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32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化橘红3-6份、法半夏6-9份、赤阳子15-20份、鸡肉丝菇6-9份、蓝锡莎菊12-15份、算盘七6-9份、冷水花15-20份、罗浮柿根9-12份、莎木面3-6份、炙甘草6-9份、罗布麻6-9份、半拉子10-15份、玳玳花1-3份、蒟酱叶10-15份、陈皮6-9份、柳树寄生10-15份、功劳子6-9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有效率高,疗效可靠,愈后不再复发。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的"痰浊"、"淤血"的范畴。引起高脂血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几点:①、饮食因素。恣食肥甘,膏梁厚味,嗜酒无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谷不化,生痰生 湿,痰湿中阻,精微物质输布失司,酿为本病。②、情志因素。长期情志不遂,肝失条达,疏泄 失常,气血运行不畅,膏脂布化失度,或思虑过度,伤及脾胃,内生痰湿,可导致本病。③、体 质因素。素体肥胖或素体阴虚,也是造成本病原因之一。"肥人多痰湿",痰浊中阻可致本病。 阴虚者多肝肾不足,肝肾阴虚,肝阳偏亢,木旺克土,伤脾胃生痰,或劳欲过度,更伤肾脏,因 生命原动力缺乏而致代谢失调,发为本病。其主要症状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 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目前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 以下几种:控制体重、运动锻炼、饮食治疗、血衆净化治疗、外科治疗、西药治疗、中药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各有千秋,但中医治疗高脂血症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中医根据不同原因 引起的高脂血症,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治疗,将本病分为:痰浊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 亏虚型、气滞血瘀型。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通过选择合 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目的。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中 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化橘红3-6份、法半夏6-9份、赤阳子15-20份、鸡肉丝菇6-9份、蓝锡莎菊12-15份、算 盘七6-9份、冷水花15-20份、罗浮柿根9-12份、莎木面3-6份、炙甘草6-9份、罗布麻6-9 份、半拉子10-15份、玳玳花1-3份、筠酱叶10-15份、陈皮6-9份、柳树寄生10-15份、功劳 子6-9份。
[0005]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为在上述配方中再加入倒卵叶五加9-12份、老枪谷根10-15 份,以进一步增加健脾的效果。
[0006]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化橘红【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外层果皮。【性 味】苦;辛;温【归经】脾;肺经【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消食。主风寒咳喘痰多;呕吐呃 逆;食积不化;脘腹胀痛。
[0007] 法半夏【来源】本品为半夏的炮制加工品。【性味】辛、温。【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0008] 赤阳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果实。【性味】甘;酸;涩;平;无毒 【归经】肝;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消积;收敛止痢;止痛。主痞块;食积停滞;脘腹胀满; 泄泻;痢疾;崩漏;带下;跌打损伤。
[0009] 鸡肉丝菇【来源】药材基源:为白蘑科植物鸡(土从)的子实体。采收和储藏:夏、秋 季节采收后除去泥沙,晒干,备用。【性味】甘;性平【归经】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健 脾和胃;疗痔。主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精神疲乏,痔疮。
[0010] 蓝锡莎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蓝锡莎菊的根。【性味】味苦;性平【功能 主治】健脾和胃。主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
[0011] 算盘七【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腋花扭柄花的根。【性味】甘;微寒【功能 主治】清肺止咳;健脾和胃。主肺热咳嗽;阴虚劳嗽;脾胃不和之少食;欲呕。
[0012] 冷水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性味】淡;微苦;性凉【功 能主治】清热利湿;退黄;消肿散结;健脾和胃。主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淋浊;尿血;小儿夏 季热;疟母;消化不良;跌打损伤;外伤感染。
[0013] 倒卵叶五加【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倒卵叶五加的根或茎。【性味】味甘; 微苦;性温【功能主治】健脾益气;补肾宁心;舒筋活络。主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 阳瘘;失眠多梦;健忘;风寒湿痹。
[0014] 老枪谷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尾穗苋的根。【性味】甘;性平【归经】脾; 肾经【功能主治】健脾;消疳。主脾胃虚弱之倦怠乏力、食少;小儿疳积。
[0015] 罗浮柿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罗浮柿的根。【性味】微苦;涩;性平【功能 主治】健脾利湿。主纳呆;腹泻。
[0016] 莎木面【来源】为棕榈科植物西谷椰子的木髓部提出的淀粉。【性味】甘,温。【功 能主治】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0017] 炙甘草【来源】本品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性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 经。【功能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0018] 罗布麻【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叶。【性味】甘;微苦;性凉【功 能主治】清热平肝;利水消肿。主高血压;眩晕;头痛;心悸;失眠。
[0019] 半拉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千金榆的果穗。【性味】甘;淡;性平【功能 主治】健胃消食。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消化不良。
[0020] 玳玳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玳玳花的花蕾。【性味】辛;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宽胸;和胃止呕。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
[0021] 筠酱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筠酱Piper betle L.的叶。【性味】辛;温 【归经】肺;胃经【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行气化痰,解毒消肿,燥温止痒。主风寒咳嗽,哮喘, 百日咳,院腹胀痛,食滞纳呆,水肿,跌打伤肿,风湿骨痛,疮疡肿毒,痔疮肿痛,汤火伤,风毒 脚气,疥癞,湿瘆疫痒。
