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599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盗汗的中药是由以下原料制成:白芷,白芍,黑大豆,南蛇藤,尾花细辛,灵香草,防风,地榆,五味子,茯苓,野菊花,紫河车,黄连,龙骨,荆芥根,自消容,桑根。本发明采用的药材相辅相成,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具有益气养血,补肾益精,清热解毒,除热止汗,收敛固涩,宁心安神之功效,对治疗盗汗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其安全可靠,制备方法简单,使用也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1](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0002](二)

【背景技术】
盗汗主要是指入睡后汗出,醒后即止的病证。盗汗虽是一个伴随症状,但久治不愈,往往使体力虚弱,无精打采,影响学习和工作。盗汗病机为阴虚火旺,营阴不能内守。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的汗液外泄之证。
[0003](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广泛、疗效快、治愈率高的治疗盗汗的中药。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芷10-30份,白芍10-30份,黑大豆5-20份,南蛇藤5-20份,尾花细辛5_20份,灵香草5_20份,防风5_20份,地榆5-20份,五味子5-20份,茯苓5-20份,野菊花5_20份,紫河车5_20份,黄连5_20份,龙骨5-20份,荆芥根3-10份,自消容5-15份,桑根2_10份。
[0005]更优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芷16份,白芍15份,黑大豆12份,南蛇藤12份,尾花细辛10份,灵香草11份,防风10份,地榆12份,五味子10份,茯苓10份,野菊花12份,紫河车12份,黄连10份,龙骨10份,荆芥根8份,自消容10份,桑根8份。
[0006]治疗盗汗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去杂:将上述配方原料中杂质除去,进行淘洗,去除泥土;
(2)粉碎、过筛:将上述去杂的药材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混均匀;
(3)制剂:按照各种剂型的标准制剂工艺制备成胶囊剂。
[0007]使用方法:服用本发明胶囊制剂每日2次,每次4粒(每粒含0.5g配方有效成分),5天为一个疗程。
[0008]以下是上述本发明的药物中各种原药材的功能和作用:
白芷: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肺,脾,胃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盗汗,鼻塞,鼻渊,湿胜久泻,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0009]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归肝、脾经;功能主治: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主治血虚寒热,脘腹疼痛,胁痛,肢体痉挛疼痛,痛经,月经不调,崩漏,自汗,盗汗,下痢泄泻,头痛眩晕。
[0010]黑大豆: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肾经;功能主治:活血利水,祛风解毒,健脾益肾;主治水肿,黄疸,脚气,风痹筋挛,产后风痉,肾虚腰痛,遗尿,痈肿疮毒,药物、食物中毒。
[0011]防风:性味:味辛,甘,性微温;归经:归膀胱,肺,脾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痒;主外感风寒,偏正头痛,风湿痹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小儿惊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
[0012]地榆:性味:苦、酸,微寒;归经:归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0013]五味子:性味:酸,性温;归经:归肺、心、肾经;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治久咳虚喘,梦遗滑精,尿频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
[0014]茯苓:性味:甘,淡,平;归经:心,脾,肺,肾经;功能主治: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0015]野菊花:性味:味苦,辛,性平;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0016]龙骨:性味:涩、甘,平;归经:归心、肝、肾、大肠经;功能主治: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主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惊痫,癫狂,眩晕,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
[0017]黄连:性味:苦,寒;归经:归心、肝、胃、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度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聍耳,痔血,湿疹,烫伤。
[0018]紫河车:性味:甘、咸,温;归经:归肺、肝、肾经;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补肾益精;主治虚劳赢瘦,虚喘劳嗽,气虚无力,血虚面黄,阳痿遗精,不孕少乳。
[0019]南蛇藤:性味:苦、辛,微温;祛风除湿,通经止痛,活血解毒;主治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瘫痪,头痛,盗汗,疝气,痛经,闭经,小儿风,跌打扭伤,痢疾,痧症,带状疱疹。
[0020]尾花细辛:性味:1、《贵州草药》辛、温,有小毒”;2、《云南中草药》微辛、涩”;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化饮,止痛;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哮喘,风湿痹病,跌打损伤,盗汗,口舌生疮,疮瘍肿毒。
[0021]灵香草:性味:辛、甘,平;功能主治:解表,辟秽,镇痛,驱蛔;主治流感,瘟疫头痛,咽喉肿痛,盗汗,胸腹胀满,蛔虫病。
[0022]荆芥根:功能主治:止血止痛;主治吐血,崩漏,盗汗,瘰疬。
[0023]自消容:性味:淡,寒,有毒;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消肿;主小儿头疮,口疮,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水肿,肾结石,膀胱炎,风湿骨痛。
