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6459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穿着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用作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的尿布盖片等的穿着物品。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这样的穿着物品:其包含具有前腰部区域、后腰部区域以及裆区域的主体,在前后腰部区域中的一个腰部区域具有能够相对于另一个腰部区域卡合、解除卡合的固着部件。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穿着物品中,在一个腰部区域设有固着部件,另一个腰部区域中的形成非皮肤相对面的外表面片形成为能够相对于具有钩元件的固着部件卡合、解除卡合。外表面片是仅由非卷缩性的合成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其具有形成为互不相同的形状的多个第1熔接部和多个第2熔接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0027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以往的穿着物品中,通过在外表面片形成多个第1熔接部和多个第2熔接部,合成纤维熔接而形成固着部件不能卡定的非卡定区域,利用该非卡定区域能够抑制在自外表面片剥离固着部件时由剥离力导致合成纤维起毛而外表面片的环部分变形的状况。此外,通过形成第1熔接部和第2熔接部,能够利用比较小的力剥离,因此,在解除与钩元件之间的卡合时,不会发生合成纤维起毛而外表面片的环部分较大程度地变形,能够反复进行固着操作。

但是,由于在外表面片的非皮肤相对面形成有多个第1熔接部和多个第2熔接部,而且外表面片仅由非卷缩性的合成纤维形成,因此,固着部件的固着强度变得比较低,在穿着过程中有可能导致固着解除。另一方面,若为了提升固着强度而仅由卷缩性的合成纤维形成外表面片,则在解除了由钩元件进行的卡合时,合成纤维易于起毛,有可能很难维持预定的固着强度而反复进行固着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良以往的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即使反复进行固着操作也能够维持预定的固着强度的固着部件的穿着物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穿着物品的改良,其具有纵向和横向、皮肤相对面和位于与该皮肤相对面相反的一侧的非皮肤相对面、主体以及固着部件,该主体具有前腰部区域、后腰部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前腰部区域和所述后腰部区域之间的裆区域,该固着部件安装在所述前腰部区域和所述后腰部区域中的一个腰部区域且能够相对于另一个腰部区域卡合、解除卡合。

在上述穿着物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至少在所述前腰部区域和所述后腰部区域中的另一个腰部区域中包含形成所述非皮肤相对面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固着部件卡合、解除卡合的外表面片,所述外表面片利用由热塑性的合成纤维形成的无纺布构成,并且具有处于所述合成纤维利用热压接而互相熔接的状态且形成为互不相同的形状的多个第1熔接部和多个第2熔接部,所述合成纤维包含非卷缩性的非复合纤维与所述非复合纤维相比具有卷缩性的复合纤维,所述无纺布具有形成所述非皮肤相对面的外层部分和位于所述皮肤相对面侧的内层部分,所述外层部分不包含所述复合纤维。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穿着物品的一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由于形成外表面片的无纺布利用由热塑性的合成纤维形成的无纺布构成,合成纤维包含非卷缩性的非复合纤维和与非复合纤维相比具有卷缩性的复合纤维,因此,与仅是非卷缩性的合成纤维的无纺布相比,能够提高固着强度。此外,由于能够利用形成于外表面片的多个第1熔接部和多个第2熔接部抑制合成纤维起毛,并且外表面片的外层部分不包含复合纤维,因此,即使反复进行固着操作,也能够利用外层部分抑制具有卷缩性的复合纤维暴露在非皮肤相对面,由此,能够抑制复合纤维起毛而环功能下降,能够维持预定的固着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表示本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方式,不仅包含发明的不可欠缺的结构,也包含选择性和优选的实施方式。

图1是作为本公开的穿着物品的一个例子表示的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尿布的皮肤相对面的局部剖展开俯视图。

