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顶端动态微阀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8221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闭合顶端动态微阀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与美国专利第8,500,775号和美国专利第8,696,698号有关,这些专利的全部内容以参考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执行医学栓塞治疗的阀,具体地涉及一种增加治疗剂进入靶向血管的渗透并且减少治疗剂进入非靶向血管的反流的阀。



背景技术:

栓塞术、化疗栓塞术、和放射栓塞术疗法在临床上常常用于治疗一系列的疾病,例如富血管性肝肿瘤、子宫肌瘤、肝中的继发性癌转移、大脑中的富血管性脑膜瘤的手术前治疗、和用于治疗咳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栓塞剂可具体化为不同的形式,例如被置于动脉血管中的微球、液体、泡沫、或胶。这些微球可不加涂层或者加涂层。在给微球加涂层的情况下,涂层可以是化学治疗剂、辐射剂或其它治疗剂。当期望将小血管栓塞时,采用小微球尺寸(例如,10 μm-100 μm)。当要将较大的血管栓塞时,通常选择较大的微球尺寸(例如,100 μm-900 μm)。

虽然被认为是具有最低限度或有限创伤性的栓塞剂疗法常常提供良好的结果,但它们具有低发生率的会导致不良事件和发病的非靶向栓塞。使用输注微导管的输注允许双向流动。也就是说,利用微导管来输注栓塞剂,除了允许血液和栓塞剂被反向推动(反流)外,还允许血液和输注的栓塞剂向前运动。治疗剂的反流导致对周围健康组织的非靶向损伤。在介入性肿瘤栓塞手术中,目的是利用放射治疗或者化学治疗来攻击癌症肿瘤。重要的是维持在靶器官内的整个血管树中的前向流动,以便将治疗剂输送进入远端血管(其中治疗会是最有效的)。这个问题在富血管性肿瘤中或者在已经历化疗的患者中被放大,其中缓慢的流动限制所输送治疗剂的剂量并且在医生输送期望的剂量之前非常会发生治疗剂向非靶组织的反流。

在栓塞剂输注过程期间,在血管树中的多个位置血管中的压力发生变化。最初,压力在近侧较高,并且在血管的长度上减小。当存在压力降时,发生治疗剂的前向流动。如果在血管的长度上不存在压力降,治疗剂则不向下游流动。如果在一个位置存在较高的压力(例如在导管的孔口处),那么栓塞治疗剂在朝向较低压力的方向上流动。如果在输注导管的孔口处所产生的压力大于接近导管孔口的血管中压力,那么部分的输注的栓塞治疗剂向上游方向行进(反流)进入非靶血管和非靶器官。甚至在具有强前向流动的血管中也会发生此现象,如果输注压力(在导管孔口处的压力)充分地高。

在栓塞术手术期间,栓塞剂堵塞远端血管并且阻止流体泄漏进入毛细血管系统中。这导致远端血管中的压力增加。由于压力的增加,存在压力梯度的降低,因此流动在远端血管中减慢或停止。在栓塞术手术的后期中,较大的血管变得被栓塞并且压力向近侧增加直到存在有效地在整个系统中具有恒定压力的一个系统。该效果是缓慢的流动(甚至在较大的血管中)并且栓塞剂不再向远侧行进进入靶(肿瘤)。

在使用输注导管的当前临床实践中,医生试图用不导致反流的压力来输注栓塞剂。为此,医生减慢输注速率(和输注压力)或者完全地停止输注。本发明的输注导管和技术的临床影响是双重的:输送低剂量的治疗性栓塞剂,以及存在低的进入靶血管中的远端渗透。

此外,反流可以是时间敏感的现象。有时,反流是作为对栓塞剂注射的响应而发生,其中反流是以过快以致人操作者来不及反应的方式而迅速地发生(例如,在毫秒的时间尺度中)。另外,反流会瞬时地发生,随后是前向流动在血管中的暂时恢复,随后只是另外的反流。

图1示出了在肝动脉106中的常规(现有技术)栓塞术治疗。导管101在肝动脉106中输送栓塞剂(微球)102,目的是将靶器官103栓塞。重要的是在栓塞剂102的输注期间维持血液的前向流动(方向箭头107),因为该前向流动是用于将栓塞剂102输送进入靶器官103的血管床的深部。

连续地注射栓塞剂102,直到在肝动脉的远端区中看见造影剂的反流。通常,因为很少可以直接看见栓塞剂102,所以可将造影剂添加到栓塞剂102中。造影剂的添加允许造影剂反流(由箭头108表示)的可视化,该造影剂是栓塞剂102反流的标识物。该反流会不理想地导致栓塞剂102被输送入接近导管101顶端的副动脉105中。栓塞剂102在副动脉105中的存在导致在非靶向器官104中的非靶向栓塞,该非靶向器官可以是肝、胃、小肠、胰腺、胆囊、或其它器官的其它叶。

栓塞剂的非靶向输送会对人体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例如,在肝治疗中,栓塞剂的非靶向输送会对包括胃和小肠的其它器官具有不良影响。在子宫肌瘤治疗中,栓塞剂的非靶向输送会栓塞一个或两个卵巢从而导致月经周期的消失、会降低生育力的细微卵巢损伤、绝经早发、和在一些情况下对卵巢的实质性损伤。其它意外的不良事件包括单侧臀部深部疼痛、臀部坏死、和子宫坏死。

介入放射科医生常常试图通过缓慢地释放栓塞剂并且/或者通过输送减小的剂量而减小反流的量及影响。增加的时间和复杂性、对患者和医生的增加的X射线剂量(较长的患者监视)、和效率降低的可能性致使栓塞剂的缓慢输送并不是最理想的。另外,减小剂量常常导致需要多次的随访治疗。甚至当医生试图减小反流的量时,在导管顶端的局部流动状态变化过快使得医生难以控制,因此在整个输注中会出现快速瞬时反流状态。

