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亢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962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甲亢丸。



背景技术: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目前一般患者会服用西药治疗,但西药可能会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中医对甲亢一症的认识机理,提供一种甲亢丸,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药效明显,无任何添加剂,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甲亢丸,是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茯苓8-12份,山药15-25份,太子参10-20份,首乌10-20份。

一种甲亢丸,是由下列重量份比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茯苓10份,山药20份,太子参15份,首乌15份。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水煎服,每天一剂, 16天为一疗程。

上述中药组合物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药大辞典中均有记载。

茯苓:中药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山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是《中华本草》收载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薯蓣科植物山药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称“光山药”,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频、遗精、妇女带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肠炎。

太子参: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长纺锤形,白色,稍带灰黄。茎直立,单生,叶片倒披针形,顶端钝尖,基部渐狭呈长柄状,叶片宽卵形或菱状卵形,太子参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怕高温,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体润性和、补气生津。

首乌:又名野苗、交藤、交茎、夜合、地精、桃柳藤、赤葛、九真藤、芮草、蛇草、陈知白、马肝石、九真藤、疮帚等。为蓼科植物,有雌雄二种(赤,白二种),性喜高温高湿,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麓,何首乌状如人形,可促进毛发生长的功效,故称何首乌,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养血滋阴;润肠通便;截疟;祛风;解毒。主血虚头昏目眩;心悸;失眠;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耳鸣;遗精;肠燥便秘;久疟体虚;风疹瘙痒;疮痈;瘰疬;痔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甲亢一症,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对甲亢一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还有调节机体、标本兼治的效果,没有不良反应,本发明无副作用,药效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甲亢丸,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茯苓8克,山药15克,太子参10克,首乌10克。

制备方法用常规方法。

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用水煎服。每天一剂, 16天为一疗程。

实施例2一种甲亢丸,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茯苓10克,山药20克,太子参15克,首乌15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甲亢丸,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中药组合而成:茯苓12克,山药25克,太子参20克,首乌20克。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下面结合病例对本发明的效果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病例 1 何某,男,47岁,服药前甲亢,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16天后,甲亢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病例2 张某,男,54岁,服药前甲亢,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18天后,甲亢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病例3 胡某,男,46岁,服药前甲亢,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每天煎服1剂,服药20天后,甲亢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