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882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和两个第一热辐射器,所述床体具有床面,所述床面上设有放置婴儿的工作区域,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排列设置于所述床体的床面上方,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功率可单独调节,且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镜像对称,每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包括:

第一反射罩,为具有一开口的壳体,所述第一反射罩的开口朝向所述床面,所述第一反射罩具有第一反射面和与所述第一反射面相对、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一端连接的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均为弧面,所述第二反射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曲率半径,其中,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第一反射罩的第二反射面靠近设置;

第一热辐射源,固定地收容于所述第一反射罩内;

其中,所述床体可转动而使所述床面可倾斜,所述工作区域位于每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光斑内,且所述工作区域的中心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对称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第一热辐射源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相互远离的一端的连线的中心位置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的曲率半径为20~60毫米,所述第二反射面的曲率半径为40~8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反射面所在弧线所对应的二次曲线的系数为K1,其中,-1≤K1≤0;定义所述第二反射面所在的弧线所对应的二次曲线的系数为K2,其中,-1≤K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工作区域在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排列方向上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和B,定义每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所述第一反射罩的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相互远离的一端的连线的长度L,定义每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第一热辐射源与所述A的连线为EA,定义每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第一热辐射源与所述B的连线为EB,定义所述床体的转动角度为0°时,所述EA与所述第一反射罩的开口所在的平面的交点到所述第一热辐射源与所述床面的垂线的距离为d1,定义所述床体的转动角度为0°时,所述EB与所述第一反射罩的开口所在的平面的交点到所述第一热辐射源与所述床面的垂线的距离为d2,则L>d1+d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最大转动角度为10°~15°,所述床体的转动角度为10°~15°时,靠近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一热辐射器与远离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功率的比值为1:0.5~0.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转动角度为10°~15°时,靠近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一热辐射器与远离所述床面的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功率的比值为1:0.6~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光斑分别至少覆盖所述工作区域的一半以上,且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光斑的重叠部分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光斑的一半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热辐射器,所述第二热辐射器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光斑分别至少覆盖所述工作区域的一半以上,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光斑的重叠部分至少为一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光斑的五分之一,所述第二热辐射器的光斑与每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光斑的重叠部分至少为所述第二热辐射器的光斑的三分之一以上,且所述第二热辐射器与两个所述第一热辐射器的光斑共同重叠的部分为所述第二热辐射器的光斑的至少五分之一。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