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9607阅读:1079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包括纱垫本体,所述纱垫本体的中部设有一条用于引流管定位的呈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该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的两延伸端与所对的纱垫本体的边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贯穿纱垫本体的厚度,从纱垫本体的第三边设置一引流管的导入开口,该引流管的导入开口与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相交连通。本实用新型无需再使用剪刀,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医院的人力、物力成本,也减少了患者手术及更换辅料的费用。
【专利说明】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料,具体涉及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

【背景技术】
[0002]医院在为患者施行开腹或者开胸等手术后,一般都要在手术切口处放置引流管道,引流管道一端设置在体内,另一端通过皮肤戳孔引出体外并外接引流袋,这样是为了将手术后产生的冲洗液、渗出液、血凝块、胸水、腹水、胆汁、胰液、肠液等分泌物或者渗出物引入引流袋中。在手术切口处设置引流管道将体液引入引流袋,一则便于观察引流袋中引出物,从而了解术后恢复情况;二则可以通过引流出这些病理性积液,加快被实施手术器官的恢复和愈合时间。目前引流管与皮肤戳孔之间的空隙都是采用医用辅料(纱布或者纱垫)进行包扎,由于纱垫是一个完整状态的矩形块,包扎时没有引流管通过的空间,需医务人员用一次性消毒好的剪刀在纱垫上剪出一个V形开口供引流管穿出。包扎时,医务人员将纱垫从V形开口处张开,通过纱垫张开的开口为引流管让位,使引流管位于纱垫中,用纱垫将手术切口覆盖,并通过纱垫将引流管夹住固定。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0003]第一、每次手术或换药时,都需医务人员用一次性剪刀通过手工在纱垫上手工剪出V形开口,由于开腹或开胸的手术切口往往需要使用多张纱垫进行包扎,这样对一个患者的包扎就需要进行多次剪口,使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被延长,工作效率低,增加了医院的人力成本。
[0004]第二、剪刀只能针对一个患者一次性使用,不同患者要用不同的剪刀,就导致手术室必须准备大量的剪刀,剪刀的存放装置会占据手术室的空间,使手术室更加狭窄;而为病房的患者进行换药时,在换药车上也需放置大量的剪刀,大量剪刀的使用也会占据换药车的空间。
[0005]第三、大量剪刀使用、消毒产生的费用,都是由患者承担,由此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加大,不利于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0006]第四、由于沙垫的规格一般为20(?^ 12(?^ 1x111,医务人员需要在一张厚1x111的沙垫上剪出引流管孔,且每次手术或换药都需要修剪几张纱垫,医务人员在修剪时相当吃力,增加了其劳动强度。
[0007]第五、通过医务人员目测修剪出的引流管开口的位置不准确性,引流管孔位的大小不准确,包扎后容易使引流管扭曲,影响体液的流出,从而延长患者康复的时间。
[0008]第六、由于换药操作较长,增加了切口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从而增加了与空气中菌群的感染概率,容易导致伤口被感染。
[0009]第七、一场手术或一次换药下来,剪刀的磨损情况严重,提高了剪刀的报废率,从而增加了医院的开支费用。


【发明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该包扎纱垫能够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小患者感染的概率,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降低医院人力物力成本。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2]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包括纱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垫本体的中部设有一条用于引流管定位的呈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该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的两延伸端与所对的纱垫本体的边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贯穿纱垫本体的厚度,从纱垫本体的第三边设置一引流管的导入开口,该引流管的导入开口与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相交连通。
[0013]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的各齿大小相同,且齿高为0.5挪?1.0挪。
[0014]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的齿形为三角形齿或圆弧齿。
[0015]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的两延伸端与所对的纱垫本体之间留有1.5挪?2.00111的间距。
[0016]所述引流管的导入开口呈3型。
[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在纱垫本体的中部设有一条用于引流管定位的呈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该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的两延伸端与所对的纱垫本体的边之间留有限位的间距,该引流管的导入开口与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相交连通。在手术或换药时,医务人员直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纱垫本体覆盖在伤口处,引流管从纱垫本体的导入开口穿入缝隙口,将引流管夹在缝隙口。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8]1、在手术或换药时,无需再使用剪刀,即不存在消毒和剪刀磨损的费用,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医院的人力、物力成本;且不占用手术室和换药车的空间。
[0019]2、采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医务人员当场在纱垫本体上手动修剪出V形开口,因此缩短了伤口包扎处理时间,减少了切口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从而减小了患者感染概率。
[0020]3、不需要剪刀修剪在纱垫本体修剪V形开口为患者减少了手术及更换辅料的费用。
[0021]4、由于目测剪开缺口的不准确性,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引流管辅料包扎的准确性,给医务人员在处理切口引流管或者更换辅料提供了方便,而且还能缩短了患者康复的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具体实施例1缝隙口纵向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具体实施例1缝隙口横向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具体实施例1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具体实施例1:
[0028]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包括纱垫本体1所述纱垫本体1的中部设有一条用于引流管4定位的呈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贯穿纱垫本体1的厚度,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采用圆弧齿,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的各齿大小相同,且齿高为0.5挪?1.0挪,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的齿高可以是0.5^,0.8挪或者1丨0挪;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可以沿纱垫本体1纵向设置或者横向设置,不管是横向设置还是纵向设置都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的纱垫能够供多根引流管穿过。该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的两延伸端与所对的纱垫本体1的边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为1.5(^1?2.0(3%通过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两端的间距对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进行限位,保证了引流管4能够牢固的夹在纱垫本体1的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之间。从纱垫本体1的第三边设置一引流管4的导入开口 3,该引流管的导入开口 3与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相交连通,所述引流管4的导入开口 3呈3型,该结构可以防止引流管4从导入开口 3滑出,引流管的导入开口 3位于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的端部。
[0029]如规格为20(?^ 口挪父1挪的纱垫本体1,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沿纵向设置纱垫本体1,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的两延伸端与所对的纱垫本体1之间留有2.00111的间距,该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的长度为8挪,该设置使供引流管布置的面积更大。
[003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0031〕 本实用新型的纱垫本体采用工业化生产,纱垫本体由双层无菌的纱布和内衬无菌棉构成,将不同齿高的纱垫本体独立密封分包。在手术或换药时,根据手术使用的引流管4管径大小选择对应齿高的纱垫本体1,撕开纱垫包装后,可直接将纱垫覆盖在切口处,引流管4从引流管4的导入开口 3进入纱垫本体1的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中,使引流管4夹在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的齿孔中,然后用胶布将纱垫本体1固定在伤口处,实现对引流管4戳孔的换药。
[0032]具体实施例2:
[0033]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特点是: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 2采用三角形齿。其他特点与具体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包括纱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垫本体(I)的中部设有一条用于引流管(4)定位的呈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2),该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2)的两延伸端与所对的纱垫本体(I)的边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2)贯穿纱垫本体(I)的厚度,从纱垫本体(I)的第三边设置一引流管(4)的导入开口(3),该引流管(4)的导入开口(3)与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2)相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2)的各齿大小相同,且齿高为0.5cm?1.0 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2)的齿形为三角形齿或圆弧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齿状蛇形弯曲的缝隙口(2)的两延伸端与所对的纱垫本体(I)之间留有1.5cm?2.0cm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术后引流包扎纱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4)的导入开口(3)呈S型。
【文档编号】A61M25/02GK204133698SQ201420586386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张军政 申请人:张军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