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多连接器和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01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多连接器和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医疗设备和多连接器,多连接器(10;10’)用于在管辊泵上布置体外血液循环的管部分(30)和供给与排放线路(31,32),多连接器包括至少一基座构件(11)和两个连接器元件(12,13;12’,13’),连接器元件用于将管部分(30)的各端连接至供给线路(31)和排放线路(32),其中连接器元件布置在基座构件(11)的相对两侧,第一连接器元件(12,12’)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向外且均匀弯曲的外轮廓的部分,当该部分与管辊泵的泵壳体(20)中的适当向内且均匀弯曲的凹部(24)相互作用时,允许多连接器(10;10’)绕枢轴(14)进行限定的枢转动作,并且多连接器包括与第一连接器元件(12,12’)间隔开的装置,用于锁定多连接器与管辊泵的泵壳体(20)。
【专利说明】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多连接器和医疗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在管辊栗(tube roller pump)上布置体外血液循环的供给与排放线路和管部分(tube segment)的多连接器(mult1-connector)。
[000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涉及上面能够布置这种多连接器的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0003]在用于体外血液治疗(透析)的医疗设备中,常常采用管辊栗来将抽取自病人的血液返回到透析器和返回给病人。这种管辊栗是螺动栗(peristaltic pump),其中圈形管部分靠近栗壳体的适当弯折的支承表面(bearing surface)。位于支承表面内部的栗转子则外边缘沿该管部分运动,其中管局部呈凹口(indented),由此该管部分的弹性材料特性使得血液能够通过该管部分供给。为此,血液经由第一端口供给到管部分,并经由管部分另一端处的另一端口排放。以这种方式,管部分例如与供给和排放线路以及若干壶(air trap)一起形成了所谓的传输系统,通过所述传输系统,病人的血液被供给透析器然后供回给病人。
[0004]那些传输系统优选在每次治疗之后更换,并且不重复用于其他病人。因而用过的管部分在新传输系统引入设备之前不需要从栗上取下。为了在取下和安装传输系统过程中帮助操作,已知在所述管部分的两端的每一端处设置有适于连接至供给和排放线路的连接器。然而,这种连接器仅仅是连接件而不能实现其他功能。这种手动系统的一个缺点是,在插入栗中后可能发生混淆。可以通过例如颜色编码和/或几何编码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
[0005]此外,使供给和排放线路的两个端口统一在一个部件中的多连接器是已知的,该多连接器随后适于被引入栗壳体的接纳部中。由于其几何形状和其材料特性,这些部件常常允许简单而清楚地将栗部分插入栗中。几何编码排除任何不正确的安装位置。然而,这些系统常常缺乏用于将系统插入栗中的操作表面,这就妨碍了操控。
[0006]而且,意在取代并因而帮助扣合(threading)和松脱(unthreading)的自动系统是已知的。通常,必须启动一启动器(actuator)来进行松脱,所述启动器经由线性驱动使系统从其治疗位置移动到松脱位置。为此目的,在这种系统中可能需要操作医疗设备上的开关/按钮,或者触控用户界面上的软件按钮。
[0007]为了不用连接器而将管接纳在辊栗内,例如专利US8,047,819B2描述了可拆卸地安装在栗壳体上的保持器件。因此,对于不同尺寸和种类的管而言,可在栗上安装不同的保持器件。保持器件具有夹持器件,该夹持器件包括至少一个枢接的具半圆形凹部的夹爪,使得管能够保持在所述半圆形凹部内和相对的另一夹爪的同样半圆形的凹部内。夹爪还可包括多个所述凹部,使得多个管能够同时被容纳。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用于将体外血液循环的管部分和供给与排放线路连接至管辊栗,所述连接器帮助简单而安全地操作至少由所述管部分、连接器和供给与排放线路形成的传输系统。
[000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医疗设备,所述医疗设备上能够安装由至少所述管部分、供给与排放线路、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形成的传输系统。
