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1171072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的制造方法
用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连接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主张2012年11月16日申请的第61/727,411号美国临时申请案和2013年3月15日申请的第61/791,507号美国临时申请案的权利,这两个临时申请案的全部内容都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技术领域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在脊柱手术期间使用的装置和与此有关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在相邻棘突间提供间隔的装置和方法。发明背景脊柱盘和/或其它椎骨变化可以导致脊柱疾病,这经常导致患者不适或甚至瘫痪。例如,位于相邻椎骨间的椎间脊柱盘可以损坏或退化,从而导致盘液损失且因此导致盘挠性损失。另外,盘可以变得更薄,使得椎骨更加靠近在一起;盘的外层和/或纤维环可能撕裂或破裂,和/或向外凸出。小面关节退化也可以导致脊柱疾病。物理创伤(例如,事故、伤害、劳损等)可以导致脊柱变化,且脊柱狭窄可以由于过度骨生长和/或组织增厚而导致椎管变窄。在所有这些病状中,有脊髓和脊神经根穿过其中的椎管可以变得狭窄,从而对神经组织造成压力。这些压力可以在身体的各个部分导致疼痛、麻木、虚弱或甚至麻痹。用于治疗脊柱疾病的一些方法(例如上述方法)限制相邻椎骨相对于彼此的运动,从而通过维持最小的盘间距和/或相邻椎骨周围的空间来限制局部神经组织上的额外压力。已经进行了各种方法来维持这个最小间距,包括盘植入物和脊柱融合。一种方法包括在两个相邻的后向延伸棘突之间植入间隔物,其效果是维持相应椎骨间的最大间距。一些现有的间隔物植入物装置是通过将该装置固定到相邻棘突上来植入。然而,现有的间隔物植入物不提供完全的入口用来在植入后将骨生长促进物质插入间隔物中。另外,现有的间隔物植入物不提供两个相邻植入的间隔物之间的结构完整性。此外,植入现有间隔物植入物装置所需要的程序过于复杂,需要使用多种工具来将植入物定位、拧紧和固定至棘突上。因此,仍然需要改进的棘突间间隔植入物。发明概要本文所描述的各个实施方案提供用于治疗脊柱疾病的装置和相关方法。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其中每个附接侧包括在外表面中形成且定向成接近一端的一个或多个槽孔,用于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的间隔物托盘,所述间隔物托盘从第一附接侧以大体上垂直定向而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托盘槽,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使相邻棘突保持间隔定向。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的固定构件,其中在通过该固定构件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后,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与相邻棘突接合。根据一个实施方案,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设置有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其中每个附接侧包括在外表面中形成且定向成接近一端的一个或多个槽孔,用于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槽孔是细长的,以沿着其中的一系列距离接收来自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紧固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槽孔可以通过夹紧机构变窄并由此被拧紧以固定接收在其中的紧固件。根据一个实施方案,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设置有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其中每个附接侧包括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中的每一个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各自以可调节方式载于细长紧固件框架内,以从中沿一系列距离接合另一个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槽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紧固件可以被固定在紧固件框架内的选定位置处,且由此与相邻棘突间间隔装置相距设定距离。在一个方面,所述间隔物托盘包括弓形横截面形状,且是大体上敞开以及可从后向进入。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保留骨生长促进物质以及使间隔物托盘上方和棘突之间的敞开空间最大化,其中所述骨生长促进物质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与相邻棘突接合后可以压紧。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包括两个分离的构件,所述构件之间形成间隔。根据一个方面,所述固定构件可以包括下列中至少一个:(a)至少一个蜗杆传动组合件;(b)至少一个齿条和齿轮组合件;(c)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延伸并可操作地连接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至少一个螺杆;(d)齿条和棘轮组合件;或(e)至少一个固定螺钉组合件。在一个方面,存在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延伸并可操作地连接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至少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其中至少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独立和递增地驱动,以使所述附接侧的每个末端独立地与相应棘突接合。根据一个方面,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是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且包括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弯曲附接侧和第二弯曲附接侧,其中每个弯曲附接侧包括大体上平坦末端和适于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相邻部分重叠的偏移末端。根据包括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一个方面,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各自具有一个或多个整合构件,用于使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偏移末端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一部分整合和连接。根据各个方面,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在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下方或上方植入。在一个不同的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系统。所述棘突间间隔系统包括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两个大体上平坦附接侧和位于其间的第一间隔物托盘,其中所述两个大体上平坦附接侧中的一个可以可滑动地定位在所述间隔物托盘上。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两个弯曲附接侧和位于其间的第二间隔物托盘,其中每个弯曲附接侧包括大体上平坦末端和偏移末端。在将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植入在第一和第二相邻棘突上后,当将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植入在第二棘突以及与第二棘突相邻的第三棘突上时,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弯曲附接侧的偏移末端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大体上平坦附接侧的相应相邻末端至少部分重叠。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套件。