[0024]桑根:性味:微苦,寒;归经:归肝经;功能主治:清热定惊,祛风通络;主治惊痫,目赤,盗汗,筋骨疼痛。
[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根据盗汗的发病机理,配以白芷祛风除湿,通窍止痛;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黑大豆活血利水,祛风解毒,健脾益肾;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地榆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野菊花清热解毒,疏风平肝;龙骨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紫河车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南蛇藤祛风除湿,通经止痛,活血解毒;尾花细辛温经散寒;灵香草解表,辟秽,镇痛,驱蛔;荆芥根止血止痛;自消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桑根清热定惊,祛风通络。本发明采用的药材相辅相成,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具有益气养血,补肾益精,清热解毒,除热止汗,收敛固涩,宁心安神之功效,对治疗盗汗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其安全可靠,制备方法简单,使用也方便。
[0026]临床观察:
一、一般资料:本发明中药经过多年的应用,治疗患者118例,其中男性患者82例,年龄10-60岁,女性患者38例,年龄10-60岁。
[0027]二、疗效评定标准:
(I)治愈:盗汗症状全部消失。
[0028]( 2 )显效:盗汗症状减轻。
[0029](3)有效:盗汗症状有所改善。
[0030](4)无效:盗汗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31 ] 三、使用方法:服用胶囊制剂每日2次,每次4粒(每粒含0.5g配方有效成分),5天为一个疗程。
[0032]四、治疗效果:本发明治疗118例,结果临床治愈25例,占21.2%,显效48例,占40.7%,有效40例,占33.9 %,无效5例,占4.2 %,总有效率95.8%0
[0033]五、典型病例
病例1,王XX,女,17岁,患者半年前盗汗,伴有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四肢不温,小便黄,诊时见舌红、苔黄腻,脉滑。服药两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一个疗程,盗汗消失,伴发症状亦基本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
[0034]病例2,孙XX,男,36岁,晚上汗出湿衣,醒后即止,低热□干,咳嗽、痰少,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红无苔,脉弦细。经过治疗一个疗程,盗汗明显减轻,续服两个疗程,盗汗消失,伴发症状亦基本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
[0035]病例3,程XX,男,48岁,夜晚出汗严重,要更换1-2次衣服,伴有咳嗽、痰少,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红无苔,脉弦细。经过治疗一个疗程,盗汗明显减轻,续服两个疗程,盗汗消失,随访一年无复发。
[0036](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1)去杂:将白芷10g,白芍10g,黑大豆5g,南蛇藤5g,尾花细辛5g,灵香草5g,防风5g,地榆5g,五味子5g,获茶5g,野菊花5g,紫河车5g,黄连5g,龙骨5g,荆芥根3g,自消容5g,桑根2g中的杂质除去,进行淘洗,去除泥土 ;
(2)粉碎、过筛:将上述去杂的药材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混均匀;
(3)制剂:按照各种剂型的标准制剂工艺制备成胶囊剂。
[0037]使用方法:服用本发明胶囊制剂每日2次,每次4粒(每粒含0.5g配方有效成分),5天为一个疗程。
[0038]实施例2:
(1)去杂:将白芷30g,白芍30g,黑大豆20g,南蛇藤20g,尾花细辛20g,灵香草20g,防风20g,地榆20g,五味子20g,茯苓20g,野菊花20g,紫河车20g,黄连20g,龙骨20g,荆芥根1g,自消容15g,桑根1g中的杂质除去,进行淘洗,去除泥土 ;
(2)粉碎、过筛:将上述去杂的药材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混均匀;
(3)制剂:按照各种剂型的标准制剂工艺制备成胶囊剂。
[0039]使用方法:服用本发明胶囊制剂每日2次,每次4粒(每粒含0.5g配方有效成分),5天为一个疗程。
[0040]实施例3:
(1)去杂:将白芷16g,白芍15g,黑大豆12g,南蛇藤12g,尾花细辛10g,灵香草llg,防风1g,地榆12g,五味子1g,茯苓1g,野菊花12g,紫河车12g,黄连1g,龙骨1g,荆芥根8g,自消容1g,桑根8g中的杂质除去,进行淘洗,去除泥土 ;
(2)粉碎、过筛:将上述去杂的药材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混均匀;
(3)制剂:按照各种剂型的标准制剂工艺制备成胶囊剂。
[0041]使用方法:服用本发明胶囊制剂每日2次,每次4粒(每粒含0.5g配方有效成分),5天为一个疗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芷10-30份,白芍10-30份,黑大豆5-20份,南蛇藤5-20份,尾花细辛5_20份,灵香草5_20份,防风5_20份,地榆5-20份,五味子5-20份,茯苓5-20份,野菊花5_20份,紫河车5_20份,黄连5_20份,龙骨5-20份,荆芥根3-10份,自消容5-15份,桑根2_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盗汗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芷16份,白芍15份,黑大豆12份,南蛇藤12份,尾花细辛10份,灵香草11份,防风10份,地榆12份,五味子10份,茯苓10份,野菊花12份,紫河车12份,黄连10份,龙骨10份,荆芥根8份,自消容10份,桑根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盗汗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去杂:将上述配方原料中杂质除去,进行淘洗,去除泥土; (2)粉碎、过筛:将上述去杂的药材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混均匀; (3)制剂:按照各种剂型的标准制剂工艺制备成胶囊剂。
【文档编号】A61K35/50GK104383045SQ201410580701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王洪强 申请人:王洪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