图3是表示尿布的非皮肤相对面的局部剖展开俯视图。

图4是图3的IV部位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V部位的放大图。

图6是钩元件的侧视图。

图7是沿着图4的VII-VII线的外表面片的示意性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的实施方式涉及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的图1~图3所示的穿着物品,不仅包含发明的不可欠缺的结构,也包含选择性和优选的结构。在图2和图3中,后述的各弹性体处于克服其收缩力而利用沿横向X和纵向Y的收缩力伸长到根据自然的视觉看起来在安装有各弹性体的构件上产生的褶裥实质上消失的程度的状态。

参照图1~图3,作为本发明的穿着物品的一个例子的一次性的尿布10具有互相正交的纵向Y和横向X、皮肤相对面及其相反侧的非皮肤相对面、将横向X上的长度尺寸二等分的纵轴P、以及将纵向Y上的长度尺寸二等分的横轴Q,该尿布10相对于纵轴P大致对称,包含前腰部区域11、后腰部区域12、以及位于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之间的裆区域13。

尿布10包含形成为基底形态的主体14和安装于主体14的后腰部区域12的两侧部的一对侧片15。主体14的划分裆区域13的两侧边缘部具有凹曲状。主体14的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构成为能够利用配置在侧片15上的固着部件16连结和分离。

<主体>

主体14具有在纵向Y上分开相对的第1端缘14a和第2端缘14b以及在横向X上分开相对的两侧缘14c、14d,包含位于皮肤相对面的透液性的内表面片20、位于非皮肤相对面的不透液性的外表面片30、位于内表面片20和外表面片30之间的吸收体40以及位于吸收体40和外表面片30之间的难透液性或不透液性的防漏片50。在内表面片20的皮肤相对面侧配置有在横向X上分开且沿纵向Y延伸的一对阻挡罗口片60。

内表面片20优选由例如克重为约15g/m2~35g/m2、优选为约18g/m2~23g/m2的进行了亲水处理的疏水性的纺粘纤维无纺布或者点粘纤维无纺布形成。在后腰部区域12中的、内表面片20和外表面片30之间且是吸收体40的纵向Y外侧,以伸长状态安装有沿横向X延伸的多条腰部弹性体21。

外表面片30形成主体14的外形,优选的是,其由克重为约15g/m2~30g/m2、优选为约18g/m2~24g/m2的疏水性的纺粘·熔喷·纺粘(以下称作SMS)纤维无纺布或者纺粘纤维无纺布形成。参照图7,形成外表面片30的无纺布由热塑性的合成纤维90形成,该合成纤维90包含非卷缩性的非复合纤维92和与非复合纤维92相比具有卷缩性的复合纤维91。通过在外表面片30的一部分具有卷缩性比较优异的复合纤维91,该纤维形成环元件,固着部件16的钩元件易于卡合。复合纤维91和非复合纤维92优选为长纤维。合成纤维90的纤维直径优选为约1.0dtex~3.0dtex,复合纤维91的纤维直径优选小于非复合纤维92的纤维直径。

作为非复合纤维92,可以使用由单一成分构成的聚合物、例如均聚聚丙烯等。作为复合纤维91,例如能够使用熔点不同的两种以上原材料聚合物、例如由聚丙烯和聚乙烯构成的芯鞘型、并列型的复合纤维。该复合纤维91至少是在外表面片30的制造工序中因例如加热等而显现卷缩性的材料即可,也可以是因机械处理、加热处理而显现卷缩的表观卷缩性的复合纤维91,优选的是卷缩数为5个/25mm~10个/25mm。复合纤维91的熔点优选低于非复合纤维92的熔点。在此,复合纤维91的熔点低于非复合纤维92的熔点是指,形成复合纤维91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成分的熔点低于非复合纤维92的熔点。通过复合纤维91的熔点低于非复合纤维92的熔点,在制造工序中易于显现卷缩性,能够利用卷缩性的复合纤维91得到蓬松且皮肤触感较佳的无纺布。参照图4和图5,对外表面片30从非皮肤相对面朝向皮肤相对面实施基于压花加工的热压接处理,在整个面形成有许多个第1熔接部31和许多个第2熔接部32,在第1熔接部31和第2熔接部32中,非复合纤维92和复合纤维91互相热熔接。