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套件可以包括: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具有大体上平坦配置;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该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具有适于与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一部分重叠的弯曲配置;以及适于持留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或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并植入它们的至少一个插入器械。所述套件可以包括第一插入器械和第二插入器械,其中第一插入器械适于以第一取向植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或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且第二插入器械适于以第二取向植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或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每个插入器械可以包括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其中第二臂部可以可拆卸地和枢转地附接至第一臂部。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其中每个附接侧包括在外表面中形成且定向成接近一端的一个或多个槽孔,用于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的间隔物托盘,所述间隔物托盘从第一附接侧以大体上垂直定向而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托盘槽,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包括在间隔物托盘的上表面中形成的沟槽,且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使相邻棘突保持间隔定向。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与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沟槽接合以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的固定构件,其中在通过该固定构件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后,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与相邻棘突接合。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第二附接侧、间隔物托盘和固定构件。所述间隔物托盘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所述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间隔物托盘槽。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放置在第一椎骨的棘突和相邻第二椎骨的棘突之间,且所述间隔物托盘包括在所述间隔物托盘的上表面中形成的沟槽。所述固定构件被配置成与所述间隔物托盘的沟槽接合,以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第二附接侧和间隔物托盘。所述间隔物托盘从所述第一附接侧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所述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间隔物托盘槽。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放置在第一椎骨的棘突和相邻第二椎骨的棘突之间。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各自包括中心部分、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其中第一翼部和第二翼部的内表面相对于中心部分的内表面成角度。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粗锉工具,用于准备棘突间间隔装置在第一棘突和相邻第二棘突之间的植入位置。所述粗锉工具包括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第一臂部,以及具有近端和远端的第二臂部,其中所述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以枢转方式相互连接。所述粗锉工具还包括从第一臂部的远端延伸的第一测量翼部和从第二臂部的远端延伸的第二测量翼部。所述第一测量翼部包括被配置成易于插入第一棘突与第二棘突之间的锐利尖端。第一测量翼部和第二测量翼部被配置成通过使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枢转而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方法。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治疗脊柱病症的方法,其包括植入一个或多个棘突间间隔装置。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方法。附图简述当结合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来考虑时,将能更好地理解并更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附图举例说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实施方案且其中:图1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三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侧面图。图2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底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2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俯视图。图2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后视图。图2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侧视图。图2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俯视图。图2F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2G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图2H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图3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链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3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俯视图。图3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后视图。图3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侧视图。图3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俯视图。图3F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3G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图3H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图4A至4E是根据例示性底板和重叠链板实施方案的与棘突间间隔装置整合的固定构件的视图。图4A是两个互连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俯视图。图4B是一个固定的棘突间间隔基底装置和一个未固定的棘突间间隔连接装置的俯视图。图4C是一个固定的棘突间间隔基底装置和一个未固定的棘突间间隔连接装置的等距视图。图4D是具有固定在链板装置上的底板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外部)视图。图4E是具有固定在链板装置上的底板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后视图。图5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固定在链板装置上的底板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该链板装置显示在连接至第一孔时的最大转动范围。图5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固定在链板装置上的底板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该链板装置显示在连接至第二孔时的最大转动范围。