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1901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它是由黄芩、牛蒡子、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生山栀、黄连、僵蚕、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赤芍、牡丹皮、红藤、桃仁、红花、黄芪、虎杖、白花蛇草、生甘草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菌消炎、散瘀止痛的功效,治疗效果显著。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本 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静脉抽血是我们在医院内或献血时经常遇到的一种操作,一般抽血的位置有上肢 静脉,包括手部及手臂的静脉,下肢静脉,对于婴幼儿多在头皮静脉进行操作,一般在抽血 后需要5-10分钟按压止血。静脉抽血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如果稍有疏忽还是会很容易引起 感染,如护士的操作不当,医疗器械长期暴露在空气当中,以及抽血后患者没有及时恰当的 加压止血,手上的细菌、病原微生物通过伤口侵入机体,感染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一系 列的症状,这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生长、繁殖,致使机体的正常功能、代谢、组织结构受 到破坏,引起组织损伤性病变的病理反应。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献血者来说,随着药物的配 合,症状会慢慢消失、但是对于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的患者来说,抽血处引发感染,无疑是 雪上力口霜。
[0003] -般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主要症状有:伤口出现疼痛、压痛、局部肿胀、发红发热 的症状,有些会出现脓性分泌物、发烧等症状,如果伤口没有及时控制,感染继续加重,伤口 部位会出现溃疡甚至坏疽,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高热、昏迷等症状。
[0004] 目前治疗伤口感染的方法大多是使用抗生素类西药,毒副作用大,容易产生耐药 性,长期服用抗生素会使患者的肝肾受到影响,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 静脉抽血伤口感染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不易复发、治疗时间短的特点。
[000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7]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观察到静脉抽血伤口感染带来的严重性,根据 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 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明选择黄芩、牛蒡子、蒲公英、野菊花、紫花 地丁、生山桅、黄连、僵蚕、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赤芍、牡丹皮、红藤、桃仁、红花、黄芪、虎 杖、白花蛇草、生甘草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菌消炎、散瘀止痛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
[0008]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黄苳:为唇形科植物黄苳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性味:苦,寒。 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黄芩的临床 应用抗菌比较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本品有清热凉血止血之功,用治火热炽盛,迫血妄行 等症。
[0009]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辛;苦;寒。归 肺;胃经。功效:疏散风热;清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散肿。《本草经疏》:恶实,为散风除 热解毒之要药。辛能散结,苦能泄热,热结散则脏气清明,故明目而补中。风之所伤,卫气必 壅,壅则发热,辛凉解散则表气和,风无所留矣。藏器主风毒肿诸痿;元素主润肺、散结气、利 咽膈、去皮肤风、通十二经络者,悉此意耳。故用以治瘾疹、痘疮,尤获奇验。配连翘,并走于 上,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祛风止痒,宣透疹毒之力增强,用治热聚上焦,以致口舌生疮,牙龈 肿痛,咽喉肿痛等症,痈肿疮疡诸症,风热痒疹,斑疹等症。牛蒡子水浸液(1 :2)在试管内对 茧色毛癣茵、同心性毛癣茵、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茵、腹股沟表 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星形奴卡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等9种致病性真菌有抑菌作用。
[0010] 蒲公英:蒲公英又称尿床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o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碱地蒲公英To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性 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蒲公英具有消炎、抗菌、抗肿瘤、 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临床上应用范围广,作用好。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 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对热毒所致的乳痈肿痛、疔疮有良好的效果,可单独煎汁 内服,或外敷局部;也可配合其它清热解毒药同用,如银花、连翘、地丁草、野菊花、赤芍等。
[0011] 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性味:苦、 辛,微寒。归肝、心经。功效: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菊花清热解 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别对于疔疮肿痛毒尤有良 好疗效,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