吸收体40由吸液性的芯材和覆盖芯材的薄棉纸等液体扩散性的包覆片形成。作为芯材,可以使用木材绒毛浆、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或者它们的混合物。芯材和包覆片能够利用未图示的热熔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手段互相接合。吸收体40至少位于裆区域13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从裆区域13向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延伸出来,能够在比较广的范围内吸收体液。

防漏片50可以使用难透液性、优选为不透液性且通气性的塑料膜。防漏片50覆盖吸收体40的整个非皮肤相对面,能够防止由吸收体40吸收的体液泄漏到尿布10的外侧,能够在吸收体40的包覆片和外表面片30之间利用未图示的热熔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手段接合。

在防漏片50的皮肤相对面侧且是吸收体40的横向X外侧安装有腿部弹性体51。腿部弹性体51在防漏片50和阻挡罗口片60之间利用未图示的热熔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手段接合。腿部弹性体51从裆区域13沿纵向Y延伸到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作为腿部弹性体51,能够使用沿纵向Y在伸长状态下以能够收缩的方式安装的多条细线状或股线状的弹性体。利用腿部弹性体51,在吸收体40的横向X的两外侧区域形成有具有衬垫功能的弹性侧翼。

阻挡罗口片60例如能够使用克重为约10g/m2~30g/m2的疏水性的SMS纤维无纺布或者纺粘纤维无纺布。阻挡罗口片60具有:前固定部61和后固定部62,其固定在内表面片20的皮肤相对面且在纵向Y上分开相对;固定侧部(近端部)63,其沿纵向Y延伸;以及袖套状的自由侧边缘部(远端边缘部)64,其位于比固定侧部63靠横向X的内侧的位置。在自由侧边缘部64内在伸长状态下以能够收缩的方式安装有由细线状或股线状的弹性构件构成且沿纵向Y延伸的罗口弹性体68。在穿着状态下,通过罗口弹性体68收缩,自由侧边缘部64自内表面片20向穿着者的身体侧分开,形成用于防止体液侧漏的一对防漏罗口。

在主体14的皮肤相对面侧以能够相对于主体14装拆的方式能够安装在图1中由假想线示出的吸液性垫17。吸液性垫17具有在纵向Y上分开且沿横向X延伸的前端缘17a和后端缘17b、以及在横向X上分开且沿纵向Y延伸的两侧缘,并且包含透液性的身体侧衬垫、不透液性的底片以及介于身体侧衬垫和底片之间的吸液性的芯材。作为吸液性垫17的芯材,能够使用木材绒毛浆、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或者它们的混合物。通过使吸液性垫能够装拆,能够不更换主体14而仅更换吸液性垫17地使用。在安装吸液性垫17进行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在吸收体40上形成凹部、与该凹部相配合地安装吸液性垫17的结构,在该尿布10中,通过与凹部相配合地放置吸液性垫,能够在适当的位置安装吸液性垫。

<侧片>

在主体14的后腰部区域12中的两侧缘14c、14d上安装有一对侧片15。侧片15包含弹性片71、用于连结弹性片71和主体14的连结片材70以及具有从弹性片71向横向X的外侧延伸出来的固着部件16的短条片材72。

弹性片71包含位于皮肤相对面的第1片材74、位于非皮肤相对面的第2片材75以及安装在第1片材74和第2片材75之间的沿横向X延伸的多条侧弹性体76。第1片材74和第2片材75为矩形状且大致相同形状相同大小,例如能够使用克重为约10g/m2~30g/m2的SMS纤维无纺布。作为侧弹性体76,能够使用沿横向X在伸长状态下以能够收缩的方式安装的多条细线状或股线状的弹性体。弹性片71借助非伸缩性的连结片材70接合于主体14的后腰部区域12。具体地讲,连结片材70的横向X上的内侧边缘部配置在内表面片20和外表面片30之间,分别接合于内表面片20和外表面片30,连结片材70的横向X上的外侧边缘部接合于第2片材75的非皮肤相对面。连结片材70例如能够使用克重为约40g/m2~60g/m2的疏水性的纺粘纤维无纺布、SMS纤维无纺布等。各片材之间的接合能够利用未图示的热熔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手段。