图5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底板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该底板具有呈尺蠖构造的多个重叠孔以接收另一链板装置的紧固件。图6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渐变的间隔物托盘宽度的一组底板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6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渐变的间隔物托盘宽度的一组链板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7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L5-S1骶骨棘突间间隔基底装置的侧视图。图7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L5-S1骶骨棘突间间隔基底装置的等距视图。图7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L5-S1骶骨棘突间间隔基底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7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L5-S1骶骨棘突间间隔连接装置的等距视图。图7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L5-S1骶骨棘突间间隔连接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8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8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分解等距视图。图8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分解等距视图。图8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侧视图。图9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替代性间隔物托盘的棘突间间隔装置链板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9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替代性间隔物托盘的棘突间间隔装置链板的第一附接侧的分解等距视图。图9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替代性间隔物托盘的棘突间间隔装置链板的第一附接侧的分解等距视图。图9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替代性间隔物托盘的棘突间间隔装置链板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10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11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11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整合了用于第一和第二附接侧的替代性蜗杆-蜗轮前进机构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11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11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植入在脊柱上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12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外部视图。图12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内部视图。图12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等距视图。图12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等距视图。图12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等距视图。图12F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浮动接收构件的侧视图。图12G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与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整合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界面的等距视图。图12H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与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整合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界面的内部等距视图。图12I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与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整合的浮动接收构件的界面的外部后视图。图12J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12K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整合了用于第一和第二附接侧的替代性前进机构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12L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整合了用于第一和第二附接侧的替代性前进机构的替代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等距视图。图13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自上而下式或万向手术器械的等距视图。图13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万向手术器械的侧视图。图13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万向手术器械的侧视图。图13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万向手术器械的详细侧视图。图14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自上而下式或万向手术器械的第一臂部的侧视图。图14B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4C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4D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臂部的侧视图。图14E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4F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5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自上而下式或万向手术器械的分离的第一和第二臂部的侧视图。图15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的自上而下式手术器械的进一步前进(几乎接合)的第一和第二臂部的侧视图。图16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且示出了未接合机械致动构件的自上而下式或万向手术器械的侧视图。图16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且示出了接合的机械致动构件的自上而下式手术器械的侧视图。图16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和挤压/推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附接侧且示出了机械致动构件的自上而下式手术器械的等距视图。图17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的第二插入器臂的侧视图。图17B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插入器臂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7C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插入器臂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7D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臂部的侧视图。图17E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7F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臂部的替代性侧视图。