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体与混药杯的内壁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 30° 5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该混药嘴还包括堵头I,所述堵头I的端面压在混药通道上,堵头I的外圆与外套的内圆通过螺纹密封配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该混药嘴还包括堵头II,所述堵头II旋套在肝素帽的外螺纹端上并与肝素帽密封配合。[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混药杯的顶端口设置密封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加药针的底部与混药通道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加药针的底部与混药通道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加药针的底部与混药通道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卡体与混药杯分开设置,卡体可与混药杯的材料不同,卡体一端固定,另一端为自由端,卡体的弹性系数可自由调节,不对混药杯有任何影响,卡体的自由端与混药杯的内壁之间的夹角可调范围大,增大了对西林瓶的适应性和卡体的还原性;增强了西林瓶和混药杯之间的气密性,极大的避免了药液渗漏形成的二次污染,提高了医患人员的用药安全。混药卡体与混药杯分体设置,利于实现工艺生产,可操控性更强。2、旋下堵头I便可与肝素帽对接,实现了一种与肝素帽连接的统一结构形式。3、由于在混药通道的外壁上设置肝素帽作为分接口,既可在混药时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和溶液同时混合;还可在输液过程中,若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将注射器的针座插入肝素帽内,注射器的针座压缩密封塞,使混药通道内与注射器内相通,推动注射器上的活塞筒,注射器内的应急药液进入混药通道内,并与混合药液混合,随药液及时进入患者体内,起到应急作用。
图1为分接口混药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视图;图3为混药卡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混药杯;2—混药通道;3—加药针;4一夕卜套;5—底板;6—卡体环;7一支撑板;8一卡体;9一密封盖;10—堵头I ; 11一肝素帽;12 — U型连接板;13—堵头II。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 3所示,分接口混药嘴,包括混药杯1、加药针3、外套4、混药卡体、肝素帽
11、U型连接板12、堵头I 10和堵头II 13。混药杯I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混药通道2,U型连接板12的两端连接在混药杯I的下方,混药通道2向下穿过U型连接板12,外套4连接在U型连接板12的底部,外套4并位于混药通道2外,外套4与混药通道2同轴线设置,外套4内设置内螺纹。混药卡体包括底板5、卡体环6、支撑板7和卡体8,在底板5上且靠近边缘均布设有多个支撑板7 (本实施例中,在底板5上对称设置五个支撑板7),卡体环6通过多个支撑板7设置在底板5的正上方,在相邻两个支撑板7之间设置一卡体8,卡体8的一端固定于卡体环6上,卡体8的另一端伸向混药卡体内的下方,卡体8与混药杯I的内壁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30° 50°,使该卡体8的自由端的弹性调节范围增大,增大对西林瓶的适应性。加药针3垂直设置在底板5的中部,加药针3的底部伸出底板5并与混药通道2密封对接。堵头I 10的外圆上设置外螺纹,堵头I 10旋在外套4内,堵头I 10的端面压在混药通道2上,将混药通道2密封,堵头I 10的外圆与外套4的内圆通过螺纹密封配合。肝素帽11设置在混药通道2的外壁上并与混药通道2内相通,肝素帽11位于U型连接板12的敞口一侧,堵头II 13的内圆上设置内螺纹,堵头II 13旋套在肝素帽11的外螺纹端上并与肝素帽11密封配合。混药杯I的顶端口设置密封盖9,通过该密封盖9、堵头I 10和堵头II 13使混药通道2和混药杯I处于密封状态,避免被空气污染,既有利于保持混药通道2和混药杯I内的清洁度,又有利于在无菌状态下进行混药。加药针3的底部与混药通道2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以实现加药针3的底部与混药通道2密封对接;也可将加药针3的底部与混药通道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还可将加药针3的底部与混药通道2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同样可实现加药针3的底部与混药通道2密封对接。使用该分接口混药嘴时,首先旋下堵头I 10,将分接口混药嘴旋套在肝素帽上(SP将外套4旋套在肝素帽的外螺纹上),随着外套4旋套在肝素帽上的过程中,混药通道2的底部逐渐挤压肝素帽内的密封塞并最终使混药通道2内与肝素帽内的通道相通。由于在混药通道2的外壁上设置有肝素帽11,既可在混药时实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和溶液同时混合;还可在输液过程中,若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将注射器的针座插入肝素帽11内,注射器的针座压缩密封塞,并最终使混药通道2内与注射器内相通,推动注射器上的活塞筒,注射器内的应急药液进入混药通道内,并与混合药液混合,随药液及时进入患者体内,起到应急作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 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分接口混药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药杯(I)、加药针(3)、外套(4)、混药卡体和肝素帽(11);所述混药杯(I)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混药通道(2),所述外套(4)设置在混药杯(I)的下方并位于混药通道(2)外,外套(4)内设置内螺纹;所述混药卡体包括底板(5)、卡体环(6 )、支撑板(7 )和卡体(8 ),在底板(5 )上且靠近边缘均布设有多个支撑板(7 ),卡体环(6)通过多个支撑板(7)设置在底板(5)的正上方,在相邻两个支撑板(7)之间设置一卡体(8),卡体(8)的一端固定于卡体环(6)上,另一端伸向混药卡体内的下方;所述加药针(3)垂直设置在底板(5)的中部,加药针(3)的底部伸出底板(5)并与混药通道(2)密封对接;所述肝素帽(11)设置在混药通道(2)的外壁上并与混药通道(2)内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接口混药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型连接板(12),所述U型连接板(12)的两端连接在混药杯(I)的下方,所述混药通道(2)向下穿过U型连接板(12),所述外套(4)连接在U型连接板(12 )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接口混药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体(8)与混药杯(I)的内壁垂直面之间的夹角为30° 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接口混药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头I(10),所述堵头I(10)的端面压在混药通道(2)上,堵头I (10)的外圆与外套(4)的内圆通过螺纹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接口混药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堵头II(13),所述堵头II(13)旋套在肝素帽(11)的外螺纹端上并与肝素帽(11)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分接口混药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药杯(I)的顶端口设置密封盖(9)。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分接口混药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针(3)的底部与混药通道(2)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分接口混药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针(3)的底部与混药通道(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分接口混药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针(3)的底部与混药通道(2)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接口混药嘴,包括混药杯、加药针、外套、混药卡体和肝素帽;外套设置在混药杯的下方并位于混药通道外,混药卡体包括底板、卡体环、支撑板和卡体,卡体环通过多个支撑板设在底板的正上方,卡体一端固定于卡体环上,另一端伸向混药卡体内的下方;加药针的底部伸出底板并与混药通道密封对接,肝素帽设置在混药通道的外壁上并与混药通道内相通。卡体与混药杯分开设置,卡体可与混药杯的材料不同,卡体自由端的弹性系数可自由调节,不对混药杯有任何影响,卡体的自由端与混药杯的内壁之间的夹角可调范围大,增大了对西林瓶的适应性和卡体的还原性;旋下外套上的堵头便可与肝素帽对接,实现了一种与肝素帽连接的统一结构形式。
文档编号A61J1/20GK203123029SQ20132018364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发明者李科, 邱宇 申请人:重庆莱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