短条片材72包含位于皮肤相对面的第1短条片材77和位于非皮肤相对面的第2短条片材78。第1短条片材77和第2短条片材78为大致相同形状相同大小,沿纵向Y延伸,并且形成有向横向X外侧突出且在纵向Y上互相分开的多个短条79,在短条79的皮肤相对面(即第1短条片材77的皮肤相对面)分别配置有固着部件16。因而,固着部件16在纵向Y上分开地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在纵向Y上位于第2端缘14b侧(即穿着状态下的腰部开口侧)的第1固着部件16a和位于裆区域13侧的第2固着部件16b。短条片材72的横向X上的内侧边缘部接合于弹性片71,具体地讲,弹性片71的横向X上的外侧边缘部配置在第1短条片材77和第2短条片材78之间,分别接合于第1短条片材77和第2短条片材78。第1短条片材77和第2短条片材78例如能够使用克重为约40g/m2~60g/m2的纺粘纤维无纺布、SMS纤维无纺布等。短条片材72和固着部件16的固定和各片材之间的接合能够利用未图示的热熔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手段。

参照图1~图3,优选的是,吸液性垫17的前端缘17a在尿布10的穿着状态下位于第1固着部件16a和第2固着部件16b之间。具体地讲,优选的是,从主体14的第1端缘14a到吸液性垫17的前端缘17a的尺寸U2小于从第2端缘14b到第2固着部件16b的纵向Y上的外端缘(即相对于横轴Q位于远端的端缘)的尺寸U1,大于从第2端缘14b到第1固着部件16a的纵向Y上的内端缘(即相对于横轴Q位于近端的端缘)的尺寸U4。利用该结构,在穿着状态下,吸液性垫17的前端缘17a易于位于第1固着部件16a和第2固着部件16b之间,由此,能够使吸液性垫17的前方密合于穿着者的身体而抑制吸液性垫17的偏离。此外,优选的是,使从主体14的第2端缘14b到吸液性垫17的后端缘17b的尺寸U3小于尺寸U1且大于尺寸U4,利用该结构,能够使吸液性垫17的后端缘17b密合于穿着者的身体。

参照图6,固着部件16具有接合于短条片材72的基材片材80和多个钩元件81,钩元件81具有自基材片材80立起的杆部82和形成于杆部82的顶端的头部83。作为固着部件16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系的材料、聚酯系的材料等。

杆部82自基材片材80大致垂直地延伸,头部83以其轴线与基材片材80的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式形成。头部83具有比杆部82的顶端的直径d1大的钩直径d2(头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直径d1为200μm,钩直径d2为约410μm。钩元件81的高度尺寸h优选大于后述的外表面片30的外层部分94的厚度尺寸t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约290μm。构成外表面片30的合成纤维90的纤维直径小于彼此相邻的钩元件81的头部83的分开尺寸R1,通过头部82进入到合成纤维90之间,固着部件16和外表面片30以能够卡合、解除卡合的方式卡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杆部82从基端朝向顶端呈尖细状延伸,但也可以是大致相同直径的圆筒状,此外,头部83也只要能卡合于外表面片30的环元件,就能够采用其他公知的形状。