图18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器臂的等距视图。图18B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固定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器臂的视图。图18C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固定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器臂的侧视图。图19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放置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器臂的挤压器工具的视图。图20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挤压器工具的侧视图。图20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挤压器工具的等距视图。图20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挤压器工具的替代性侧视图。图21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测量器械的侧视图。图21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测量器械的等距视图。图21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测量器械的等距视图。图21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测量器械的俯视图。图22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可以可调节地在紧固件框架内滑动的延伸紧固件的连接翼部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图22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单孔的基底翼部的侧视图。图23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用于接收紧固件的细长槽孔的替代性连接翼部的侧视图。图23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具有两个细长槽孔的替代性基底翼部的侧视图。图24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的第一和第二插入器臂的分解侧视图。图24B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二插入器臂的枢转构件的近视图。图24C是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插入器臂的枢轴通道的近视图。图25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粗锉工具的等距后视图。图25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粗锉工具的等距正视图。图24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粗锉工具的侧视图。图26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底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26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俯视图。图26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正视图。图26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后视图。图26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图26F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剖视图。图26G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详细剖视图。图26H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剖视图。图27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底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27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图28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分开状态示出的等距视图。图28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分开状态示出的等距视图。图28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分开状态示出的底视图。图28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分开状态示出的正视图。图28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连接状态示出的侧视图。图28F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连接状态示出的俯视图。图29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以连接状态示出的等距视图。图29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其示出了成角度翼部的转动。图29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其示出了成角度翼部的转动。图30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以连接状态示出的正视图。图30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以连接状态示出的正视图。图30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正视图,其示出了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的转动。图31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粗锉工具的等距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的闭合状态。图31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粗锉工具的分解等距视图。图31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粗锉工具的详细等距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的闭合状态。图31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粗锉工具的详细等距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的闭合状态。图31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粗锉工具的详细等距视图,其示出了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测量翼部的打开状态。图32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底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32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俯视图。图32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正视图。图32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图32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剖视图。图33A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底板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等距视图。图33B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俯视图。图33C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正视图。图33D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侧视图。图33E是根据一个例示性实施方案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需要,本文公开了本发明的详细实施方案。