前面并入本文中的美国专利第8,696,698号描述了一种用于以克服以前在仅使用输注导管的输注中所确认的许多问题的方式将栓塞剂输注到治疗部位的微阀输注系统。参照现有技术的图2A和图2B,微阀输注系统200包括可进行动态调节的过滤器阀202,该过滤器阀202联接到输送导管204的远端。输送导管和过滤器阀在外导管206的内部延伸。过滤器阀202利用当将其从外导管206中布置时在血管内部自动地部分膨胀的丝状元件208的其结构而被自然地弹簧偏置,并且用具有适合于对栓塞治疗剂进行过滤的孔径的聚合物涂层210进行涂覆。更具体地,过滤器阀202具有开放的远端212并且联接到输送导管204,使得经过输送导管204并从输送导管204的远端孔口214中所输注的栓塞剂在过滤器阀的内部216排出。基于此构造,当输注时,在过滤器阀的内部导致流体压力的增加并导致过滤器阀202开启,在血管中延伸,由此防止被输送栓塞剂的反流。另外,当流体被挤压经过输送导管而进入过滤器阀时,血管中的下游压力增加,这便于被输送治疗剂进入靶组织的最大吸收。此外,过滤器阀对阀附近的局部压力作出响应,由此使大体上不受限制的血液在血管中的前向流动成为可能,并且减少或停止被导入血液中的栓塞剂的反流(反流或反向流动)。

然而,美国专利第8,696,698号中的装置具有并非始终会是有利的某些问题。在各种所公开的附图44中,图示的装置具有大的远端直径,这限制了在曲折的分支血管中的可跟踪性。在收拢的未展开状态中,该装置的远端是由外导管206的尺寸所限定,该尺寸可以显著地大于支撑过滤器阀202的输送导管204的外直径并且显著地大于用于将微阀引导到在血管内部的靶位置的导丝(未图示)的外直径。因此,对进入较小血管分枝的过滤器阀的跟踪不具有期望的可靠性。另外,一旦跟踪该装置到治疗位置,过滤器阀的布置要求克服过滤器阀与外导管之间的摩擦力。克服这种摩擦力有可能会磨除在过滤器阀上的聚合物涂层。美国专利第8,696,698号中所公开的其它附图中提供了对这种设计的改进,因此以将会便于跟踪的方式而减小该装置远端的外直径的尺寸。然而,一旦美国专利第8,696.698号中的过滤器阀202的任何实施例被图示处于开启构型,那么它们采取开放的截头圆锥的形状,这允许使治疗性栓塞剂反流进入阀。这会导致治疗剂滞留在过滤器阀中,尤其是在血管内部的缓慢前向流动的状态下,这有可能将会导致不完全的给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注装置;该输注装置包括:外导管、延伸经过外导管的内输注导管、和联接到外导管和内导管的可减小动态调整的过滤器阀。该过滤器阀是由被偏置从而发生径向膨胀的自然地弹簧偏置的丝状结构所构成,并且具有近端和远端。该过滤器阀的近端联接到外导管的远端,该过滤器阀的远端联接到内导管的远端。该过滤器阀具有闭合的过滤远端部,其中该阀的近端部和远端部被在过滤器阀的最大直径周围的圆周所隔开。内输注导管构造成在远端方向上将治疗性栓塞剂输送到过滤器阀的闭合远端部。

通过使内导管的远端相对于外导管的远端纵向地位移,可以手动地使过滤器阀在开启构型与闭合构型之间位移。通过使内导管相对于外导管向远侧位移,而使过滤器阀转变成适合于输送到治疗部位的收拢构型。在收拢构型中,顶端呈锥形并且采取具有在行进到治疗部位的导丝上方的优异可跟踪性的形式。为了展开该过滤器阀,而相对于外导管将内导管收回从而导致该过滤器阀重新布置,从而导致朝向血管壁的径向膨胀。另外,阀的弹簧偏置也使过滤器阀径向地膨胀,尤其是当过滤器阀的相反侧上经受压力差时。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该过滤器阀的近端部具有与过滤器阀的远端部不同的径向膨胀力。更优选地,近端部具有比远端部明显更大的径向膨胀力。一旦该过滤器阀处于展开的开启构型中,即,其中远端顶端相对于输送位置处在收回位置,过滤器阀动态地对在过滤器阀附近的局部压力做出响应。在该动态响应操作中,允许血液在血管中的大体上不受限制的前向流动,同时防止反流从而阻止治疗剂在血管内的反流。

当手术结束将输注装置收回时,可以将内导管进一步收回入外导管中(使得过滤器阀大体上被反转并且被接纳于外导管内部),由此捕获并容纳滞留在过滤器阀上的任何治疗剂。

附图说明

现有技术的图1示出了具有反流进入非靶器官中的栓塞剂的在肝动脉中的常规栓塞导管。

现有技术的图2A和图2B分别是处于未展开构型和展开构型中的现有技术过滤器阀装置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处于展开状态和未展开状态中的治疗性过滤器阀装置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被展开的过滤器阀装置的远端的形状的示意图。

图5是被展开的过滤器阀装置的远端的另一形状的示意图。

图6A-图6D是在使用中的图3A和图3B的过滤器阀装置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不连续示意图,其中该装置的远端图示位于血管的内部。

图7是处于展开构型中的过滤器阀装置的远端的透视远端摄像图。

图8A-图8C是处于非展开构型和展开构型中的过滤器阀装置的远端的示意图,显示了不透射线的标记带的各自位置。

图9是反映在过滤器阀装置的远端的可变压力控制的图形。

图10A-图10C是被展开的过滤器阀装置的示意图,利用可变压力控制来选择性地输注到主要血管和分支血管。

图11是用于过滤器阀装置的一个替代涂层构造的示意性远端视图。

图12是用于过滤器阀装置的另一个涂层构造的示意性远端视图。

图13是用于过滤器阀装置的又一个替代涂层构造的示意性远端视图。

图14是用于任何过滤器阀装置的编织角构造的示意性远端视图。

图15是用于过滤器阀装置的另一个构造的示意性远端视图。

图16是用于过滤器阀装置的又一个构造的示意性远端视图。

图17A-图17C是处于非展开、部分展开、和完全展开构型中的过滤器阀装置的再一个构造的远端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A-图17C的过滤器阀装置的远端视图,图示说明了在过滤器阀远端部中的金属丝的一种布置。

图19是过滤器阀装置的远端视图,示出了金属丝在过滤器阀远端部中的一种替代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人体及适于由使用者手动操作的本文中所描述的装置和系统的部件,术语“近端”和“远端”是参照使用者的手而定义,其中术语“近端”更加靠近使用者的手,而术语“远端”更加远离使用者的手,除非具体地提供替代的定义。

