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8925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属于【技术领域】。包括主单、强化条、拉环和固定件,强化条设置于主单背面,并与主单固定连接,包括强化条一和强化条二,强化条一和强化条二分别位于主单的端部和主单的中部;拉环设置于强化条两端处并突出在主单外;固定件设置于主单正面上,包括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固定件一设置于与强化条一对应位置的主单上,固定件二设置于主单正面上靠近拉环二的位置处。将本实用新型用于重症看护,确保了转移工程的平稳进行,无需进行二次更换床单,转移过程中无需进行断药处理,治疗效果更佳,人力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
【专利说明】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属于医护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重症患者监护过程中,通常会进行很多的辅助治疗,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移动,然而对于重症患者来讲,由于患者无法自行行动,通常是采用担架转移。但为了安全和卫生要求,必须进行二次更换床单,且更换的过程中,需要移动病人,而基于治疗的要求,重症病人的手、脚、头、腰等关键部位上都会持续插有输液管道等治疗仪器,移动搬运过程中,稍不留意就会影响这些治疗仪器的正常使用,影响重症病人的治疗效果。同时,基于人体在水平移动过程中的受力关系,通常是在颈部和臀部是受力最大的位置,普通的床单只能满足体重较轻病人的移动要求,对于特殊客户,如孕产妇、体重较大者等非标准体重的患者,普通床单无法满足受力要求,一旦床单发生撕裂,将会加重甚至恶化重症患者的病情,不利于治疗;而整体采用强力床单,经济性不佳,且在转移过程中,强力床单的握持性不佳,在握持过程中易发生打滑现象,同样无法保证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3]基于此,作出本申请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常规转移床单所存在的转移稳定性不佳、治疗仪器易脱落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转移、稳定性好、功能更强的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包括主单、强化条、拉环和固定件,强化条设置于主单背面,并与主单固定连接,包括强化条一和强化条二,强化条一和强化条二分别位于主单的端部和主单的中部;拉环设置于强化条两端处并突出在主单外,包括拉环一和拉环二,拉环一和拉环二的宽度D为8-15cm,长度L为15-25cm ;固定件设置于主单正面上,包括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固定件一设置于与强化条一对应位置的主单上,包括以主单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的小件一和小件二,用于固定头颈部位的治疗仪器或管道,小件一与小件二之间的距离为30-40cm,固定件二设置于主单正面上靠近拉环二的位置处,用于固定腰部和手臂部位的治疗仪器或管道。
[000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8]所述的强化条一与强化条二中间的主单背面上设置有强化条三,强化条三的两端设置拉环三,拉环三突出在主单外,其规格与拉环一和拉环二相同。
[0009]所述的强化条二下方的主单背面上设置有强化条四,强化条三的两端设置拉环四,拉环四突出在主单外,其规格与拉环一和拉环二相同。
[0010]所述的主单正面末端设置有固定件三,用于固定脚部位置的治疗仪器或管道。
[0011]所述的主单还配置有辅助袋,辅助袋由袋囊和设置于袋囊开口处的封口构成,辅助袋的封口处设置粘结扣,辅助袋通过粘结扣与主单相连。
[0012]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重症护理工作中,病人躺靠在主单上,其中头颈处靠近在强化条一处,而臀部则位于强化条二附近,同时,通过固定件一、固定件二、固定件三分别将患者头颈部、腰手部、腿部的治疗仪器和输液管道进行固定,然后握持拉环一和拉环二,两个人即可将患者连同床单一起完成转移工作的平稳进行,当患者躺靠在床上需要侧身或翻身时,可握持并拉起主单一侧的拉环,协助患者的翻身和侧身,而无需患者自行行动,人力成本较低,无需二次更换床单;强化条一和强化条二分别位于患者平躺过程中的最大受力点处,确保了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会发生床单不堪重负而破裂的风险,床单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俱佳;在转移和翻身、侧身过程中,由于输液管道和治疗仪器均处于固定状态,因此,转移过程无需断药,也不会影响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头颈部位与手腰部位、手腰部位与腿部之间的主单背面设置强化条三、强化条四和拉环三、拉环四,可为移动过程提供辅助支撑力,更有利于转移工作的平稳进行,提高患者在移动和侧翻身过程中的舒适性;辅助袋可用于装填治疗过程中的注射器、输液袋等小型物品,方便转移过程中的物品归类和携带,提高治疗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1.主单;2.强化条;21.强化条一;22.强化条二;23.强化条三;24.强化条四;3.拉环;31.拉环一 ;32.拉环二 ;33.拉环三;34.拉环四;4.固定件一;5.固定件二;6.固定件三;7.辅助袋;71.袋囊;72.封口;8.粘结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本实施例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结合图1、他2和图3,包括主单1、强化条2、拉环3和固定件,主单I长110cm,宽80cm,强化条2设置于主单I背面,强化条通过缝合线固定缝合在主单I的背面上,包括强化条一 21和强化条二 22,强化条一 21位于主单的端部,强化条二 22位于主单I中部;拉环3设置于强化条2两端处,拉环3的外侧突出在主单I外侧,包括拉环一 31和拉环二 32,拉环一 31和拉环二 32的宽度D均为10cm,长度L均为20cm ;固定件设置于主单I正面上,包括固定件一 4和固定件二 5,固定件一 4的位置与强化条一 21对应,固定件一 4由小件一 41和小件二 42构成,小件一 41和小件二 42以主单I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小件一 41与小件二 42之间的距离为40cm,用于固定头颈部位的治疗仪器或管道,固定件二 5设置在靠近拉环二 32的位置处,用于固定腰部和手臂部位的治疗仪器或管道;强化条一 21与强化条二 22中间的主单I背面上设置有强化条三23,强化条三23的两端设置拉环三33,强化条二 22下方靠近主单I末端的位置处设置强化条四24,强化条四24的两端设置拉环四34,拉环三33和拉环四34的设置方式及规格与拉环一 31和拉环二 32相同;主单正面末端设置有固定件三,用于固定脚部位置的治疗仪器或管道。
