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238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麻黄5-15克,桔梗5-15克,百部5-15克,黄连5-15克,金银花5-15克,党参5-15克,黄芩5-15克,地龙5-15克,五味子5-15克,生石膏5-15克,川贝10-20克,桂枝10-20克,半夏10-20克,白芍10-20克,杏仁10-20克,防风15-25克,黄芪15-25克,干姜3-8克,细辛2-5克,甘草2-5克。本发明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可迅速消除临床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解决了哮喘反反复复、久治不愈的医学难题,无任何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变态反 应性疾病,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 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 发生,气道对多种刺激因子反应性增高。据统计全世界约有一亿哮喘患者,我国约有1千万 以上哮喘患者。
[0003] 治疗支气管哮喘目前以西医为主,西医治疗多采用各种抗菌素、支气管扩张剂及 静脉点滴、激素喷雾等药物,虽然这些药物在控制哮喘病可很快见效,但并不能纠正哮喘病 人的过敏性体质,故停药后哮喘往往很快复发。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能够快 速平喘、止咳,彻底治疗哮喘的目的。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 药制成:麻黄5 - 15克,桔梗5 - 15克,百部5 - 15克,黄连5 - 15克,金银花5 - 15 克,党参5 - 15克,黄芩5 - 15克,地龙5 - 15克,五味子5 - 15克,生石膏5 - 15克, 川贝10 - 20克,桂枝10 - 20克,半夏10 - 20克,白芍10 - 20克,杏仁10 - 20克,防 风15 - 25克,黄芪15 - 25克,干姜3 - 8克,细辛2 - 5克,甘草2 - 5克。
[0006] 本发明中药原料的最佳重量份为:麻黄10克,桔梗10克,百部10克,黄连10克, 金银花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地龙10克,五味子10克,生石膏10克,川贝15克, 桂枝15克,半夏15克,白芍15克,杏仁15克,防风20克,黄芪20克,干姜5克,细辛3克, 炙甘草4克。
[0007] 制备及服用方法:
[0008] ①根据上述的重量称取原料,
[0009] ②将步骤①中称取的内服药物原料置于砂锅中,然后加水至没过原料2-5cm, 浸泡10-20min后,加热至50°C,加盖保温20-50min ;然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 30-90min,过滤,得滤液一,滤渣留于锅中,加水至没过滤渣,继续煎煮10-20min,过滤,得滤 液二;
[0010] ③将滤液一和滤液二合并,混合,即得内服药物;
[0011] 服用方法:所述中药内服,每日一剂,每剂两次,10天为一疗程。
[0012] 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0013] 麻黄:辛苦,温。入肺、膀胱经。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 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
[0014] 桔梗:苦辛,平。入肺、胃经。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 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0015] 百部:甘、苦,微温。归肺经。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 咳;夕卜用于头風,体風,蛲虫病,阴部骚痒。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
[0016] 黄连:味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 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 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0017] 金银花: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
[0018] 党参:甘,平。入手、足太阴经气分。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 倦怠,脾胃虚弱,气血两亏,治体倦无力,肺气亏虚。治食少,口渴,久泻,脱肛。及气血双亏 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
[0019] 黄芩:苦,寒。入心、肺、胆、大肠经。泻实火,去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 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0020] 地龙:清热,平肝,止喘,通络。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 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
[0021] 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 劳伤赢瘦,久泻久痢。
[0022] 生石膏:生石膏性凉而能散,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清中有宣透的作用,有解热 清胃火之效,为退热之圣药。
[0023] 川贝: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 瘿瘤,瘰疬,喉痹。
[0024] 桂枝:辛甘,温。入膀胱、心、肺经。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 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0025] 半夏:燥湿经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痰厥头痛,头晕不 眠。
[0026] 白芍: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 自汗盗汗,阴虚发热。
[0027] 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0028] 防风:辛甘,温。入膀胱、肺、脾经。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 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
[0029] 黄芪:甘,温。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 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 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0030] 干姜: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
[0031] 细辛:辛,温。入肺、肾经。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清热解 毒等功效。治风冷头痛,鼻渊,齿冷,风湿痹痛。
[0032]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主治 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
[0033] 支气管哮喘属于祖国医学"哮证"范畴。是以气急、呼吸困难、咳嗽、咯痰为特征的 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本发明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可迅速消除临床 症状,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解决了哮喘反反复复、久治不愈的医学难题,无任何副作用。
