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抵抗空气有害物质的抗炎基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4739发布日期:2019-09-12 08:4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抵抗空气有害物质的抗炎基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抵抗空气有害物质的抗炎基质,尤其是在粘膜表面抗炎的同时,能形成抵抗空气有害物质的防护层,属于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咽喉作为通向肺和胃的交通要道,及人体免疫器官(扁桃体)所在,担负着阻截病原微生物和灰尘等空气有害物质进入体内的首道防线。由于它直接面对有害物质,没有任何器官的阻挡和保护,所以咽喉疾病易发。咽喉不适是上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任何刺激咽喉及口腔黏膜的物质都可能引起咽喉不适,它们包括:病原微生物感染,灰尘、废气或香烟等刺激,有时空气温度变化过大,大声说话,过敏等同样也会引起咽喉不适。急性咽喉炎是其多见的疾病,常为病毒引起,其次为细菌,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多见。若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通常表现为咽部不适,干、痒、胀,灼痛,时有干恶,异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说话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或天气变化可加重。

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污染天数为175天,天津197天,成都125天,沈阳152天,兰州112天,石家庄高达264天!以北京为例,在中心城区有百分之三十四的人开车,每天行车高峰期,六环以内每小时的PM2.5(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的排放量是一吨。有一个现象我们不能忽视,即,雾霾天气时,大气压降低、空气中细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于是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浓度升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增加。有研究统计,每次出现重度雾霾的天气,各大医院因上呼吸道疾病就诊的患者就增加两至五成。

尽管咽喉不适等上呼吸道疾病随环境污染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措施。多以避免受凉,清淡饮食,注意休息等常见方式,但收效甚微。尤其是慢性咽喉炎,市场上治疗该病的中药、西药的效果似乎不是很理想。原因可能与慢性咽喉炎的病因有关,中医认为这主要是因脏腑功能紊乱而引起热毒郁积上浮咽喉所致;而现代医学认为,咽喉炎是咽喉粘膜及其淋巴组织反复受有害刺激后的反应性炎症。由于慢性咽喉炎的致病原因不同,因而给治疗带来了困难。那么我们是否可从预防的角度着手呢?大量循证医学的研究显示,对疾病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因为,很多病不从预防着手,到了晚期一点办法都没有。任何疾病只要预防和保养在先,发病的机率就会很低,甚至可以完全化解和避免。疾病一旦发生,人体平衡就会打破,治疗成本肯定会远远大于预防成本。有专家甚至提出,花1元钱预防可以节省8元钱治病。然而,迄今国内外尚缺乏在咽喉粘膜表面抗炎和形成抵抗空气有害物质防护层都能兼顾的个人防护措施。所以针对这些带有病原微生物的空气有害物质,研发新型的个人防护用品很有必要。

鱼腥草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全草,是一种可供药食两用的植物。鱼腥草味辛,归肺经。鱼腥草含挥发油,有效成分为甲基正壬酮、癸酰乙醛、癸醛、月桂醛等,其中癸酰乙醛易于分解转化成甲基正壬酮,而甲基正壬酮也是主要抗炎成分之一,且性质稳定。其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等,药理实验显示,鱼腥草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消肿等作用。(1)抗炎作用鱼腥草所含甲基正壬酮和黄酮类化合物有抗炎作用,能显著抑制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亢进。其挥发油通过抑制对LPS-TLR4/MD2-TNFα通路起抗炎作用。(2)抑菌作用体外研究显示,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它对真菌亦有抑制作用。(3)抗病毒作用对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31.25mg/ml时即能抑制病毒增殖,浓度在250mg/ml时对鸡胚内流感病毒有4倍的抑制作用。(5)提高免疫力对流感病毒FM实验感染的小鼠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提高小鼠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NK细胞活性。(6)抗过敏作用鱼腥草油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的过敏性收缩,拮抗组胺和乙酰胆碱对豚鼠回肠的收缩;对豚鼠的过敏性哮喘具有保护作用。(7)毒性和不良反应在2006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曾叫停鱼腥草注射液使用,原因是鱼腥草水溶液静脉注射后引起的过敏性反应,这可能与鱼腥草水溶性制剂的不稳定和/或提取物含有杂质有关,但这并不等于鱼腥草本身或鱼腥草油会产生不良反应。鱼腥草毒性很低,实验显示,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是1.6±0.081g/kg,给体重17~20g的小鼠静脉注射1.5mg的鱼腥草(相当于人体注射剂量的200倍左右),观察1周无死亡现象,且90%体重增加,经解剖亦未见病变发生。目前较为安全的用法是,鱼腥草可入汤剂和食用,或提取鱼腥草油外用或制成口服制剂。

