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黄疸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737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黄疸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黄疸症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茵陈20-30克、栀子10-20克、木通10-20克、车前草10-20克、麦芽10-20克、白花蛇舌草10-20克、虎杖10-20克、黄芪10-20克、败酱草8-12克、秦艽8-15克、贯众8-12克、焦山楂8-12克、木瓜8-12克、乳香8-12克、夏枯草8-12克、寒水石8-12克、甘草8-12克。诸药配伍精良,共奏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攻里通下,利胆退黄之功效,用于治疗黄疸症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黄疸症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黄疸症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黄疸是由于感受湿热疫毒等外邪,导致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调,胆液不循常 道,随血泛溢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肝胆病证。黄疸为临床常见 病证之一,男女老少皆可罹患,但以青壮年居多。
[0003] 黄疸症的证候特征主要是目黄、身黄、小便黄,其中以目黄为主要特征。患病初起, 目黄、身黄不一定出现,而以恶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肠鸣,肢体困重等类似感 冒的症状为主,三五日后,才逐渐出现目黄,随之出现尿黄与身黄。亦有先出现胁肋剧痛,然 后发黄者。急黄患者还可出现壮热神昏,衄血吐血等症。
[0004] 目前治疗黄疸症主要采用鲁米那纳,配合尼可刹米等退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虽 然短时间内明显,但是容易复发,彻底治愈率较低,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根据中医药 辨证论治的原则,发明一种有效切中黄疸症病机,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达到治愈不复发,且 无副作用、服用方便的中药制剂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在治疗黄疸症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见效快、疗程 短、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中药制剂。
[0006]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黄疸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 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07] 茵陈20-30克、桅子10-20克、木通10-20克、车前草10-20克、麦芽10-20克、白 花蛇舌草10-20克、虎杖10-20克、黄芪10-20克、败酱草8-12克、秦艽8-15克、贯众8-12 克、焦山楂8-12克、木瓜8-12克、乳香8-12克、夏枯草8-12克、寒水石8-12克、甘草8-12 克。
[0008]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09]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0] 茵陈20克、桅子10克、木通10克、车前草10克、麦芽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虎 杖10克、黄芪10克、败酱草8克、秦艽8克、贯众8克、焦山楂8克、木瓜8克、乳香8克、夏 枯草8克、寒水石8克、甘草8克。
[0011]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2]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3] 茵陈25克、桅子15克、木通15克、车前草15克、麦芽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虎 杖15克、黄芪15克、败酱草10克、秦艽12克、贯众10克、焦山楂10克、木瓜10克、乳香10 克、夏枯草10克、寒水石10克、甘草10克。
[0014] 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
[0015]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6] 茵陈30克、桅子20克、木通20克、车前草20克、麦芽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虎 杖20克、黄芪20克、败酱草12克、秦艽15克、贯众12克、焦山楂12克、木瓜12克、乳香12 克、夏枯草12克、寒水石12克、甘草12克。
[0017] 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 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1剂,分2?3次口服。20剂为1疗程。
[0018] 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
[0019] 茵陈,味苦,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功效。
[0020] 桅子,味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 痛之功效。
[0021] 木通,味苦,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有利水通淋,泄热下乳之功效。
[0022] 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肝、肾、肺、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之 功效。
[0023] 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回乳消胀之功效。
[0024] 白花蛇舌草,味苦、甘,性寒;归心、肝、脾、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 除湿之功效。
[0025] 虎杖,味苦、性寒;归肝、胆、肺经。具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
[0026] 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益气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之 功效。
[0027] 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归胃经、大肠经、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之功效。
[0028] 秦艽,味苦、辛,性微寒;归胃、肝、胆经。具有驱除风湿,舒筋活络,清利虚热,利湿 退黄之功效。
