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脚汗、除脚臭和治脚气的功能洗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1353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抑脚汗、除脚臭和治脚气的功能洗液,也可去除狐臭。

技术背景

脚气即足癣,俗名“香港脚”,系真菌感染引起的足部传染性皮肤病。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真菌的生长。造成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剧痒。甚至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脚臭”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脚气多汗症常常伴发脚臭。

一般预防措施:1.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2.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3.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4.情绪宜恬静,兴奋和激动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足癣。这些措施的核心是防止脚汗过多。

腋臭,俗称“狐臭”,排出体外的汗水经过发达的大汗腺的分解后产生一种令人不舒服的气味,而人体的大汗腺集中于腋窝,于是产生腋臭,天热时味道难闻。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从事体力劳动人员较多,天热时,人体臭味常有发生,“脚臭”现象比较普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需求,根据足癣病多汗的性质,提供了一种抑脚汗、除脚臭和治脚气的功能洗液,可以通过简单洗脚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也可去除狐臭。

本发明实现过程:

抑脚汗、除脚臭和治脚气的功能洗液,其在普通浴液中加入了除臭止汗组分和抗真菌物质,所述除臭止汗组分含有乌洛托品,抗真菌物质为酮康唑。

所述除臭止汗组分为乌洛托品和配伍组分组成,所述配伍组分选自冰片、樟脑、薄荷醇,乌洛托品含量为1-30%,优选为5-30%;配伍组分含量为0.1-20%,优选为0.1-1%。

上述酮康唑含量为1-10%。

上述功能洗液中溶剂是水,助溶剂为二甲基亚砜。

酮康唑可治疗真菌感染,也可以治疗由皮真菌或酵母菌引起的皮肤、毛发和指(趾)的感染(皮真菌病、甲癣、念珠菌性甲周炎、花斑癣、头皮糠疹癣性毛囊炎及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等)。

乌洛托品外用具有治癣、止汗、治腋臭脚臭作用。

冰片具有抗菌、抗炎、镇痛作用,能促进透皮吸收作用,是一种有效的透皮促进剂;樟脑具有通窍醒神,消肿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薄荷醇具有局部止痒、止痛、清凉等作用,薄荷醇对多种药物的经皮渗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DMSO对许多药物具有高溶液性、渗透性、本身具有消炎、止痛,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能增加药物吸收和提高疗效。各种药物溶解在DMSO中,涂在皮肤上就能渗入体内。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病区局部药物含量,降低身体其他 的药物危害。

本发明功能洗液仅仅通过简单洗脚即可达到抑脚汗、除脚臭和治脚气的目的,还可以有效去除狐臭。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茉莉香型除臭沐浴液

生产工艺:先将配方量约三分之一的去离子水加入料锅,依次加入CAB、6501、搅拌均匀,再将EDTA、珠光片搅拌均匀,再将乌洛托品、酮康唑、DMSO搅拌溶于三分之一的水中,加入料锅搅拌均匀;然后边搅拌边将70%K12NH4和70%AESNH4 加入,将剩余去离子水加入料锅搅拌均匀,升温60-70度,待全部溶解,冷却至45度,加入卡松和香精,冷至室温出料。装入紫外线消毒的瓶中,成品。

实施例2薄荷香型除臭沐浴液

生产工艺:先将配方量约一半的去离子水加入料锅,依次加入CAB、6501、AES-Na搅拌均匀,再将薄荷醇、EDTA、珠光片搅拌均匀,再将乌洛托品、酮康唑、DMSO搅拌溶于三分之一的水中,加入料锅搅拌均匀;然后将剩余去离子水加入料锅搅拌均匀,升温60-70度,待全部溶解,冷却至45度,加入卡松和香精,冷至室温出料。装入紫外线消毒的瓶中,成品。

实施例3玫瑰香型沐浴露

生产工艺与实施例1类似。

本品经 50 余人适用,可有效除臭、除异味,且止痒止汗,治脚气。

注意事项:皮肤破裂者,脚干燥者,不宜使用,孕妇儿童慎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