然而,应该理解公开的实施方案只是例示本发明,而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形式来体现。因此,本文所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性,而只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教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上任何适当详述的结构不同地使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了棘突间间隔装置和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使用和制造方法。如上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提供插在相邻椎骨的后向延伸的棘突之间的间隔物,用来维持棘突间的最小间距。因此,设计了单个棘突间间隔装置来限制仅两个相邻椎骨的运动。根据本文所描述的某些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系统,其具有可以按照整合的重叠配置植入的至少两个个别棘突间间隔装置。这种整合重叠配置提高了相邻椎骨的稳定性,因为两个附接侧相互接合,从而增加了每个个别附接侧可以接合相应棘突的表面的表面积,因为两个附接侧不需要彼此相邻地附接,而是重叠以使得一个附接侧附接至另一个附接侧的顶部。本发明提出可以单独植入具有两个附接侧(也称为一对底板)的单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其具有整合机构例如其中的孔,用于之后植入具有两个附接侧(也称为一对链板)的重叠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通过固定在每个椎骨的棘突上而被植入到两个相邻椎骨上。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通过固定至相邻椎骨的棘突上并固定至已被植入的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邻末端上而植入在下一个相邻椎骨上(例如,在上方或下方)。根据一个实施方案,为了实现此整合配置,第二(和随后的)棘突间间隔装置具有呈弯曲配置的附接侧,以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重叠。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包括整合机构,例如但不限于球窝配置或销和孔(孔或槽)配置、或销和重叠孔配置、或铰链配置、或骨接合尖钉和孔配置,用于使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稳固地重叠,并且在尖钉整合机构的情况下进一步接合棘突。在各个实施方案中,如下进一步所描述,所述整合机构可以允许使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重叠,而不需要所述附接侧的弯曲配置。每个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相对于彼此呈大约平行定向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每个附接侧与两个相邻棘突的相应侧对准和选择性接合,以使植入物保持就位。因此,所述附接侧可以在相对于其定向大体上垂直的方向上(例如,沿在它们之间延伸的间隔物托盘的轴)调整,以允许拉近它们并将它们拧紧在夹在其间的棘突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附接侧的内表面包括从其突出的多个紧固件(例如,尖齿、倒钩、弯钩、尖钉或任何其它抓持表面或其它合适的附接构件),所述紧固件与棘突的表面交界以促进将附接侧附接在棘突上。在一个实例中,所述紧固件可以位于每个附接侧的边缘和/或角落处或附近,以在植入期间与棘突对齐。在其中多个棘突间间隔装置意图被用于固定在多于两个相邻椎骨上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具有大体上平坦配置,而第二(和任何随后的)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以弯曲配置形成,以使得每个附接侧的一部分偏离该附接侧的其余部分,以允许在植入期间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重叠。照此,将偏移部分设定为大约等于或略大于或小于附接侧的厚度的距离。为了改善将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至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上,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的外表面可以包括被定向成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的偏移部分(两个装置在此处重叠)的内表面延伸的紧固件的孔(例如,孔洞、槽孔等)。将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一些紧固件插入第一装置中增加了两个装置连在一起的抓扣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植入物的有效性。然而,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用于允许多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重叠配置的其它构件。另外,根据本文所述的各个实施方案,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改进的间隔物托盘,其被配置成在植入后允许增加进入并提供用于在间隔物托盘上方和棘突间的骨生长的增加面积。在植入后进入托盘空间和棘突间的最大敞开空间在提供骨生长促进物质以融合间隔物托盘上方的棘突时是有益的。骨材料的数量和定向可以对其促进骨和其它组织向内生长的能力具有直接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强植入物以及其在椎骨上的固定。通过将间隔物托盘定向成使其在植入时将被定位成接近椎骨,骨和其它组织向内生长通过增加表面积以及骨生长促进物质对于椎骨和其它组织的数量和接近性而改善。间隔物托盘的长度、宽度和围绕由其长度所限定的轴的可旋转位置可以变化。如所描述,每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至少一个附接侧被配置成沿间隔物托盘滑动,以允许附接侧围拢相邻棘突。每个棘突间间隔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接合棘突后将附接侧固定在原位的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实施方案而变化,其包括但不限于蜗杆传动机构、大小齿轮机构、棘轮和齿轮机构(例如锁带或扎带)、凸轮机构、连接两个附接侧的一个或两个隔开的螺杆、具有仅一个或多个螺杆/齿轮/棘轮机构等的上述机构的任何变型、一个或多个固定螺钉、与固定螺钉组合的单独夹紧构件或其任何组合。具有至少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的实施方案允许独立地拧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一侧。照此,所述附接侧可以使用“步移”方法通过在每个机构的增量驱动间交替来拧紧。独立拧紧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一侧允许附接侧以更紧密和稳固的配置围拢相邻棘突,而不管棘突的不同厚度或形状。另外,如果在拧紧附接侧的每个末端时不提供独立的可变性,棘突间间隔装置可能不会稳固地接合具有不同厚度的相邻棘突。此外,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可以任选地避免必须使用单独的夹紧和/或插入器械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在棘突上,而这是先前的装置实现紧固定所必需的。然而,在下文所述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选择使用额外的插入器械,其可以用于提供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初始定向并将棘突间间隔装置附接或夹紧在棘突上,而棘突间间隔装置和其整合的固定构件可以用于实现最终固定和稳定接合到棘突上。然而,本文所述的不包括两个隔开机构的其它固定机构提供单一装置用于固定的额外优点和拧紧两个附接侧的机械固定组件的独特应用,从而简化植入程序。本发明提供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其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每个附接侧包括在其中形成且定向成接近一端的一个或多个槽孔,用于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的间隔物托盘,所述间隔物托盘从第一附接侧延伸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间隔物托盘槽,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使相邻棘突保持间隔定向。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的固定构件,其中在通过该固定构件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后,所述棘突间间隔装置与相邻棘突接合。