[0029] 贯众,味苦,性微寒;归肝、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之功效。
[0030] 焦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活血祛瘀之功效。
[0031]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舒筋活络,化湿和胃之功效。
[0032] 乳香,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效。
[0033] 夏枯草,味辛、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软坚散结之功效。 [0034] 寒水石,味辛、咸,性寒;归胃、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之功效。
[0035]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肺、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 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0036] 中医认为,黄疸的基本病机是湿浊阻滞,脾胃肝胆功能失常,或结石、积块瘀阻胆 道,致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而成。病理属性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中阳偏盛,湿从热化, 则致湿热为患,发为阳黄;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则致寒湿为患,发为阴黄。治疗大法为祛湿 利小便,健脾疏肝利胆,并适当配伍化瘀之晶。
[0037] 本发明中药制剂中,茵陈、秦艽、夏枯草可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利湿退黄;桅子、木 通、寒水石可清热泻火,利水通淋;车前草、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尿除湿; 败酱草、贯众可清热解毒,活血化淤;黄芪能益气固表,补气升阳,健脾利肺,利水消肿;麦 芽、焦山楂、木瓜可化湿和胃,理气和中;乳香、虎杖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甘草 既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又可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清热解毒,益 气健脾,疏肝利胆,利水通淋,利湿退黄之功效,药物进入人体后,快速增强肝肾的解毒、排 毒功能,改善肝脏血液循环,修复肝细胞,促进胆汁排出,改善胆红素代谢,彻底排出体内各 种致病因素,从根本上达到治愈不复发的目的,使各种黄疸得到有效治疗且不产生耐药性。
[0038]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 50例患者进行临床 试验,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15-55岁,病程3天-3年,黄疸指数为12u-135u,转氨酶 45u-500u,中医辨证:阳黄证22,阴黄28例,西医分型:肝细胞性黄疸23例,其中急性病毒 性黄疸12例,慢性迁延性及活动性黄疸性肝病11例;阻塞性黄疸22例,其中胆管炎16例, 胆总管不全梗阻6例,药源性黄疸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 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患病时间、发病症状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0039]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0040] 治愈:主要症状消失,黄疸指数恢复正常,肝功能正常。
[0041]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黄疸指数正常,肝功能基本正常。
[0042] 有效:主要症状明显好转,黄疸基本消退,肝功能明显改善。
[0043] 无效:诸症与检查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无变化或加重。
[0044] 治疗方法:
[0045] 两组患者均采用卧床休息,静脉输液,口服肝泰乐,肌注维丙胺等综合治疗促使。 治疗组加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加水煎制后服用,每日1剂,分2?3次口服。20剂为1疗程。 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
[0046] 疗效结果:
[0047] 1.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 效率为96. 0 %。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6. 0 %。经 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 〇. 01)。详细结果见表1。
[0048]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对照表
[0049]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黄疸症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 料组成: 茵陈20-30克、桅子10-20克、木通10-20克、车前草10-20克、麦芽10-20克、白花蛇 舌草10-20克、虎杖10-20克、黄芪10-20克、败酱草8-12克、秦艽8-15克、贯众8-12克、 焦山楂8-12克、木瓜8-12克、乳香8-12克、夏枯草8-12克、寒水石8-12克、甘草8-12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茵陈20克、桅子10克、木通10克、车前草10克、麦芽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虎杖10 克、黄芪10克、败酱草8克、秦艽8克、贯众8克、焦山楂8克、木瓜8克、乳香8克、夏枯草 8克、寒水石8克、甘早8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茵陈25克、桅子15克、木通15克、车前草15克、麦芽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虎杖15 克、黄芪15克、败酱草10克、秦艽12克、贯众10克、焦山楂10克、木瓜10克、乳香10克、 夏枯草10克、寒水石10克、甘草10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 原材料组成: 茵陈30克、桅子20克、木通20克、车前草20克、麦芽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虎杖20 克、黄芪20克、败酱草12克、秦艽15克、贯众12克、焦山楂12克、木瓜12克、乳香12克、 夏枯草12克、寒水石12克、甘草12克。
【文档编号】A61P1/16GK104147454SQ201410412893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5日
【发明者】王波 申请人:王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