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坐骨神经痛的镇痛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837062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镇痛药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坐骨神经痛的镇痛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和下腰痛是临床外科研究的热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背部痛或下肢疼痛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患。对其疼痛机制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除了机械压迫可以导致神经损伤继而引发疼痛外,椎间盘突出旁的神经根常伴水肿、炎症等变化。这种神经根炎症反应主要是椎间盘髓核变性,纤维环破裂后,髓核从破口溢出,扩散至神经根。髓核里的糖蛋白和P物质以及组织胺的大量释放对神经根产生强烈的化学刺激,引起化学性神经根炎,同时髓核也可以引起神经发生免疫炎症反应,最终导致坐骨神经痛和下腰疼痛。硬膜外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以缓解神经根水肿和炎症,但临床有效率差异较大,且长期反复应用可导致明显副作用。N-乙基苦参酸百里酚酯是以苦参碱为原料,通过碱水解开环,溴乙烷乙基化得到N-乙基苦参酸乙酯,继而水解得到N-乙基苦参酸,最后在脱水剂作用下与百里酚缩合而得,其化学结构式为:目前,N-乙基苦参酸百里酚酯被报道具有抗癌活性。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目前尚没有文献披露N-乙基苦参酸百里酚酯具有镇痛活性,尤其没有将其用于坐骨神经痛治疗的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坐骨神经痛的镇痛剂,可较好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坐骨神经痛的镇痛剂,由活性成分和附加剂制备而成,其中所述的活性成分为N-乙基苦参酸百里酚酯。本发明所述用于坐骨神经痛的镇痛剂,其为注射剂;所述的注射剂为注射液或注射用冻干粉针剂。本发明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了N-乙基苦参酸百里酚酯对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的镇痛药效,试验结果提示硬膜外腔注射N-乙基苦参酸百里酚酯能显著改善硬膜外腔异体髓核植入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提高痛阈效果与地塞米松相当。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化合物的制药用途,即:N-乙基苦参酸百里酚酯在制备缓解坐骨神经痛的药物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试验首次发现N-乙基苦参酸百里酚酯可显著提高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助于缓解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症状,为其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坐骨神经痛新药提供了新的候选药物。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发明的药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发明人设计并实施了药效学动物实验,观察N-乙基苦参酸百里酚酯对坐骨神经痛的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N-乙基苦参酸百里酚酯可有效改善髓核致坐骨神经痛大鼠的疼痛反应。具体试验过程如下:SPF级SD雄性大鼠28只,体重250~280g。其中24只随机分为如下三组:试验药物组、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另外4只用来提供异体髓核。整个实验过程严格按照国际疼痛学会《关于应用清醒动物进行疼痛实验研究纲要》要求来实施和完成。按如下方法建立髓核致坐骨神经痛的动物模型:大鼠经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50mg/kg)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做背正中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L5/S1棘突,从左侧棘突上钝性分离两旁骶脊肌,暴露横突,切除L5棘突、关节突关节和椎板,暴露L5背根神经节。三组均在L5背根神经节上植入尾椎髓核(1-2mg),硬膜外腔置入硬膜外腔导管,注意不造成机械压迫。将硬膜外导管固定于棘间韧带和皮下,逐层缝合肌肉、筋膜和皮肤,术后3d每日腹腔内注射40万U青霉素1次,以预防切口感染。术后观察3天,第4天开始硬膜外腔注药每日1次,试验药物组每日注入N-乙基苦参酸百里酚酯(80μg)50μl,阳性对照组每日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30μg)50μl,模型对照组每日注入生理盐水50μl。手术前,治疗前,治疗后1、3、7、14d测量50%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方法为:术前3d每天分别测量大鼠双侧后足底机械刺激疼痛阈值,以得到其基础痛阈。术后根据实验需要采用VonFrey纤维在不同时间点测量大鼠双侧后足底机械痛阈。将1个20cm×20cm×25cm的透明有机玻璃箱放置于顶部为铁丝网的30cm高的架子上,将待测大鼠置于箱中。VonFrey纤维通过铁丝网格分别刺激大鼠双侧后足底中心部位,刺激强度由小到大,每个强度反复刺激5次(每次间隔15s),将诱发3次缩足反射以上的最小纤维强度定为大鼠的机械刺激回缩阈值。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双后肢足底对VonFrey触针诱发的回缩阈值。与手术前相比,治疗前大鼠后足底出现明显机械刺激疼痛阔值降低,即出现机械刺激痛觉过敏。治疗后第1、3、7和14d,试验药物组、阳性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的大鼠后肢足底50%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相比显著增加(P<0.01),而试验药物组和阳性对照组在治疗后1、3、7、14d时,在提高后肢足底50%机械性刺激缩足阈值效果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1各组大鼠机械刺激右后肢足底回缩阈值比较续表1各组大鼠机械刺激右后肢足底回缩阈值比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