图3A和图3B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微阀装置300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注意到图3A和图3B中所示出系统的各个部分并非被图示为与它们的公称尺寸成比例,相反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将远端部显著地放大。如图3A中所示,装置300包括:具有近端304和远端306的柔性的外导管302、延伸经过外导管304并且相对于外导管304可纵向地位移且具有近端310和远端312的柔性内输送导管308、及联接到外导管304和内导管308的远端306和312的过滤器阀314。优选地利用刚性管状联接构件318将内导管的近端310安装到套节(hub)316。管状联接构件318优选地是不锈钢海波管或者类似的结构。输注管腔320被限定在从套节316到内导管的远端312,并且适合于将治疗剂(包括栓塞剂)从患者身体(未图示)的外部输送到在患者中的靶血管(动脉或静脉)。外导管302的近端304优选地包括侧臂端口322,该侧臂端口322与形成于内导管304与外导管308之间的环形空间324流体连通并且延伸进入过滤器阀314的内部,以便冲洗过滤器阀的环形空间324。例如,用润滑剂(包括生理盐水)冲洗这种空间,可减小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的摩擦从而便于在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的纵向移动。

将第一不透射线的标记带326设置在内导管308的远端312,将第二优选地较大不透射线的标记带328设置在外导管302的远端306。以相对于第二标记带328的规定的位置关系,将第三不透射线的标记带330提供给内导管308。例如,当内导管302和外导管308被定位成导致过滤器阀314处于展开构型时,第三标记带330可与第二标记带328共同纵向地定位,如图3A中所示和如下所述。图3B示出了处于非展开构型中的微阀装置300、及三个标记带326、328、330的相对定位。在装置300的使用期间,利用X射线透视所看到的标记带326、328、330的体内相对位置反映了内导管和外导管的远端306、312的位移及过滤器阀的随后的构型,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手柄332任选地被设置在内导管302和外导管308的近端(包括管状联接构件318)或者与该近端相邻,以便可控制地使内导管与外导管相对于彼此纵向地位移。仅通过举例,手柄322可包括标准的滑块组件(例如采用卷轴和轴的形式),该滑块组件将使用者的手动纵向移动转换成期望的和受控制的在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的纵向位移。作为又一个替代,该手柄可包括连接到导螺杆的旋钮334,该导螺杆将使用者的手动旋转运动转换成期望的和受控制的在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的纵向位移,例如由箭头336所示(图3B)。

内导管308的长度是在2和8英寸之间并且具有在0.67 mm和3 mm之间的外直径(对应于导管尺寸2 French至9 French),并且包括:由氟化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或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所制成的衬里;由金属(例如不锈钢或钛)或聚合物(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液晶聚合物)所制成的编织物;和由聚醚嵌段酰胺热塑性弹性树脂(例如PEBAX®)、聚氨酯、聚酰胺、聚酰胺的共聚物、聚酯、聚酯的共聚物、氟化聚合物(例如PTFE、FEP)、聚酰亚胺类、聚碳酸酯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或者用于制造在血流中所使用的导管的任何其它标准或特性材料所制成的外涂层。

外导管302是由聚氨酯、聚酰胺、聚酰胺的共聚物、聚酯、聚酯的共聚物、氟化聚合物(例如PTFE、FEP)、聚酰亚胺类、聚碳酸酯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所构成。外导管302也可容纳由金属(例如不锈钢或钛)、或聚合物(例如PET或液晶聚合物)、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所构成的编织物。外导管302的壁厚优选地是在0.05 mm至0.25 mm的范围内,更优选的厚度为0.1 mm-0.15 mm。

过滤器阀314的远端340被融合或者固定地联接(纵向地和旋转地固定)到与内导管308的远端312相邻的位置,但优选地从内导管308的远端312略微向近侧位移,并且过滤器阀的近端342被融合或者联接在外导管302的远端306或者与外导管302的远端306相邻。

过滤器阀314是由一根、两根或更多的金属(例如,不锈钢或镍钛合金)或者聚合物丝350所组成,当展开且不经受外力时这些丝形成大体上闭合的形状。在使用聚合物丝的情况下,丝350可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液晶聚合物、氟化聚合物、尼龙、聚酰胺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聚合物所构成。若需要,当使用聚合物丝时,可将一根或多根金属丝连同聚合物丝共同使用。根据其中使用金属丝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丝可以是不透射线的材料,从而便于在身体内部跟踪过滤器阀314及其构型。在展开的膨胀直径构型中,能够利用流体力改变过滤器阀314的形状。优选的是,丝350不在它们的端部之间彼此粘结,从而使阀能够响应于动态流动状态而迅速地自动开启和关闭。过滤器阀的多根丝350优选地加以编织,并且可以在它们的端部之间相对于彼此运动。如在下文中所描述,使丝发生弹簧偏置(即,它们具有“形状记忆”)以便采取期望的相对于彼此的交叉角,使得阀可以自行采取期望的形状。

在图3A中所示的装置中,虽然所采取的形状大体上为球形(如在下文中的描述),但形状也可以是大体上锥台形。用于本文中的目的,术语“大体上球形”应当被理解成不仅包括球形,而且包括大体上为圆形的形状(这包括球形部)或者圆形的椭圆形形状314a,例如图4中所示,或者其一部分。为了本文中的目的,术语“大体上为锥台形”应被理解成不仅包括大体上为截顶的锥形,而且包括截顶的双曲面、截顶的抛物面、和任何其它形状314b,该形状从位于外导管302的远端306的圆形近端342b开始并且从此处开始发散并且在与内导管308的远端312相邻的过滤器阀的远端340b重新向下闭合,如图5中所示)。在所有实施例中,过滤器阀314的形状在外导管302和内导管308的各自端部306和312处或者与之相邻的位置向下闭合,并且可以由近端半球形部346和远端半球形部348、或者两个圆锥形部、或者近端球形部和远端圆锥形部、或者近端圆锥形部和远端球形部、或者具有在这两个部分之间的介于中间的成形部的任何的前述部分(这些部分优选地在各部分的最大直径端连接到一起)所限定。因此,应理解的是过滤器阀314的近端部346和远端部348不要求在结构中是纵向对称的,并且可以是不对称的,这在图3B中所示过滤器阀314的非展开构型中是显而易见的。被连接的近端部和远端部各自可具有取向在不同的下述的编织角的丝。另外,可经由丝的端部、或者利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过滤材料。将近端部与远端部机械地连接。

