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微型外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665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手指微型外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骨折恢复期或畸形指骨矫正用的手指微型外固定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手部骨折治疗原则应达到以下3个要求:(I)力求解剖复位;(2)轻便又牢固的固定;(3)早期活动与功能锻练。临床目前主要采用下述三种方式治疗指骨骨折。第一种克氏针内固定。因其操作简便、价廉,一直是治疗掌指骨骨折最常用的方法,但其缺点是固定稳定性差,关节内骨折不好处理,常需切开内固定;第二种微型钢板或螺钉内固定。微型钢板在表面刚度、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和骨折愈合方面均优于其他内固定方法。但微型钢板固定的缺点是必须切开复位,对周围组织损伤大,不利于骨折的愈合,费用较高,并存在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问题。对于中远节的骨折和关节内骨折往往不能应用或应用效果不佳;第三种指骨外固定器治疗指骨骨折。其优点:外固定器结构简单,便于装卸操作,骨折愈合后,无需二次手术取除内固定,便于尽早活动骨折部位上下关节,防止关节僵硬,手功能恢复早、功能好。目前临床中应用外固定器均为进口产品,其共同点为单臂固定,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固定钉常由手指背侧或背外侧置入,容易损伤肌腱,造成肌腱粘连。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指微型外固定架,该固定架具有操作容易、双臂固定牵引不易移位、且具有从立体方向上复位骨折部位,并达到持续牵引的效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指微型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骨折前部的前针部、固定骨折后部的后针部,所述前针部与后针部可相对移动且该移动方向与骨折指骨的长度方向适配,前针部与后针部的相对移动通过牵引装置驱动且定位。
[0005]上述结构中,前针部和后针部分别对骨折部位的两侧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牵引装置驱动前针部或后针部沿指骨轴向即长度方向有可控的持续性的牵引力,而在指骨尤其是骨折部位的径向即宽度方向上实现小角度范围的旋转纠正骨折畸形作用,该结构的牵引力表现更加平衡,而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轻巧,不会对患者造成大的影响。
[000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螺杆靠近操作端部位设有紧固件,该紧固件外周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凸筋。
[0007]上述结构中,紧固件紧固于调节螺杆靠近操作端处,当调节螺杆调整妥当后用于紧固螺杆,使其在长期的应用中不会松动;该紧固件为螺杆卡扣件,其外形类似梅花形状。
[000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一端依次穿过后针部和前针部,调节螺杆与前针部于调节螺杆轴向定位配合,且于调节螺杆径向转动配合连接,调节螺杆与后针部螺纹连接,调节螺杆另一端构成操作端。
[0009]上述结构中,该牵引装置具有牵引作用,前针部置于后针部内部,前针部通过前定位针与手指骨折前端定位,后针部通过后定位针与手指骨折后端定位,本发明通过转动调节螺杆的操作端驱动后针部与前针部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拉长或缩短骨折部位之间的距离,起到治疗指骨短缩畸形或指骨延长等效果。
[00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前针部包括前针座,前针座包括呈两侧分布的前安装臂,两个前安装臂各自一端设有可供前定位针安装的前定位针孔,两个前安装臂各自另一端之间通过前连接板衔接,所述后针部包括后针座,后针座包括呈两侧分布的后安装臂,两个后安装臂各自一端设有可供后定位针安装的后定位针孔,两个后安装臂各自另一端之间通过后连接板衔接,所述后安装臂上设有旋转定位装置。
[0011 ]上述结构中,前针座和后针座整体均呈矩形框结构,前针座位于后针座内部,前后连接板互相平行,前安装臂与后安装臂之间可互相呈一定角度(作用为调节骨折旋转畸形),前定位针孔安装的前定位针和后部定位针孔中安装的后定位针分别与前后连接板互相平行,即当该固定架上置入前后定位针即克氏针时,必须保持克氏针与指骨垂直关系,从而保证对骨折前部后部的固定平衡稳定,保证牵拉时指骨受到的牵引力平衡均匀。
[00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定位装置包括由后安装臂上下壁朝内延伸的翼部,该翼部具有与前安装臂适配的安装腔,该翼部上下端面分别设有定位螺钉,该定位螺钉分别穿过翼部端面与前安装臂抵接。
[0013]上述结构中,翼部设置在后安装臂靠近连接板一端的1/3处,两侧安装臂均设有翼部,该翼部上下各设置一螺纹孔用于拧入定位螺钉。前针部在后针部内进行滑动,通过翼部的定位螺钉固定其前针部与后针部之间的旋转角度,而调节螺杆则用于调节前针部与后针部沿指骨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实现三点固定达到最终紧固稳定。
[00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前安装臂背离前连接板的一端设有针头座,所述后安装臂背离后连接板的一端也设有针头座,所述针头座上设有至少2组孔径大小不同的安装孔。