图7是沿着图4的VII-VII线的外表面片30的示意性的放大剖视图,表示构成外表面片30的合成纤维90的状态。与钩元件81卡合的合成纤维90由非卷缩性的非复合纤维92和与非复合纤维92相比具有卷缩性的复合纤维91构成。外表面片30包含形成非皮肤相对面的外层部分94和位于皮肤相对面侧的内层部分95,外层部分94不包含复合纤维91,即外层部分94仅由非复合纤维92构成。在图7所示的内层部分95中,内层部分95仅由复合纤维91构成,但在内层部分95中,复合纤维91和非复合纤维92也可以混合。优选的是,外表面片30的单位面积的复合纤维91的含有率为约5重量%~95重量%,在内层部分95中为约5重量%~100重量%。在外表面片30的非熔接区域(即既未形成第1熔接部31也未形成第2熔接部32的区域)中,内层部分95的厚度尺寸t2优选为外表面片的厚度尺寸t的20%以上,内层部分95的厚度尺寸t2更优选为大于外层部分94的厚度尺寸t1。由于外层部分94仅由非卷缩性的非复合纤维92构成,因此,钩元件81易于进入,由于在内层部分95中包含具有卷缩性的复合纤维91,因此,复合纤维91易于勾挂于钩元件81的头部83,其结果,能够提高外表面片30和固着部件16的固着强度。此外,像已述那样,通过使复合纤维91的纤维直径小于非复合纤维92的纤维直径,能够更易于与钩元件81卡合。在第2熔接部32中,复合纤维91和非复合纤维92热熔接而薄膜化,形成不具有环功能的非卡定区域。

在该外表面片30中,通过钩元件81同与非复合纤维92相比具有卷缩性的复合纤维91相卡合,能够发挥较高的卡合力。此外,由于外层部分94的厚度尺寸t1小于钩元件81的高度尺寸h,钩元件81的头部83易于到达含有大量复合纤维91的内层部分95,因此,复合纤维91易于与钩元件81缠住。并且,在解除固着部件16的卡合时,能够利用外层部分94的非复合纤维92抑制与钩元件81卡合的内层部分95的复合纤维91暴露在非皮肤相对面,由此能够抑制外表面片30发生起毛。此外,非复合纤维92和复合纤维91利用许多个第1熔接部31和许多个第2熔接部32互相熔接,从而抑制起毛。这样,通过仅由非复合纤维92形成外层部分94,在外表面片30上形成多个第1熔接部31和第2熔接部32,即使反复进行固着操作,也能够维持预定的固着强度。

参照图4和图5,第1熔接部31以直线状排列地配置有许多个,其形成有沿着与纵向Y和横向X交叉的第1方向E延伸的多条第1熔接线33和沿着与纵向Y、横向X以及第1方向E交叉的第2方向F延伸的第2熔接线34。第1熔接线33由在第1方向E上排成两列的多个第1熔接部31形成,第2熔接线34由在第2方向F上排成两列的多个第1熔接部31形成。在外表面片30上形成有许多个由第1熔接线33和第2熔接线34围成的四边形状的固着区域35。形成第1熔接线33的第1熔接部31形成为在第1方向E上较长的形状,形成第2熔接线34的第1熔接部31形成为在第2方向F上较长的形状。

优选的是,形成第1熔接线33和第2熔接线34的两列第1熔接部31中的、形成一列的第1熔接点31a的长度尺寸L1和形成另一列的第2熔接点31b的长度尺寸L2分别处于约1mm~5mm的范围,长度尺寸L1大于长度尺寸L2,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度尺寸L1为约1.47mm,长度尺寸L2为约1.13mm。第1熔接点31a和第2熔接点31b的宽度尺寸W1、W2大致相等,处于约0.2mm~2.0mm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约0.25mm。相邻的第1熔接点31a的分开尺寸R2和相邻的第2熔接点31b的分开尺寸R3处于约0.2mm~2.0mm的范围。在各熔接线中,相邻的第1熔接点31a和第2熔接点31b之间的分开尺寸R4处于约0.4mm~1.6mm的范围。固着区域35的对角线的尺寸M1、M2为约3mm~10mm,在本实施方式中,尺寸M1、M2大致相等。