过滤器阀314被设计用于通过内导管与外导管相对于彼此的运动而在非展开构型与展开构型之间手动地重新布置,其中在非展开和展开构型的各自构型中过滤器阀的远端向远侧从外导管的远端延伸出。如图3B和图6A中所示,在非展开构型中,过滤器阀314具备适合于在导丝360(图6A)上方跟踪该装置经过血管362到治疗部位的较小最大直径。使内导管308相对于外导管302向远侧位移(在箭头380的方向上)从而拉伸或呈递处于具有锥形顶端的细长构型中(其中便于在导丝360上方的可跟踪性)的过滤器阀。在此收拢非展开构型中,优选地尽量地将内导管308相对于外导管302向远侧推动。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过滤器阀的该非展开细长构型在至少50%、优选地至少75%的其长度上向远侧形成锥形。

然后,参照图6B,一旦将过滤器阀定位于在血管362中的治疗部位,可以相对于外导管302将内导管308收回(在箭头382的方向上)从而使过滤器阀314膨胀并且导致过滤器阀采取(最初)在血管内部部分展开的构型,其中过滤器阀不密封并抵靠血管壁362。可替代地或其后,如图6C中所示,可以进一步相对于外导管302将内导管308收回(如由箭头384所表示)从而使过滤器阀314更充分地膨胀以便密封并抵靠血管壁362。图7中也示出了过滤器阀314的此构型。当被收回进入图6B中所示的构型时,过滤器阀314的近端构成了面向远端的平面或凹形表面368(其中应理解的是在过滤器阀的非展开构型中提供面向远端的凸形或凸形圆锥形表面),同时面向近端的表面仍然为未改变的形状并且大体上为平滑的凸面。然后,利用展开的过滤器阀,在压力作用下将栓塞剂388向远侧输送经过内导管并从内导管中输送出,经过过滤器阀的远端而进入血管。以这种方式输送栓塞剂将导致下游压力变化,该下游压力变化最初导致比过滤器阀的上游更高的过滤器阀远端的压力,从而迅速地密封到血管壁并且将所有的输注压力引导到下游。在其开启位置中,过滤器阀阻止栓塞剂在近端“反流”方向上向上游行进经过过滤器阀。另外,因为过滤器阀呈闭合形状并且将栓塞剂输送到过滤器阀的远端,所以将100%的输送剂量提供给患者;即,没有任何剂量滞留在过滤器阀内的可能性。此外,展开的过滤器阀的近端表面的形状提供对血液在下游方向上通过过滤器阀的减小的阻力,但以不同的取向(也就是说大体上垂直于血管壁)提供面向远端的表面并且具有针对上游方向上的流动的很大的阻力从而防止反流。

现在转向图8A-图8C,上述不透X射线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标记带326、328、330便于确定过滤器阀的体内构型。参照图8A,仅通过举例,当图示的三个标记带326、328、330相互间隔时,可以表示过滤器阀314处于非展开构型。在图8B中,由于第三标记带330显著地更加靠近第二标记带328而偏移,因而可以表示过滤器阀314处于部分展开的构型,其中相对于外导管302将内导管308稍微地收回。在图8C中,利用荧光透视法将会显示两个带326、328,其中第二标记带326遮盖了第三标记带330(图8B),从而表示完全展开的构型。标记带的其它相对关系能够提供关于过滤器阀状态的荧光标记。

现在参照图9,当在非展开构型中使过滤器阀行进到在血管内部的治疗部位时,在过滤器阀的近端侧和远端侧之间产生非常小的压力差(例如,2.5 mmHg)。当过滤器阀被部分地开启时,即,展开但不延伸至血管壁(在图9中被标示为展开“'25%”),在阀近端侧与远端侧之间产生小但相对较大的压力差(例如,5 mmHg)。当过滤器阀被完全地开启使得过滤器阀与血管壁接触(表示为展开“50%”)时,在过滤器阀的近端侧和远端侧之间产生最大的压力差(例如,10 mmHg)。当过滤器阀被完全地开启并将输注液经过内导管的孔口输注到过滤器阀的远端位置时,在过滤器阀的近端侧和远端侧之间产生明显较大的压力差(例如,10-20 mmHg)。参照图10A-图10C,该范围的所产生压力差可以用于对在过滤器阀下游的不同直径血管减小选择性治疗。参照图10A,利用显著的在过滤器阀的近端侧与远端侧之间所产生的流动和压力降,而将输注液向下游至少引导到最大的靶血管370。然后,参照图10B,通过增加输注液的流体压力而产生压力差的增加,而将对在初始输注液压力下的灌注有抵抗作用的其它较小的靶分支血管372减小灌注。最后,参照图10C,通过再次增大压力差,甚至可以对较小的靶分支血管374进行灌注。类似地,就意图仅限于某些血管的治疗而言,远端压力可以是低于被要求灌注较小血管的压力的限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阀优选地能够在栓塞术治疗过程之后被布置成其闭合位置以便从患者中取出。在用于治疗后从患者中取出的一个构型中,只在展开构型中将阀收回。在另一个构型中,进一步将内导管308相对于外导管302收回,从而使一部分或全部的远端过滤器阀348反转进入近端阀346,以便容纳在治疗后有可能会滞留在过滤器阀上的栓塞剂。在又一个构型中,如图6D中所示,再进一步将内导管相对于外导管(在箭头386的方向上)收回,从而使整个过滤器阀314反转进入外导管302,以便完全地容纳在治疗后有可能滞留在过滤器阀上的任何栓塞剂。

