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761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奶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设计一种用于存放液体的容器;特别是一种便于手持的便携式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婴儿哺乳用品有奶粉盒、奶瓶、保温瓶等多种产品供消费者选择。一般父母和孩子外出时,都需要带备以上多种的冲奶工具,因为每种冲奶工具的功能都不同,所以不能省略其中某一种。这导致父母的随行物品过多,而且负重过大,构成不便。在外冲泡奶粉时,步骤亦过于繁锁。倒奶粉和冲水的过程中,亦可能会有卫生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便携式容器以供外出时随时调制牛奶并在调制之前保存温水的温度和奶粉的干燥。

在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容器,包括下容器体和与下容器体可移除地连接的上容器体。下容器体用于容纳液体,而上容器体用于存放固体物质。其中,上容器体还包括一用户可配置的开合装置,其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下,开合装置阻止上容器体中的固体物质落入下容器体中。在第二状态下,开合装置允许上容器体中的固体物质落入下容器体上以与液体混合。

优选地,开合装置包括第一邻接面和与第一邻接面可相对移动的第二邻接面。第一邻接面和第二邻接面各自具有开孔。在开合装置的第一状态下,第一邻接面的开孔和第二邻接面的开孔完全不对齐。在开合装置的第二状态下,第一邻接面的开孔和第二邻接面的开孔至少部分对齐。

在一个变化实施方案中,第一邻接面上还配置了阻拦件。该阻拦件包围第一邻接面的开孔每一个的边缘。阻拦件适于在第一邻接面的开孔和第二邻接面的开孔之间形成密封。

优选地,阻拦件为硅胶条。

附加地或者可替换地,阻拦件在其与第二邻接面接触的顶部具有锯齿结构。

附加地或者可替换地,阻拦件的与第二邻接面接触的顶部与阻拦件的与第一邻接面接触的底部相比具有较小的宽度。

在另一个变化实施方案中,上容器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第一邻接面和第二邻接面被配置为围绕上容器体的中轴线旋转从而使得开合装置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邻接面和第二邻接面都具有锥形形状。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容器体还包括活门部件和存放所述固体物质的储存部件。活门部件连接在储存部件和下容器体之间并且这三者彼此之间均为可移除的连接。所述第一邻接面位于所述储存部件的底部;所述第二邻接面位于所述活门部件的与所述储存部件相邻的一端顶部。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邻接面和第二邻接面的开孔为扇形。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邻接面的开孔中每一个的面积,大于第二邻接面的开孔中每一个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化,便携式容器还包括上容器体可移除地连接的容器盖。

优选地,便携式容器还包括位于容器盖和上容器体之间的防漏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便携式容器以将固体物质和液体混合的方法。该便携式容器包括上容器体和适于与上容器体可移除地连接的下容器体。上容器体还包括一用户可配置的开合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下容器体中装入液体;将上容器体的开合装置配置为第一状态;在上容器体中装入固体物质,并将上容器体连接到下容器体;配置上容器体的开合装置至第二状态;此时固体物质从上容器体进入下容器体以与液体混合。其中,开合装置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下,开合装置阻止上容器体中的固体物质落入下容器体中;在第二状态下,开合装置允许上容器体中的固体物质落入下容器体上以与液体混合。

优选地,开合装置包括第一邻接面和与第一邻接面可相对移动的第二邻接面。第一邻接面和第二邻接面各自具有开孔。在开合装置的第一状态下,第一邻接面的开孔和第二邻接面的开孔完全不对齐。在开合装置的第二状态下,第一邻接面的开孔和第二邻接面的开孔至少部分对齐。