[0010]一种多连接器(10; 10’),所述多连接器(10; 10’)用于在管辊栗上布置体外血液循环的管部分(30)和供给与排放线路(31,32),所述多连接器(10; 10’)包括至少一基座构件(11)和两个连接器元件(12,13;12’,13’),所述连接器元件(12,13;12’,13’)用于将所述管部分(30 )的各端连接至供给线路(31)和排放线路(32 ),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元件(12,13;12’,13’)布置在所述基座构件(11)的相对两侧,第一连接器元件(12;12’)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向外且均匀弯曲的外轮廓的部分,当所述具有向外且均匀弯曲的外轮廓的部分与所述管辊栗的栗壳体(20)中的适当向内且均匀弯曲的凹部(24)相互作用时,所述具有向外且均匀弯曲的外轮廓的部分允许所述多连接器(10,10’)绕枢轴(14)进行限定的枢转动作,并且所述多连接器(10; 10’ )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12; 12’ )间隔开的装置,用于锁定所述多连接器(10; 10 ’)与所述管辊栗的栗壳体(20 )。
[0011]一种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医疗设备,包含至少一管辊栗,所述管辊栗包括具有弯折的支承表面的栗壳体(20)和在所述支承表面(21)内旋转的转子(40),其中体外血液循环的管部分(30)能够被引入所述支承表面(21)与所述转子(40)之间,并且血液经由供给线路(31)能够被供给到所述管部分(30),而经由排放线路(32)血液能够从所述管部分
(30)中排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壳体(20)上能够布置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的多连接器(10; 10’),为此目的在所述栗壳体(20)上设置有第一向内且均匀弯曲的接纳部(24),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12,12’)能够被引入所述接纳部(24),从而形成一枢轴轴承,通过所述枢轴轴承所述多连接器(10; 10’)是可绕枢轴(14)枢转的,并且在所述栗壳体(20)处,同等地设有用于锁定的装置,所述用于锁定的装置适于与设置在所述多连接器(10; 10’)处的用于锁定的装置相互作用,使得所述多连接器(10; 10’)能够在至少一相对位置可拆卸地紧固到所述栗壳体。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连接器适于将体外血液循环的管部分和供给与排放线路安装到管辊栗上,所述多连接器具有至少一基座构件和两个连接器元件,所述连接器元件用于将所述管部分的各端连接至供给线路和排放线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两个连接器元件布置在所述基座构件的相对两侧,第一连接器元件的外轮廓具有至少一滑动轴承部分,尤其是包括向外且均匀弯曲的外轮廓的部分,这可以是中空的圆柱形部分,当所述部分与所述管辊栗的栗壳体处的对应滑动轴承部分协作时,尤其是与管辊栗的栗壳体中向内且均匀弯曲的凹部协作时,允许所述多连接器绕枢轴进行限定的枢转动作,并且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旁或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间隔开,设置有用于锁定所述多连接器与所述管辊栗的栗壳体的装置。
[0013]多连接器的这种结构使得第一连接器元件能够被引入到管辊栗的栗壳体处的接纳部内,其中可通过连接器元件的圆柱形区域形成枢轴轴承,使得多连接器可绕第一连接器元件的圆柱轴枢转。当插入和取下多连接器时,这可以被有利地使用,用于锁定多连接器的装置设置在第一连接器元件旁的栗壳体处。因而在枢轴点的区域中的可能的锁定装置不认为是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锁定多连接器的装置,而是可以被额外地设置。基本的锁定装置用于在治疗位置处锁定多连接器与栗壳体。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多连接器以及由此其两个连接器可被固定地连接至体外血液循环的管部分和供给与排放线路。在多连接器的一侧,插在用于栗送功能的管辊栗中的管部分的两端连接至连接器元件,由此形成了管圈。在多连接器的另一侧,各供给和排放线路连接至各连接器元件。管到多连接器的这些连接可通过粘结(bonding)方式实现。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多连接器的各连接器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接纳部,用于可拆卸地将管部分和供给与排放线路连接到多连接器。然后所述多连接器形成了可重复使用的适配器(adapter),该适配器可连接至例如标准传输系统,由此所述多连接器的有利构造也适于用在标准传输系统中。例如,管部分经由单个的标准连接器元件连接至供给和排放线路,然后管部分可被压入用于可拆卸的连接的多连接器的连接器元件的接纳部内。之后,多连接器可与安装在管辊栗上的传输系统一起布置在管辊栗处。
