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发热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1737阅读:5128来源:国知局
自体发热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体发热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常用的治疗手段,但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仍然是艾条灸法。艾条灸也称艾卷灸,是用棉线将艾绒包裹好,制成长圆筒状,将一端点燃后,对准所需穴位或局部进行薰灼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烟气重、易掉灰,操作不便,不便于同时多穴施灸,尤其是患者在实施艾灸时需要卧床,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稍有不慎还会灼伤患者皮肤。气温低时,还会因为怕冷而不愿采用艾条灸的方法。后来也出现了一些热敷贴,但基热导向呈发散状,在作用于人体的同时也易出现药物的无效损失,药物利用率经测算于65%~68%之间,无法做到药物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分析其原因是由于产品基层隔热性能差所引起,以至药物浪费严重,而且在药量使用时,无法精确计算标准用量。

如何解决便于患者简易而又不失效果地达到艾灸的目的,亦是艾灸届十分期盼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自体发热热敷贴及其制备方法,它结构设计新颖、具有携带方便、操作便利安全,可多穴同时施灸,不掉灰、无烟气,可避免灼伤使用者,疗效佳、制造方便的特点,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成品率高,适合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该自体发热的热敷贴有效集自体发热、靶向导药等作用于一体,有效提高其药物的利用率,据统计测算,药物的利用率达到97%以上,使用药物时间有效缩短,治疗效果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自体发热热敷贴,它包括:

基层;所述基层一侧设有背胶层;

袋体;所述袋体内置中药层和发热层,所述发热层附着或生成于所述中药层;所述袋体边缘粘接于背胶层,所述基层的热传导率小于所述袋体,以使所述发热层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后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热量而自体发热,热量受基层阻隔以定向导热,缓缓地释放到人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作上述自体发热热敷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原料称量搅拌;将原料按重量比例对艾草、当归、生姜、铁粉、水、活性炭、蛭石、食盐和高分子吸水树脂进行选取放于容器当中进行混合搅拌;

步骤二、透气膜备料上胶;先筛选合格的透气膜并背胶,再输送给包装机用于接收混合搅拌后的原料;

步骤三、热封冲切;将背胶后的透气膜和混合搅拌后的原料进行热封成块,再将块冲切形成片状;

步骤四、筛选装袋;将切片后的原料片进行筛选,对合格品进行装袋后对袋体进行封口、打码,即得成品。

本发明同

背景技术:
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它结构设计新颖、具有携带方便、操作便利安全,可多穴同时施灸,不掉灰、无烟气,可避免灼伤使用者,疗效佳、制造方便的特点,其制作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成品率高,适合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该自体发热的热敷贴有效集自体发热、靶向导药等作用于一体,有效提高其药物的利用率,据统计测算,药物的利用率达到97%以上,使用药物时间有效缩短,治疗效果显著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自体发热热敷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自体发热热敷贴的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看图1所示的,本发明提供较佳的一种自体发热热敷贴,它包括基层1、背胶层2、袋体3、中药层4和发热层5等;所述基层1一侧设有背胶层2;所述基层1可采用复合纺织材料制作,其热传导率是袋体3材料热传导率的1/4~1/5之间;所述袋体3内置中药层4和发热层5,所述发热层5附着或生成于所述中药层4;所述袋体3边缘粘接于背胶层2,所述基层1的热传导率小于所述袋体3,以使所述发热层5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后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热量而自体发热,热量受基层1阻隔以定向导热,缓缓地释放到人体。该种结构可以简单便捷地贴附在需要施灸的部位即可,准确而轻松,解决了以往长时间手持艾条施灸的累手问题,同时也可以活动自如,不必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而导致变得不舒服,即便在低温天气下使用,也不必担心寒冷的问题。

所述中药层4中的艾草味辛、苦,性温、归脾、肝、肾经、芳香温散,同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降湿杀虫的功效,养血调经;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泄泻久痢、带下、湿疹、疥癣、痈肿和痔疮等,可防治产后感寒腹痛、老人脐痛腹冷痛、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抑菌和杀菌;当归具有抗缺氧,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癌、护肤美容、补血活血、抑菌和抗动脉硬化等作用;生姜有抗氧化、抑制肿瘤、开胃健脾、促进食欲、防暑、降温、提神、杀菌解毒、消肿止痛、防晕车、止恶心呕吐、预防感冒头痛偏头痛、预防腰肩疼痛的作用。

所述发热层5获得空气中的氧气后自行发热,升温时间约10分种内,其最高温度可达70℃以下,发热持续时间达8小时以上。

所述中药层2至少为单层或多层复合结构,多层复合结构的药效持续作用较单层结构长。所述发热层5包括铁粉、水、活性炭、蛭石、食盐和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所述背胶层2剥离强度≥1N/cm,便于粘贴于患处,而不需用手持续拿持而不易掉落,便于患者随意走动。

参照图2所示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体发热热敷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原料称量搅拌;将原料按重量比例对艾草、当归、生姜、铁粉、水、活性炭、蛭石、食盐和高分子吸水树脂进行选取放于容器当中进行混合搅拌;

步骤二、透气膜备料上胶;先筛选合格的透气膜,启动空压机,上透气膜并背胶,再输送给包装机用于接收混合搅拌后的原料。

步骤三、热封冲切;将背胶后的透气膜和混合搅拌后的原料进行热封成块,再将块冲切形成片状,残余的边角废料回收。

步骤四、筛选装袋;将切片后的原料片进行筛选,对合格品进行装袋后对袋体进行封口、打码,即得成品,并对所得成品进行装中盒后装箱,对成品合格品移入成品仓库。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