蜂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化学结构为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黄酮类化合物具有维生素C样的活性,Pratt研究认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级抗氧化的作用。同时,一系列研究也显示蜂胶有抗菌、镇痛,促进组织细胞再生等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抵抗空气有害物质的抗炎基质,该基质包括鱼腥草油和蜂胶,其中蜂胶中含有10-50wt%的蜂蜡,优选为20-40wt%,最佳为30wt%。

上述抗炎作用是指抑菌抗病毒,抑制周围粘膜组织炎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及组织细胞再生;

优选地,所述抗炎基质中鱼腥草油的重量份数为0.2-30份,蜂胶的重量份数为0.2-50份。

进一步,所述抗炎基质中还包括辅剂,所述辅剂选自甘油、薄荷油、八角茴香和羟苯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抗炎基质中还包括水。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能抵抗空气有害物质的抗炎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鱼腥草油0.2-30份、蜂胶0.2-50份、甘油0.1-30份、薄荷油0.01-10份、八角茴香0.01-10份、羟苯乙酯0.005-2份;此外,所述基质还包括前述所有原料的混合物0.8-1.2倍重量的水;优选地,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蜂胶含30wt%蜂蜡。

鱼腥草油的主要成分为甲基正壬酮,其化学结构如下式(I)所示,是一种主要抗炎成分,且性质稳定,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等作用。

蜂胶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如下式(II)所示,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菌、镇痛和促进组织细胞再生作用。

蜂蜡的主要成分为蜡酯,由于蜡酯的分子量较大,它的空间结构像一根长发卡,其化学结构如下式(III)所示,而双键的存在使发卡的聚合交错重叠,易形成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框架构型,这种框架的每个间隔是19~25纳米,远小于细颗粒物(PM2.5,2.5微米),甚至理论上能阻止病毒(±100纳米)的通过,具有非常好的防护作用。

蜂胶和鱼腥草油滴可以在蜡酯框架内自由通过,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很容易被框架内的油滴粘附,并通过蜂胶和鱼腥草油抑菌抗病毒作用,抑制周围粘膜组织炎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及组织细胞再生。

上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PM2.5、PM10、灰尘、二手烟尘,花粉;气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脂质污染物,如汽车尾气;强氧化剂,如臭氧。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抗炎基质的较佳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将各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然后用超声乳化混合物,并用电磁波震荡充分混匀,最后在常温水浴中缓慢降至室温。

上述制备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保护分子本身的功能,不破坏分子内的共价键,仅对分子间的弱作用力解离。

更进一步,本发明提供的抗炎基质可单独直接使用,喷洒在人体任何需要的部位,如喷洒在咽喉口腔内,在粘膜表面抗炎的同时,还能形成抵抗空气有害物质的防护层;本发明提供的抗炎基质还可以和其它防护用品结合使用,如加入口罩的隔离层中等。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基质具有抗炎、抑菌、抗病毒的作用,该作用来自于其主要成分鱼腥草油和蜂胶的功效;

(2)本发明通过蜂胶中的蜂蜡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且间隔小于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粒径,能很好地阻挡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3)本发明进一步利用了蜂胶和鱼腥草油的粘附作用,将空气中的有害物粘附在蜡酯框架上;

(4)本发明提供的独特制作工艺可保护分子本身的功能,不破坏分子内的共价键,仅对分子间的弱作用力解离;

(5)本发明安全有效,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公共场合或家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鱼腥草油和蜂胶为主要成分基质的抗炎作用中IL-1β的变化;

图2是鱼腥草油和蜂胶为主要成分基质的抗炎作用中TNF-α的变化;