[0016]作为用于任何类型的传输系统的适配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该第二实施方式的多连接器具有多连接器的材料无需是生物兼容的优点,因为其不与病人的血液直接接触。
[0017]用于将多连接器锁定在治疗位置的装置可以形成在例如,与两个连接器元件互连的基座构件处。然而,用于将多连接器锁定在治疗位置的装置可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元件的区域中,或者由所述连接器元件自身构成。例如,第二连接器元件可相同地以至少部分呈圆柱形的形状形成,其中其圆柱轴彼此平行延伸。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第一连接器元件可用作枢轴轴承,基座构件与第二连接器元件可绕该枢轴轴承的圆柱轴枢转,其中第二连接器元件可压入相对的接纳部,从而实现多连接器在治疗位置处的锁定。
[0018]两个连接器元件之间的连接基座构件允许对多连接器的良好操控,因为尤其是可在基座构件处形成抓握表面,所述抓握表面能够在用户插入和取下过程中用于移动所述多连接器。而且,单手操控是可能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基座构件的至少一个侧面为此目的呈S形状。该形状能够体现(entail)例如多连接器的人机工程学设计,使其能够容易和安全地被抓握。S形或者甚至具多个S形的扭曲形状的表面特别允许安装在栗壳体处的多连接器的抓握和转出(swiveling out),因为以这种方式能够形成适当的抓握区域,即使在安装状态下该区域也能够被够到。因此,不需要启动器来将多连接器移出治疗位置。也不需要操作开关或按钮来启动松脱操作。
[0019]然而,多连接器的S形或不同形状的侧面还可用作几何编码,通过该几何编码,当所述栗壳体同样适当地形成时,所述多连接器可特别地在栗壳体处对准。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在多连接器处设置有其他的装置,通过该装置多连接器可保持在栗壳体处的一位置内,在该位置内所述多连接器经由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布置在栗壳体上,但并非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旁的栗壳体锁定。因而,涉及前面提到的额外的锁定装置,通过该额外的锁定装置所述多连接器能够被保持在松脱位置,例如在枢轴轴承处转出之后,而操作者不必操作其他机构就使得多连接器不会再次转回。这些额外的锁定装置可例如,通过弯折的弹簧元件在多连接器处实现,所述弹簧元件布置在第一连接器元件的区域中的基座构件上。弹簧元件的弯曲基本上沿第一连接器元件的圆柱形区域的外轮廓延伸,其中至少一个止挡元件设置在该弹簧元件处。止挡元件可以是在所述弹簧元件处的至少一凹口或凸起。当栗壳体呈适当形状时,多连接器通过锁定在栗壳体处而可被保持在至少转动(swivel)位置。
[0021]此外,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相关医疗设备,包含至少一管辊栗,所述管辊栗包括具有弯折的支承表面的栗壳体和在所述支承表面内旋转的转子,其中体外血液循环的管部分能够被引入所述支承表面与所述转子之间,并且血液经由供给线路能够被供给到所述管部分,而经由排放线路血液能够从所述管部分中排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连接器适于安装在所述栗壳体上,为此效果在所述栗壳体处设置有接纳部,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的圆柱形区域能够被引入所述接纳部,从而形成一枢轴轴承,通过所述枢轴轴承所述多连接器可绕所述连接器元件的圆柱轴枢转。而且,在所述栗壳体处,设有用于将所述多连接器的一区域锁定在所述栗壳体处的装置,所述区域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旁。
[0022]可以通过例如在栗壳体处的接纳部形成用于将所述多连接器锁定在栗壳体上的装置,在所述装置中第二连接器元件能够啮合。如前面已经描述,为此目的第二连接器元件可具有圆柱形状,使得能够被引入凹槽形状的接纳部中。选择所述凹槽形状的接纳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例如使得该第二连接器元件不得不被迫越过该接纳部的边缘,以便与该接纳部的凹槽啮合。该操作发生在安装多连接器过程中,而在卸装过程中,该第二连接器元件不得不越过止挡边缘而被拉拔出该接纳部,以便再次释放锁定。该多连接器和/或栗壳体因而应当以任何便于允许该锁定功能的方式弹性地形成。
[0023]除了这些在枢轴轴承旁的锁定装置之外,在栗壳体处设置其他的装置,以便能够将多连接器保持在枢轴轴承的至少转动位置(swivel position)。为此,例如在栗壳体处设置止挡件(stop catch)用以与多连接器的弹簧元件锁定。