现在,如在前面并入本文中的美国专利第8,696,698中所描述,三个参数有助于确定展开的过滤器阀的性能和特性:阀的径向(向外)力、阀从闭合状态变为开启状态的时间常数、和过滤器阀的孔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当过滤器阀膨胀为展开构型时,使第一内导管和外导管发生位移从而使过滤器阀的远端相对于过滤器阀的近端移动,由此使阀缩短和膨胀到展开构型。然而,一旦被展开,当在内导管的远端孔口处的压力大于血压时,过滤器阀完全地膨胀到血管壁(即,达到开启状态)。当血液正在向上游流动时过滤器阀也处于展开但闭合的状态(其中过滤器阀从血管壁中被收回),或者在从近端到远端的方向上(其中压力大于在内导管孔口处的压力)。另外,当作用于过滤器阀上的径向膨胀力(即,除了在阀的远端表面上方的远端血管中的压力外,滤阀自身的膨胀力)大于作用于过滤器阀上的径向压缩力(即,在过滤器阀的近端表面上方的近端血管中的压力)时,过滤器阀完全地膨胀,因此阀采取开启构型。因此,过滤器阀的径向膨胀力被选择为低(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以便在下游远端方向上的正常血液流动将防止展开的过滤器阀达到开启状态。该低膨胀力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支架、覆膜支架、远端保护过滤器和其它血管装置的膨胀力,这些具有显著较高的径向膨胀力。应理解的是膨胀力充分地低以致它将不会导致内导管相对于外导管而移动;这种相对移动优选地只由该装置的使用者而实现。

编织物的径向膨胀力是由Jedwab和Clerc进行描述(《应用生物材料杂志》,第4卷,77-85页,1993年)之后由DeBeule更新(DeBeule等人,《生物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中的计算机方法》,2005年)为:

其中K1、K2、K3是由下式所给出的常数:

并且I和Ip是编织物丝的表面惯性矩和极惯性矩,E是丝的弹性的杨氏模量,G是丝的剪切模量。这些材料性质以及初始编织角(β0)、最终编织角(β)、支架直径(D0)、和丝的数量(n)影响编织阀的径向力。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过滤器阀314是由24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丝350所组成,各自具有0.1 mm的直径并且预成型为8 mm直径芯棒和130°的编织角(即,使丝弹簧偏置或者具有形状记忆从而当阀采取完全展开的状态时采取相对于彼此为130°的角度并且在锥台构型开启时)。丝350优选地具有大于200 MPa的杨氏模量,并且过滤器阀314在完全展开的位置中(即,其中丝采取它们的形状记忆)优选地具有小于40 mN的径向力。更优选地,在完全展开的位置中过滤器阀314具有小于20 mN的径向力,甚至更优选地过滤器阀在展开位置中具有大约10 mN的径向力(其中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大约”被定义为平均值±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在内导管的远端孔口358处经受输注压力时,过滤器阀314在各展开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允许下游流体通过(闭合)并且防止在具有大致等于血液粘度的粘度(即,大约3.2 cP)的静止状态流体(例如,甘油)中的在0.067秒中的流体通过(开启)。为了本文中的目的,在静止状态流体中从闭合位置移动到开启位置所用的时间被称为“时间常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过滤器阀314被布置为使得过滤器阀314在具有血液粘度的流体中的时间常数是在0.01秒和1.00秒之间。更优选地,过滤器阀314被布置为使得过滤器阀在具有血液粘度的流体中的时间常数是在0.05和0.50秒之间。通过改变一个或多个的上述参数(例如,丝的数量、丝的弹性模量,丝的直径,等),可调整过滤器阀314的时间常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展开的过滤器阀充分快速地开启和关闭,从而在快速变化的压力条件存在下实现栓塞剂的高捕获效率。更具体地,如图6C中所示,由于使内导管和外导管发生位移从而使过滤器阀开放到血管壁362,因而当在内导管308的远端孔口358处的压力(展开过滤器阀314的远端)增加到高于血管362中的压力时,在过滤器阀的外周与血管壁之间的密封被增强,因此阻止栓塞剂的反流。重要的是要注意压力在整个血管中是以在血液中的声速(1540 m/s)而传送、以及阀响应于血管内部的压力变化而开启和闭合。因为可膨胀过滤器阀对压力变化作出响应,所以它以远快于栓塞剂在血液中的流速(0.1 m/s)的方式作出响应,由此防止任何栓塞剂的反流。

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编织物几何形状和丝350的材料性能与过滤器阀的径向力和时间常数密切相关。因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过滤器阀可用于不同直径和流动状态的多种血管,所以各实施例可以具有特有的优化。仅通过举例,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器阀314具有十根丝350,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过滤器阀具有四十根丝350。可以使用有任何适当数量的丝。优选地,丝直径是在0.025 mm至0.127 mm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尽管可采用其它直径。优选地,俯仰角(即,在完全开启的展开位置中由编织丝所采取的交叉角)是在100°至150°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尽管可采用其它俯仰角。优选地,丝的杨氏模量为至少100 MPa、更优选地至少200 MPa。

过滤器阀314被选择具有足够小到当血液通过过滤器阀时可捕获(过滤)血流中的栓塞剂的孔径。在采用大的栓塞剂(例如,500 μm)的情况下,丝能够单独地直接地起过滤器的作用从而防止栓塞剂通过阀(假设丝提供小于例如500 μm的孔)。可替代地,将涂层364优选地加到丝350上,更优选地加到所形成的编织物结构上,从而提供过滤功能。这种独立的聚合物过滤器尤其可用于使用较小栓塞剂的情况。可以将聚合物过滤器置于编织物结构上,通过喷涂、纺丝、电纺丝、使用胶粘剂的粘结、热熔接、编织物的机械捕捉、熔融结合、浸涂、或者任何其它期望的方法。聚合物涂层364可以是带孔的材料(例如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具有加入的孔的固体材料(例如具有激光钻出的孔的聚氨酯),或者过滤器涂层可以是被铺设到编织物上的非常薄的丝的网状物。在涂层364是薄丝的网状物情况下,通过试图使不同直径的微球通过该过滤器并且发现那种直径的微球能够大量地通过过滤器,可以确定过滤器的特征孔径。根据美国专利4,738,740,借助于静电场或者在无静电场的情况下或者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将非常薄的丝可以纺丝到旋转的芯棒上。可以用胶粘剂使如此形成的过滤器粘附到编织结构,或者可以将编织物置于芯棒和旋压在该芯棒上面或下面的过滤器上,或者同时置于编织物的上方和下方,从而大体上将编织物捕获。过滤器364可以具有通过喷涂或电纺丝及随后的二级步骤(其中孔是激光钻出的孔或者通过二级操作而形成)所形成的一些孔。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能够被静电沉积或者纺丝的材料是用于在编织物上形成过滤器,其中优选的材料能够粘结到其自身上。该过滤器可由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烯烃、聚酯、氟聚合物类、丙烯酸类聚合物、丙烯酸酯类、聚碳酸酯类、或者其它合适的材料所制成。将处于湿润状态中的聚合物纺丝到编织物上,因此理想的是该聚合物可溶解于溶剂。在该优选实施例中,过滤器是由可溶解于二甲基乙酰胺的聚氨酯所构成。将处于液体状态的聚合物材料旋涂到编织物上,其中用于静电纺丝工艺的优选浓度为5-10%固体、和用于湿法纺丝工艺的5-25%固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过滤器涂层364具有在10 μm和500 μm之间的特征孔径。更优选地,该过滤器具有在15 μm和100 μm之间的特征孔径。甚至更优选地,该过滤器具有小于40 μm、更优选地在20 μm和40 μm之间的特征孔径。最理想地,过滤器具有将允许加压的血液和造影剂通过同时阻止栓塞剂通过的特征孔径。通过允许血液和造影剂在从阀的远端朝向阀的近端的方向上反流通过过滤器,造影剂可用于指示何时靶部位被完全地栓塞并且造影剂可以用于确认栓塞术手术的临床终点。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阀允许将造影剂的反流当作临床终点的指示物同时在相同的时间防止栓塞剂的反流。另外,通过允许血液反向流动经过该过滤材料(甚至在相对较慢的流速下),可以缓解在阀的远端侧上的背压。

