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足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82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踝足支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踝足支具,包括外部护套、内部承托部,其中,内部承托部连接在外部护套的内部;内部承托部包括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其中,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依次连接,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为一整体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脚踝处骨折后,平足症以及其他脚踝畸形的矫正固定,拆卸方便,方便清洗。
【专利说明】踝足支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具,具体地,涉及一种踝足支具。
【背景技术】
[0002]踝足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性结构损伤)以及各种畸形(扁平足,马蹄足,夏科式足等)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目前的治疗手段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2种。保守治疗时使用石膏绷带固定,舒适性比较差,患者无法长时间耐受,同时没有很好的矫形功能。患者长期石膏固定,会出现肌肉萎缩症状,临床效果不是很满意。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也需外固定保护。但临床上使用石膏固定,也会出现上述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具备矫形功能,同时能在舒适性,有效性方面显著提高的创新外固定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踝足支具。
[000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踝足支具,包括外部护套、内部承托部,其中,内部承托部连接在外部护套的内部;
[0005]内部承托部包括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其中,脚底承托部
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依次连接,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为一整体构件。
[0006]优选地,脚底承托部11由脚踝承托部12的底部依照先向上后向下的方式向远端延伸形成拱状结构,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的边缘光滑,且所述相邻的边缘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0007]优选地,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的外侧面为粗燥面或者光滑面,小腿承托部13与脚踝承托部12铰接或可拆卸连接。
[0008]优选地,外部护套包括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其中,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依次连接,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为一整体构件,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中的任一个或任多个部件上设置有约束部。
[0009]优选地,小腿承托部护套23与脚踝承托部护套22铰接或者可拆卸连接;或者,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为一整体构件。
[0010]优选地,小腿承托部护套23的下端延伸出两个延伸部211,所述两个延伸部211分别位于脚踝承托部护套22的两侧、并且与脚踝承托部护套22铰接或可拆卸连接。
[0011]优选地,延伸部211宽度由上往下渐窄,小腿承托部护套23的后侧下端与脚踝承托部护套22的后侧上端之间存在间隙。
[0012]优选地,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的内侧面为
粗燥面或者光滑面。
[0013]优选地,还包括前侧护套24,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通过约束部围成一弯折的套筒,前侧护套24包括依次连接的脚背护套241、脚踝前侧护套242、小腿前侧护套243,全部或部分前侧护套24位于套筒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包括踝足本体和固定套,踝足本体和固定套的搭配,能够用于脚踝处骨折后,平足症以及其他脚踝畸形的矫正固定,拆卸方便,方便清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外部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外部护套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外部护套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踝足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踝足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I为内部承托部;
[0024]11为脚底承托部;
[0025]12为脚踝承托部;
[0026]13为小腿承托部;
[0027]2为外部护套;
[0028]21为脚底承托部护套;
[0029]211为延伸部;
[0030]22为脚踝承托部护套;
[0031]23为小腿承托部护套;
[0032]24为前侧护套;
[0033]214为脚背护套;
[0034]242为脚踝前侧护套;
[0035]243为小腿前侧护套;
[0036]3为系绳孔;
[0037]4为细绳;
[0038]5为约束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外部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护套,包括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其中,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依次连接,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为一整体构件,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上设置有约束部,约束部包括系绳孔3和系绳4。
[0041]优选地,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的内侧面为粗燥面或者光滑面。所述外部护套还包括前侧护套24,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通过约束部围成一弯折的套筒,前侧护套24包括依次连接的脚背护套241、脚踝前侧护套242、小腿前侧护套243,全部或部分前侧护套24位于套筒内。
[0042]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外部护套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施例理解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变化例。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小腿承托部护套23与脚踝承托部护套22铰接或者可拆卸连接;小腿承托部护套23的下端延伸出两个延伸部211,所述两个延伸部211分别位于脚踝承托部护套22的两侧、并且与脚踝承托部护套22铰接或可拆卸连接。延伸部211宽度由上往下渐窄,小腿承托部护套23的后侧下端与脚踝承托部护套22的后侧上端之间存在间隙。约束部包括约束绑带5。
[004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踝足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部承托部1,包括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其中,脚底承托部
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依次连接,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为一整体构件。
[0044]脚底承托部11由脚踝承托部12的底部依照先向上后向下的方式向远端延伸形成拱状结构,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的边缘光滑,且所述相邻的边缘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0045]优选地,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的外侧面为粗燥面或者光滑面,所述踝足支具,还包括图1或者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外部护套2,其中,踝足支具I设置在外部护套2内。
[004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踝足支具的结构示意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实施例理解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变化例。本实施例与图4所示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小腿承托部13与脚踝承托部12铰接或可拆卸连接。
[0047]在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例中,内部承托部I可以由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PE (Polyethylene,聚乙烯)塑料或者PP (Polypropylene,聚丙烯)塑料。当把内部承托部I放置在外部护套2内时,内部承托部I与外部护套2紧密贴合、固定。外部护套2的内层为皮肤接触层。皮肤接触层由软质材料制成,用于配合内部承托部I保护、定位踝足部。所述外部护套2的外层可以由真皮制成,从而透气性较好,还可以使用人造皮革、布料、无纺布中任一种或任多种材料制成。
[004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踝足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护套、内部承托部,其中,内部承托部连接在外部护套的内部; 内部承托部包括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其中,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依次连接,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为一整体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足支具,其特征在于,脚底承托部(11)由脚踝承托部(12)的底部依照先向上后向下的方式向远端延伸形成拱状结构,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的边缘光滑,且所述相邻的边缘之间平滑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足支具,其特征在于,脚底承托部(11)、脚踝承托部(12)、小腿承托部(13)的外侧面为粗燥面或者光滑面,小腿承托部(13)与脚踝承托部(12)铰接或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足支具,其特征在于,外部护套包括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其中,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依次连接,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为一整体构件,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中的任一个或任多个部件上设置有约束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踝足支具,其特征在于,小腿承托部护套(23)与脚踝承托部护套(22)铰接或者可拆卸连接;或者,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为一整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踝足支具,其特征在于,小腿承托部护套(23)的下端延伸出两个延伸部(211),所述两个延伸部(211)分别位于脚踝承托部护套(22)的两侧、并且与脚踝承托部护套(22)铰接或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踝足支具,其特征在于,延伸部(211)宽度由上往下渐窄,小腿承托部护套(23)的后侧下端与脚踝承托部护套(22)的后侧上端之间存在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踝足支具,其特征在于,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小腿承托部护套(23)的内侧面为粗燥面或者光滑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踝足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侧护套(24),脚底承托部护套(21)、脚踝承托部护套(22 )、小腿承托部护套(23 )通过约束部围成一弯折的套筒,前侧护套(24)包括依次连接的脚背护套(241)、脚踝前侧护套(242 )、小腿前侧护套(243 ),全部或部分前侧护套(24)位于套筒内。
【文档编号】A61F5/01GK203693853SQ20132081707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发明者】戴志杰 申请人:戴志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