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紧固件的一个或多个槽孔被定向成接近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每一端。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一端向内延伸。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每一端向内延伸。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附接侧具有中心部分和从该中心部分朝相反方向延伸的两个翼部,且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和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延伸紧固件的一个或多个槽孔位于至少一个翼部上。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翼部具有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延伸紧固件的一个以上的槽孔。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附接侧的一个翼部具有用于附接至另一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向内延伸的一个延伸紧固件。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的构件是后向延伸穿过第二附接侧的中心部分至托盘槽的支承螺钉。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托盘槽在自由运动下接合间隔物托盘以允许在接合固定构件前第二附接侧相对于第一附接侧的至少20度的横向旋转。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包括T形横截面,且第二附接侧中的托盘槽具有往复式T形。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T形的底部从第一附接侧居中地布置,且横截面形状逐渐缩小至间隔物托盘上的尖端以促进托盘插入穿过韧带以及托盘成角度地插入穿过第二附接侧中的托盘槽。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具有弓形纵向形状,以使得间隔物托盘以后曲率延伸,以促进成角度地插入穿过韧带并插入托盘槽中。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的至少末端部分以相当于如下文更详细描述在所述侧部附接至枢转插入工具上并靠拢时所产生的弧形的弓形形状延伸。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间隔物托盘在后曲率前垂直延伸,以促进成角度地插入穿过托盘槽。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间隔物托盘包括弓形横截面形状,以使得在植入后间隔物托盘在后向上是敞开且可进入的。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保留骨生长促进物质,其中所述骨生长促进物质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与相邻棘突接合后可以压紧。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相对于第一附接侧固定第二附接侧的固定构件是至少一个固定螺钉,它从后方向延伸穿过中心部分至托盘槽,将第二附接侧固定在间隔物托盘上成大体上固定位置。在各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a)至少一个蜗杆传动组合件;(b)至少一个齿条和齿轮组合件;(c)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延伸并可操作地连接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至少一个螺杆;(d)齿条和棘轮组合件;或(e)至少一个固定螺钉组合件。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在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延伸并可操作地连接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的至少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其中至少两个隔开的固定机构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独立和递增地驱动,以使所述附接侧的每个末端独立地与相应棘突接合。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附接侧各自具有后向地定位于每个附接侧上的插入器械插座。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附接侧上的插入器械插座的大小、形状或标记与第二附接侧上的植入器械插座的大小、形状或标记不同,以促进连接至插入器械的正确对应的末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棘突间间隔装置是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或底板对),且进一步包括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或链板对),该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偏移附接侧和第二偏移附接侧,其中每个偏移附接侧包括大体上平坦末端和偏移末端,该偏移末端适于重叠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相邻部分上且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可接收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附接侧的槽孔中。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大体上平坦末端进一步包括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以及在其中形成的用于接收从第三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的一个或多个槽孔。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各自具有整合构件,用于使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偏移末端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一部分整合和连接。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整合构件包括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其枢转地接合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附接侧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槽孔,这使得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枢转通过155度角。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枢转通过120度角。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后向和前向枢转通过大体上相等的度数。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整合构件包括下列中的至少一个:(a)从偏移末端的内表面延伸且可以被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接收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b)从偏移末端的内表面延伸且可以被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孔接收的至少一个插销;(c)从偏移末端的内表面延伸且可以被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中形成的圆顶形下凹接收的圆顶形表面;(d)在偏移末端的内表面上形成且可以与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外表面上形成的结构化表面配合的结构化表面;或(e)从偏移末端的内表面延伸且可以被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中形成的具有互补形状的结构化下凹接收的结构化圆顶形表面。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偏移末端偏移的距离大约等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厚度。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植入在相对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下方位置。