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14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包括内芯、鞘管、鞘管接头、三通阀、自封闭阀门、导流片、过渡膜筒、薄膜收集袋、粘贴层、两条加强条、多条弹性软条和多个棉花团,自封闭阀门设置在鞘管接头的后端,过渡膜筒的后端与开口连接,过渡膜筒的前端与导流片的后端连接,导流片的前端与自封闭阀门的下侧连接。通过在鞘管的后端设置自封闭阀门,减少血液或其他液体的流出,又通过粘贴层、加强条、弹性软条,使过渡膜筒具有平坦的导流底面,同时防止过渡膜筒的上表面与下底面相贴合,形成畅通的导流通道,从而确保血液或其他液体点滴不漏地流向薄膜收集袋,避免血液或其他液体对患者身体或地面造成污染,更加安全卫生,避免细菌的滋生或交叉感染。
【专利说明】一种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脉鞘,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

【背景技术】
[0002] 动脉鞘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器具,用于置入动脉中,进行灌液、导流或者穿线等造 作。
[0003] 动脉鞘一般包括内芯、鞘管、鞘管接头、三通阀,鞘管接头安装在鞘管的后端,鞘管 接头通过导管与三通阀连接,内芯穿过鞘管接头并处于鞘管中,其中三通阀用于灌液。
[0004] 上述的动脉鞘在抽出内芯时,由于抽出后在鞘管中形成负压,患者的血液或其他 液体会随内芯的抽出而从鞘管的后端流出,对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手术台、地面等造成污 染。
[0005] 有人想到在鞘管的后端连接一个废液收集袋,用于收集从患者身上流出的血液或 其他液体,但是无法处理好鞘管与废液收集袋之间的导流问题,血液或其他液体依然会四 处乱流,效果很不理想,无法达到血液或其他液体收集的目的,这种做法根本不行,无法得 到推广应用。
[0006] 目前,各医务工作者都致力这方面的研究,但依然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这种带有残液收集 的动脉鞘能够很好地收集从动脉鞘后端流出的血液或其他液体,避免血液或其他液体对患 者身体或地面造成污染,更加安全卫生,避免细菌的滋生或交叉感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 下: 一种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包括内芯、鞘管、鞘管接头、三通阀,鞘管接头安装在鞘管 的后端,鞘管接头通过导管与三通阀连接,内芯穿过鞘管接头并处于鞘管中,其特征是:还 包括自封闭阀门、导流片、过渡膜筒、薄膜收集袋、粘贴层、两条加强条、多条弹性软条和多 个棉花团,自封闭阀门包括塑料阀体和至少两个软塑料片,各个软塑料片设置在塑料阀体 的内侧周向上并相互接触而构成阀芯;自封闭阀门设置在所述鞘管接头的后端;薄膜收集 袋上设有开口,过渡膜筒的后端与开口连接,过渡膜筒的前端与导流片的后端连接,导流片 的前端与自封闭阀门的下侧连接;粘贴层贴附在过渡膜筒的下底面上;两条加强条设置在 粘贴层的两侧;各条弹性软条均处于过渡膜筒中,并且各条弹性软条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加 强条连接;棉花团处于薄膜收集袋中。
[0008] 由于在鞘管的后端设置了由至少两个塑料软片构成的自封闭阀门,当拔出内芯 时,自封闭阀门的塑料软片在弹力作用下贴合在一起,自封闭阀门闭合,将鞘管后端封闭, 虽仍有少量血液或其他液体的流出,但已经大幅度减少了,容易进行处理;通过设置导流片 和过渡膜筒,将患者流出的血液或其他液体导流到薄膜收集袋中,棉花团吸收血液或其他 液体,防止血液或其他液体的倒流;而通过粘贴层将过渡膜筒贴附在患者的身体上,防止过 渡膜筒的走动而导致液体乱流,同时,粘贴层对过渡膜筒的西底面进行加强,使得过渡膜筒 具有一个平坦的导流底面,防止过渡膜筒下底面的褶皱而阻止液体在过渡膜筒中的积聚、 倒流;通过在粘贴层两侧设置加强条,并且设置多条两端与加强条连接的弹性软条,由于过 渡膜筒的下底面被粘贴层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形成固定的底面,弹性软条自然向上拱起, 将过渡膜筒的上表面撑起,防止过渡膜筒的上表面与下底面相贴合而阻止血液或其他液体 向薄膜收集袋流出或倒流,形成畅通的导流通道,确保血液或其他液体畅通无阻地流向薄 膜收集袋。本发明主要通过在鞘管的后端设置自封闭阀门,减少血液或其他液体的流出,又 通过粘贴层、加强条、弹性软条,使过渡膜筒具有平坦的导流底面,同时防止过渡膜筒的上 表面与下底面相贴合而阻止血液或其他液体的流出或倒流,形成畅通的导流通道,从而确 保血液或其他液体点滴不漏地流向薄膜收集袋,避免血液或其他液体对患者身体或地面造 成污染,更加安全卫生,避免细菌的滋生或交叉感染。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薄膜收集袋的开口处。 通过设置单向阀,防止薄膜收集袋内的液体发生倒流,流向过渡膜筒,从而进一步避免造成 环境污染。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过渡膜筒中间宽度较大两端宽度较小,所述 各弹性软条的长度相应地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渡膜筒中间宽度较大两端宽度较小,既 使得液体更容易从导流片流向过渡膜筒,又很容易从过渡膜筒流向薄膜收集袋,避免液体 轻易从过渡膜筒的前端倒流出去;而各条弹性软条的长度相应地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 确保在过渡膜筒的每一段都能够将过渡膜筒撑开,防止过渡膜筒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贴附在 一起,确保过渡膜筒的导流畅通。