[0015]上述结构中,前针部和后针部的各自安装臂背离操作端的一端分别设有三处克氏针圆孔即上述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孔径分别为1.0mm、1.2mm、1.5mm;临床中应用的克氏针直径为0.8mm、1.0mm、1.2mm、1.5mm等等;安装操作时可置入一枚克氏针或者置入两枚克氏针增加抗牵引时的拉力。
[00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前针部和后针部均呈U型结构,该前针部位于后针部内腔中,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均呈弧形结构设置。
[0017]上述结构中,前后连接板均呈弧形结构,该前后连接板与前后安装臂连接形成呈开口形状的环形部结构,该环形部的开口端则设置安装孔用于安装克氏针,装好克氏针后形成闭合结构。
[0018]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结构主要适用于指骨骨折、指骨短缩、指骨延长等矫正,通过前后针部对断骨前后部进行固定,前针部通过常规不锈钢克氏针(1.0mm、1.2mm、1.5mm)固定于骨折前端,后针部以相同方法固定于骨折后端,同时,通过调节螺杆对指骨前部进行轴向上拉伸牵引作用,实现纵向的双臂固定牵引,保持该牵引力持续平衡稳定,使得指骨更易得到恢复,其次,后针部两臂上设有翼部,通过翼部的上下定位螺钉对两臂达到小角度(20°范围之内)旋转定位作用,实现对骨折部位进行小角度范围之内的旋转矫正,实现对骨折部位的立体复位矫正,而且该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对患者负担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后针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前针部结构示意图;
前针部1、前安装臂11、前连接板12、后针部2、后安装臂21、后连接板22、针头座3、安装孔31、翼部4、定位螺钉5、调节螺杆6、操作端61、紧固件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3所示是手指微型外固定架,包括用于固定骨折前部的前针部1、固定骨折后部的后针部2,前针部I与后针部2可相对移动且该移动方向与骨折指骨的长度方向适配,前针部I与后针部2的相对移动通过牵引装置驱动且定位。牵引装置包括调节螺杆6,该调节螺杆6—端依次穿过后针部2和前针部I,调节螺杆6与前针部I于调节螺杆6轴向定位配合,且于调节螺杆6径向转动配合连接,调节螺杆6与后针部2螺纹连接,调节螺杆6另一端构成操作端61,该操作端61为内六角螺帽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前针部I用于固定靠近指尖的一端,而后针部2用于固定指骨与手腕连接的一端;当然,当前针部I用于固定指骨与手腕连接的一端,而后针部2用于固定指尖一端时亦可以实现。上述调节螺杆6可以与前针部I轴向定位径向转动连接,调节螺杆6与后针部2则螺纹连接,通过调节螺杆6驱动后针部2来拉长或缩短两个断骨之间的距离,来起到治疗恢复作用,也可以换成调节螺杆6与后针部2轴向固定径向转动连接,与前针部I螺纹连接,来实现前针部I的前后移动。
[0022]前针部I和后针部2分别对骨折部位的两侧进行固定,同时,通过牵引装置驱动前针部I或后针部2沿指骨轴向即长度方向有可控的持续性的牵引力,而在指骨尤其是骨折部位的径向即宽度方向上实现小角度范围的旋转纠正骨折畸形作用,该结构的牵引力表现更加平衡,而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轻巧,不会对患者造成大的影响。
[0023]上述调节螺杆6靠近操作端61部位设有紧固件7,该紧固件7外周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凸筋。紧固件7紧固于调节螺杆6靠近操作端61处,当调节螺杆6调整妥当后用于紧固螺杆,使其在长期的应用中不会松动;该紧固件7为螺杆卡扣件,其外形类似梅花形状。
[0024]上述牵引装置包括调节螺杆6,该调节螺杆6—端依次穿过后针部2和前针部I,调节螺杆6与前针部I于调节螺杆6轴向定位配合,且于调节螺杆6径向转动配合连接,调节螺杆6与后针部2螺纹连接,调节螺杆6另一端构成操作端61。该牵引装置具有牵引作用,前针部I置于后针部2内部,前针部I通过前定位针与手指骨折前端定位,后针部2通过后定位针与手指骨折后端定位,本发明通过转动调节螺杆6的操作端61驱动后针部2与前针部I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拉长或缩短骨折部位之间的距离,起到治疗指骨短缩畸形或指骨延长等效果O
[0025]上述前针部I包括前针座,前针座包括呈两侧分布的前安装臂11,两个前安装臂11各自一端设有可供前定位针安装的前定位针孔,两个前安装臂11各自另一端之间通过前连接板12衔接,后针部2包括后针座,后针座包括呈两侧分布的后安装臂21,两个后安装臂21各自一端设有可供后定位针安装的后定位针孔,两个后安装臂21各自另一端之间通过后连接板22衔接,后安装臂21上设有旋转定位装置。前针座和后针座整体均呈矩形框结构,前针座位于后针座内部,前后连接板22互相平行,前安装臂11与后安装臂21之间可互相呈一定角度(作用为调节骨折旋转畸形),前定位针孔安装的前定位针和后部定位针孔中安装的后定位针分别与前后连接板22互相平行,即当该固定架上置入前后定位针即克氏针时,必须保持克氏针与指骨垂直关系,从而保证对骨折前部后部的固定平衡稳定,保证牵拉时指骨受到的牵引力平衡均匀。
[0026]上述旋转定位装置包括由后安装臂21上下壁朝内延伸的翼部4,该翼部4具有与前安装臂11适配的安装腔,该翼部4上下端面分别设有定位螺钉5,该定位螺钉5分别穿过翼部4端面与前安装臂11抵接。翼部4设置在后安装臂21靠近连接板一端的1/3处,两侧后安装臂21均设有翼部4,该翼部4上下各设置一螺纹孔用于拧入定位螺钉5。前针部I在后针部2内进行滑动,通过翼部4的定位螺钉5固定其前针部I与后针部2之间的旋转角度,而调节螺杆6则用于调节前针部I与后针部2沿指骨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实现三点固定达到最终紧固稳定。
