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儿童药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833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儿童药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为一种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儿童中药枕,该药枕由钩藤、蝉蜕、珍珠母、防风、白芍、炒枣仁、生地、沙参、麦冬、天门冬、天花粉、滋阴药、薄荷、豆蔻、甘草、当归、桃仁、白茅根组成,粉碎混匀装入袋中即可。该药枕对小儿高热惊厥具有良好治愈率,特别是预防高热惊厥复发,且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专利说明】一种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儿童药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枕,特别是指一种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儿童中药枕。

【背景技术】
[0002]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我国小儿高热惊厥发病率为4.4%,成为儿科常见急症之一,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高于39°C时发生的惊厥。小儿高热惊厥极易复发,国内报道复发率达51.7%,其中2% — 7%有转变为无热惊厥或癫痈的倾向,8% — 20%可能引起行为障碍或智力发育迟缓。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因此,防治小儿高热惊厥复发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0003]但目前西医对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缺少特殊的治疗手段。国内学者推荐使用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药物来预防小儿高热惊厥的复发。由于此类药物对原发病无治疗作用,还可能导致小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行为异常,引起肝脏、血液系统受损,只能暂时控制病情,但往往难以控制反复发作,且毒副作用较大,因此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0004]祖国医学则认为小儿高热惊厥属于急惊风范畴,国内多数文献报道治疗以清热、豁痰、熄风、镇惊为基本法则,总体来说,大多采用口服抗惊厥中药治疗。为预防高热惊厥复发,需要长期服用中药。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儿童药枕,不用口服药,通过枕药枕能预防高热惊厥病复发,且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0006]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是,该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儿童药枕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配置而成:钩藤6-10、蝉衣6-10、珍珠母6-10、防风2-6、杭芍6-10、炒枣仁10-14、生地13-17、沙参13-17、麦冬6-12、天门冬6-12、天花粉12-17、当归2_5、桃仁2_6、白茅根2_5、薄荷6-10、豆蘧1-3、甘草2-5。其工艺为将17味药材粉碎混匀,装入小袋,每袋重800克,每次睡觉充当枕头用即可。
[0007]优选的,本发明各原料最佳重量份配比是:钩藤8、蝉衣8、珍珠母8、防风4、杭芍8、炒枣仁12、生地15、沙参15、麦冬9、天门冬9、天花粉15、当归3、桃仁3、白茅根3、薄荷
8、豆蘧1、甘草2。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中药枕不用口服药即可预防高热惊厥复发,不仅缓图根本,还以改善患儿体质,提高其抗病。其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患儿依从性好,价格合理,减轻患者费用负担。在使用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其药枕中药袋是可置换的,使用方便、快捷、卫生,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0009]组分分析:
钩藤:甘,凉。入肝、心经。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疯,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0010]蝉衣:甘,寒。归肺、肝经。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0011]珍珠母: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平肝,潜阳,定惊,止血。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0012]防风:味辛;甘;性微温。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
[0013]杭芍:气微,味微苦酸。柔肝止痛,用于肝气不舍引起的胁腹疼痛及手足拘挛。养血调经:用于血虚月经不调、崩漏等证。
[0014]炒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0015]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
[0016]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体轻气和,升而微降。具有清肺化痰,养阴润燥,益胃生津的功效。主治阴虚发热,肺燥干咳,肺痿痨嗽,痰中带血,喉痹咽痛,津伤口渴。
[0017]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0018]天门冬:甘、苦,寒。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
[0019]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
[0020]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0021]桃仁: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症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0022]白茅根:性寒,味甘。归肺、胃、小肠经。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0023]薄荷: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可缓解腹痛、胆囊问题如痉挛,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
[0024]豆蘧:辛,温。祛寒燥湿,暖胃止呕。用于胃寒腹痛,脘腹胀满,冷痛,暖气,呢逆,呕吐,食欲不振。
[0025]甘草: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清咽利嗓,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6]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素体阳盛,复感外邪,内外合邪。热邪在表面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因表邪外束,气分热盛,引起肝风,故有惊厥。钩藤、蝉蜕、珍珠母、防风、白芍、炒枣仁、当归、桃仁、白茅根具有镇^(熄风,清热解毒的功效为君药。薄荷、豆蘧具有清热泻火的、解毒治气分热盛为臣药。生地、沙参、麦冬、天门冬、天花粉具有滋阴补体、适用胃阴耗损、肝阴亏乏的功效为佐药,甘草具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之作用,为使药。全方共用共奏清热解毒、镇肝熄风之功效。使用时,通过人体在睡眠中与中药的互导作用,使药物分子进入到鼻道内,达到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钩藤10 g、蝉衣6 g、珍珠母10 g、防风6 g、杭芍6 g、炒枣仁14 g、生地13 g、沙参17 g、麦冬12 g、天门冬6 g、天花粉12 g、当归2 g、桃仁6 g、白茅根2 g、薄荷10 g、豆蘧I g、甘草2 go
[0028]实施例2:钩藤6 g、蝉衣10 g、珍珠母6 g、防风2 g、杭芍10 g、炒枣仁10 g、生地17 g、沙参13 g、麦冬6 g、天门冬12 g、天花粉17 g、当归5 g、桃仁2 g、白茅根5 g、薄荷6 g、豆蘧3 g、甘草5 go
[0029]实施例3:按下述配比称取药材:钩藤80g、蝶衣80g、珍珠母80g、防风40g、杭苟80g、炒枣仁120g、生地150g、沙参150g、麦冬90g、天门冬9g、天花粉150g、当归30g、桃仁30g、白茅根30g、薄荷80g、豆蘧10g、甘草20g。
[0030]将上述药材粉碎装入小袋中,即为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儿童药枕。每次睡觉充当枕头用即可。使用时,无论小儿采用侧睡或正睡的姿势,中药袋中的细小微粒由于受到头部的压力和体温发散出来,通过小儿的呼吸作用及空气的循环流动进入到小儿鼻中,达到药枕和中药同步预防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目的。
[0031]为了舒适起见,可以把药袋置于枕套和枕芯之间或者药袋置于枕芯内制成常见的药枕。
【权利要求】
1.一种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儿童药枕,包括药袋,其特征在于:该药枕是由下述重量份的药材配置而成:钩藤6-10、蝉衣6-10、珍珠母6-10、防风2-6、杭芍6_10、炒枣仁10-14、生地13-17、沙参13-17、麦冬6-12、天门冬6-12、天花粉12-17、当归2_5、桃仁2_6、白茅根2-5、薄荷 6-10、?蓮 1_3、甘草 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高热惊厥复发的儿童药枕,其特征在于各药材的重量份配比是:钩藤8、蝉衣8、珍珠母8、防风4、杭芍8、炒枣仁12、生地15、沙参15、麦冬9、天门冬9、天花粉15、当归3、桃仁3、白茅根3、薄荷8、豆蘧1、甘草2。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4257184SQ20141048119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0日
【发明者】李小丹 申请人:李小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