[0024]能够将多连接器固定在治疗位置并同时沿着第一连接器元件的圆柱轴是进一步希望的。为此,在栗壳体处,可以形成至少一抬升件(elevation),当多连接器安装上时,该抬升件与多连接器的底座构件接触,由此防止位移,因为多连接器在此方向上强制连接(positively connected)至栗壳体。
[0025]典型地,在栗壳体处布置有枢接罩,通过该枢接罩能够覆盖栗的至少支承表面和转子,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罩配置成使得当第一连接器元件被引入相应的接纳部时形成逆支承(counter-bearing)。罩和多连接器的几何形状因而相匹配。
[002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这种医疗设备,其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连接器布置在栗壳体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特性和有利的进一步改进由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优选实施方式的代表参照附图来呈现,附图中:
[0028]图1是具有血栗的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医疗设备的本意图;
[0029]图2是包括插入的管状件和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多连接器的管辊栗的示意图;
[0030]图3a是根据图2的管辊栗的第一示意性侧视图;
[0031]图3b是根据图3a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多连接器被转出;
[0032]图4a是根据图2的管辊栗的第二示意性侧视图;
[0033]图4b是根据图4a的示意性侧视图,其中多连接器被转出;[0034]图5是根据图3a在取下多连接器后的示意图;
[0035]图6是包括插入的管状件和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呈适配器形式的多连接器的管辊栗的示意图;和
[0036]图7是根据图6的管辊栗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图1显示了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医疗设备或透析器60的主要基本部件的示意图,包括血栗,所述血栗为管辊栗。管辊栗包括栗壳体20,栗壳体20典型地布置在透析机60的正面(front side)。
[0038]病人的动脉血31被提供至所述管辊栗,并且经由体外血液循环来供给。随后,血液被返回给病人作为静脉血32。经由连接到透析设备的多个部件的传输系统,通过所述栗供给血液,传输系统的管部分30插设于血栗中,而转子40经由所述管部分30以蠕动的方式供给血液,如图2的放大视图明显所示。
[0039]在血液流经血栗之后,血液优选在先流经动脉壶65后,到达透析器63。在透析器63中,通过与供给到和排放出透析器63的透析液64进行物质交换来净化血液。在血液流经透析器63后,血液到达静脉壶66,然后被提供给病人。在图1中用箭头标识了病人血液的该循环。
[0040]通过显示/输入单元61能设定透析参数并能监控治疗(therapy),所述显示/输入单元61可以呈触摸屏的形式。透析机60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62。
[0041]图2显示了包括插入的管部分30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多连接器10的管辊栗的示意图。所述管辊栗包括对于设备的操作者容易够到栗壳体20,所述栗壳体20适于被罩50(图2未示出)所覆盖,所述罩50适于通过铰链被例如朝上地枢接,以便接近管部分30。
[0042]在栗壳体20中,利用壳体中的凹口(indentation)形成能够以圈形插入管部分30的弯曲支承表面21,使得管部分30的两个管端部突伸出壳体20。凹口可以形成为具有在栗壳体20中的侧面,该侧面基本上均匀地垂直于设备的正面,或者支承表面21通过呈凹形或甚至是本身扭曲的凹口的侧面而不均匀地形成。
[0043]在支承表面21内,布置具有椭圆外周的转子40,使其在旋转时能够容易地在其顶点41、42或布置于其上的辊处压迫管部分30。通过转子40的顺时针旋转,被压迫的管部分30的区域同样地顺时针运动,直到对应的顶点41再次从管部分30脱开。然而此时,相对的顶点42已经再次与管部分30接触,使得在被转子40压迫的管部分30的各区域中的血液以蠕动的方式从栗入口供给到栗出口。
[0044]在管部分30的两个端部,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连接器10,以建立到供给线路31和排放线路32的连接,血液由此通过该多连接器10进行供给和排放,并且管部分30和两个线路31和32经由该多连接器10可拆卸地安装到栗壳体20,如下面将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线路31,32是体外血液循环的一部分,并且与诸如壶65和66之类的各种部件以及透析器63连接。