[0012]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 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性味: 苦、辛,寒。归心、肝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 咬伤。本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入心肝经血分,个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可与金银花、蒲公 英、野菊花配伍。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皮肤真菌等均 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尚有解热、消肿、消炎等作用,临床上多用于外科化脓性炎 症。
[0013] 生山桅:为茜草科植物桅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 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 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山桅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 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0014]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性味:苦、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 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紐,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 湿疮,耳道流脓。本品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配黄芩、桅子等同用。抗菌作用:金黄色葡萄 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解毒作用:对抗细菌 毒素,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溶血素效价,降低大肠杆菌的毒力。抑制多种实验性炎 症,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抗炎机理与刺激促皮质激素释放有关。
[0015]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 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 种)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 ) Vuillant而致死的幼虫干燥体。性味:咸、辛, 平。归肝、肺、胃经。功效: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失音、中风口嘴眼斜。僵蚕治疗 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僵蚕辛散,入肝、肺二经,有祛外风、散风热、止痛、止痒之 功。
[0016]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性味:苦,寒。 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板蓝根和大青叶属于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分, 有相似的功效,但是板蓝根更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主要用于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 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等。
[0017]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毛萼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 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功效:清热解 毒,疏风散热。本品性味甘寒,既能清热解毒,又善散痈消肿,为治疗一切阳证痈肿疔疮的要 药。临床上用于痈疽疔毒:常与紫地丁、野菊花等同用,能增强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以痈疽疔 毒,红肿疼痛。古方记载,金银花治一切肿毒,不问已溃未溃,或初起发热,并疔疮便毒,喉痹 乳蛾:金银花(连茎叶)自然汁半碗,煎八分服之,以滓敷上,败毒托里,散气和血,其功独胜。
[0018] 连翅:为木犀科植物连翅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的干燥果实。性味: 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 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连翘常与金银花同用,连翘性凉 味苦,轻清上浮,可治上焦诸热,尤能解毒消痈而散结,故为疮家的要药。连翘有广谱抗菌作 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贺氏痢疾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都 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抗炎作用。抗菌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 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0019] 赤巧:为毛茛科植物巧药Paeonia lactif lora Pall?或川赤巧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散瘀止痛,清热凉血,消肿。用 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本 品苦降,有活血通经、散瘀消癥、行滞止痛的功效。常配牡丹皮。用于温热病热入血分,本品 苦寒,主入肝经,善走血分,能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有凉血、止血、散瘀消斑之功。
[0020]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性味苦, 凉。归心、肝、肾、肺经。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牡丹皮和赤芍均能清热凉血,活血化 瘀,用治温热病入血分。牡丹皮凉血之力较强,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赤芍活血 之功较胜,善治淤血所致的痛症。本品性微寒,能清营分、血分实热,有凉血止血之功,并且 牡丹皮辛寒,善入血分,既能凉血以止血,又能活血以散瘀,善通血热瘀滞,对于疮痈肿毒、 肠痈等症,本品也是常用的药物。疗疮痈可配合清热解毒药如连翘、地丁草之类。