过滤器阀也优选地具有亲水性涂层、疏水性涂层、或者影响血液中蛋白质粘附到过滤器和具体地粘附到过滤器的孔内部的其它涂层。更具体地,该涂层对血液蛋白质的粘附具有抵抗作用。已被成功使用的一种涂层是从纽约州布兰斯堡的Hydromer公司购得的ANTI-FOG COATING 7-TS-13(防雾涂层),可以通过例如浸涂、喷涂、滚筒或流动涂布将该涂层涂覆到过滤器上。

通过孔径的适当设计和适当涂层的使用,在使用期间血液中的蛋白质将几乎立即填充孔。在加涂层多孔过滤器上的蛋白质用作压力安全阀,使得当经受大于血管压力的初始流体压力时这些孔被蛋白质填充,但在较高的压力下(例如指定的阈值压力)使蛋白质从这些孔中位移出并且使这些孔开放到血流。确定指定的阈值压力,从而防止对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及对患者的伤害。因此,该系统允许大于血管压力的压力同时限制非常高的压力(这对患者会是不安全的)。因此,该系统提供利用其它封堵装置(包括球囊)无法实现的压力调节。尽管有上述优点,但本发明不要求过滤器构造成允许血液或造影剂在任何确定的压力下在上游“反流”方向上通过。

一般认为,在开启状态中血液中的蛋白质可迅速地填充过滤器阀的孔。然而,如上所述,如果达到阈值压力,过滤器阀被设计允许血液反流经过过滤器阀的孔,同时仍然阻止栓塞剂的通过。在过滤器阀的远端表面上的一个示例性阈值压力为180 mmHg,尽管该装置可以被设计用于适应其它阈值压力。至少部分地通过在过滤器上的适当涂层的使用可以实现该目的,该涂层便于当经受阈值压力时将血液蛋白质从过滤孔中去除。这防止其中插入该装置的血管经受会导致损伤的压力。然而,未必允许血液和造影剂反流经过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过滤器涂层350优选地是以丝的均匀涂层的形式而提供,其中过滤器阀314的近端部346和远端部348具有均匀的涂层构造。因为过滤器阀314是以闭合形状的形式而通过(其中其近端346融合到外导管302,并且其远端348融合到内导管308),所以应理解的是从血管中通过并经过过滤器的任何流体或药剂必须经过两个类似的过滤器层;即,一层在过滤器阀的近端侧而一层在过滤器阀远端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过滤器阀在其近端部具有相对于其远端部为不同的径向力。径向力中的差异使依赖于流动方向的性能(即,阀性能)成为可能。优选的是,远端部具有比近端部低的径向力,如图11-16中所描绘,如下。

现在转向图11,示出了在微阀装置400远端的另一个过滤器阀414。过滤器阀414包括非均匀的过滤涂层,其中给整个过滤器阀加涂层。涂层450包括在过滤器阀的近端部426的较小的孔、和在远端部428的较大的孔。仅通过举例,较小的孔可以是大约1微米,而较大的孔可以是大约30微米。孔径中的差异可通过将较多的相同的丝状涂层设置在近端部并且将相对较少的丝状涂层设置在远端部从而提供与远端部相比较大的在近端部的径向力而提供。径向力中的差异允许过滤器阀在前向流动中具有与反流不同的性能。在前向流动中,该装置仍然保持圆锥形形状从而允许流体在其周围流动。在反流中,该非常柔弱的结构向内收拢,从而允许流体压力将该装置密封抵靠血管壁并且减小反流。

现在参照图12,示出了在微阀装置500的远端的过滤器阀514的又一个实施例。该过滤器阀514包括不均匀的过滤器涂层,其中整个过滤器阀具有涂层。涂层550包括设置在该过滤器阀的近端部526的非多孔膜、和在远端部528的多孔丝状涂层。非多孔膜不允许流动经过该膜,因此增加在该装置周围在前向流动中的前向性流动。在远端部上的多孔膜允许流动经过该装置,这使过滤器阀在反流中膨胀到壁从而更有效地阻止栓塞剂的反向流动。

现在转向图13,示出了过滤器阀614的另一个实施例。该过滤器阀具有在近端部的其内表面692上的非多孔膜涂层690、和在过滤器阀的至少远端部和优选地整个过滤器阀的外表面上的过滤涂层650。在近端部上的非多孔膜与多孔膜的组合增加前向性流动和前向流动两者中的径向强度,而在远端部上的多孔膜减小径向强度并且允许在反流中流动进入过滤器阀从而将血管密封并且阻止栓塞剂的反流。

