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滴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956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滴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滴药器,属于中医治疗用具,包括弹力药囊、进药管和滴药管,所述弹力药囊分别与进药管和滴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药管的另一端设置滤药网,进药管上还设置单向进液阀,所述滴药管上还设有单向出液阀。所述进药管与滴药管之间的夹角度数为90度-180度。所述进药管管腔的横截面积是滴药管管腔横截面积的2-5倍。该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中药滴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治疗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中药滴药器。

【背景技术】
[0002]中医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有时需要对患部持续不断的小剂量用药,传统的治疗方法中操作都比较繁琐,耗费人力,不能满足现代中医学临床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中药滴药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滴药器,包括弹力药囊、进药管和滴药管,所述弹力药囊分别与进药管和滴药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进药管的另一端设置滤药网,进药管上还设置单向进液阀,所述滴药管上还设有单向出液阀。
[0005]所述进药管与滴药管之间的夹角度数为90度-180度。
[0006]所述进药管管腔的横截面积是滴药管管腔横截面积的2-5倍。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煎制好的中药通过进药管直接被吸到弹力药囊里,这一过程中滤药网可以实现药汁的过滤,然后可以根据需要用滴药管对患部持续不断的进行小剂量的滴药治疗。该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标号:1、弹力药囊,2、进药管,3、滴药管,4、滤药网,5、单向进液阀,6、单向出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0011]如图所示,一种中药滴药器,包括弹力药囊1、进药管2和滴药管3,所述弹力药囊I分别与进药管2和滴药管3的一端连通,所述进药管2的另一端设置滤药网4,进药管2上还设置单向进液阀5,所述滴药管3上还设有单向出液阀6。
[0012]所述进药管2与滴药管3之间的夹角度数为120度。
[0013]所述进药管2管腔的横截面积是滴药管3管腔横截面积的3倍。
[0014]使用时,将进药管2直接插进煎制好的中药液中,挤压弹力药囊I后吸取药液,然后用滴药管3对患部进行持续用药。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滴药器,其特征是:包括弹力药囊(I)、进药管(2)和滴药管(3),所述弹力药囊(I)分别与进药管(2)和滴药管(3)的一端连通,所述进药管(2)的另一端设置滤药网(4),进药管(2)上还设置单向进液阀(5),所述滴药管(3)上还设有单向出液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滴药器,其特征是:所述进药管(2)与滴药管(3)之间的夹角度数为90度-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滴药器,其特征是:所述进药管(2)管腔的横截面积是滴药管(3)管腔横截面积的2-5倍。
【文档编号】A61M35/00GK204208178SQ201420585575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李旭 申请人:李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