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器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器械,可以减少难取的宫内节育器取出时的损伤,增加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成功率。传统的取环方法多采用取环钩,容易造成子宫壁损伤、术中出血较多、取环失败率高。本实用新型器械材料为中空的不锈钢细管,由头端、卡槽、管身及刻度、后柄、尾端组成。卡槽的两侧均可作为着力点,卡槽深、呈锐角,节育器落入卡槽后不易滑脱,可避免对节育器的反复钩取而损伤子宫壁。前臂有弯曲弧度,利于紧贴子宫前后壁进入宫腔,不易损伤子宫壁。前臂有刻度,手术时可以根据刻度判断探入宫腔深度。头端及所有与子宫壁接触的部位保持光滑,取环中不易划伤子宫壁。后柄增粗,表面有网格螺纹,便于使用者握持。
【专利说明】—种用于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器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于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器械,可以减少难取的宫内节育器取出时的损伤,增加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成功率。
【背景技术】
[0002]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可逆的避孕工具。在我国,宫内节育器是育龄妇女主要的避孕方法。使用节育器的妇女有时会因节育器异位、带器妊娠、绝经、出现并发症或副反应需要取出或更换节育环,因此宫内节育器取出是计划生育科较常见的手术。但是,传统的取环方法多采用取环钩,容易造成子宫壁损伤、术中出血较多、取环失败率高。由于宫内节育器位置或形态异常、子宫位置异常、宫内节育器嵌顿、宫颈萎缩等原因,可能导致使用取环钩不能将宫内节育器顺利从宫腔取出。发生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不仅会增加机体损伤,而且需进一步采用B超引导或宫腔镜取器,从而增加了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费用和患者的痛苦及其他并发症。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传统取环钩的缺点,降低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准确性,减少手术对受术者的创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用于难取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器械。该器械可以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经济、有效的难取宫内节育器取出的方法,减少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器械的主体为中空的不锈钢细管,主要包括头端、卡槽、管身及刻度、后柄、尾端。卡槽的两侧均可作为着力点,增大与宫内节育器的接触面;卡槽深、呈锐角,节育器落入卡槽后不易滑脱,可避免对节育器的反复钩取而损伤子宫壁。器械外壁光滑,拉出节育环的过程中阻力较小,提高了取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有利于节育环的取出。
[0005]本实用新型前臂有弯曲弧度,利于紧贴子宫前、后壁进入宫腔,不易损伤子宫壁。
[0006]本实用新型前臂有刻度,手术时可以根据刻度判断探入宫腔深度。
[0007]本实用新型头端光滑,所有与子宫壁接触的部位保持光滑,取环中不易划伤子宫壁。
[0008]本实用新型后柄增粗,表面有网格螺纹,便于使用者握持。
[0009]本实用新型尾端接吸引器,取环过程中保持负压吸引状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2]图中,①.头端,②.卡槽,③.刻度,④.管身,⑤.后柄,⑥.尾端。【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取环妇女取膀胱截石位,常规对外阴、阴道、宫颈消毒,然后用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及宫内节育器。根据节育环的位置、形状、类型等,将本实用新型所示取环器探入宫腔,用卡槽固定节育器的下缘,缓慢牵出。
【权利要求】
1.一种专用于宫内节育器取出的器械,由头端、卡槽、管身及刻度、后柄、尾端组成,其特征是:中空的不锈钢细管,卡槽深、呈锐角,前臂有弯曲弧度、有刻度,所有与子宫壁接触的部位保持光滑,后柄增粗,表面有网格螺纹,便于握持。
【文档编号】A61F6/18GK203634355SQ201320854064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3日
【发明者】姚晓英 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