[0045]多连接器10包括与两个相对的连接器元件12、13互连的基座构件11,所述连接器元件12、13也可被称为连接器。至少连接器元件12具有圆柱或中空圆柱形状,或者具有向外且均匀弯曲的外表面。据此,该连接器元件12可无需工具而被引入或插入栗壳体20中的一适当形状的,尤其是向内且均匀弯曲的,接纳部24(参见图3a),由此产生一枢轴轴承或滑动轴承,多连接器10在安装和卸装过程中能够绕该枢轴轴承或滑动轴承转动(swivel)。第二连接器元件13优选同样地具有圆柱或中空圆柱形状,其中也可设置具台阶状外表面或止动面的圆柱。两个连接器元件12,13的圆柱轴14,14’彼此平行地延伸,并横向于基座构件11或多连接器10的纵延伸向(longitudinal extension),使得两个线路31,32被同样地以平行方式导弓丨到栗中或从栗中导引出。
[0046]多连接器10由此能够从绕连接元件12处的枢轴点的投影平面转出。在转入(swiveled-1n)位置,设置有使多连接器10可锁定在栗壳体20处的装置(means)。例如,第二连接器元件13呈这样的形状:当其被压入栗壳体20时,其与栗壳体20中的接纳部25相哺合(engage in)。然而,当多连接器10转出图2的投影平面时,也可以通过稍微拉一下而从所述接纳部25释放所述第二连接器元件13。因而多连接器10的基座构件11本身可稍具弹性,以便允许哺合或强制锁定(positive locking)于接纳部25中。然而,基座构件11也可以是相对刚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接纳部25将在栗壳体20中配置成弹性的。
[0047]在图2的视图中,基座构件11的至少左侧面15为S形。该左侧面15构成一几何编码,其中该编码也可呈其他适当的形状。据此,可以在栗壳体20处明确地定位该多连接器10,其中进一步支持在栗壳体20处沿圆柱轴14,14’的运动。为此,在栗壳体20处,例如,以栗壳体20处的抬升件的形式设置适当形状的支撑元件22。基座构件11的侧面15靠近所述支撑元件22。由此多连接器10能够在支撑元件22处定位,同时在栗出口区域中不会被按压到栗中。
[0048]基座构件11可以是廉价的可抛弃形式,由三维的面和/或支持件(braces)的结构构成,所述三维的面和/或支持件形成向外开口的空穴(hollow),使得侧面15在其另一面能够同时靠近多连接器10下方以虚线示出的支撑元件23。由此多连接器10不会在栗入口处从栗中被侧向拉出。
[0049]基座构件11的另外的面可以例如,同样地弯折或甚至自身扭曲,从而在基座11的左侧能够形成抓握表面。操作者可以在所述抓握表面处抓住该多连接器10,以将其首先插入上接纳部24,然后将其转动进入投影平面并将其锁定在下接纳部25中。为了详细解释该操作,图3a和3b示出了多连接器10的第一侧视图,该视图在图2中对应于从右侧看的视图。
[0050]图3a示出了插入的多连接器10,该多连接器10的上连接器元件12被引入栗壳体20中的半圆形的接纳部23内。在此位置连接器元件12的圆柱形和接纳部24形成一具有枢轴点或枢轴的滑动轴承,所述多连接器10能够绕该枢轴点或枢轴枢转。下连接器元件13啮合于接纳部25中。这可以通过例如,具有起到止挡边(图3a和3b中的接纳部25的左边缘)作用的边缘26的半圆形接纳部25来实现,所述止挡边凸伸入多连接器10绕枢轴的转动区域,连接器元件13在进入接纳部25之前不得不越过所述止挡边而受到压迫。然而,锁定也可以在其他部件处实现。例如,多连接器10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几何形状被锁定在支撑元件23的内部。这是多连接器10的治疗位置(扣合位置(threading position))。
[0051]在此视图中,还可看见下连接器元件13具有两个用于连接线路的孔(oriHce),所述孔的另一面开口通入适于连接至栗的管部分30的接合管(joint tube)。以这种方式能够连接不同的线路。例如,一个孔可用于血液提供,而另一端口可用于压力测量。而且,在上连接器元件12处,可设置另一连接管19,然而其仅在图2中示出并且垂直于圆柱轴14延伸。别的线路,例如可以是肝素提供,可以同样地连接至所述另一端口 19。
[0052]此外,防止多连接管10被拉出栗外的支撑元件23是明显的,其中另一支撑元件22表示在多连接器10的后面。栗壳体20被可绕上铰链51枢转的铰接罩50所进一步覆盖。在卸装过程中,如图3b所示,多连接器10可越过基座构件11处形成的抓握表面逆着所述罩50拉出。该位置被定义为第二位置,也可被称为松脱位置(unthreading position)。
[0053]为此,多连接器10可被抓握在其基座构件11处并绕上接纳部24中的枢轴点转动,如箭头所示。为此目的,可以构形成(shape)基座构件11的另一 S形区域16,使得操作者能够在此区域安全地抓握住多连接器10。通过拉拔下连接器元件13而越过止挡边缘26,迫使克服下接纳部25的锁定。栗的关闭的罩50用作逆支承(counter-bearing),并且同时用作在第二端位置处的多连接器10的支座(abutment)。
