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包括内部中空的棒体、固定于棒体后端的手柄端、固定于棒体前端的操作端、开设于操作端的若干通孔,手柄端的后端设置有冲水端,手柄端的一侧设置有吸水端。本发明的冲吸分离棒采用通孔、冲水端和吸水端,能精确地进行冲洗、吸引、分离、显露等操作,减少探查过程中的副损伤,并可随时吸除积血积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提高手术质量,无需频繁出入腹腔去更换器械,同时操作端单侧开侧孔,可防止腹腔气体丢失导致的腹压降低影响操作,结构简单,可控性强,经济实用。
【专利说明】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医院各种内镜手术的普及,腔镜手术范围越来越大,如何减少副损伤,快速完成腹腔手术的显露、探查、精确地进行腹腔间隙的冲洗、吸引,显得极为重要,目前缺乏专用的分离、显露工具,术者往往用分离钳\肠钳\吸引器等器械进行组织分离,由于器械本身设计不是用于分离、显露操作,易于损伤组织,造成不良后果,即便分离成功,由于视野渗血过多,也可导致手术野不清晰,影响手术操作和质量。而现有的吸引器在按键控制和吸引等都有失灵、堵塞、漏水等设计缺陷。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该冲吸分离棒结构简单,可控性强,经济实用,能精确地进行冲洗、吸引、分离、显露等操作,减少探查过程中的副损伤,并可随时吸除积血积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提高手术质量,无需频繁出入腹腔去更换器械,同时操作端单侧开侧孔,可防止腹腔气体丢失导致的腹压降低影响操作。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包括内部中空的棒体、固定于棒体后端的手柄端、固定于棒体前端的操作端、开设于操作端的若干通孔,手柄端的后端设置有冲水端,手柄端的一侧设置有吸水端。
[0005]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端与所述棒体螺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冲水端设置有冲水开关、吸水端设置有吸水开关。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冲水开关、吸水开关均为球阀式开关。
[0008]进一步的,所述操作端的长度为5_7mm,外径为5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端前端的端孔、以及设置于操作端一侧的侧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端孔的孔径为2.5-3.5mm,所述侧孔为2_4个,侧孔的孔径为1.5-2.5mm0
[0011]进一步的,所述端孔的孔径为3mm,所述侧孔为3个,侧孔的孔径为3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棒体的外径为5_,长度为50_65cm。
[0013]进一步的,所述棒体的外径为5mm,长度为50cm。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冲吸分离棒采用通孔、冲水端和吸水端,能精确地进行冲洗、吸引、分离、显露等操作,减少探查过程中的副损伤,并可随时吸除积血积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提高手术质量,无需频繁出入腹腔去更换器械,同时操作端单侧开侧孔,可防止腹腔气体丢失导致的腹压降低影响操作,结构简单,可控性强,经济实用。
[0015]本发明的冲吸分离棒具有如下优点:1、尖端圆钝,可有效防止钝性分离组织时造成副损伤;2、因加长,可到达腹腔所有间隙,有利于深部组织器官、低位间隙的显露、探查;3、显露、探查的同时,可用于腹腔间隙的冲洗、吸引;4、方便腹腔全方位的探查;5、减少组织血块堵塞;6、防止漏水;7、减少操作工具的更换,方便快速,节约手术时间;8、减少器械数量;9、减少管理成本;10、尖端圆钝,可避免戳破组织器官,引起副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 一棒体、2—手柄端、21—冲水端、211—冲水开关、22—吸水端、221—吸水开关、3—操作端、31—端孔、32—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8]见图1-2,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包括内部中空的棒体1、固定于棒体I后端的手柄端2、固定于棒体I前端的操作端3、开设于操作端3的若干通孔,手柄端2的后端设置有冲水端21,手柄端2的一侧设置有吸水端22。
[0019]本发明的冲吸分离棒采用通孔、冲水端21和吸水端22,能精确地进行冲洗、吸引、分离、显露等操作,减少探查过程中的副损伤,并可随时吸除积血积液,保持手术视野清晰,提高手术质量,无需频繁出入腹腔去更换器械,同时操作端3单侧开侧孔,可防止腹腔气体丢失导致的腹压降低影响操作,结构简单,可控性强,经济实用。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端2与所述棒体I螺接。螺接的设置方便拆装,利于冲洗清除凝血与组织碎块。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冲水端21设置有冲水开关211、吸水端22设置有吸水开关221。冲水开关211、吸水开关221的设置方便冲吸操作的切换。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冲水开关211、吸水开关221均为球阀式开关。球阀式开关结构简单,效果好。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端3的长度为5-7mm,外径为5mm。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所述操作端3的长度为6_,外径为5mm。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端3前端的端孔31、以及设置于操作端3 —侧的侧孔32。所述操作端3的前端圆钝,侧孔32设置在操作端3的1/2圆周剖面,侧孔32的设置可防止腹腔气体丢失导致的腹压降低影响操作。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孔31的孔径为2.5-3.5mm,所述侧孔32为2-4个,侧孔32的孔径为1.5-2.5mm。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所述端孔31的孔径为3mm,所述侧孔32为3个,侧孔32的孔径为3mm。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棒体I的外径为5mm,长度为50-65cm。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使用效果,所述棒体I的外径为5_,长度为50cm。
[0027]腔镜手术过程中直接使用本发明的冲吸分离棒进行钝性分离,在有积液、积血的情况下可按开关进行冲洗\抽吸操作,一体化完成腔镜手术的显露、冲洗、吸引等探查操作。
[0028]本发明的冲吸分离棒具有如下优点:1、尖端圆钝,可有效防止钝性分离组织时造成副损伤;2、因加长,可到达腹腔所有间隙,有利于深部组织器官、低位间隙的显露、探查;3、显露、探查的同时,可用于腹腔间隙的冲洗、吸引;4、方便腹腔全方位的探查;5、减少组织血块堵塞;6、防止漏水;7、减少操作工具的更换,方便快速,节约手术时间;8、减少器械数量;9、减少管理成本;10、尖端圆钝,可避免戳破组织器官,引起副损伤。
[0029]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棒体、固定于棒体后端的手柄端、固定于棒体前端的操作端、开设于操作端的若干通孔,手柄端的后端设置有冲水端,手柄端的一侧设置有吸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端与所述棒体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端设置有冲水开关、吸水端设置有吸水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开关、吸水开关均为球阀式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端的长度为5_7mm,外径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设置于所述操作端前端的端孔、以及设置于操作端一侧的侧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孔的孔径为2.5-3.5mm,所述侧孔为2_4个,侧孔的孔径为1.5-2.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孔的孔径为3mm,所述侧孔为3个,侧孔的孔径为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的外径为5mm,长度为50_65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长型腔镜手术冲吸分离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的外径为5mm,长度为50cmo
【文档编号】A61M3/02GK104436348SQ20141084421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31日
【发明者】王三贵, 刘赴平, 王海峰, 蔡云峰, 乔君, 梁婉红, 叶颖 申请人:东莞市南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