[0021] 红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 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的 干燥藤茎。性味:苦、平。归肝、大肠经。功效: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抑菌作用。 鸡血藤与红藤,均为植物藤类,功能活血散瘀。但鸡血藤甘温,长于补血,温经活络,伤家常 用;红藤苦平,长于清热解毒,消痈止痛,疮家要药。
[0022]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 (L. ) Batsch 或山桃 Prunus davidiana (Carr. )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效:活血祛瘀,润 肠通便,止咳平喘。桃仁祛瘀之力较强,又称破血药,用于治疗血瘀、癥瘕,常配红花、当归。 桃仁对血流阻滞、血行障碍有改善作用,能使各脏器各组织机能恢复正常。
[0023]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筒状花冠。性味:温,辛。归 心、肝经。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红花辛散温通,专入血分,能活血祛瘀,通经调脉,常 与桃仁、当归、川芎等相须为用。红花有扩张血管作用。红花黄色素可明显延长血浆复钙时 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
[0024] 黄苗: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苗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 Hsiao或膜荚黄苗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的干 燥根。性味: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敛汗、利水消肿、托疮排脓、 通调水道。本品在体外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 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 有抑制作用。
[0025] 虎杖:为寥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莖和 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性味:微苦,微寒。归肝、 胆、肺经。功效: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 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药物有效成分具有解 热镇痛,以及消炎的作用。
[0026] 白花蛇草: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 [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Roxb.]的全草。性味:甘、淡,凉。入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肠痈,疮疖肿毒,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 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与银花、连翘等同用,可治疗疮疖肿毒等症。
[0027] 生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莖。炎甘草 为甘草的蜜烘制加工品。性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和胃,益气复脉。《日 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 气,壮筋骨,解冷热。
[0028] 本发明的方解是:方中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牛蒡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蒲公 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以上五味共为君药,以清热 解毒、消肿散结为主,可以治疗伤口感染所带来的炎性反映,以上几种药物,都具有广谱抗 菌作用,几种药相互配伍,扩大了抗菌的范围,相当于消炎药,而且并不会使细菌产生耐药 性,对伤口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治疗患者因感染所引起的发烧的症状。生山桅 凉血解毒,黄连清热燥湿,僵蚕化痰散结,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疏风散热,以上六 味共为臣药,一方面帮助君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另一方面可以凉血、燥湿,对于伤口感染 起到消肿止脓的作用。赤芍、牡丹皮散瘀止痛、清热凉血,红藤败毒消痈,桃仁、红花活血通 经、散瘀止痛,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虎杖散瘀定痛,白花蛇草利尿消肿,活血止痛,以上 几味共为佐药,使用活血散瘀的药物,加快伤口处血液流动,促进组织恢复,佐药中还使用 消肿定痛的药物,可以缓解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生甘草补脾和胃、调和诸药、引药归经 为使药。此方诸药合用,君臣协力,佐使共辅,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菌消炎、散瘀止痛 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
[0029] 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 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黄芩7-17份、牛蒡子7-17份、蒲公英15-25份、野菊花5-15 份、紫花地丁 5-15份、生山桅7-17份、黄连3-9份、僵蚕3-9份、板蓝根10-20份、金银花 10-20份、连翘10-20份、赤芍10-20份、牡丹皮7-17份、红藤13-23份、桃仁7-17份、红花 4-14份、黄芪19-29份、虎杖13-23份、白花蛇草13-23份、生甘草3-9份。
[0030] 其中优选为:黄芩12份、牛蒡子12份、蒲公英20份、野菊花10份、紫花地丁 10份、 生山桅12份、黄连6份、僵蚕6份、板蓝根15份、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赤芍15份、牡丹 皮12份、红藤18份、桃仁12份、红花9份、黄芪24份、虎杖18份、白花蛇草18份、生甘草 6份。
[0031] 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如丸剂、散 齐U、片剂、口服液等。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制成散剂冲服;可以用水煎, 经过滤得滤液,加入防腐剂制成口服液;必要时也可以直接服用汤剂。