[0054]为了能够在松脱位置保持住多连接器10,在例如上枢轴点处设置弹簧机构。所述弹簧机构的功能可以从图4a和4b推断出,图4a和4b显示了从左边看去图2的多连接器的视图,然而,仅表示出了上枢轴点的放大截取图。在图4a中,多连接器10再次显示为治疗位置,其中在基座构件11的该侧上,一弧形弹簧元件17布置在基座构件11处。所述弹簧元件17基本上沿着连接器元件12的外轮廓延伸,并包括成抬升件形式的止挡元件18。在多连接器10的此位置处的所述抬升件邻接在栗壳体20处形成的止挡件27。由此多连接器10在上下连接器元件12,13处与栗壳体20锁定。
[0055]当将多连接器10转出治疗位置而进入松脱位置时,必须不仅仅要从下锁定中旋出,还要从上锁定中旋出。这在图4b中示出,其中可以看见在绕枢轴点枢转时,拉拔上连接器元件12,使止挡元件18越过栗壳体20处的止挡件27。多连接器10可被保持在此位置,因为止挡元件18此时从另一侧靠近止挡件27并且不会仅由于多连接器10的重量而滑回或转回。栗罩50可起到逆支承的作用。
[0056]图5示出了从栗壳体20取下多连接器10,之前已将栗罩50绕铰链51向上转动,以便取下多连接器10。然而,也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罩和打开机构。在分别根据图3b和4b的转动动作之后,多连接器10此时能够从上接纳部24取下,如箭头所示出。
[0057]锁定操作优选受益于这样的事实:基座构件11通过其多个弯折表面的几何形状而形成为具弹性。由此用于基座构件11和/或连接器12,13的材料可以是允许这种弹性的硬塑料。
[0058]为了帮助校正多连接器10在栗壳体20上的安装,可设置颜色编码。依赖于该实施方式,通过部件和栗壳体20的特定形状,也防止了不正确的安装。
[0059]图6示出了包括插入的管件和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多连接器10’的管辊栗,其中多连接栗10’被用作传输系统的适配器。所述多连接器10’的结构基本上对应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管部分30和供给与排放线路31,32直接且紧紧地连接至多连接器10。要连接的传输系统再次至少由管部分30和供给与排放线路31,32组成,然而,供给与排放线路31,32经由简单的连接元件33,34连接至管部分30。
[0060]为了能够得益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这种标准传输系统的多连接器10’的优点,多连接器10’的连接器元件12’,13’构形成使管部分30的管能够可拆卸地布置在连接器元件12’,13’上。为此,连接器元件12’,13’配置为接纳部,这可通过例如中空圆柱形连接器元件12’,13’获得,所述中空圆柱形连接器元件12’,13’具有能够压入管部分30的纵向段。管部分30插入连接器元件12’,13’也能够从图7的侧视图中推断出。
[0061]治疗之后,可再次从适配器10’中取下管部分30,并可将一新的管部分附接于上面,使得适配器构成可重复使用的部件。
[0062]在多连接器的替代性实施方式中,由于形成有连接器元件,使得要布置的传输系统的连接元件33,34能够设置在多连接器的连接器元件处,以便将传输系统连接至适配器。在此情况下,锁定连接也是有用的。同样,经由供给和排放线路的连接或多种类型的连接组合也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连接器(10; 10’),所述多连接器(10; 10’)用于在管辊栗上布置体外血液循环的管部分(30)和供给与排放线路(31,32),所述多连接器(10; 10’)包括至少一基座构件(11)和两个连接器元件(12,13; 12’,13’),所述连接器元件(12,13; 12’,13’)用于将所述管部分(30)的各端连接至供给线路(31)和排放线路(32),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元件(12,13;12’,13’)布置在所述基座构件(11)的相对两侧,第一连接器元件(12; 12’)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向外且均匀弯曲的外轮廓的部分,当所述具有向外且均匀弯曲的外轮廓的部分与所述管辊栗的栗壳体(20)中的适当向内且均匀弯曲的凹部(24)相互作用时,所述具有向外且均匀弯曲的外轮廓的部分允许所述多连接器(10,10’)绕枢轴(14)进行限定的枢转动作,并且 所述多连接器(10; 10’)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12; 12’)间隔开的装置,用于锁定所述多连接器(10; 10’)与所述管辊栗的栗壳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元件(12,13)紧紧地连接至所述管部分(30)和所述供给与排放线路(31,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所述连接器元件(12’,13’)包括用于将所述管部分(30)和所述供给与排放线路(31,32)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多连接器(10’)的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锁定的装置设置在第二连接器元件(13,13’)的区域中,或者由所述第二连接器元件(13,13’)自身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器元件(12,13:12%13’)都具有中空的圆柱形状,其圆柱轴(14; 