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8610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地膏药10份、驴耳风毛菊12份、拳参12份、疔毒草12份、枫香树根10份、鬼灯笼根15份、山飘儿草12份、大叶骨牌草12份、胖根藤20份、斑点虎耳草15份、大田基黄15份、瓶尔小草15份、扁担蒿10份、仙鹤草10份、独脚乌桕15份、药芹菜根10份、凉粉藤15份、竹节蓼20份、红扁藤18份、矮脚南15份、白九股牛15份、鼠矢枣15份、地草果15份、绣球防风12份、甘草5份。按照本发明配方所制成的中药,能有效治疗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十余年来,通过对多名余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100%,治疗效果好。
【专利说明】-种治疗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红丝疔病是疔疮的一种,多发于四肢,次为胸腹壁等处,因有细红丝一条,迅速向 上走窜,故称之为"红丝疔"。红丝疔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淋巴管炎〃,为临床常见病、多 发病。该病好发于前臂及小腿的内侧,先在原发病灶处有红肿热痛,继则有红丝一条,由前 臂或小腿迅速向躯干方向走窜,上肢导向肘部而及腋窝,下肢导向膝部而及腹股沟,使腋窝 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一般无全身症状,重者可有寒热,头痛,纳呆,乏力、食欲不振、 周身无力,舌苔黄,脉数等症等症。
[0003] 临床上本病病因多由于足部生疔、足湿气糜烂或皮肤破溃,感染邪毒,以致毒流经 脉,向上走窜而继发。临床上大多称患有痈疽疮阳毒之证,毒气走散流注经络,因皮肤破损 染毒,或因情志抑郁,心火内盛,气血逆行而生。其特点是初起形似小疮,渐发红丝,迅速上 攻,多生于四肢,伴有肘、腋、胭、股缝之处,可见该部结块,红肿压痛,若久不消散,热毒化 腐,则可酿成脓溃破。本病轻者唯在经络,重者疔毒走散,毒攻脏腑。本病是由火毒之邪, 走于经络,气血凝滞而成。此病的辩证论治在临床上将其分为火毒入络型、火毒入营型等 证型。目前,此病的治疗方法有的采用针刺治疗,此法只对病初发者有一定的效果,对病情 严重者效果不明显或疗程过长,也有的采用中药治疗此病,但中医讲究的是辩证施治,针对 不同的证型进行治疗才能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针对于火毒入营证红丝疔病治疗的中 药,并不多见。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中药,通过采用合适的 药材及适当的配比,达到安全有效的治愈火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目的。
[0005]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 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地膏药10份、驴耳风毛菊12份、拳参12份、疔毒草12份、枫香树根10份、鬼灯笼根15 份、山飘儿草12份、大叶骨牌草12份、胖根藤20份、斑点虎耳草15份、大田基黄15份、瓶 尔小草15份、扁担蒿10份、仙鹤草10份、独脚乌桕15份、药芹菜根10份、凉粉藤15份、竹 节寥20份、红扁藤18份、矮脚南15份、白九股牛15份、鼠矢枣15份、地草果15份、绣球防 风12份、甘草5份。
[0006]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地膏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贴生鼠曲草的全草或叶。【性味】味苦;性寒。【功 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散结;止血。主湿热痢疾;痈疽肿毒;瘰疬;外伤出血。
[0007] 驴耳风毛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草地风毛菊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主瘰疬;痄腮;疖肿 拳参【来源】本品为寥科植物拳参Polygonum bistorta L.的干燥根茎。【性味】苦、 涩,微寒。【归经】归肺、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用于赤痢,热泻,肺 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吐血,衄血,痔疮出血,毒蛇咬伤。
[0008] 疔毒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特裂叶堇菜的全草或根、根茎。【性味】味苦; 性寒。【归经】心;胆;脾;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疔疮肿毒;麻疹热毒; 肺炎;胸膜炎;淋浊;白带;肾炎。
[0009] 枫香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根。【性味】辛;苦;平。【归经】脾;肾;肝经。【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祛风止痛。主 痈疽疔疮;风湿痹痛;牙痛;湿热泄泻;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0010] 鬼灯笼根【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性味】苦;寒。 【归经】心;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感冒发热;咳嗽;咽痛;衄血;赤 痢;疮疥;瘰疬;跌打肿痛。
[0011] 山飘儿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紫红獐牙菜的全草。【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湿。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风热感冒;风火牙痛; 咽喉肿痛;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泌尿系感染;耳鸣耳聋;烧烫伤。
[0012] 大叶骨牌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江南星蕨带根茎的全草。【性味】 苦;寒。【归经】肝;脾;心;肺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热淋;小便不利;赤 白带下;痢疾;黄疸;咳血;衄血;痔疮出血;瘰疬结核;痈肿疮毒;毒蛇咬伤;风湿疼痛;跌 打骨折。
[0013] 胖根藤【来源】寥科胖根藤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thunbergianum Meisn., 以块茎及地上部分入药。【性味】酸,平。【功能主治】凉血解毒。主治痈疽恶疮,赤白痢及 狂犬咬伤。
[0014] 斑点虎耳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斑点虎耳草的全草。【性味】苦;平。 【归经】入心经。【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疮痈肿毒。
[0015] 大田基黄【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红根草的全草或根。【性味】苦;辛; 性凉。【功能主治黯热利湿;凉血活血;解毒消肿。主黄疸;泻痢;目赤;吐血;血淋;白带; 崩漏;痛经;闭经;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流火;瘰疬;跌打;蛇虫咬伤。
[0016] 瓶尔小草【来源】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ophioglossum vulgatum 1.或有梗瓶 尔小草〇· pedunculosum desv.,以全草入药。【性味】微甘、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用于小儿肺炎,脘腹胀痛,毒蛇咬伤,疔疮肿毒;外用治急性结膜炎,角膜云翳,目艮 睑缘炎。
[0017] 扁担蒿【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种植物垂果南芥和粉绿垂果南芥的果实。【性 味】辛;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疮疡肿毒;阴道炎;阴道滴虫。
[0018] 毛女贞【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光萼小蜡的枝、叶。【性味】苦;性寒。【归 经】心;肺经。【功能主治】泻火解毒。主治咽喉炎;口腔炎;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烫伤。