[0034] 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0035] -、临床观察
[0036] 1、临床资料:选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80例,年龄为 30-76岁,平均57. 5岁。
[0037] 2、诊断标准:
[0038] (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 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0039]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0040] (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0041]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0042]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肺功能试验 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增加> 12%, 且FEV1增加绝对值彡200ml ;③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变异率彡20%。
[0043]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0044] 3、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药物,水煎煮,分两次早晚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
[0045] 4、疗效评定标准:
[0046] 临床治愈:不需任何药物,保持无症状一年以上。
[0047] 显效:偶用平喘药物而缓解喘息。
[0048] 无效:症状无改善。
[0049] 5、治疗结果:临床治愈72例,显效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0%,有效率为 97. 5%。所有80位观察病例,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0050] 综上所述,本发明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经临床试验,可使哮喘病患者呼吸 畅通,气管及肺泡的病变部位全面修复,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0051] 二、典型病例
[0052] 病例1,刘某某,女,48岁。患者患有哮喘10余年,近2年几乎每天发作,发作时咳 嗽,胸闷,咳白色粘痰,吃了很多药物,都未见疗效,后来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个疗程后病 情就得到了控制,咳嗽减轻,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所有症状消失,至今未复发。
[0053] 病例2,黄某某,男,54岁。患支气管哮喘5年,近年来发作频繁,痛苦万分。后来 经友人介绍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哮喘得到控制,痛苦减轻,继续服药治疗2个疗 程,治愈。所有不良的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0054] 病例3,杨某,女,43岁。患有哮喘4年,咳嗽、咯痰、气喘,晚上咳嗽哮喘加重,后半 夜几乎不能入睡,去过大小医院中西药治疗,但病情却一直反反复复,后来服用本发明药物 一个疗程,哮喘症状得到缓解,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药一疗程,气喘咳嗽 频率明显减少,呼吸顺畅,夜间睡得安稳,巩固治疗了一个疗程后,各种症状基本消失,已痊 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麻黄10克,桔 梗10克,百部10克,黄连10克,金银花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地龙10克,五味子 10克,生石膏10克,川贝15克,桂枝15克,半夏15克,白芍15克,杏仁15克,防风20克, 黄芪20克,干姜5克,细辛3克,炙甘草4克。
[0056] 制备及服用方法:①根据上述的重量称取原料,
[0057] ②将步骤①中称取的内服药物原料置于砂锅中,然后加水至没过原料2-5cm, 浸泡10-20min后,加热至50°C,加盖保温20-50min ;然后大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 30-90min,过滤,得滤液一,滤渣留于锅中,加水至没过滤渣,继续煎煮10-20min,过滤,得滤 液二;
[0058] ③将滤液一和滤液二合并,混合,即得内服药物;
[0059] 服用方法:所述中药内服,每日一剂,每剂两次,10天为一疗程。
[0060] 实施例2 :-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麻黄10克,桔 梗10克,百部10克,黄连10克,金银花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地龙12克,五味子 12克,生石膏12克,川贝15克,桂枝15克,半夏15克,白芍15克,杏仁15克,防风20克, 黄芪20克,干姜5克,细辛3克,炙甘草4克。
[0061] 制备及服用方法:同例1。
[0062] 实施例3 :-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麻黄15克,桔 梗15克,百部15克,黄连10克,金银花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地龙10克,五味子 10克,生石膏10克,川贝15克,桂枝15克,半夏15克,白芍15克,杏仁15克,防风20克, 黄芪20克,干姜5克,细辛3克,炙甘草4克。
[0063] 制备及服用方法:同例1。
[0064] 实施例4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麻黄10克,桔 梗10克,百部10克,黄连10克,金银花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地龙15克,五味子 12克,生石膏12克,川贝12克,桂枝12克,半夏15克,白芍15克,杏仁15克,防风20克, 黄芪20克,干姜5克,细辛3克,炙甘草4克。
[0065] 制备及服用方法:同例1。
[0066] 实施例5 :-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麻黄8克,桔梗 8克,百部12克,黄连12克,金银花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地龙10克,五味子10 克,生石膏10克,川贝15克,桂枝15克,半夏12克,白芍12克,杏仁12克,防风15克,黄 芪15克,干姜5克,细辛3克,炙甘草4克。
[0067] 制备及服用方法:同例1。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麻黄5 - 15克, 桔梗5 - 15克,百部5 - 15克,黄连5 - 15克,金银花5 - 15克,党参5 - 15克,黄芩 5 - 15克,地龙5 - 15克,五味子5 - 15克,生石膏5 - 15克,川贝10 - 20克,桂枝10 - 20克,半夏10 - 20克,白芍10 - 20克,杏仁10 - 20克,防风15 - 25克,黄芪15 - 25 克,干姜3 - 8克,细辛2 - 5克,甘草2 - 5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由下述重量的原料药制成:麻 黄10克,桔梗10克,百部10克,黄连10克,金银花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地龙10 克,五味子10克,生石膏10克,川贝15克,桂枝15克,半夏15克,白芍15克,杏仁15克, 防风20克,黄芪20克,干姜5克,细辛3克,甘草4克。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4189868SQ20141050434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星月 申请人:王星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