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872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荞麦、构皮麻、落葵、广藿香、青竹标、瓜蒌、莱菔子、罗汉果、梨皮、照山白、球兰、肉苁蓉、栀子、珍珠母、樟脑和蚤休;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热平喘、清化痰热、宣肺化痰、祛风利湿之功效,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疗效,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支气管炎系指支气管发生炎症,小儿最常见且较严重的是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冬季,可引起局部流行。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发症,也可能由细菌感染所致,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0003]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可占80%或更多;其它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加上坏死的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而堵塞管腔,导致明显的肺气肿和肺不张。炎症常可累及肺泡,肺泡壁和肺间质,故可以认为它是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0004]典型的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2日~3日后,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热,体温以中,低度发热为见,发作喘憋为其特点,病情以喘憋发生后的2日-3日较严重,喘憋发作时呼吸明显增快,可达每分钟60次~80次以上,并伴有呼气延长和呼气性喘鸣;重症患儿明显表现出鼻 煸和“三凹征”即吸气时出现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上腹部凹陷,脸色苍白,口周发青,或出现紫绀,患儿常烦躁不安,呻吟不止;病情更重的患儿可合并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大部分病例治疗后均可缓解,极少发生死亡。
[0005]目前,临床经验来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可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疗效明显,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经过多年的探讨与实践,采用传统的中医药方法进行辨证治疗,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热平喘、清化痰热、宣肺化痰、祛风利湿之功效,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疗效,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8]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09]荞麦54~78份构皮麻52~76份落葵48~72份广藿香48~72份 青竹标46~70份瓜萎45~69份莱菔子45~69份罗汉果43~67份 梨皮42~66份照山白42~66份球兰40~64份肉苁蓉38~62份
扼子34~58份珍珠母33~57份棒脑29~53份蚤休25~49份。
[0010]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1]
荞麦57~73份构皮麻55~71份落葵51~67份广藿香51~67份 青竹标50~66份瓜萎49~65份莱菔子49~65份罗汉果47~63份 梨皮46~62份照山白46~62份球兰44~60份肉苁蓉42~58份
梔子38~54份珍珠母37~53份樟脑33~49份蚤休29~45份。
[0012]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3]
荞麦61~69份构皮麻59~67份落葵55~63份广藿香55~63份 青竹标54~62份瓜蒌53~61份莱菔子53~61份罗汉果51~59份 梨皮50~58份照山白50~58份球兰48~56份肉苁蓉46~54份
梔子42~50份珍珠母41~49份樟脑37~45份蚤休33~41份。
[0014]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0015]
荞麦65份构皮麻63份落葵59份广藿香59份
青竹标58份瓜蒌57份莱菔子57份罗汉果55份
梨皮54份照山白54份球兰52份肉苁蓉50份
栀子46份珍珠母45份樟脑41份蚤休37份。
[0016]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17](I)将荞麦置于锅内,武火炒制至表面呈黄色并有香味溢出,取出放凉,至于研钵内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0018](2)将构皮麻、落葵、广藿香、青竹标、瓜萎、罗汉果、梨皮、照山白、肉苁蓉和桅子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
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19](3)将净莱菔子,置预热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有爆裂声,外表色泽加深,内部黄色,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捣碎,研末,过160目细粉,备用;
[0020](4)将球兰和蚤休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0021] (5)将珍珠母和樟脑去杂质,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0022](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细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
[0023]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0024]荞麦:味甘、平,性寒;入脾、胃、大肠经。健胃收敛,降压止血。适用于高血压,毛细血管脆弱性出血,防治中风,视网膜出血,肺出血;外用收敛止汗,消炎。
[0025]构皮麻:味甘、淡,性平;归肝、肾、膀胱经。祛风,活血,利尿。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虚肿,皮炎。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载:“祛风活血,解毒利尿。治风湿痹痛,腹股沟淋巴结炎。”
[0026]落葵:味甘、酸,性寒;入心、肝、脾、大小肠经。清热滑肠,凉血解毒。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痢疾,便血,斑疹,汀疮。《泉州本草》载:“治大便秘结,小便短涩,胸脯郁闷。”
[0027]广藿香:味辛,微温;归脾、胃、肺经。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研究证实,广藿香酮体久对白色含珠菌、新型隐球菌、黑根霉等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28]青竹标:味苦,性寒。清肺止咳,续筋接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心绞痛,跌打损伤,骨折,筋骨疼痛。《云南中草药选》载:“续筋接骨,活血,润肺止咳。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 麻木,支气管炎,百日咳。”