这样,通过由第1熔接线33和第2熔接线34形成固着区域35,能够使其与固着部件16有效地卡合,通过由许多个第1熔接部31形成各熔接线33、34,与由连续的熔接线形成熔接线的方式相比提升了柔软性,能够使皮肤触感良好。此外,通过第1熔接点31a和第2熔接点31b的尺寸L1、L2不同,能够进一步提升柔软性,并且,通过第1熔接点31a和第2熔接点31b分别在直线方向(即第1方向E和第2方向F)上错开地形成,能够利用第2熔接点31b抑制位于第1熔接点31a之间的合成纤维90,能够利用第1熔接点31a抑制合成纤维90的位于第2熔接点31b之间的部分,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合成纤维90起毛。此外,如图5所示,通过在第1熔接线33和第2熔接线34上使各第1熔接部31不重叠,能够抑制由第1熔接部31重叠引起的刚性的增加,并且,通过在交叉的部分使形成第1熔接线33和第2熔接线34的第1熔接部31互相分开,能够进一步抑制刚性而做成柔软性较高的外表面片30。

第2熔接部32在横向X上较长且在横向X上以直线状延伸地形成,长度尺寸L3处于约2.5mm~12mm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约7mm。第2熔接部32的长度尺寸L3优选大于固着区域35的对角线的尺寸M1、M2中的至少一个对角线的尺寸,优选在俯视时与第1熔接线33和第2熔接线34以及固着区域35重叠。第2熔接部32的宽度尺寸W3处于约0.2mm~5.0mm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约2mm,优选大于各熔接线的宽度尺寸(即宽度尺寸W1+宽度尺寸W2+分开尺寸R4),更优选大于第1熔接点31a和第2熔接点31b的长度尺寸L1、L2。在自外表面片30剥离固着部件16的情况下,沿着横向X作用剥离力,但通过第2熔接部32在作用方向(横向X)上较长,从而在该部分(即形成有第2熔接部32的非卡定区域)抑制了环元件,能够利用较弱的剥离力剥离,并且能够抑制在剥离时合成纤维90断开而发生起毛。合成纤维90的纤维取向的优势方向(至少全部合成纤维90中的约一半以上合成纤维90的取向方向)优选为与横向X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纵向Y。通过将优势方向设为与横向X不同的方向,能够使与固着部件16之间的卡合牢固,并且能够利用第2熔接部32有效地抑制纤维起毛。

第2熔接部32以在横向X和纵向Y上排列多个的方式呈锯齿状配置(以在纵向Y上相邻的第2熔接部32互相在横向X上不交叉的方式配置),在横向X上相邻的第2熔接部32之间的分开尺寸(彼此相对的端缘之间的分开尺寸)R5处于约3mm~10mm的范围,优选小于长度尺寸L3。在纵向Y上相邻的第2熔接部32之间的分开尺寸(彼此相对的一侧的侧缘之间的分开尺寸)R6处于约4mm~20mm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长度尺寸L3大致相等。第2熔接部32的长度尺寸L3优选形成得长于固着区域35的两条对角线的尺寸M1、M2,利用该结构,第2熔接部32横截固着区域35或者跨两个固着区域35地配置,更易于解除固着部件16,能够抑制在解除操作中产生的合成纤维90的起毛。此外,通过将第2熔接部32形成得在横向X上较长且长于对角线的尺寸M1、M2中的至少一者,在安装时外表面片30易于沿着第2熔接部32弯折,易于密合于穿着者的身体,能够呈现清爽的外观。

