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脱位矫形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022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髋关节脱位矫形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髋关节脱位矫形器,其包括半圆弧形的固定托板、半圆弧形的活动托板、连接杆和矫形带,固定托板的弧顶外侧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托板的弧顶外侧与连接杆另一端通过万向节活动连接;连接杆的中部设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机构;矫形带通过连接绳与固定托板连接,矫形带两端部通过粘扣带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易于安装固定,费用低廉,符合目前国情,便于推广使用;减少长期不制动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采用该矫形器固定后,无需长期卧床,可以适当行走,便于护理,更利于患儿生长发育。
【专利说明】髋关节脱位矫形器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髋关节脱位矫形器。

【背景技术】
:
[0002]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表现为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白的正常对合关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影响行走,多数患者在成人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果严重,属于致残性疾病。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出生后一旦确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断,应立即开始治疗;治疗开始时的年龄越大,效果越差。
[0003]目前传统的治疗方式是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是采用蛙式位石膏或蛙式矫形器等进行固定治疗,蛙式位石膏固定的目的是使股骨头在髋白内复位稳定并塑造关节,但是剧烈活动会使股骨头再脱出,同时病程长,治疗病程需6个月,每个月拍片复查一次,调整固定装置,不易护理,在6个月的治疗期间内,患儿被固定在蛙式体位,只能取平卧位,不能翻身,不能坐立,不能爬行,影响进食和尿便管理,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娃式矫形器存在外固定力量不足、易松动等缺点,使患侧髋关节股骨头复位后缺乏有效的固定,发生再脱位可能性较大;而且蛙式位时,经过内收长肌与髂腰肌之间的旋股内侧动脉遭受压迫,直接影响股骨头血运;蛙式位时,增大的盂唇可以压迫骺间沟,致使股骨头发育受到影响,甚至产生畸形;手术治疗多用于3岁以上的患儿,方案包括Salter骨盆截骨术、Pemberton髋白成形术、股骨旋转截骨术及股骨短缩截骨术,不同年龄和不同影像学改变,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对于儿童来说,属于大型手术,治疗技术多掌握在大型医院,住院时间长,费用高,不易普及;术后仍需蛙式位石膏外固定治疗3个月,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再次脱位、骨性关节炎、关节粘连等,尤其是股骨头再次脱位,属于最严重并发症,需二次手术治疗,并延长蛙式位石膏外固定治疗6个月,患儿家属难以接受,不但承受高额医药费,还承受一定心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创伤、将双腿并拢绑固进行髋关节矫正的髋关节脱位矫形器。
[0005]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髋关节脱位矫形器,其包括半圆弧形的固定托板、半圆弧形的活动托板、连接杆和矫形带,所述固定托板的弧顶外侧与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托板的弧顶外侧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通过万向节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机构;所述矫形带通过连接绳与所述固定托板连接,所述矫形带两端部通过粘扣带连接。
[0006]所述固定托板和所述活动托板开口端两端外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可调节紧固带。
[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易于安装固定,费用低廉,符合目前国情,便于推广使用;减少长期不制动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采用该矫形器固定后,无需长期卧床,可以适当行走,便于护理,更利于患儿生长发育。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08]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图。
[0010]图3为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0011]图4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实施例2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6为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图。
[0014]固定托板1、活动托板2、连接杆3、矫形带4、万向节5、调节机构6、连接绳7、紧固带8。

【具体实施方式】
:
[0015]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髋关节脱位矫形器,其包括半圆弧形的固定托板1、半圆弧形的活动托板2、连接杆3和矫形带4,固定托板I的弧顶外侧与连接杆3 —端固定连接;活动托板2的弧顶外侧与连接杆3另一端通过万向节5活动连接;连接杆3的中部设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机构6 ;矫形带4通过连接绳7与固定托板I连接,防止矫形带4丢失,矫形带4两端部通过粘扣带连接。
[0016]使用说明:如图3所示,将患者健康侧大腿用固定托板I卡固,病患侧大腿用活动托板2卡固;根据髋关节需要外展的角度调节连接杆3的长度,这样髋关节外展的角度就确定了 ;虽然髋关节外展的角度是固定的,但是由于活动托板2和连接杆3是通过万向节5连接的,因此患者的大腿还是能在其它方向上运动;用矫形带4将膝盖上方、固定托板I和活动托板2下方的大腿固定绑紧,可以有效防止患肢外展,同时可以保证髋关节脱位矫形器固定后的稳定性,使患者的病患侧髋关节有一定的活动范围,防止长期不活动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出现;该髋关节脱位矫形器的使用方法适用于因外力击于膝部并沿股骨纵轴向髋关节冲撞时,股骨头部穿破关节囊,造成患肢外展、大腿粗隆下移的情况。
[0017]实施例2:如图4、图5所示,髋关节脱位矫形器,其包括半圆弧形的固定托板1、半圆弧形的活动托板2、连接杆3和矫形带4,固定托板I的弧顶外侧与连接杆3 —端固定连接;活动托板2的弧顶外侧与连接杆3另一端通过万向节5活动连接;连接杆3的中部设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机构6 ;矫形带4通过连接绳7与固定托板I连接,防止矫形带丢失,矫形带4两端部通过粘扣带连接;固定托板I和活动托板2开口端两端外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可调节紧固带8。
[0018]使用说明:如图6所示,将患者健康侧大腿用固定托板I卡固,病患侧大腿用活动托板2卡固;然后,根据髋关节需要外展的角度调节连接杆3的长度,调节好之后用紧固带8将患者大腿分别与固定托板I和活动托板绑2紧,髋关节外展的角度就确定了 ;虽然髋关节外展的角度是固定的,但是由于活动托板2和连接杆3是通过万向节5连接的,因此患者的大腿还是能在其它方向上运动;将矫形带4倾斜绑定在患者身上,矫形带4向下倾斜端绑定在健康侧大腿外侧,矫形带4向上倾斜端绑定在病患侧胯骨上方;可以保证髋关节脱位矫形器固定后的稳定性,使患者的病患侧髋关节有一定的活动范围,防止长期不活动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出现;同时,由于矫形带4具有自收缩能力,矫形带4上端对于股骨头形成一个向下的拉力,在这个拉力的长期作用下使股骨头向前移位滑入髋臼,达到复位目的。该髋关节脱位矫形器的使用方法适用于当髋关节屈曲,大腿内收位时,股骨头移向髋白的后上方的情况。
【权利要求】
1.髋关节脱位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半圆弧形的固定托板、半圆弧形的活动托板、连接杆和矫形带,所述固定托板的弧顶外侧与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托板的弧顶外侧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通过万向节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中部设有可调节长度的调节机构;所述矫形带通过连接绳与所述固定托板连接,所述矫形带两端部通过粘扣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关节脱位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板和所述活动托板开口端两端外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可调节紧固带。
【文档编号】A61F5/05GK204049957SQ201420361448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乌日根, 鲍琢, 单德龙 申请人:乌日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