[0020]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重症护理工作中,病人躺靠在主单I上,其头颈处靠近在强化条一 21处,并通过小件一 41、小件二 42将其头颈处的治疗仪器和输液管道固定,患者的臀部则位于强化条二 22附近,并通过固定件二 5将患者腰腹部、手腕处的治疗仪器和输液管道固定,固定件三6则将患者腿部治疗仪器固定。
[0021]当需要转移患者时,握持住拉环一 31和拉环二 32,操作人员所施加的外力通过拉环3传递到强化条2,并通过强化条2传递到主单I以及患者身上,从而实现了患者的抬起和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两个人即可完成转移工作,其中,位于受力最大点的强化条一 21和强化条二 22承担了转移过程中的大部分重量,而主单I则主要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既保证了患者转移过程中无需进行二次更换床单,安全性和卫生性更好,同时又避免了普通床单所存在的受力不匀、床单破裂的问题,结构简单,成本有限,却能够实现患者的安全性转移,实用性和经济性俱佳。
[0022]当需要将患者进行侧身或翻身时,则只需要提起一侧的拉环3,患者即可随着主单一起进行翻身或侧身,医护人员不用直接碰触患者,保证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交叉感染。
[0023]强化条三23和强化条四24以及拉环三33和拉环四34的设置主要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当患者的体重严重超出一般规格时,或者患者症状较为严重、需要更加平稳的转移或移动时,可同时发挥强化条一 21、强化条二 22、强化条三23以及强化条四24的作用,此时,不仅主要受力点得到支撑,且腰背处、大腿等部位也得到支撑,确保了患者的平稳、平躺效果,移动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性和平稳性更好,更有利于患者状态的保持和治疗效果的提高。
[0024]固定件一 4、固定件二 5和固定件三6设置在主要输液和治疗部位所对应的位置处,确保了输液管道和治疗仪器的牢固性,在转移、翻身以及侧身的移动过程中,由于输液管道和治疗仪器均处于固定状态,因此,转移过程无需断药,不会影响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0025]采用本实用新型转移床单,确保了转移工程的平稳进行,无需进行二次更换床单,使得患者在转移过程中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平行移动;同时,转移过程中无需进行断药处理,有利于患者治疗状态的保持,治疗效果更佳;而整个转移、侧翻身过程中所需的操作人员数量有限,人力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结合图4,主单I还配置有辅助袋7,辅助袋7通过粘结扣8与主单I连接,该辅助袋7由袋囊71和封口 72构成,袋囊71用于盛装注射器、输液袋等物品,封口 72位于袋囊71开口处,用于密封袋囊71,辅助袋的设置一方面方便了转移过程中的物品归类和携带,有利于治疗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袋囊71也可采用特殊的保温材料或真空密封材料制成,确保了在转移过程中,输液袋处于恒温状态,利于患者注射舒适性的提高,注射器等处于无菌状态,可避免交叉感染,安全性更高。
【权利要求】
1.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单、强化条、拉环和固定件,强化条设置于主单背面,并与主单固定连接,包括强化条一和强化条二,强化条一和强化条二分别位于主单的端部和主单的中部;拉环设置于强化条两端处并突出在主单外,包括拉环一和拉环二,拉环一和拉环二的宽度D为8-15cm,长度L为15-25cm ;固定件设置于主单正面上,包括固定件一和固定件二,固定件一设置于与强化条一对应位置处,包括小件一和小件二,小件一和小件二以主单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用于固定头颈部位的治疗仪器或管道,小件一与小件二之间的距离为30-40cm,固定件二设置于靠近拉环二的位置处,用于固定腰部和手臂部位的治疗仪器或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化条一与强化条二中间的主单背面上设置有强化条三,强化条三的两端设置拉环三,拉环三突出在主单外,其规格与拉环一和拉环二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化条二下方的主单背面上设置有强化条四,强化条三的两端设置拉环四,拉环四突出在主单外,其规格与拉环一和拉环二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单正面末端设置有固定件三,用于固定脚部位置的治疗仪器或管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患者专用转移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单还配置有辅助袋,辅助袋由袋囊和设置于袋囊开口处的封口构成,辅助袋的封口处设置粘结扣,辅助袋通过粘结扣与主单相连。
【文档编号】A61G1/01GK203935338SQ201420326791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发明者】王志娟, 俞飞云 申请人:绍兴市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