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植入在相对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上方位置。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棘突间间隔装置被配置成用于植入在L5-S1椎骨上且包括第一成角度附接侧和第二成角度附接侧,其中每个成角度附接侧包括适于适应骶骨的成角度末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成角度附接侧各自可以选择性地调节,以优化与患者骶骨的解剖结构适配的角度且然后固定选定的角度。与成角度骶骨附接末端相对的末端可以具有从其内表面延伸的骨紧固件和通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孔,以允许装置作为底板来接收第二上方定位间隔装置上的紧固件。或者,与成角度骶骨附接末端相对的末端可以偏移且各自具有从其内表面延伸的紧固件(例如骨紧固尖钉),以允许装置作为链板而被接收在第二上方定位间隔装置一个或多个孔内。两个实施方案构都允许第一和第二间隔装置间的相对角的旋转优化以适配患者的解剖结构。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成角度附接侧的成角度末端进一步包括从内表面以非90度角延伸且适于接合骶骨的一个或多个成角度紧固件。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附接侧具有中心部分和从该中心部分朝相反的向上和向下方向延伸的两个翼部,且下翼部各自具有适于适应骶骨的成角度末端且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且上翼部各自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用于接收来自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延伸紧固件的一个或多个槽孔。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上翼部各自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上翼部各自具有用于附接至另一个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向内延伸的延伸紧固件。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下翼部上的骨紧固件各自包括骨螺钉或可移动尖钉或轴向可扩展尖钉,以接合布置成穿过翼部的骨。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下翼部上的骨紧固件进一步包括从其向内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固定尖钉,其延伸角度不同于骨螺钉或可移动尖钉被布置成穿过该翼部的角度。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上翼部各自具有在其中形成的用于接收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的一个以上的槽孔。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上翼部允许固定的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相对于用于植入在L5-S1椎骨处的骶骨上的棘突间装置枢转最多155度或60度角。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棘突间间隔系统,其包括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两个大体上平坦附接侧和位于其间的第一间隔物托盘,其中两个大体上平坦附接侧中的一个可以可滑动地定位于所述间隔物托盘上。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其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两个偏移附接侧和位于其间的第二间隔物托盘,每个偏移附接侧包括大体上平坦末端和偏移末端。本发明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提供:在将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植入在第一和第二相邻棘突上后,当将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植入在第二棘突以及与第二棘突相邻的第三棘突上时,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两个偏移附接侧的偏移末端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大体上平坦附接侧的相应相邻末端至少部分重叠。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两个偏移附接侧的偏移末端各自包括整合构件,用于在重叠时使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偏移末端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一部分整合和连接。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整合构件包括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向内延伸的紧固件,其枢转地接合在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附接侧中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槽孔,这使得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可以相对于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枢转通过155度角。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大体上平坦附接侧和偏移附接侧包括从内表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骨紧固件,用于在植入时接合相应的棘突。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每个偏移附接侧上的大体上平坦末端包括在外表面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槽孔,用于接收从适于与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大体上平坦末端重叠的第三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偏移附接侧的内表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棘突间间隔装置套件,其包括: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具有大体上平坦配置;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包括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该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具有适于与该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相应附接侧的一部分重叠的偏移配置;以及适于持留第一棘突间间隔装置或至少一个额外棘突间间隔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并植入它们的至少一个插入器械。在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棘突间间隔装置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之间的间隔物托盘,所述间隔物托盘具有从第一附接侧延伸的宽度和长度且可以可滑动地插入穿过在第二附接侧中形成的托盘槽,其中所述间隔物托盘适于使相邻棘突保持间隔定向,且其中所述套件进一步包括具有不同间隔物托盘宽度的多个具有另外大小的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装置。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其包括用于将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的构件。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近端和远端是偏移的,用于在握住近端时提供远端的无阻挡视野。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臂部允许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接合附接侧围绕由臂部的远端上的接合元件限定的轴旋转至少5度或至少10度以及最大30度。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接合元件包括可释放地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上的器械插座的接合突起;用于可移动地支持接合突起的底座;以及在远端延伸越过接合突起的植入物引导件,其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接合附接侧的外表面。