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湿热型脓疱疮的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76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热型脓胞疮好发于头面、四肢等暴露部分,也可蔓延全身。初起为少数散发的红斑和水泡,约绿豆大或黄豆大,迅速变为脓疱,亦有开始即出现脓疱者。小疱最初丰满紧张,边缘有轻度红晕,后脓液下沉,集于疱底,呈半月状,疱壁薄,易破,露出潮红糜烂面,后结成蜡黄色或灰黄色痂,互相融合。有的中央自愈而边缘扩张成环状,自觉搔痒。伴有发热心烦,口渴,自汗,身体乏力,脉濡散,苔黄腻。现代医学对此症的治疗一般使用抗菌药。但由于近年来滥用抗菌药,使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增加了治疗难度和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湿热型脓疱疮的药膏。它具有清热化湿,解毒消炎的功能,治疗湿热型脓疱疮效果好。能达到搽抹方便,安全有效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大黄、连翘、天花粉、紫花地丁,板蓝根,野菊花6种原料药构成。

本发明中的大黄,性味苦,寒。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主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起,腹痛后重,湿热发黄,经闭,症瘕。外治痈肿疔毒,烫火灼伤。

本发明中的连翘,性味苦,寒。含皂甙、酚甙、生物碱、维生素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排脓。主治热病初起,丹毒,热淋,斑疹,小便淋闭。

本发明中的天花粉,性味甘,酸,寒。含蛋白质,皂甙,多糖等。降火润燥,排脓消肿,止渴生津。主治消渴,黄疸,热病口渴,乳痈痔漏。

本发明中的紫花地丁,性味苦,寒。含甙类,黄酮类,蜡等。清热解毒。主治痈疽疮疡,瘰疬恶疮。

本发明中的板蓝根,性味苦,寒。含氨基酸,靛甙,介子甙,靛红等。清热凉血,消肿解毒。主治热病发斑,丹毒,咽喉肿痛,大头瘟,吐血,衄血。

本发明中的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疔毒,咽喉肿痛,风火赤眼,皮肤瘙痒。

湿热型脓疱疮的病因病机为夏秋季暑湿邪毒入侵,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蒸皮肤而 致。本发明具有清热化湿,解毒消炎的功能,治疗湿热型脓疱疮效果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临床应用证明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1、配方及重量比例:大黄10份、连翘18份、天花粉15份、紫花地丁20份、板蓝根25份、野菊花20份。

2、制作方法:将上述原料药按比例称量配齐,用制药设备器械炮制合格,提纯浓缩混合均匀后制成细粉和调和剂按比例制成软膏外用搽抹患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