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基于电子制冷的物理退热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2931阅读:8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创造属于人体保健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用于人体降温的基于电子制冷的物理退热贴。



背景技术:

传统对高烧患者除药物治疗外,最简易、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就是用低浓度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擦洗患者皮肤时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但酒精易产生过敏刺激皮肤产生不适。所以,家庭会采用湿毛巾替代酒精。无论采用酒精或是其他液体都可能面临体温过度下降,且频繁的更换也带来操作上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新型的基于电子制冷的物理退热贴,有效降低看护成本,环保可循环利用,降温效果明显持续,无化学成分泄露及挥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的基于电子制冷的物理退热贴,由内向外依次为亲肤层、电气层、保护层;所述电气层设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多个半导体制冷片通过线路连接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电气层边缘,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接口;所述亲肤层设有体温检测装置,所述体温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板。

进一步的,所述体温检测装置为体温传感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设有告警灯。

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为导热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散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电气层为隔热材质层。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口为USB电源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设有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基于电子制冷的物理退热贴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创造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半导体热电制冷片进行热导出从而更有效的对体表进行降温。

2.本发明创造带有体温监测单元,以判断设备运行功率,防止降温过度,在体温到达危险值时发出警示。

3.采用低压低流的直流电供电,配合市面销售的常规移动电源(充电宝)即可使用,安全实用。

4.采用蓝牙通讯与手机相连,可使用手机对设备进行操作并记录体温变化供病情参考。

5.功耗低,无风扇或液体冷却结构,无压缩机结构。

6.全部为固态器件,尺寸小,可冷却到体表温度以下。

7.工作时没有噪音、没有污染,没有震动,寿命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保护层; 2、电气层; 3、亲肤层;

4、控制板; 5、半导体制冷片; 6、体温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本发明创造的原理为珀尔帖效应。

所述珀尔帖效应的说明:一八三四年法国人珀尔帖发现了与塞贝克效应的相反效应,即当电流流经两个不同导体形成的接点时,接点处会产生放热和吸热现象,放热或吸热大小由电流的大小来决定。

本发明创造的特点为:

采用半导体热电制冷片进行制冷,配合体温监测对皮表进行合理降温。

半导体制冷片是一个热传递的工具。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但是半导体自身存在电阻当电流经过半导体时就会产生热量,从而会影响热传递。而且两个极板之间的热量也会通过空气和半导体材料自身进行逆向热传递。当冷热端达到一定温差,这两种热传递的量相等时,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点,正逆向热传递相互抵消。此时冷热端的温度就不会继续发生变化。为了达到更低的温度,可以采取散热等方式降低热端的温度来实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创造分为三层,由内向外依次为亲肤层3、电气层2、保护层1;所述电气层2设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5,所述多个半导体制冷片5通过线路连接控制板4;所述控制板4设置在电气层2边缘,所述控制板4上设有控制模块和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采用低压低流的直流电供电,配合市面销售的常规移动电源(充电宝)即可使用,功耗低,安全实用;所述保护层1使用散热材料制成,无风扇或液体冷却结构,无压缩机结构。所述亲肤层3使用导热、绝缘的材料制成,亲肤层3还设有体温检测装置6,所述体温检测装置6连接所述控制板4。

其中,所述体温检测装置6为体温传感器,所述控制板4设有告警灯。体温传感器检测实时体温,发送到控制模块,防止降温过度,在体温到达危险值时通过告警灯发出警示。

所述控制板4还设有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采用蓝牙通讯与手机相连,可使用手机对设备进行操作并记录体温变化供病情参考。

另外,所述电气层含有发泡材料及热反射镀膜材料,发泡材料使电气层产生空气层增加热传导阻力,而镀膜材料因质地轻薄不会破坏产品应具备的柔性且能够增加对热的反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