[0032] 本发明优选的制备方法是散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先将牛蒡子、生山桅、连翘用纱布包成药包,放于水中浸泡 约45分钟,过滤,备用; 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将僵蚕、桃仁风干粉碎,研末至180目筛,备用; 步骤三: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将黄芩、黄连、板蓝根、赤芍、牡丹皮、黄芪、虎杖放入砂锅 中,加步骤一中浸泡后剩余冷水,超过药面2?5厘米,用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20?30 分钟,过滤,得滤液,在剩余药渣中加入3厘米左右的水,然后加入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藤、 白花蛇草,以及步骤一中的药包煎煮约30分钟,之后加入野菊花、金银花、红花、生甘草煎 煮10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过滤,弃渣,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得药液浓缩至80°C左右时,加入75%乙醇,放置沉淀,过滤,弃沉 淀,滤液回收乙醇,在60°C环境下相对密度1. 13?1. 20的稠膏,将步骤二中的粉末加入稠 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的防腐剂,灭菌、包装入袋,既得本发明 所述的治疗静脉抽血后伤口感染散剂。
[0033] 本发明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菌消炎、散瘀止痛的功效,且疗效确切、安 全方便、不易复发、治疗时间短,该中药制剂采用的方式治疗可以解除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给 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西药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据对临床120例患者观察统计,使用本发 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90%,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8. 3%。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实施例一、黄苳7份、牛蒡子7份、蒲公英15份、野菊花5份、紫花地丁 5份、生山 桅7份、黄连3份、僵蚕3份、板蓝根10份、金银花10份、连翘10份、赤芍10份、牡丹皮7 份、红藤13份、桃仁7份、红花4份、黄芪19份、虎杖13份、白花蛇草13份、生甘草3份。
[0035] 实施例二、黄芩12份、牛蒡子12份、蒲公英20份、野菊花10份、紫花地丁 10份、 生山桅12份、黄连6份、僵蚕6份、板蓝根15份、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赤芍15份、牡丹 皮12份、红藤18份、桃仁12份、红花9份、黄芪24份、虎杖18份、白花蛇草18份、生甘草 6份。
[0036] 实施例三、黄芩17份、牛蒡子17份、蒲公英25份、野菊花15份、紫花地丁 15份、 生山桅17份、黄连9份、僵蚕9份、板蓝根20份、金银花20份、连翘20份、赤芍20份、牡丹 皮17份、红藤23份、桃仁17份、红花14份、黄芪29份、虎杖23份、白花蛇草23份、生甘草 9份。
[0037] 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42岁,病程时间不等。
[0038] 二、治疗方法: 按照本发明药物实施例二,以及优选的制备方法制成的散剂,温开水冲服,每天3次,5 天为一个疗程,严重者可以取少许散剂直接涂抹患处。
[0039] 三、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患者伤口处红、肿、热、痛,流脓现象完全消失、发热或坏疽等临床症状消失,伤 口处皮肤完全好转。
[0040] 2、好转:患者伤口处红、肿、热、痛,流脓现象逐渐改善、发热或坏疽等临床症状得 到控制,伤口处皮肤逐渐好转。
[0041] 3、无效:患处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加重。
[0042] 四、治疗结果统计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 的药物制成:黄芩7-17份、牛蒡子7-17份、蒲公英15-25份、野菊花5-15份、紫花地丁 5-15 份、生山桅7-17份、黄连3-9份、僵蚕3-9份、板蓝根10-20份、金银花10-20份、连翘10-20 份、赤芍10-20份、牡丹皮7-17份、红藤13-23份、桃仁7-17份、红花4-14份、黄芪19-29 份、虎杖13-23份、白花蛇草13-23份、生甘草3-9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 量份的药物制成:黄芩12份、牛蒡子12份、蒲公英20份、野菊花10份、紫花地丁 10份、生 山桅12份、黄连6份、僵蚕6份、板蓝根15份、金银花15份、连翘15份、赤芍15份、牡丹皮 12份、红藤18份、桃仁12份、红花9份、黄芪24份、虎杖18份、白花蛇草18份、生甘草6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药制剂为散剂。
4. 一种治疗静脉抽血伤口感染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先将牛蒡子、生山桅、连翘用纱布包成药包,放于水中浸泡约 45分钟,过滤,备用;步骤二: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将僵蚕、桃仁风干粉碎,研末至180目筛, 备用;步骤三:按本发明重量配比,将黄芩、黄连、板蓝根、赤芍、牡丹皮、黄芪、虎杖放入砂 锅中,加步骤一中浸泡后剩余冷水,超过药面2?5厘米,用武火煎沸后,再用文火煎20? 30分钟,过滤,得滤液,在剩余药渣中加入3厘米左右的水,然后加入蒲公英、紫花地丁、红 藤、白花蛇草,以及步骤一中的药包煎煮约30分钟,之后加入野菊花、金银花、红花、生甘草 煎煮10分钟过滤,得滤液,合并两次滤液,过滤,弃渣,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得药液 浓缩至80°C左右时,加入75%乙醇,放置沉淀,过滤,弃沉淀,滤液回收乙醇,在60°C环境下 相对密度1. 13?1. 20的稠膏,将步骤二中的粉末加入稠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干燥,粉碎 成细粉,加入适量的防腐剂,灭菌、包装入袋,既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静脉抽血后伤口感染 散剂。
【文档编号】A61K36/86GK104383134SQ201410722551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4日
【发明者】张海英 申请人:张海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