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痛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90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咽痛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咽痛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夏枯草15、蒲公英12、白鲜皮8、三白草8、栀子10、太子参10、野菊花12、蜂房10、薏苡仁10、降香8、郁金8、丝瓜络8、天葵子8、青黛6、石决明6、玉竹10、青果10。本发明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愈咽痛型中耳炎且不易复发,有效率达98%。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咽痛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痛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中医认为咽痛型中耳炎是由脓性细菌所引起,多因咽部炎症经耳咽管侵入耳所致,因此病主要症状为耳内流脓,故祖国医学称为耳脓,俗称耳朵底子。临床表现:咽部刺痛难忍,耳内突发疼痛,常为剧烈的跳痛或胀痛,可伴有听力减退,耳鸣,发热恶寒,头痛,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等。局部检查,鼓膜充血、外凸。穿孔后有搏动性流脓。
[0003]目前治疗咽痛型中耳炎的药物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但此类药物存在效果不理想,见效慢,副作用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咽痛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疗效确切、见效快且无毒副作用。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治疗咽痛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0007]夏枯草15、蒲公英12、白鲜皮8、三白草8、桅子10、太子参10、野菊花12、蜂房10、薏苡仁10、降香8、郁金8、丝瓜络8、天葵子8、青黛6、石决明6、玉竹10、青果10。
[0008]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0009]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0010]夏枯草:辛、苦,寒。归肝、胆经。功效与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0011]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痛,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0012]白鲜皮:苦,寒。归脾、胃、膀胱经。功效与主治: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疽尿赤。
[0013]三白草:甘、辛,寒。归肺、膀跳经。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浙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0014]桅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效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疽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0015]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功效与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0016]野菊花:苦、辛,微寒。归肝、心经。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0017]蜂房:甘,平。归胃经。功效与主治:祛风,攻毒,杀虫,止痛。于龋齿牙痛,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皮肤顽癣,鹅掌风。
[0018]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功效与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痛,肠痈;扁平疣。
[0019]降香:辛,温。归肝、脾经。功效与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0020]郁金: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效与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0021]丝瓜络:甘,平。归肺、胃、肝经。功效与主治: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0022]天葵子:甘、苦,寒。归肝、胃经。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痛,瘰病,毒蛇咬伤。
[0023]青黛:咸,寒。归肝经。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
[0024]石决明:咸,寒。归肝经。功效与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0025]玉竹:甘,微寒。归肺、胃经。功效与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于口渴,内热消渴。
[0026]青果:甘、酸,平。归肺、胃经。功效与主治: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00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愈咽痛型中耳炎且不易复发,有效率达98%。
[0028]以下结合临床试验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9]一、临床试验
[0030]1、临床资料: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两年间,共观察7_55岁的咽痛型中耳炎患者50例,其平均年龄为32.5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病程长短不等。
[0031]2、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每天分两次饭后口服,3天为一疗程。
[0032]3、疗效评定标准:
[0033]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鼓膜正常;
[0034]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鼓膜略微出血;
[0035]无效: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
[0036]4、治疗结果:在临床使用本发明药物,服药的50例患者,服药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服药4个疗程后,42人痊愈,7人好转,总有效率为98%。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实施例1
[0038]配比(单位:重量份):
[0039]夏枯草15、蒲公英12、白鲜皮8、三白草8、桅子10、太子参10、野菊花12、蜂房10、
薏苡仁10、降香8、郁金8、丝瓜络8、天葵子8、青黛6、石决明6、玉竹10、青果10。
[0040]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咽痛型中耳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夏枯草15、蒲公英12、白鲜皮8、三白草8、桅子10、太子参10、野菊花12、蜂房10、薏苡仁.10、降香8 、郁金8、丝瓜络8、天葵子8、青黛6、石决明6、玉竹10、青果10。
【文档编号】A61P27/16GK104013913SQ201410231635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王伟, 王祥君 申请人:王祥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