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阳不振型白喉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27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治心阳不振型白喉的中药配方,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喉是由革兰染色阳性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咽喉、鼻等处灰白粗厚的假膜形成及外毒素引起的心肌、神经及其他脏器的损害。心阳不振型白喉常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短促,尿少。脉细弱。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治心阳不振型白喉的中药配方。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治心阳不振型白喉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参15-20克、甘草8-15克、附子10-20克、白术15-20。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将阿胶、麻仁、党参、牡丹皮洗净,一起加水1500克煎煮,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15分钟,过滤去渣,留汁液即可;一天内服二次。

本发明提供的治心阳不振型白喉的中药配方,有益气回阳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治心阳不振型白喉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白参20克、甘草8克、附子20克、白术15-20。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将阿胶、麻仁、党参、牡丹皮洗净,一起加水1500克煎煮,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15分钟,过滤去渣,留汁液即可;一天内服二次。本发明提供的治心阳不振型白喉的中药配方,有益气回阳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