[0029]瓜萎: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0030]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肺、脾、胃经。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日华子本草》载:“水研服,吐风痰”。
[0031]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清热润肺,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广西中药志》载:“止咳清热,凉血润肠。治咳嗽,血燥胃热便秘等。”
[0032]梨皮:味甘、潘,性凉,无毒;归肺、心、肾、大肠经。清心润肺,降火生津,解疮毒。主治暑热烦渴,肺燥咳嗽,吐血,痢疾,疥癣,发背,疔疮。《本草再新》载:“清心降火,滋肾益阴,主津止渴,除烦去湿。”
[0033]照山白:味酸、辛,性温,有大毒。祛风通络,调经止痛,化痰止咳。用于慢性气管炎,风湿痹痛,腰痛,痛经,产后关节痛。《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载:“治支气管炎,赤白痢疾,麻醉镇痛,外敷骨折。”
[0034]球兰:味苦,性平;归肺、心、肝经。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支气管炎,睾丸炎,风湿性关节炎,小便不利;外用治痈肿疔疮。《南宁市药物志》载:“内服化痰止咳,消食去积。外用消肿止痛,跌打接骨,瘰疬。”
[0035]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尿频余浙,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孕,肠燥便秘。《别录》载:“除膀胱邪气,腰痛,止痢。”
[0036]桅子:味苦,性寒;入心、肝、肺、胃经。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0037]珍珠母:味咸,性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定惊明目,定惊止血。治头痛眩晕,烦躁失眠,肝热目赤,肝虚目昏,耳鸣,心悸,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中国医学大辞典》载:“滋肝阴,清肝火。治癫狂惊痫,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膜胀,妇女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
[0038]樟脑:味辛,性热;归经、心、脾经。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纲目》载:“通关鸾,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着鞋中去脚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樟脑涂于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用力涂擦有发赤作用,轻涂则类似薄荷,有清凉感,此乃由于刺激冷觉感受器的作用;此外,它还有轻度的局部麻醉作用。
[0039]蚤休: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肝经。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本经》载:“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
[004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1]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清热平喘、清化痰热、宣肺化痰、祛风利湿之功效,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显著的疗效,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0043]实施例1
[0044]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45]
荞麦73g构皮麻71g落葵67g广藿香67g
青竹标66g瓜萎65g莱菔子65g罗汉果63g
梨皮62g照山白62g球兰60g肉苁蓉58g
栀子54g珍珠母53g樟脑49g蚤休45gD
[0046]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0047](I)将荞麦置于锅内,武火炒制至表面呈黄色并有香味溢出,取出放凉,至于研钵内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0048](2)将构皮麻、落葵、广藿香、青竹标、瓜萎、罗汉果、梨皮、照山白、肉苁蓉和桅子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
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0049](3)将净莱菔子,置预热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有爆裂声,外表色泽加深,内部黄色,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捣碎,研末,过160目细粉,备用;
[0050](4)将球兰和蚤休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0051](5)将珍珠母和樟脑去杂质,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0052](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细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
[0053]用法用量: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2片(每片0.5g),饭后温开水送服;7天为I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实施例2
[0054]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5]
荞麦69g构皮麻67g落葵63g广藿香63g
青竹标62g瓜萎61g莱菔子61g罗汉果59g
[0056]
梨皮58g照山白58g球兰56g肉欢蓉54g
梔子50g珍珠母49g樟脑45g蚤休41g。 [0057]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
[0058]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59]
荞麦65g构皮麻63g落奏59g广藿香59g
青竹标58g瓜萎57g莱菔子57g罗汉果55g
梨皮54g照山白54g球兰52g肉苁蓉50g
栀子46g珍珠母45g樟脑41g蚤休37g。
[0060]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
[0061]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2]
荞麦61g构皮麻59g落葵55g广藿香55g
青竹标54g瓜蒌53g莱菔子53g罗汉果51g
梨皮50g照山白50g球兰48g肉苁蓉46g
梔子42g珍珠母41g樟脑37g蚤休33g。
[0063]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
[0064]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为:
[0065]
荞麦57g构皮麻55g落葵51g广藿香51g
青竹标50g瓜萎49g莱菔子49g罗汉果47g
梨皮46g照山白46g球兰44g肉灰蓉42g
栀子38g珍珠母37g樟脑33g蚤休29g。
[0066]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临床资料:[0067]1、病例选择:
[0068]作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选择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242例临床观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21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61例,年龄I~26岁,平均年龄13.5岁,病程2个月;对照组121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60例,年龄2~25岁,平均年龄13.5岁,病程I个月。
[0069]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的病程、症状轻重程度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0070]2、药物选择:
[0071]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2片(每片0.5g),饭后温开水送服;7天为I个疗程,2~3个疗程即可痊愈,病情严重者遵医嘱酌增用量。
[0072]对照组服用必嗽平,成人口服:8~16mg/次,一日3次;儿童口服:4~8mg/次,一日3次,疗程视病情而定。
[0073]3、疗效判定:
[0074](I)治愈:症状全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0075](2)显效:症状明显减轻,身体有所好转。
[0076](3)有效:症状有所减轻,身体明显好转。
[0077](4)无效:通过治疗后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0078]4、结果: [0079]选用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组中,治愈61例,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愈率50.4%,总有效率98.3%0
[0080]对照组中治愈30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51例,治愈率24.8%,总有效率57.9%。
[0081]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0082]典型病例举例:
[0083]1、贾某,男,I岁,天津河东区人。患者感冒咳嗽,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住院输液,未见好转,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I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用I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
[0084]2、魏某,女,8岁,重庆沙坪坝区人。患者咳有痰,有鼻涕,精神状态良好,睡眠不是太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减少,去医院就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I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减轻,服用本发明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85]3、薛某,男,10岁,上海杨浦区人。患者咳嗽去医院开的药,回家吃完第二天发烧,去医院打了退烧针,说是肺炎,喉炎打了五天阿齐和平喘的激素药,之后没见太大效果,还上吐下泻,后来去了大医院,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I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
[0086]4、叶某,女,23岁,辽宁抚顺人。患者患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I个疗程后,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用I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0087]5、阎某,男,4岁,吉林四平人。患者伴有咳嗽、气喘、哭闹,去医院检查是毛细支气管炎,输2天液,无好转,经朋友介绍,来我院就诊,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1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0088]6、余某,女,6岁,山东滨州人。患者咳嗽,有痰,痰不易咯出,听诊有湿啰音和痰鸣音,无发热,咽红,吃奶可,咳嗽轻,主要是痰在喉咙里出不来,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使用过多种方法治疗,均未见好转,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服用I个疗程后,症状有所好转,继续服用I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痊愈,I年后随访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荞麦54~78份构皮麻52~76份落葵48~72份广藿香48~72份 青竹标46~70份瓜萎45~69份莱菔子45~69份罗汉果43~67份 梨皮42~66份照山白42~66份球兰40~64份肉苁蓉38~62份 桅子34~58份珍珠母33~57份樟脑29~53份蚤休25~4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荞麦57~73份构皮麻55~71份落葵51~67份广藿香51~67份 青竹标50~66份瓜萎49~65份莱菔子49~65份罗汉果47~63份 梨皮46~62份照山白46~62份球兰44~60份肉苁蓉42~58份 振子38~54份珍珠母37~53份棒脑33~49份圣休29~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荞麦61~69份构皮麻59~67份落葵55~63份广藿香55~63份 青竹标54~62份瓜萎53~61份莱菔子53~61份罗汉果51~59份 梨皮50~58份照山白50~58份球兰48~56份肉苁蓉46~54份 振子42~50份珍珠母41~49份棒脑37~45份圣休33~4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荞麦65份构皮麻63份落葵59份广藿香59份 青竹标58份瓜萎57份莱菔子57份罗汉果55份 梨皮54份照山白54份球兰52份肉苁蓉50份 桅子46份珍珠母45份樟脑41份蚤休37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荞麦置于锅内,武火炒制至表面呈黄色并有香味溢出,取出放凉,至于研钵内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2)将构皮麻、落葵、广藿香、青竹标、瓜萎、罗汉果、梨皮、照山白、肉苁蓉和桅子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I~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3)将净莱菔子,置预热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有爆裂声,外表色泽加深,内部黄色,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晾凉,捣碎,研末,过160目细粉,备用; (4)将球兰和蚤休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5)将珍珠母和樟脑去杂质,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细粉、稠膏以及汁液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3977221SQ201410243440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日
【发明者】董泽清, 袁玉祥, 朱国辉 申请人:董泽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