14’ )彼此平行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两个连接器元件(12,13; 12’,13’)之间的所述基座构件(11)处形成抓握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构件(11)具有至少一几何编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连接器(10;10’)处,设置有能够将所述多连接器(10; 10’)保持在所述栗壳体(20)处的一位置的装置,在所述位置所述多连接器(10; 10’)被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12; 12’)导引在所述栗壳体(20)处,但并非经由所述用于锁定的装置可拆卸地紧固于所述栗壳体(20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12;12’)附近,在所述基座构件(11)上布置有弯折的弹簧元件(17),所述弯折的弹簧元件(17)的弯折基本上顺着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12; 12’)的弯曲外轮廓部分,其中在所述弹簧元件(17)处设有至少一个止挡元件(1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止挡元件(18)是在所述弹簧元件(17)处的至少一凹口或抬升件。
11.一种用于体外血液治疗的医疗设备,包含至少一管辊栗,所述管辊栗包括具有弯折的支承表面的栗壳体(20)和在所述支承表面(21)内旋转的转子(40),其中体外血液循环的管部分(30)能够被引入所述支承表面(21)与所述转子(40)之间,并且血液经由供给线路(31)能够被供给到所述管部分(30),而经由排放线路(32)血液能够从所述管部分(30)中排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壳体(20)上能够布置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的多连接器(10; 10’),为此目的在所述栗壳体(20)上设置有第一向内且均匀弯曲的接纳部(24),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12,12’)能够被引入所述接纳部(24),从而形成一枢轴轴承,通过所述枢轴轴承所述多连接器(10; 10’)是可绕枢轴(14)枢转的,并且 在所述栗壳体(20)处,同等地设有用于锁定的装置,所述用于锁定的装置适于与设置在所述多连接器(10; 10’)处的用于锁定的装置相互作用,使得所述多连接器(10; 10’)能够在至少一相对位置可拆卸地紧固到所述栗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壳体(20)处用于锁定所述多连接器(10; 10’)的装置由在栗壳体(20)处的第二向内且均匀弯曲的接纳部(25)形成,在所述装置中第二连接器元件(13; 13 ’)适于被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壳体(20)处设置有用于沿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12,12’)的枢轴(14)固定所述多连接器(10;10’)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壳体(20)处,形成有至少一个止挡件(27),当安装所述多连接器(10; 10’)时,所述止挡件(27)靠近所述多连接器(10;10’)的基座构件(11)。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壳体(20)处设置有用于与根据权利要求9的所述多连接器(10;10’)的所述弹簧元件(17)锁定的止挡件(27),从而所述多连接器(10; 10’)能够被保持在所述枢轴轴承的至少一枢接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栗壳体(20)处布置有用于覆盖所述支承表面(21)和所述转子(40 )的栗罩(50 ),所述罩(50 )被成形以使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元件(12; 12 ’)被 引入所述接纳部(24 )时形成逆支承。
【文档编号】A61M39/10GK203598350SQ201320392405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奥利弗·沙佛, 德克·莫勒, 布鲁诺·斯滕泽尔 申请人:B·布莱恩·阿维图姆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