图3是鱼腥草油和蜂胶为主要成分的基质对室内PM2.5的作用;

图4是鱼腥草油和蜂胶为主要成分的基质对室外PM2.5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利用鱼腥草油和蜂胶组合在蜡酯构成三维立体的网状结构框架内自由通过,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很容易被框架内的油滴粘附,并通过蜂胶和鱼腥草油抑菌抗病毒作用,抑制周围粘膜组织炎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及组织细胞再生。这些空气有害物质包括PM2.5、PM10、灰尘、二手烟尘、花粉、汽车尾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病原微生物等。所述的基质中能抵抗空气有害物质的有效成分是鱼腥草油和蜂胶,同时还包括辅剂;所述辅剂可以是甘油、薄荷油、八角茴香和羟苯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1 原料配比(重量份)

鱼腥草油0.2份、蜂胶0.2份(含30wt%蜂蜡)、甘油0.1份、薄荷油0.01份、八角茴香0.01份、羟苯乙酯0.005份。

实施例2 原料配比(重量份)

鱼腥草油1份、蜂胶1份(含30wt%蜂蜡)、甘油0.5份、薄荷油0.05份、八角茴香0.05份、羟苯乙酯0.02份。

实施例3 原料配比(重量份)

鱼腥草油5份、蜂胶5份(含30wt%蜂蜡)、甘油2.5份、薄荷油0.1份、八角茴香0.2份、羟苯乙酯0.02份。

实施例4 原料配比(重量份)

鱼腥草油10份、蜂胶10份(含30wt%蜂蜡)、甘油5份、薄荷油0.2份、八角茴香0.5份、羟苯乙酯0.02份。

实施例5 原料配比(重量份)

鱼腥草油20份、蜂胶30份(含30wt%蜂蜡)、甘油10份、薄荷油0.2份、八角茴香1份、羟苯乙酯0.04份。

实施例6 原料配比(重量份)

鱼腥草油30份、蜂胶50份(含30wt%蜂蜡)、甘油30份、薄荷油10份、八角茴香10份、羟苯乙酯1份。

实施例7 制备方法

按比例称取鱼腥草油、蜂胶(含30wt%蜂蜡)、甘油、薄荷油、八角茴香、羟苯乙酯各原料,将前述原料混合物与等重量的水混合,然后用超声乳化、电磁波震荡,使其充分混匀,最后在常温水浴中缓慢降至室温,即得所述的以鱼腥草油和蜂胶为主要成分的能抵抗空气有害物质的基质。

实施例8 鱼腥草油和蜂胶为主要成分基质的抑菌作用

运用琼脂扩散法测定用实施例7的方法和实施例1-6中的原料配比制备而得的基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环。抑菌实验显示(表1),实施例1-6中的配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糖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大;而对照组(食用油)没有抑菌作用,反而促进细菌生长。实验重复4次,结果以mean±SD表示。

表1 鱼腥草油和蜂胶为主要成分的基质的抗菌作用(抑菌环:mm)

实施例2 鱼腥草油和蜂胶为主要成分基质的抗炎作用

在SD大鼠气道内滴入LPS(脂多糖),建立炎症模型,预先予以用实施例7的方法和实施例1中的原料配比制备而得的基质(实验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做气道雾化。运用ELISA法,观察大鼠(n=6)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变化,采用方差分析统计(SAS9.3软件)。

如图1和图2所示,预先使用实施例7的方法和实施例1中的原料配比制备而得的基质(实验组)后,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1β,TNF-α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1,P<0.05。

实施例3 鱼腥草油和蜂胶为主要成分的基质对室内外PM2.5的作用

准备2台气溶胶监测仪。采用气溶胶监测仪观察以用实施例7的方法和实施例1中的原料配比制备而得的基质对室内外空气中细颗粒物的阻挡效果。

实验组:将基质均匀喷洒至测试仪个体采样头的表面,保证均匀不漏气;对照组:另取一台测试仪,保持探头表面清洁,用生理盐水喷洒。分别放置在室内和室外进行检测,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如图3和图4所示,用实施例7的方法和实施例1中的原料配比制备而得的基质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使室内和室外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明显降低(P<0.05)。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