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上的接合突起提供接近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上的固定构件的入口,以将第二侧部固定到第一侧部上。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接合突起是螺纹螺钉,其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附接侧上的反旋螺纹器械插座器械接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上的螺纹螺钉是空心的,用于通过其中接近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上的固定构件,以在第二侧与第二臂部接合的同时将第二侧部固定在第一侧部上。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附接侧上的插入器械插座的大小、形状或标记与第二附接侧上的插入器械插座的大小、形状或标记不同,以促进连接至插入器械的正确对应的末端。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臂部的近端可以在多于一个选定距离下可释放地连接。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臂部的中心部分可以可释放和可旋转地连接。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自上而下式手术器械系统,其包括第一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所述第一附接侧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间隔物托盘。某些实施方案包括第二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所述第二附接侧中具有用于接收间隔物托盘的间隔物托盘槽。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可以围绕用于将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的轴可拆卸地和枢转地附接至第一臂部。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臂部进一步包括位于中心部分上的枢轴构件或插销,且第一臂部进一步包括具有朝向近端的开口和朝向远端的弯曲持留边缘的枢轴通道或槽孔,这使得当插销靠着持留边缘可滑动地接合在槽孔中时,第一和第二臂部可拆卸地和枢转地连接以形成铰链,其中该铰链允许将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当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分别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和第二附接侧接合且第一和第二臂部在铰链处连接时,使臂部的近端靠拢将使间隔物托盘对准并插入到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和第二附接侧的间隔物托盘槽中,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臂部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第二臂部的插销选择性固定到第一臂部的槽孔中的可释放锁定机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可释放锁定机构是在第一臂部的中心部分上的与槽孔阻断连通的板片弹簧,以使得第二臂部上的插销在插入槽孔内期间可以使板片弹簧偏斜并在板片弹簧恢复成阻断连通时保持在其中以维持插销靠着持留边缘位于第一臂部上,且其中板片弹簧可以手动脱离与槽孔的阻断连通,以释放插销和分离第一和第二臂部。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术器械包括用于机械致动插入器械以闭合和打开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的构件,用于将第二附接侧相对于第一附接侧拧紧。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机械致动的构件是棘齿条,其枢转地安装在第二臂部的近端且可以选择性地接合第一臂部的近端,其中棘齿条在其近侧表面上具有多个齿,其与第一臂部的近端上的凸缘接合。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棘齿条具有预定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指示标记,该预定长度相当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安装侧之间的间距。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棘齿条进一步包括螺纹轨道和安装在其上的位于第一臂部的近端的外侧的螺母,用于机械地迫使臂部的近端聚到一起。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其包括第一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一附接侧,所述第一附接侧具有从其向内延伸的间隔物托盘。这一实施方案还包括第二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棘突间间隔装置接合元件,用于后向接合棘突间间隔装置的第二附接侧,所述第二附接侧中具有用于接收间隔物托盘的间隔物托盘槽。这个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配用挤压器工具,用于将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定位成对齐以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挤压器工具具有近端手柄和中心部分和可以在打开位置和压紧位置之间的范围内移动的一对远端相对柄脚。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每个臂部的远端在其中包括挤压器工具导槽和挤压点压痕,用于接收挤压器工具柄脚。所述挤压点允许递送大体上等量的压力通过所述板的每个附接侧,这允许使用单个挤压器工具进行手术植入的创伤比使用多个挤压点和多个挤压工具所需要的创伤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柄脚具有向内延伸的远端挤压器尖端,用于接合在臂部上的相应导槽和挤压点压痕内,其中挤压器工具可以围绕由挤压器尖端限定的轴旋转,从而为使用者提供一系列接近角以及从植入工具的任一侧接近并挤压臂部,以将对齐的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一个臂部的近端进一步包括固定锁闩,其可以布置在另一个臂部的远端上以使所述臂部相对于彼此固定就位并对齐,以用于将棘突间间隔装置固定到棘突上。在用于植入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系统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手术器械包括用于机械致动插入器械以闭合和打开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的构件,用于将第二附接侧相对于第一附接侧拧紧。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用于机械致动的构件是棘齿条,其枢转地安装在第二臂部的近端且可以选择性地接合第一臂部的近端,其中棘齿条在其近侧表面上具有多个齿,其与第一臂部的近端上的凸缘接合。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棘齿条具有预定长度的一个或多个指示标记,该预定长度相当于棘突间间隔装置的安装侧之间的间距。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棘齿条进一步包括螺纹轨道和安装在其上的位于第一臂部的近端的外侧的螺母,用于机械地迫使臂部的近端聚到一起。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选择棘突间间隔装置的手术器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选择器械包括:第一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从其延伸的第一棘突间间隔测量翼部,包括第一棘突停止元件和垂直翼模板;和第二臂部,其具有近端、细长中心部分和远端,其中该远端具有从其延伸的第二棘突间间隔测量翼部,包括第二棘突停止元件和垂直翼模板。在所述手术器械的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和第二臂部围绕用于定位第一和第二棘突间间隔测量翼部以测量相邻棘突间的间距的轴以枢转方式连接。所述器械还允许选择在现有植入板的上方或下方的相邻底板或链板。在所述手术器械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测量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翼模板,它们适于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相邻棘突重叠以测定每个棘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