在一个变化实施方案中,第一邻接面上还配置了阻拦件。该阻拦件包围第一邻接面的开孔每一个的边缘。阻拦件适于在第一邻接面的开孔和第二邻接面的开孔之间形成密封。

优选地,阻拦件为硅胶条。

附加地或者可替换地,阻拦件在其与第二邻接面接触的顶部具有锯齿结构。

附加地或者可替换地,阻拦件的与第二邻接面接触的顶部与阻拦件的与第一邻接面接触的底部相比具有较小的宽度。

在另一个变化实施方案中,上容器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方法还包括使得第一邻接面相对于第二邻接面围绕上容器体的中轴线旋转,从而使得开合装置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邻接面和第二邻接面都具有锥形形状。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上容器体还包括活门部件和存放所述固体物质的储存部件。活门部件连接在储存部件和下容器体之间并且这三者彼此之间均为可移除的连接。所述第一邻接面位于所述储存部件的底部;所述第二邻接面位于所述活门部件的与所述储存部件相邻的一端顶部。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邻接面和第二邻接面的开孔为扇形。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邻接面的开孔中每一个的面积,大于第二邻接面的开孔中每一个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化,便携式容器还包括上容器体可移除地连接的容器盖。

优选地,便携式容器还包括位于容器盖和上容器体之间的防漏盖。

本发明因此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奶瓶,方便父母和孩子在外出时,只需简单的步骤,就可以为婴儿冲泡出适合婴儿实时饮用的奶。这样的便携式奶瓶不仅能分别储存奶粉和温水,对温水进行保温,而且能透过旋转轨道控制奶粉与温水的混合。

本发明公开的便携式奶瓶的组件包括:容器盖、防漏盖、储存部件、活门部件、下容器体等。储存部件与活门部件的连接后,使两者关口错位,供置入奶粉,再将活门部件固定在下容器体上,当需要冲泡时,将储存部件转动使与活门部件的孔对齐,奶粉便可由上而下沿着漏斗形状滑落,摇匀后就能成为可供婴儿饮用的奶。漏斗形设计的储存部件能使奶粉有效地滑落而不残留于储存部件。此奶瓶结构简单,不但能把奶粉和温水分隔,更能保持水在适当的温度并且维持奶粉的干爽程度。

附图说明

参照本说明书的余下部分和附图可以对本发明的性能和优点作进一步的理解;这些附图中同一个组件的标号相同。在某些情况下,子标记被放在某个标号与连字符后面以表示许多相似组件的其中一个。当提到某个标号但没有特别写明某一个已有的子标记时,就是指所有这些类似的组件。

图1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容器的部件分解图;

图2是图1中的便携式容器的顶视图;

图3是图2中的便携式容器沿着线b-b的剖面图;

图4是图1中的便携式容器的部分分解剖面图,其中省略了防漏盖和下容器体;

图5是图1中的便携式容器的剖面图,其中省略了防漏盖;

图6是图4中所示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示出了图1-6中的储存部件上第一邻接面上的阻拦件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了漏斗形的交错结构以控制奶粉下落的速度,并且使用了硅胶条来防止水气和奶粉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以下的叙述可以轻易得知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其它不同的好处和优点。

首先参见图1-2,本发明所描述的便携式容器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是一种便携式奶瓶。该奶瓶包括容器盖26、具有外螺纹36并且与容器盖26的内螺纹(未示出)相互配合以可移除地连接到容器盖26的储存部件24、与储存部件24通过储存部件24上的滑动轨道33相互连接的活门部件22、以及具有外螺纹38并且与活门部件22的内螺纹(未示出)相互配合以可移除地连接到活门部件22的下容器体20。在容器盖26和储存部件24之间,还具有防漏盖28。其中,上述的容器盖26、储存部件24、活门部件22和下容器体20都具有大体为圆柱形的外形,即它们的横截面是圆形。

具体来说,储存部件24内部具有一空腔(未示出),适用于存放诸如奶粉等固体物质于其中。并且,在储存部件24的顶端有一开口35用于将固体物质放入储存部件24内。该开口35的直径小于储存部件24的主体的直径。在形成开口35的储存部件24部分的边缘,形成了上述的外螺纹36。储存部件24和活门部件22合起来构成了便携式奶瓶的上容器体。储存部件24的底部具有第一邻接面32,上面形成有多个开孔34。关于第一邻接面32将在下面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另外,在储存部件24的下端接近第一邻接面32的位置还在其外周部设有滑动轨道33。该滑动轨道33具有曲折的形状。

防漏盖28用于放置在储存部件24的开口35之上并适于在容器盖26被旋紧到储存部件24的顶端时压紧防漏盖28与开口35从而使得开口35能够被完全封闭,不会有物质从开口35倒出。

