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带下病的中药药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99409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带下病的中药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带下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又称“下白物”、“流秽物”。造成白带病的原因很多,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子宫颈糜烂、子宫颈息肉、子宫内膜炎、宫颈癌等。临床表现常见白带增多、绵绵不断、腰痛、神疲等,或见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或脓浊样,有臭气等。正常女子自青春期开始,肾气充盛,脾气健运,任脉通调,带脉健固,阴道内即有少量白色或无色透明无臭的粘性液体,特别是在经期前后、月经中期及妊娠期量增多,以润泽阴户,防御外邪,此为生理性带下。如《沈氏女科辑要》引王孟英说:“带下,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润,本非病也。”若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即为带下病。《女科证治约旨》说:“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酝酿成病,致带脉纵弛,不能约束诸脉经,于是阴中有物,淋漓下降,绵绵不断,即所谓带下也。近年来带下病有增多的趋势,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因此寻找一种疗效快,治愈率高的药物治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带下病的中药药丸及其制备方法,其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带下病的中药药丸,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炒白果13~18份、盐黄柏13~18份、熟地13~18份、丹皮13~18份、鹿角霜8~12份、车前子8~12份、苍术8~12份和甘草8~12份。其中,优选方案如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炒白果15份、盐黄柏15份、熟地15份、丹皮15份、鹿角霜10份、车前子10份、苍术10份和甘草10份。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带下病的中药药丸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上述中药原料研磨成细粉,过80~120目筛,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每丸9g、装袋密封。使用时,每次服一丸,一天2~3次。药理分析:炒白果: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对多种革兰阴性及阳性细菌及艾肤真菌有不同成度的抑制作用。还有袪痰、抗衰老、抗过敏作用。生食有毒、熟食可减少毒性。盐黄柏: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泄肾火退虚热、用于湿热带下黄稠臭秽。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鹿角霜:咸,温。归肝、肾经。温肾助阳,收敛止血。用于脾肾阳痿,食少吐泻,白带,遗尿尿频,崩漏下血,痈疽痰核。车前子:入肾、肝、膀胱三经。利水,清热,明目,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苍术提取物具有消除耐药福氏痢疾杆菌R质粒的作用,能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利用95%乙醇浸泡苍术10小时,取出苍术,放在准备消毒的手术室地面上,点燃,直到苍术化为灰为止,消毒后比消毒前空气中菌落数明显减少。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是一种补益中草药。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使用的中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药物安全可靠。诸药相和具有消炎杀菌、治疗湿热带下等功效,治疗带下病具有费用低、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临床中主要用于临床辩证不易分型的患者,即对各类带下都有一定效果。疗效判断:1、病例选择:作为治疗带下病的药物,选择带下病女性患者50例进行临床观察,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6岁。2、治疗用药:使用时,每次服一丸,一天2~3次。3、疗效判断:治愈:阴道分泌物之量、色、气味、质均恢复正常,诸症消失。好转:阴道分泌物之量、色、气味、质及诸症减轻。无效:症状无变化。4、治疗结果:治愈42例,好转8例,治愈率为84%,总有效率为100%。典型病例举例:病例1:舒某,女,39岁,2013年7月5日初诊,患赤白带下,时多时少,小便频数。妇科查有宫颈糜烂。舌苔黄腻,脉象沉伏而弱。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显。此乃思虑伤脾,健运失司,内生郁热,又受湿邪,故赤白带下。服用本发明药物15天后复查,血量减少,所述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病例2:朱某,女,22岁,2014年3月14日初诊。患者诉前次经前有赤白带下,呈褐色,经后缓解,据前次经后十余天又有此现象。月经周期25天,经前烦躁并伴倒经流鼻血,前次经前期腹痛,有血块,血量及周期正常。弦脉,舌尖红。苔厚,经前尤明显。饮食无异常,妇科检查无殊,此属带下病症。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月后复查,所述症状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带下病的中药药丸,按照重量份数计,由以下中药原料配制而成:炒白果15份、盐黄柏15份、熟地15份、丹皮15份、鹿角霜10份、车前子10份、苍术10份和甘草10份。实施例2:实施例1按照下述步骤制备治疗带下病的中药药丸,将上述中药原料研磨成细粉,过80~120目筛,混合均匀后,炼蜜为丸,每丸9g、装袋密封。使用时,每次服一丸,一天2~3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