现在转向图14,示出了过滤器阀714的另一个实施例。该过滤器阀具备具有可变编织角的构造;即,在过滤器阀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编织角。在图示的实施例,编织角在近端为较低并且在远端为较高。较低的编织角(例如在792处)优选地是在60-90°的范围内,较高的编织角(例如在794处)优选地是大于110°。较低的编织角具有与较高编织角相比更大的刚度,再次在前向流动中提供与反向流动不同的工作性态。该装置的可变编织角方面可以用于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其它实施例。

现在转向图15,示出了大体上如关于上述装置300所描述的过滤器阀814的另一个实施例。过滤器阀814的区别在于在其近端部826具有较厚的编织物827、和在其远端部828的相对浇薄的编织物829。所谓的内编织物829可以是采用与在近端部826中类似的编织物性态的单独编织物丝831的构造的结果,或者与在近端部中类似的尺寸编织物丝但在近端结构中以较密集的格子结构、和跨越过滤器阀远端部的较宽的较不密集的格子构造、或者这两个结构设计要素的组合而呈现。另外,近端部和远端部的丝可被设计用于施加不同的径向力(在近端部具有较大的力)。通过举例,可对在近端部中的编织物丝进行选择从而具有增加的弹性或弹力,无论尺寸或间距,以便根据需要而工作。近端部826与远端部828优选地被在过滤器阀最大直径833周围的圆周所划界。近端部826和远端部828可具有均匀的过滤器涂层(上面关于图4和图5所描述)或者不均匀的过滤涂层(上面关于图11-13所描述)、及共同的(上面关于图4和图5所描述)或者不同的编织角(上面关于图14所描述)。

参照图16,示出了用于大体上如上面关于装置300所描述的装置的过滤器阀914的另一个实施例。过滤器阀914包括近端的丝状编织部926(优选地用聚合物过滤材料927涂覆)、和包含聚合物过滤材料928的远端部。近端部926与远端部928优选地是由在过滤器阀最大直径933周围的圆周所划界。根据此实施例,远端部928是无编织物的;即,不包含任何自我膨胀的丝状结构。通过将用于近端部926的丝状编织物定位在芯棒(未图示)上、以及将多孔聚合物成膜材料喷涂在近端编织物上方并且还进一步向远侧喷涂到芯棒上(其中不设置编织物)以便形成无编织物的远端部928,可形成过滤器阀914。在固定之后,一旦过滤器阀914的近端部926联接到外导管904并且过滤器阀914的远端部928联接到内导管908,则将该构造从芯棒中取出,该过滤器阀具有优选的性质。在远端部928,过滤器阀914的结构大体上类似于织物。也就是说,当使内导管908相对于外导管904行进并且将远端部928置于张力作用时,过滤器阀914的远端部928在张力作用下是牢固的;然而,当相对于外导管904将内导管908收回并且将远端部928置于压缩下时,过滤器阀的远端部在压缩力作用下是松软的。

现在转向图17A-图18,示出了大体上如上面关于装置300所描述的过滤器阀1014的另一个实施例。过滤器阀1014的区别在于具有在其近端部1026的丝1027a的编织结构1027、和在其远端部1028的丝1029a的螺旋布置1029,如图18中最佳的示出。编织结构1027包括相互在上下交叉的丝1027a(例如在编织构型中),从而限定在丝的连接点处交叉角。螺旋布置1029包括比编织结构1027少的丝1029a,其中这种较少的丝1029a优选地在没有在远端部1028中的其它丝的上下交叉的情况下延伸,使得远端部优选地是非编织以便施加期望的力,如下所述。近端部1026和远端部1028优选地是由在过滤器阀1014的最大直径1033周围的圆周所划界。编织结构1027和螺旋装置1029各自具备过滤器涂层1050,优选地如上面关于在装置300上的涂层350所描述。编织丝1027a和螺旋布置的丝1029a(包括在每个近端部和远端部中的绞线股数、各个丝的长度、各个丝的直径、和各个丝的材料)可以单独地或者共同地被优化以便在血管内部获得预定的所施加的径向力。仅通过举例,远端螺旋布置可包括三根、六根、十二根、或二十根螺旋缠绕丝。另外,在远端部1028中的螺旋布置的丝1029a可以在远端部附近均匀地周向地间隔;即,各丝1029a在其两个周围丝之间(图18)等距离地位移,或者可以具有被布置在组1131中的螺旋布置丝1129a,使得这些丝具有在彼此之间或者在各组丝之间的可变相对位移(图19)。通过举例,图19示出了两根丝的组1131,但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也可包括三根、四根和六根的组,或者不同数量的丝的组的组合。另外,虽然在图17A-图18中示出了顺时针(CW)方向的螺旋布置,反应理解的是这些丝可采用逆时针(CCW)构型,或者部分的丝1129a在CW方向上延伸并且剩余的丝1129b在CCW方向上延伸,如图19中所示。然而,在一些丝在CW和CCW的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下,这种丝优选地在反向旋转的组或套组之间延伸(如图所示)从而防止干扰,或者在单独的远端部的“平面”或层中延伸,使得这些丝不在反向丝的上下交叉。

通过提供编织丝状管状构造,并且选择性地去除某些丝和在编织丝状管状构造的远端部的剩余丝的螺旋缠绕操作,同时保持近端编织部的丝结构完好无损,而形成过滤器阀1014。然后,将所形成的丝状构造用过滤器进行涂覆。在这种构造中,应理解的是构成近端部的编织结构的丝和构成远端部的螺旋缠绕结构的丝可以是连续的。因此,在此构造中,本文中所提及的近端丝应被看作是这种丝的近端部,而本文中所提及的远端丝应被看作是这种相同丝的远端部。可替代地,近端部1026和远端部1028的丝状构造可单独地形成随后加以连接,然后用过滤器涂层1050涂覆。也可采用其它制造工艺。

在使用中,利用设置在外导管1004和内导管1008的远端上的过滤器阀1014(如上所述),使内导管1008相对于外导管1004向远端位移,从而减小过滤器阀104的直径(如图17A中所示)以便插入患者。此构型便于在导丝上方跟踪到治疗性治疗的位置。过滤器阀的远端部1028的螺旋丝构型提供在该装置远端的较低的轮廓。一旦到达治疗部位,则可以将导丝取出。然后,在治疗的准备中(图17B)使用者开始使内导管1008相对于外导管1004向近端位移从而将远端部1028相对于近端编织部1026收回。当远端部1028被完全收回时,螺旋丝“支杆”1029a径向地向外推挤,从而在直径反向上径向地向外驱动编织部1028直到圆周达到其最大可能直径1033(图17C);即,与血管壁接触。在此点,螺旋丝“支杆”开始在旋转方向上发生反转,并且大体上在过滤器阀的编织近端部内部拉动。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在从螺旋向编织物的过渡处形成一个铰接点。此外,过滤器阀1014在编织近端部1026具有比在螺旋丝远端部1028更高的有势力。