参照图4,形成于外表面片30的多个第2熔接部32中的、一部分第2熔接部32同第1熔接线33和第2熔接线34相交叉的部分38重叠。与交叉的部分38重叠的第2熔接部32的比例在外表面片30和固着部件16的卡合区域G(在图4中由假想线围成的区域,与固着部件16的表面积相等)中优选为全部的第2熔接部32中的约10%以上,更优选为约40%以上。通过外表面片30具有该结构,抑制了在该交叉部分形成环元件,能够使固着部件16更易于剥离。此外,在卡合区域G中,第1熔接部31所占的比例(面积率)为约3%~20%,第2熔接部32所占的比例(面积率)为约3%~40%,优选第2熔接部32的面积率大于第1熔接部31的面积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着部件16配置于后腰部区域12,但也可以是配置于前腰部区域11、能够相对于形成后腰部区域12的外表面片30卡合、解除卡合的结构。此外,上述的尿布10是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分离、利用固着部件16连结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在两侧部互相连结的内裤型的尿布中具备能够相对于外表面片卡合、解除卡合的尺寸调整用的固着部件。

构成本发明的一次性尿布10的各构成构件除了使用说明书所记载的材料之外,还可以没有限制地使用在这种物品中通常使用的各种公知的材料。此外,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第1”和“第2”的用词是仅为区分同样的要素、位置等而使用的。

与以上所记载的本发明相关的公开至少能够整理为下述的事项。

一种穿着物品10,其具有纵向Y和横向X、皮肤相对面和位于与该皮肤相对面相反的一侧的非皮肤相对面、主体14以及固着部件16,该主体14具有前腰部区域11、后腰部区域12以及位于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之间的裆区域13,该固着部件16安装在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中的一者的腰部区域12且能够相对于另一者的腰部区域11卡合、解除卡合,其中,主体14至少在前腰部区域11和后腰部区域12中的另一者的腰部区域11中包含形成非皮肤相对面且能够相对于固着部件16卡合、解除卡合的外表面片30,外表面片30利用由热塑性的合成纤维90形成的无纺布构成,并且具有处于合成纤维90利用热压接而互相熔接的状态且形成为互不相同的形状的多个第1熔接部31和多个第2熔接部32,合成纤维90包含非卷缩性的非复合纤维92和与非复合纤维92相比具有卷缩性的复合纤维91,所述无纺布具有形成非皮肤相对面的外层部分94和位于皮肤相对面侧的内层部分95,外层部分94不包含复合纤维91。

上面一段所公开的本发明至少能够包含下述的实施方式。

(1)第2熔接部32在横向X上较长。

(2)多个第1熔接部31通过以直线状排列,从而形成互相平行的多条第1熔接线33和与第1熔接线33交叉的互相平行的多条第2熔接线34,在外表面片30上形成有由两条彼此相邻的第1熔接线33和第2熔接线34围成的、供固着部件16固着的四边形状的固着区域35,第2熔接部32的长度尺寸大于固着区域35中的至少一个对角线的长度尺寸M1。

(3)第2熔接部32与第1熔接线33和第2熔接线34交叉地延伸,而且与至少一个固着区域35重叠。

(4)在固着部件16和外表面片30的卡合区域G中,多个第2熔接部32中的至少40%的第2熔接部32与第1熔接线33和第2熔接线34交叉的部分38重叠。

(5)复合纤维91的熔点低于非复合纤维92的熔点。

(6)合成纤维90的纤维直径为1.0dtex~3.0dtex。

(7)固着部件16包括多个钩元件81,该钩元件81具有自基材片材立起的杆部82和形成于杆部82的顶端的头部83,合成纤维90的纤维直径小于相邻的头部83的分开尺寸。

(8)在主体14的皮肤相对面侧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能够安装吸液性垫17。

附图标记说明

10、穿着物品(一次性的尿布);11、前腰部区域;12、后腰部区域;13、裆区域;14、主体;16、固着部件;31、第1熔接部;32、第2熔接部;33、第1熔接线;34、第2熔接线;90、合成纤维;91、复合纤维;92、非复合纤维;94、外层部分;95、内层部分;E、第1方向;F、第2方向;X、横向;Y、纵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