[0019] 仙鹤草【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Iedeb.的地上部分。 夏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性味】味苦、涩,平。【归经】归肺、肝、脾经。【功能主治】收敛止 血,解毒疗疮,杀虫。用于喀血,吐血,尿血,崩漏,痢疾,疔疮痈肿,痔疮,滴虫性阴道炎。
[0020] 独脚乌桕【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块根。【性味】苦;微辛;性凉。 【归经】心;肾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络;化痰散结;解毒消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瘰疬痰核;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0021] 药芹菜根【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裸茎囊瓣芹的根。【性味】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解毒。主治劳伤;疮毒。
[0022] 凉粉藤【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粉叶轮环藤的根。【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泻肝 火,解热毒,消炎。
[0023] 竹节寥【来源】寥科竹节寥 Homalocladium platycladum (F. Muell. ) Bail.,以 茎、叶入药。【性味】甘、淡,平。【功能主治】行血祛瘀,消肿止痛。主治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毒蛇及蜈蚁咬伤。
[0024] 红扁藤【来源】葡萄科红扁藤Vitis chungii Metc.,以全株入药。【性味】甘、潘, 平。【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治疮痈疖肿。
[0025] 矮脚南【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性味】微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黄疸型肝炎;疮痈;跌打损伤;胃痛。
[0026] 白九股牛【来源】五加科惚木属植物丛林惚木Aralia dumetorum Hand.-Mazz.,以 根入药。【性味】辛、微甘,平。【功能主治】托毒外出,补中益气。用于淋巴腺炎,疖,痈,慢 性化脓性骨髓炎,气虚头晕,耳鸣。
[0027] 鼠矢枣【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猫乳的成熟果实或根。【性味】苦;平。【功 能主治】补脾益肾;疗疮。主体质虚弱;劳伤乏力;疥疮。
[0028] 地草果【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地草果的全草。【性味】性微寒,味辛酸。【归经】入 肝,走阳明。【功能主治】散风,清热,疏肝,消肿。治风火赤眼,目翳遮睛,乳痈,瘰疬,疔肿。
[0029] 绣球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的全草。【性味】味苦;辛;性 平。【功能主治】疏肝活血;被风明目;解毒。主妇女血瘀经闭;胁肋疼痛;小儿雀目;青盲翳 障;痈疽肿毒;杨梅结毒;疥癣;皮疹。
[0030] 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性味】甘, 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 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 解药物毒性、烈性。
[0031] 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临床表现为患肢红丝粗肿明显,迅速向近端蔓延,寒战 高热,烦躁头痛,苔黄腻,脉洪数,治疗以以凉血清营,解毒散结为主。本发明系祖传秘方, 配方中所采用的地膏药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散结、止血的功效;驴耳风毛菊具有清热解毒散 结的功效;拳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的功效;疔毒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 枫香树根具有解毒消肿、祛风止痛的功效;鬼灯笼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山 飘儿草具有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大叶骨牌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 胖根藤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斑点虎耳草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大田基黄具有清热利湿、 凉血活血、解毒消肿的功效;瓶尔小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扁担蒿具有清热解 毒、消肿的功效;毛女贞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解毒疗疮的功效;独 脚乌桕具有活血通络、化痰散结、解毒消痈的功效;药芹菜根具有活血通络、解毒的功效; 凉粉藤具有泻肝火、解热毒、消炎的功效;竹节寥具有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红扁藤 具有消肿拔毒的功效;矮脚南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白九股牛具有托毒外出、补 中益气的功效;鼠矢枣具有补脾益肾、疗疮的功效;地草果具有散风、清热、疏肝、消肿的功 效;绣球防风具有疏肝活血、被风明目、解毒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 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配方中的各药物之间能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 具有凉血清营,解毒散结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十余年来,通过对100 余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4%,治疗效果好,愈后随访不再复发。
[0032] 下面结合临床病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33] 1、基本资料: 本发明自2001年以来开始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记录。自2001年3月30日至2013 年9月25日内收集了 100例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患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 年龄从27岁至57岁,职业有工人、农民、教师、商贩及海上捕捞人员。
[0034] 2、治疗方法: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治疗时 间,1-2天即可明显见效,4-8天即可痊愈。
[0035] 3、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火毒入营 证型红丝疔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临床症状、体征 均有好转;无效: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0036] 4、疗效情况见下表: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火毒入营证型红丝疔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地膏药10份、驴耳风毛菊12份、拳参12份、疔毒草12份、枫香树根10份、鬼灯笼根15 份、山飘儿草12份、大叶骨牌草12份、胖根藤20份、斑点虎耳草15份、大田基黄15份、瓶 尔小草15份、扁担蒿10份、仙鹤草10份、独脚乌桕15份、药芹菜根10份、凉粉藤15份、竹 节寥20份、红扁藤18份、矮脚南15份、白九股牛15份、鼠矢枣15份、地草果15份、绣球防 风12份、甘草5份。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4367717SQ201410638479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3日
【发明者】刘淑平 申请人:青岛祥翔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