[0027]上述前安装臂11背离前连接板12的一端设有针头座3,后安装臂21背离后连接板22的一端也设有针头座3,针头座3上设有3组孔径大小不同的安装孔31,前安装臂11上的针头座3的安装孔31构成上述前定位针孔,后安装臂21上的针头座3的安装孔31则构成上述后定位针孔。前针部I和后针部2的各自安装臂背离操作端61的一端分别设有三处克氏针圆孔即上述的安装孔31,该安装孔31的孔径分别为I.0mm、I.2mm、I.5mm;临床中应用的克氏针直径为0.8mm、1.0mm、1.2mm、1.5mm等等;安装操作时可置入一枚克氏针或者置入两枚克氏针增加抗牵引时的拉力。
[0028]上述前针部I和后针部2均呈U型结构,该前针部I位于后针部2内腔中,前连接板12和后连接板22均呈弧形结构设置。前后连接板22均呈弧形结构,该前后连接板22与前后安装臂21连接形成呈开口形状的环形部结构,该环形部的开口端则设置安装孔31用于安装克氏针,装好克氏针后形成闭合结构。
[0029]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结构主要适用于指骨骨折、指骨短缩、指骨延长等矫正,通过前后针部2对断骨前后部进行固定,前针部I通过常规不锈钢克氏针(1.0mm、1.2mm、1.5mm)固定于骨折前端,后针部2以相同方法固定于骨折后端,同时,通过调节螺杆6对指骨前部进行轴向上拉伸牵引作用,实现纵向的双臂固定牵引,保持该牵引力持续平衡稳定,使得指骨更易得到恢复,其次,前针部I两臂上设有翼部4,通过翼部4的上下定位螺钉5对两臂达到小角度(20°范围之内)旋转定位作用,实现对骨折部位进行小角度范围之内的旋转矫正,实现对骨折部位的立体复位矫正,而且该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对患者负担小。
[0030]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手指微型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骨折前部的前针部、固定骨折后部的后针部,所述前针部与后针部可相对移动且该移动方向与骨折指骨的长度方向适配,前针部与后针部的相对移动通过牵引装置驱动且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指微型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一端依次穿过后针部和前针部,调节螺杆与前针部于调节螺杆轴向定位配合,且于调节螺杆径向转动配合连接,调节螺杆与后针部螺纹连接,调节螺杆另一端构成操作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指微型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靠近操作端部位设有紧固件,该紧固件外周面设有间隔分布的凸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手指微型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针部包括前针座,前针座包括呈两侧分布的前安装臂,两个前安装臂各自一端设有可供前定位针安装的前定位针孔,两个前安装臂各自另一端之间通过前连接板衔接,所述后针部包括后针座,后针座包括呈两侧分布的后安装臂,两个后安装臂各自一端设有可供后定位针安装的后定位针孔,两个后安装臂各自另一端之间通过后连接板衔接,所述后安装臂上设有旋转定位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指微型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定位装置包括由后安装臂上下壁朝内延伸的翼部,该翼部具有与前安装臂适配的安装腔,该翼部上下端面分别设有定位螺钉,该定位螺钉分别穿过翼部端面与前安装臂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指微型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臂背离前连接板的一端设有针头座,所述后安装臂背离后连接板的一端也设有针头座,所述针头座上设有至少2组孔径大小不同的安装孔。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指微型外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针部和后针部均呈U型结构,该前针部位于后针部内腔中,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均呈弧形结构设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指微型外固定架,包括用于固定骨折前部的前针部、固定骨折后部的后针部,前针部与后针部可相对移动且该移动方向与骨折指骨的长度方向适配,前针部与后针部的相对移动通过牵引装置驱动且定位。本发明结构主要适用于指骨骨折、指骨短缩、指骨延长等矫正,前后针部对断骨前后部进行固定,对接固定针对骨折部位进行连接固定,前针部与后针部在牵引装置的作用下可在纵轴方向上牵引延长和短缩;而后针部上还设有旋转定位装置,用于调节前针部轴向上的旋转角度并定位,达到纠正骨折旋转畸形的作用。实现对指骨骨折部位的立体复位矫正,而且该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对患者负担小。
【IPC分类】A61F5/10, A61B17/66
【公开号】CN105708530
【申请号】CN201610045668
【发明人】叶智江
【申请人】叶智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