活门部件22具有一环形壁39。在该环形壁39内部具有用于与上述的第一邻接面32配合的第二邻接面(未示出),这将在下面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活门部件22临近储存部件24的一端的环形壁39的内表面,形成有两个布置在相对位置(即同时位于同一径向)上的锁定部37。该锁定部37用于与上述储存部件24上的滑动轨道33相配合,以将活门部件22可移除地连接到储存部件24上,并且允许在已连接的情况下使得活门部件22和储存部件24在特定角度范围内产生相对移动。这将在以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活门部件22的底端(即靠近下容器体20的一端)形成有内螺纹(未示出)以和下容器体20的外螺纹38相配合。

下容器体20大体上呈罐形。在其顶端形成有开口40,该开口40的直径比起下容器体20的主体部分的直径要小。在形成开口40的下容器体20的部分的边缘,形成了上述的外螺纹38。下容器体20内部具有一空腔(未示出)),适用于存放诸如奶粉等固体物质于其中

现在来看图3-图5,在一系列的剖视图中显示了容器盖26具有的内螺纹23,其可以和储存部件24的外螺纹36相配合。储存部件24内部的空腔25即为存放奶粉等固体物质的空间。在储存部件24下端外周面的滑动轨道33和活门部件22上端内表面的锁定部37相配合。活门部件22的下端具有的内螺纹23可以和下容器体20的外螺纹38相配合。在活门部件22的内部,具有第二邻接面42,上面形成有多个开孔44。从图3-图5中可见不论是第一邻接面32还是第二邻接面42都不是平面的,而是呈中心向下倾斜的锥形形状。在下容器体20内部具有的空腔29即用来存放液体,例如未经混合的温水和混合之后的牛奶。

现在来看图6-7,在此图中更清楚地展示了第一邻接面32和第二邻接面42的结构,并且在此图中防漏盖28没有被显示出来。第一邻接面32和第二邻接面42构成便携式奶瓶的开合装置,其可被用户配置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邻接面32包含4个沿圆周方向等距排列的开孔34。每一个这样的开孔34都呈扇形。其中每一个开孔34的面积都要大于每一个开孔44的面积。并且,在每个开孔34的边缘都配置了阻拦件31。阻拦件31呈条状,并且由硅胶制成。阻拦件31完全包围每一个开孔34的边缘。并且,如图7所示阻拦件31具有锯齿形状,且阻拦件31的底部(即位于第一邻接面32的一端)相比其顶部(即靠近第二邻接面42的一端)的宽度要更大。具体来说,在阻拦件31的顶部有两个倒“v”的形状46、48。这样的结构导致顶部的宽度要比底部要小。这两个倒“v”的形状46、48一起形成了锯齿形状。形状46和48也被称为v型屏障。

在图6中还示出了容器盖26的内螺纹23、以及活门部件22的内螺纹27。

在图6中还示出了滑动轨道33的具体结构。滑动轨道33包括入口50、过渡轨52、以及旋转轨54。入口50的开口方向是储存部件24的轴向。过渡轨52的延伸方向则是储存部件24的周向,与旋转轨54的延伸方向相同。活门部件22上的锁定件37可以通过入口50进入滑动轨道33,然后通过过渡轨52到达旋转轨54内。通过这样的滑动轨道设计,储存部件24和活门部件22、也因此第一邻接面32和第二邻接面34,可以相互转动。

现在来看上面所述的便携式奶瓶的工作原理。参照图1至图7的内容,在准备使用奶瓶之前,图1中的容器盖26、储存部件24、活门部件22和下容器体20都是分离的。首先,用户需要将储存部件24和活门部件22组合到一起以构成完整的上容器体。然后,用户将储存部件24和活门部件22进行相对旋转,使得开合装置处于第一状态。在这里,第一状态是指储存部件24和活门部件22分别所包括的第一邻接面32和第二邻接面42上的开孔34和44完全不对齐。也就是说,储存部件24和活门部件22之间并没有任何一个开孔交错导致通孔被形成。因此,此时存放在储存部件24中的奶粉被阻止通过开合装置从活门部件22中漏出来。接着,在将上容器体组装到下容器体20之前,首先在下容器体20中装入用于配置牛奶的温水或其它温度的水。然后用户把上容器体组装到下容器体20。最后,用户再把容器盖26、以及可选的防漏盖28,安装到上容器体上。这样一来,奶瓶的组装就完成了,并且可以随时准备被携带外出。

