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128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由生地、沙参、麦冬、桑白皮、桔梗、甘草、天花粉配伍组合而成,对清热解毒,祛痰排脓,利咽,祛寒热,清肺止咳,抗真菌,标本兼治治疗慢性咽炎有切实疗效。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中草药为原料药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单纯性咽炎又称慢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 充血,其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也可见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 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多见成年人,病程长,易复发。慢性 咽炎以局部症状为主,各型慢性咽炎症状大致相似,且多种多样,如咽部不适感、异物感、痒 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由微痛等。主要由其分泌物及肥大的淋巴滤泡刺激所致。 伴有咳嗽、伴恶心。慢性咽炎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疾病,临床上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消炎药物,配以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只能短暂消除病症,并不能根治,而且长期 服用西药、抗生素类药物,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从临床医疗用药需求及中医组方辩证原则出发,提出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 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生地3-13g、沙参 3_13g、麦冬3-13g、桑白皮3-13g、桔梗3-9g、甘草2-6g、天花粉3-13g。优选配比为:生地 10g、沙参10g、麦冬10g、桑白皮10g、桔梗6g、甘草3g、天花粉10g。所述药剂为汤剂、口服 液、胶囊剂、片剂或丸剂。
[0004] 所述胶囊剂、片剂、丸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取方中生地、沙参、麦冬、桑白皮、桔梗、甘草、天花粉粉碎筛析; (2) 将步骤(1)中筛制的混合物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液、过滤,将虑液浓缩成70-80 度时,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 0-1. 6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 0-1. 4的稠膏; (3) 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2-4份淀粉与步骤(2)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 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0005] 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的优选次数为2次,第一次为60-80分钟,第 二次为40-60分钟。
[0006] 本发明药物原料药的药理如下: 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可用于治温热病 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瘆紫黑;现代医学证实,地黄有止血、抗凝血作用,还具有 抗真菌作用,地黄水浸剂对须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及奥杜盎小芽 胞癣菌等多种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还具有对抗地塞米松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抑 制作用,并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沙参:有滋补、祛寒热、清肺止咳的功效;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桑白皮: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现代医 学证实桑白皮有抗炎、抗菌、利尿、降压、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 成不溃; 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 天花粉: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排脓消肿的功效。
[0007] 本发明以生地、桑白皮、天花粉、沙参、麦冬,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抗真 菌、止血、抗凝血,祛寒热、清肺止咳,润肺清心,治疗慢性咽炎;以桔梗,使以甘草,宣肺,利 咽,祛痰,排脓,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本发明所述的药物承中医之精髓、严谨组方,补破结 合、相得益彰,符合中医用药规律和辨证施治的原则。
[0008] 有益效果 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和使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清热解毒,祛痰排脓,利咽,祛寒热, 清肺止咳,抗真菌,标本兼治治疗慢性咽炎有切实疗效。
[0009] 临床实验: 1、 选择病例 2013-2014年9月临床慢性咽炎患者121例; 2、 诊断标准 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其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可见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 咽部不适感、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微痛、有刺激感,伴有咳嗽、恶心; 3、 治疗方案 服用本发明药物汤剂3个疗程,5天为一个疗程,每天一剂,煎服3次,早中晚各一次; 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咽部不适感、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微痛、刺激感,咳嗽、恶心症状消失, 咽部粘膜无充血,淋巴组织恢复正常,黏液分泌正常,滤泡消失; 有效:不适感、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微痛、刺激感减缓,咽部粘膜充血减轻,淋 巴组织增生减轻,滤泡数目减少; 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0010] 5、数据统计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的药剂:生地3-13g、沙参3-13g、麦冬3-13g、桑白皮3-13g、桔梗3-9g、甘草2-6g、天花粉 3-13g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 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药剂:生地l〇g、沙参l〇g、麦冬l〇g、桑白皮l〇g、桔梗6g、甘草3g、天花 粉 10g〇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为汤剂、口 服液、胶囊剂、片剂或丸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剂、片剂、丸剂 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取方中生地、沙参、麦冬、桑白皮、桔梗、甘草、天花粉粉碎筛析; (2) 将步骤(1)中筛制的混合物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液、过滤,将虑液浓缩成70-80 度时,胶囊、丸剂相对密度为1. 0-1. 6的稠膏,片剂相对密度为1. 0-1. 4的稠膏; (3) 制作胶囊、丸剂时: 将稠膏分离纯化、干燥,制成干颗粒;将步骤干颗粒混合均匀,填充胶囊内即制成胶囊; 将干颗粒喷加炼蜜、混合均匀,制成小丸即制成丸剂; 制作片剂时: 将2-4份淀粉与步骤(2)中的稠膏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干颗粒,将干颗粒压 制成片剂,包糖衣,即制成片剂。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 述的混合物,加水煎煮的次数为2次,第一次为60-80分钟,第二次为40-60分钟。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4491384SQ201410703252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9日
【发明者】高春娟 申请人:高春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