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574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与风疹名称相近,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种通常的皮肤病。由各种起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导

致局部水肿性的损害。选择适宜的中药治疗可取得佳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治疗荨麻疹的中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

葛根8-12克,柴胡10-14克,牛子4-8克,白芍7-11克,炒天虫10-14克,桔梗7-11克,蝉衣4-8克,钩藤7-11克,生石膏13-17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葛根10克,柴胡12克,牛子6

克,白芍9克,炒天虫12克,桔梗9克,蝉衣6克,钩藤9克,生石膏15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葛根: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柴胡:和解少阳,舒肝和胃,升阳举陷。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热入血室。

牛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

痒,痈肿疮毒。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

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炒天虫: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

痛,小便癃闭。

蝉衣:疏散风热,透疹止痛,明目退翳,止痉。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痛,麻疹不透,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惊痫夜啼,破伤风等症。

钩藤: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痢抽搐,妊娠子痢,高血压症。

生石膏:生津止渴,清热,收敛,生肌。治热病,壮热不退,口渴烦躁,脉洪大,温病高

热,身发斑疹,胃火亢盛,牙龈肿痛,口臭,风热袭肺,高热咳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葛根8克,柴胡10克,牛子4克,白芍7克,炒天虫10克,桔梗7克,蝉衣4克,钩藤7克,生石膏13克。

实施例2、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葛根10克,柴胡12克,牛子6克,白芍9克,炒天虫12克,桔梗9克,蝉衣6克,钩藤9克,生石膏15克。

实施例3、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葛根12克,柴胡14克,牛子8克,白芍11克,

炒天虫14克,桔梗11克,蝉衣8克,钩藤11克,生石膏17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