沿着储存部件24的四个开孔34的边缘所设置的锯齿形状的阻拦件31,形成了第一邻接面32的开孔34和第二邻接面34的开孔44之间有效的密封圈。硅胶材料卫生而不易滋生细菌,亦可发挥隔热隔水气之功效。奶粉仍处于待冲状态时,存放于下容器体20的温水产生的水气有机会通过活门部件22中间部份结构与储存部件24底部相互错位的缝隙进人储存部件24,影响奶粉的质量。如上所述每个阻拦件31由多于一个的由上宽下窄的硅胶条组成锯齿的形状,上宽下窄的设计可让硅胶条与活门部件22的接触面减到最小,从而减少摩擦力产生令组件转动时更流畅。锯齿形状硅胶条能使储存部件24具有多于一道的屏障以阻隔水气,更有效地确保奶粉保持干爽的形态。当水蒸气偶然地越过第一个v型屏障46时(见图7),仍有另一个v型屏障(46)可以阻止水蒸气向上流动,因此加强了阻隔水蒸气的作用。否则,没有阻拦件31的情况下,下容器体20中的温水的水汽很容易通过第一邻接面32和第二邻接面34相互错位的开孔34、44进人储存部件24内部。

在需要配置牛奶以供婴幼儿引用的时候,用户只需要转动储存部件24,使得第一邻接面32上的开孔34和活门部件22上的开孔44至少部分对齐,则奶粉被允许由上而下滑落至下容器体20的内部。此时开合装置处于第二状态。在此转换过程中第一邻接面32和所述第二邻接面42被配置为围绕上容器体的中轴线旋转从而使得开合装置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由于第一邻接面32和第二邻接面42均非平面,而是呈锥形,因此在储存部件24的底部和活门部件22内部实际上形成了漏斗结构,其向下倾斜。倾斜幅度的设计可以帮助奶粉更有效地向下滑落,这样的设计相对于底部为平面的设计更不容易残留奶粉于储存部件。

如果开孔34和开孔44完全对齐,那么奶粉下落的速度是最快的。如果开孔34和开孔44只有部分对齐,那么奶粉下落的速度会较慢,因为所形成的通孔面积比较小。然后,在所需要的量的奶粉落入下容器体20之后,就可以再次反方向旋转储存部件24,使得在奶粉落入下容器体20后,只需要摇匀后就能成为可供婴儿饮用的奶。最后,可以把储存部件24旋转回到第一状态,从而防止过量的奶粉进一步落入下容器体20中。

在储存部件24转动时,锯齿形设计的阻拦件31能用作扫走奶粉,使其不易残留在储存部件24和活门部件22之间。否则,在开孔34和44由相互错位滑动到相互对齐使得奶粉落人下容器体20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奶粉残留在第一邻接面32和第二邻接面34之间。

在牛奶配制完成之后,可以将活门部件22从下容器体20拆除,并且将容器盖26也从储存部件24拆除,最后将容器盖26直接旋紧到下容器体20。从而,婴幼儿可以通过容器盖26的上的开口或奶嘴来饮用牛奶。

在需要清洗便携式奶瓶的时候,用户只需要将奶瓶的所有部件全部拆下来,包括储存部件24和活门部件22分开。这样一来,容器盖26、储存部件24、活门部件22、以及下容器体20的内外都可以彻底清洗干净,特别是储存部件24和活门部件22上的第一邻接面32和第二邻接面34,包括阻拦件31上的锯齿结构。

因此,在介绍了上述的实施例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不同的改动、另外的结构、等同物,都可以被使用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本质。相应的,以上的描述不应该被视为对如以下的权利要求所确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例如,虽然上述的便携式容器的实施例是一个便携式奶瓶,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明白同样的容器也可以用于混合不同的固体物质(粉末)和水,例如即溶咖啡等。因此,本发明的内容并不仅限于奶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