[0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各条弹性软条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将各条 弹性软条的横截面均设置为长方形,增大了弹性软条与过渡膜筒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好地 撑起过渡膜筒,又防止过渡膜筒的破裂。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流片的横截面为弧形。导流片的横截面设 置为弧形,防止血液或其他液体从导流片的两侧溢出,使血液或其他液体更顺利地通过导 流片进入过渡膜筒中。
[001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薄膜收集袋的宽度自开口至底部逐渐增大。 薄膜收集袋的底部设置得较宽,血液或其他液体进入之后薄膜收集袋之后,迅速流向底部, 被棉花团吸收,不会积聚在薄膜收集袋的开口处。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粘贴层为硅胶层。采用硅胶层作为粘贴层,硅 胶层具有一定的强度,也比较柔软,在各条弹性软条的作用下,容易在两侧向上弯曲,形成 槽体的形状,更有利于液体的收集和导向;另外,硅胶层安全卫生,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不 良影响,而且粘度也不高,容易粘贴,也容易撕开,不会产生一点疼痛感。
[0015] 作为本发明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硅胶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多条自前向后延伸 的导流槽,过渡膜筒的下底面贴附在硅胶层的上表面上并在导流槽的位置向导流槽的底部 凹入。通过在硅胶层的上表面开设多条导流槽,对进入过渡膜筒的液体进行导向,使液体能 够快速地流向薄膜收集袋的开口,避免液体在过渡膜筒中积聚。
[0016] 作为本发明再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槽采用模压的方式形成。采用模压 的方式形成导流槽,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形成的导流槽也整齐有序,底部平坦,导流槽底部 与过渡膜筒的下表面能够很好贴合,不会产生褶皱,不会产生积液,能够更好地导流。
[001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主要通过在鞘管的后端设置自封闭阀门,减少血液或其他液体的流出,又通过 粘贴层、加强条、弹性软条,使过渡膜筒具有平坦的导流底面,同时防止过渡膜筒的上表面 与下底面相贴合而阻止血液或其他液体的流出或倒流,形成畅通的导流通道,从而确保血 液或其他液体点滴不漏地流向薄膜收集袋,避免血液或其他液体对患者身体或地面造成污 染,更加安全卫生,避免细菌的滋生或交叉感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的截面图; 图3是自封闭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0]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这种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包括内芯1、鞘管2、鞘管接 头3、三通阀4、自封闭阀门5、导流片6、过渡膜筒7、薄膜收集袋8、粘贴层9、两条加强条10、 多条弹性软条11、多个棉花团12和单向阀13 ;鞘管接头3安装在鞘管2的后端,鞘管接头 3通过导管14与三通阀4连接;自封闭阀门5设置在鞘管接头3的后端;内芯1穿过自封 闭阀门5及鞘管接头3并处于鞘管2中;自封闭阀门5包括塑料阀体501和四个软塑料片 502,四个软塑料片502设置在塑料阀体501的内侧周向上并相互接触而构成阀芯;薄膜收 集袋8上设有开口 15,过渡膜筒7的后端通过单向阀13与开口 15连接,过渡膜筒7的前端 与导流片6的后端连接,导流片6的前端与自封闭阀门5的下侧连接;粘贴层9贴附在过渡 膜筒7的下底面上;两条加强条10设置在粘贴层9的两侧;各条弹性软条11均处于过渡膜 筒7中,并且各条弹性软条11的两端分别与两条加强条10连接;棉花团12处于薄膜收集 袋8中。
[0021] 上述过渡膜筒7中间宽度较大两端宽度较小,各弹性软条11的长度相应地逐渐增 大然后逐渐减小。
[0022] 上述各条弹性软条11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