在图11-图19的每个实施例中,过滤器阀的远端部施加相对于过滤器阀的近端部而言显著减小的径向力,这导致对过滤器阀作为阀的功能的优化。在流体血管内部的前向(下游)流动,当流体与膨胀的近端部的近端侧接触时,流体在过滤器阀的周围流动。区别在于,在流体在血管内部的反向或反流(上游)流动中,当流体与膨胀的远端部的远端侧接触时,流体流入过滤器阀而不是在过滤器阀周围流动。在这种上游流动中,某些流体(即血液)能够流动经过过滤器阀的双层过滤材料,同时过滤器材料的孔具有充分小的尺寸以便捕获栓塞剂和感兴趣的其它治疗剂。

在任何实施例中,医生将跟踪微阀装置的内导管并且使该内导管在导丝上方行进到靶位置,然后取出导丝。然后,将栓塞剂输注经过内导管从而将栓塞剂输送到微阀的远端,并且按照预期并根据其具体的结构设计而使用该装置。然后,在输注后,当必须将该这种从患者中取出时,医生具有两种可选择方法来准备或配置微阀装置以便将其取出。可以将内导管相对于外导管的远端向前推动或位移,从而导致微阀的收拢以减小其直径,从而便于将其从人体血管中取出。可替代地,在栓塞剂的输注后,可以将内导管向近侧收回,并且使介入外导管的远端反转从而将至少一部分、优选地全部的微阀装置保持在外导管内部,并且在随后将该装置从患者中取出期间将任何栓塞剂捕获在外导管内部的微阀的该部分上。第二可选择方法对于放射性栓塞剂而言是优选的,其中在取出期间可以存在使放射性栓塞剂展开的可能性。

在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中,可对阀的各部件加涂层以减小展开和收回中的摩擦。也可对这些部件加有涂层以便减少沿阀的血栓形成或者与治疗剂、生物制品或栓塞剂相容。可对这些部件加涂层以增强栓塞剂的粘合,以便在收回期间将它们从血管中取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单独地给导管主体和网格加标记,以便利用荧光透视法而容易地看见。可采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手段对导管主体加标记;例如,将不透射线的材料混合入导管中。不透射线的材料可以是硫酸钡、次碳酸铋或其它材料。可替代地或此外,可以将不透射线的介质混合入编织物和过滤器的材料中。或者,如前所述,一个或多个丝可选择成由不透射线的材料(例如铂、铱)制成。

在每个实施例中,内导管可以是单管腔或多管腔导管。优选地,该导管具有用于输送栓塞剂的至少一个管腔,并且若需要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管腔,以便导丝或其它装置的通过或者给予流体,例如用于在栓塞剂给药之后冲洗动脉。

上述的装置和方法主要涉及到允许生物流体(例如,血液)在血管内部的近端和远端流动,并且防止输注液在近端方向上反流超过阀的系统。应理解的是,也可对阀减小优化,以减少在远端方向上的血液流动。在任何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整编织角而调整过滤器阀的径向力。调整径向力允许减少血液流动多达大于50%。通过举例,提供大于130°的编织角将显著地减少在远端方向上超过阀的血液流动,其中大约150°的编织角减慢血液流动达50至60%。其它编织角可以提供不同的远端血液流动的减少。减少的远端血液流动可以用于代替“楔入”技术,其中远端血液流动被减少以便于大脑和脊髓动静脉畸形的治疗。一旦利用阀减慢血液流动,可以在靶部位涂布胶(例如氰基丙烯酸酯)。

虽然以上的描述主要涉及该装置用于输注治疗剂的使用,但应理解的是该装置具有重要的功能,甚至当治疗剂的输送不是主要功能时。通过举例,该装置可以用于取出血栓并且防止被移出的栓塞颗粒泄漏进入患者的血液。简单地,可以使血栓取出装置通过内导管308从而释放和取出血栓。过滤器阀314的作用是防止血栓及栓塞剂颗粒的喷雾剂通过过滤器阀而进入血管。然后,当血栓被捕获时,当在类似于上述的方法中使过滤器阀反转进入外导管以便从患者中取出时,可以将血栓连同任何栓塞剂颗粒容纳在过滤器阀的内部。为了这种使用,内导管可包括单个管腔或多个管腔;即,一个管腔是用于血栓取出装置,及一个或多个管腔用于其它装置或治疗剂输注。

在本文中已描述并图示说明了用于减少或防止栓塞剂在血管中反流的装置和方法的多个实施例。虽然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并非意图本发明局限于此,因为意图是将允许本发明具有与现有技术同样宽的范围并且同样地阅读本说明书。因此,虽然已列出了用于阀丝、阀过滤器、及内导管和外导管的各种材料,但应当理解的是在每个的各种实施例中可以将其它材料组合地而没有限制地用于每个部件。另外,虽然已关于人的特定动脉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具有针对人和动物的任何血管和其它血管(包括导管)的用途。具体地,该装置也可以用于肿瘤的治疗,例如肝、肾或胰腺恶性肿瘤。此外,已关于它们的远端描述了实施例,因为它们的近端可以采用任何的不同形式,包括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形式。仅通过举例,近端可以包括两个手柄,其中一个手柄连接到内导管而另一个手柄连接到外导管。一个手柄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另一个手柄的移动可以用于使过滤器阀在非展开构型中延伸以便推进到治疗部位,并且该手柄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可以用于布置过滤器阀。基于该手柄装置,当使手柄远离彼此或朝向彼此移动时可实施过滤器阀布置。正如众所周知,这些手柄可以布置为提供相对于彼此的直线运动或者旋转运动。若需要,内导管的近端可以具备注释符号或者在沿导管的区间处的其它指示物,以便可以视觉地校准手柄相对于彼此的移动并且给出阀被开启程度的指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是的,在不偏离如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所提供的本发明作出其它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