[0022] 陈皮【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 燥成熟果皮。【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 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23] 柳树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柳叶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性味】微 苦;甘;性平【归经】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止血;安胎。主头晕目眩;腰膝疼 痛;风湿麻木;崩漏;胎动不安。
[0024] 功劳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Mahonia bealei (Fort.) Carr.细叶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 (Lindl.)fedde等的果实。【性味】苦;凉【归经】 脾;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虚热;补肾;燥湿。主骨蒸潮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湿热腹 泻;带下;淋浊。
[0025] 在中医辨证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通常结合实验室检查来进一步确诊。中医认为,高 脂来源于水谷,其化生、输布、代谢有赖于脏腑功能正常,根本则在于脾胃运化功能、肝、脾、 肾三脏虚损。肾为先天之本,肾主水,主津液,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肝为 刚脏,主疏泄,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的运行正常,气血调和,经脉通利。痰浊中阻型高 脂血症表现为形体肥胖,心悸眩晕,胸脘痞满,腹胀纳呆,乏力倦怠,恶心吐涎,口渴不欲饮 水,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苔腻,脉濡。治法当以燥湿化痰,健脾和胃。本发明采用科学的配 方及配比,配方中所采用的化橘红具有燥湿化痰、理气、消食的功效;法半夏具有燥湿化痰 的功效;赤阳子具有健脾消积、收敛止痢、止痛的功效;鸡肉丝菇具有健脾和胃、疗痔的功 效;蓝锡莎菊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算盘七具有清肺止咳、健脾和胃的功效;冷水花具有清 热利湿、退黄、消肿散结、健脾和胃的功效;倒卵叶五加具有健脾益气、补肾宁心、舒筋活络 的功效;老枪谷根具有健脾、消疳的功效;罗浮柿根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莎木面具有温中 健脾的功效;炙甘草具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的功效;罗布麻具有清热平肝、利水消肿的功 效;半拉子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玳玳花具有理气宽胸、和胃止呕的功效;筠酱叶具有疏风 散寒、行气化痰、解毒消肿、燥温止痒的功效;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柳树寄 生具有补肝肾、祛风湿、止血、安胎的功效;功劳子具有清虚热、补肾、燥湿的功效。配方中的 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具有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的功效,能有效治 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多年来,通过对4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有效率达95%,治 疗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7] 实施例1 称取化橘红3克、法半夏6克、赤阳子15克、鸡肉丝菇6克、蓝锡莎菊12克、算盘七6 克、冷水花15克、罗浮柿根9克、莎木面3克、炙甘草6克、罗布麻6克、半拉子10克、玳玳 花1克、筠酱叶10克、陈皮6克、柳树寄生10克、功劳子6克、倒卵叶五加9克、老枪谷根10 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 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0028] 用于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29] 具体实施例2 称取化橘红6克、法半夏9克、赤阳子20克、鸡肉丝菇9克、蓝锡莎菊15克、算盘七9 克、冷水花20克、罗浮柿根12克、莎木面6克、炙甘草9克、罗布麻9克、半拉子15克、玳玳 花3克、筠酱叶15克、陈皮9克、柳树寄生15克、功劳子9克、倒卵叶五加12克、老枪谷根 15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 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0030] 用于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31] 具体实施例3 称取化橘红5克、法半夏7克、赤阳子16克、鸡肉丝菇8克、蓝锡莎菊13克、算盘七8 克、冷水花18克、罗浮柿根10克、莎木面5克、炙甘草8克、罗布麻8克、半拉子12克、玳玳 花2克、筠酱叶11克、陈皮8克、柳树寄生12克、功劳子8克、倒卵叶五加10克、老枪谷根 12克。将以上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 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0032] 用于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33]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 抽样方法 从近五年来确诊为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病人,其中,男46例, 女34例,年龄30-8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人。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 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34] 2、试验方法 2. 1对照组患者使用辛伐他汀片,按说明书服用。
[0035] 2. 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中药颗粒,早、中、晚各一次。疗 程6周。
[0036]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实验室各项检查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 基本消失,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彡20%,TG下降彡40%,HDL-C上升 彡0.26mmol / L (IOmg / dl),TC-HDL-C / HDL-C下降彡20%。有效:血脂检测达到以下任 一项者。TC下降彡10%但<20%,TG下降彡20%但<40%,HDL-C上升彡(X104mmol /L (411^/(11)但<0.26臟〇1/1^(1011^/(11),1'(:-邢卜(:/邢卜(:下降彡10%但<2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血脂检测无明显改善者。
[0037] 3. 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38] 表1两组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 成: 化橘红3-6份、法半夏6-9份、赤阳子15-20份、鸡肉丝菇6-9份、蓝锡莎菊12-15份、算 盘七6-9份、冷水花15-20份、罗浮柿根9-12份、莎木面3-6份、炙甘草6-9份、罗布麻6-9 份、半拉子10-15份、玳玳花1-3份、筠酱叶10-15份、陈皮6-9份、柳树寄生10-15份、功劳 子6-9份。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痰浊中阻型高脂血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加入倒卵 叶五加9-12份、老枪谷根10-15份。
【文档编号】A61K36/896GK104435585SQ20151000025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3日
【发明者】孟红琳 申请人:孟红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