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93391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洗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腺癌早期病人经手术和放射化疗后,切除了淋巴,淋巴汇流障碍,其中有部分人的侧胳膊会发生肿胀,给病人的功能性活动代理了不便,给病人的自理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及制备方法,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包括:藏红花10~20份、壁虎3~5份、牡蛎粉5~10份、黄芪1~2份、甘草5~10份、当归5~10份、丝瓜络5~10份、鹿茸2-5份、阿胶4-7份、王不留行4-7份及龟壳1-3份,以上均为质量份数;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比例分别称取,充分搅拌混合后,研磨至粉末状,过筛处理;

(2)将上述步骤(1)的晒后细粉末和羚羊角粉末、羊毛脂水以质量比2:1:3,混合搅拌加热至粘稠态后,慢慢冷却到室温;

(3)置于包装盒内密封冷藏。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的配方比例是经过专家长期钻研获得的最佳方案,配以羚羊角粉末散热解毒,功效经过病人验证;

本发明的中药膏能够治疗乳腺癌术后的上肢肿胀,有助于快速消肿止痛,消除病灶;

坚持服用本发明的中药膏对消除因乳腺切除手术后的肿胀有较好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如下配方称取,可制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成分如下: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比例分别称取,充分搅拌混合后,研磨至粉末状,过筛处理;

(2)将上述步骤(1)的晒后细粉末和羚羊角粉末、羊毛脂水以质量比2:1:3,混合搅拌加热至粘稠态后,慢慢冷却到室温;

(3)置于包装盒内密封冷藏。

实施例2

按如下配方称取,可制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成分如下: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比例分别称取,充分搅拌混合后,研磨至粉末状,过筛处理;

(2)将上述步骤(1)的晒后细粉末和羚羊角粉末、羊毛脂水以质量比2:1:3,混合搅拌加热至粘稠态后,慢慢冷却到室温;

(3)置于包装盒内密封冷藏。

实施例3

按如下配方称取,可制备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成分如下:

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上述比例分别称取,充分搅拌混合后,研磨至粉末状,过筛处理;

(2)将上述步骤(1)的晒后细粉末和羚羊角粉末、羊毛脂水以质量比2:1:3,混合搅拌加热至粘稠态后,慢慢冷却到室温;

(3)置于包装盒内密封冷藏。

效果例证:

病例1

吴某,女,52岁,症状为左侧乳腺切除手术后,上侧有肿胀现象,疼痛难忍。服用实施1的中药膏,一天三次,每次10g,连续服用30天后,疼痛状况明显好转,在继续服用15天后,肿胀消失。

病例2

黄某,女,35岁,症状为右侧乳腺切除手术后,上部红肿,肿胀难受。服用实施例2中药膏,一天三次,每次10g,连续服用20天后,疼痛得到缓解,继续服用20天后,疼痛,上部肿胀和红肿的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3

王某,女,38岁,症状为左侧乳腺切除术后红肿,上肢肿胀难忍,全身虚弱无力,体格渐瘦,服用实施3中药膏,早晚各一次,每次10g,连续服用30天,疼痛消失,之后没有出现反复发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中药洗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及制备方法。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中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藏红花10~20份、壁虎3~5份、牡蛎粉5~10份、黄芪1~2份、甘草5~10份、当归5~10份、丝瓜络5~10份、鹿茸2-5份、阿胶4-7份、王不留行4-7份及龟壳1-3份,以上均为质量份数。采用的配方比例是经过专家长期钻研获得的最佳方案,配以羚羊角粉末散热解毒,功效经过病人验证,能够治疗乳腺癌术后的上肢肿胀,有助于快速消肿止痛,消除病灶;坚持服用本发明的中药膏对消除因乳腺切除手术后的肿胀有较好的疗效。

技术研发人员:田东奎;何磊;宋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禾盛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2.24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