[0023] 上述导流片6的横截面为弧形。
[0024] 上述薄膜收集袋8的宽度自开口至底部逐渐增大。
[0025] 上述粘贴层9为硅胶层,硅胶层的上表面开设有多条自前向后延伸的导流槽16, 导流槽16采用模压的方式形成,过渡膜筒7的下底面贴附在硅胶层的上表面上并在导流槽 16的位置向导流槽16的底部凹入。
[0026] 由于在鞘管2的后端设置了由塑料阀体501及四个塑料软片502构成的自封闭阀 门5,当拔出内芯1时,自封闭阀门5的四个塑料软片502在弹力作用下贴合在一起,自封闭 阀门5闭合,将鞘管2后端封闭,虽仍有少量血液或其他液体的流出,但已经大幅度减少了, 容易进行处理;通过设置导流片6和过渡膜筒7,将患者流出的血液或其他液体导流到薄膜 收集袋8中,棉花团12吸收血液或其他液体,防止血液或其他液体的倒流;而通过粘贴层9 将过渡膜筒7贴附在患者的身体上,防止过渡膜筒7的走动而导致液体乱流,同时,粘贴层9 对过渡膜筒7的西底面进行加强,使得过渡膜筒7具有一个平坦的导流底面,防止过渡膜筒 7下底面的褶皱而阻止液体在过渡膜筒7中的积聚、倒流;通过在粘贴层9两侧设置加强条 10,并且设置多条两端与加强条10连接的弹性软条11,由于过渡膜筒7的下底面被粘贴层 9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形成固定的底面,弹性软条11自然向上拱起,将过渡膜筒7的上表 面撑起,防止过渡膜筒7的上表面与下底面相贴合而阻止血液或其他液体向薄膜收集袋8 流出或倒流,形成畅通的导流通道,确保血液或其他液体畅通无阻地流向薄膜收集袋8。本 发明主要通过在鞘管2的后端设置自封闭阀门5,减少血液或其他液体的流出,又通过粘贴 层9、加强条10、弹性软条11,使过渡膜筒7具有平坦的导流底面,同时防止过渡膜筒7的上 表面与下底面相贴合而阻止血液或其他液体向薄膜收集袋8流出或倒流,形成畅通的导流 通道,从而确保血液或其他液体点滴不漏地流向薄膜收集袋8,避免血液或其他液体对患者 身体或地面造成污染,更加安全卫生,避免细菌的滋生或交叉感染。
[0027]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 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发明 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 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 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包括内芯、鞘管、鞘管接头、三通阀,鞘管接头安装在鞘 管的后端,鞘管接头通过导管与三通阀连接,内芯穿过鞘管接头并处于鞘管中,其特征是: 还包括自封闭阀门、导流片、过渡膜筒、薄膜收集袋、粘贴层、两条加强条、多条弹性软条和 多个棉花团,自封闭阀门包括塑料阀体和至少两个软塑料片,各个软塑料片设置在塑料阀 体的内侧周向上并相互接触而构成阀芯;自封闭阀门设置在所述鞘管接头的后端;薄膜收 集袋上设有开口,过渡膜筒的后端与开口连接,过渡膜筒的前端与导流片的后端连接,导流 片的前端与自封闭阀门的下侧连接;粘贴层贴附在过渡膜筒的下底面上;两条加强条设置 在粘贴层的两侧;各条弹性软条均处于过渡膜筒中,并且各条弹性软条的两端分别与两条 加强条连接;棉花团处于薄膜收集袋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其特征是: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设置 在所述薄膜收集袋的开口处。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其特征是:所述过渡膜筒中间宽 度较大两端宽度较小,所述各弹性软条的长度相应地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小。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其特征是:所述各条弹性软条的 横截面均为长方形。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其特征是:所述导流片的横截面 为弧形。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其特征是:所述薄膜收集袋的宽 度自开口至底部逐渐增大。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其特征是:所述粘贴层为硅胶层。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其特征是:所述硅胶层的上表面开设 有多条自前向后延伸的导流槽,过渡膜筒的下底面贴附在硅胶层的上表面上并在导流槽的 位置向导流槽的底部凹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残液收集的动脉鞘,其特征是:所述导流槽采用模压的方 式形成。
【文档编号】A61M25/00GK104147678SQ201410402318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5日
【发明者】陈书盈, 黄文娟, 黄贤生 申请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