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外洗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6445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外洗中药。



背景技术:

湿疹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

疹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皮肤病,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

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治疗有显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湿疹的外洗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湿疹的外洗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

成:荆芥10-14克,防风13-17克,苦参28-32克,海桐皮13-17克,白藓皮28-32克,地肤子28-32克,白附子13-17克,野菊花13-17克,马鞭草13-17克,花椒8-12克,蝉蜕10-14克,苍耳子13-17克,大黄13-17克,枯矾10-14克,明矾10-14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荆芥12克,防风15克,苦参30

克,海桐皮15克,白藓皮30克,地肤子30克,白附子15克,野菊花15克,马鞭草15克,花椒10克,蝉蜕12克,苍耳子15克,大黄15克,枯矾12克,明矾12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发表,

祛风,理血,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痛。

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藓,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

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杀虫。治风湿痹痛,痢疾,牙痛,疥藓。

白藓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藓,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

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白附子:祛风痰,逐寒湿,定惊痫。治中风痰壅,偏正头痛等。

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蒺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马鞭草: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花椒: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蛔虫腹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痛,明目退翳,止痉。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痛,麻疹不透,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惊痫夜啼,破伤风等症。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治风寒头痛,鼻渊头痛,风湿痹痛,四肢拘挛,风疹瘙痒,疥藓麻风。

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枯矾: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等。

明矾: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治癫痫,喉痹,痰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藓,水、火、虫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湿疹的外洗中药:荆芥10克,防风13克,苦参28克,海桐皮13克,白藓皮28克,地肤子28克,白附子13克,野菊花137克,马鞭草13克,花椒8克,蝉蜕10克,苍耳子13克,大黄13-克,枯矾10克,明矾10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湿疹的外洗中药:荆芥12克,防风15克,苦参30克,海桐皮15克,白藓皮30克,地肤子30克,白附子15克,野菊花15克,马鞭草15克,花椒10克,蝉蜕12克,苍耳子15克,大黄15克,枯矾12克,明矾12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湿疹的外洗中药:荆芥14克,防风17克,苦参32克,海桐皮117克,白藓皮32克,地肤子32克,白附子17克,野菊花17克,马鞭草17克,花椒12克,蝉蜕14克,苍耳子17克,大黄17克,枯矾14克,明矾14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