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肾养肝的二至丸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9540阅读:51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肾养肝的二至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女贞子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可以治疗胃病,还具有抑制嘌呤异常代谢,用于通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传统的二至丸只采用女贞子和旱莲草混合煎熬成药丸,制作虽然很简单,可是功效却非常单一,而且药效并没有非常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补肾养肝的二至丸,滋补养颜,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滋阴补血,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补肾养肝的二至丸,该补肾养肝的二至丸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成份组成:女贞子50-100份、旱莲草50-90份、桑葚10-25份、何首乌12-20份、杜仲1-7份、淮山3-6份、芡实1-12份、枸杞2-5份和山楂10-13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补肾养肝的二至丸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补肾养肝的二至丸的制备过程如下:

1)按重量份配比提取女贞子50-100份,去梗叶,浸泡在酒中一天一夜,擦去皮,晒干,研磨成粉末;

2)按重量份配比提取旱莲草50-90份,捣碎为汁液,100度高温煎熬4小时;

3)按重量份配比提取桑葚10-25份、何首乌12-20份、杜仲1-7份、淮山3-6份、芡实1-12份、枸杞2-5份和山楂10-13份分别洗干净,晒干,混合放入容器内研磨成粉末;

4)提取步骤3的混合粉末与步骤1的女贞子粉末均匀混合;

5)提取步骤4的混合物缓慢放入步骤2的旱莲草浓液内一起搅拌加温;

6)提取步骤5的混合物制作成丸子冷却即为二至丸。

本发明所述的补肾养肝的二至丸,其药材功效作用分别为:1、女贞子: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糖的功效;2、旱莲草: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对染色体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桑葚: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的功效;4、何首乌:具有解毒、润肠痛扁,降血脂,促进造血功能,增强免疫力,保肝,延缓衰老的功效;5、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的功效;6、芡实: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7、枸杞:具有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的功效;8、淮山: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9、山楂:具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桑葚和何首乌,再配合其他各种中药与传统的女贞子混合制作,具有滋补养颜,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滋阴补血,降低血糖,补肾养肝,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补肾养肝的二至丸,该补肾养肝的二至丸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成份组成:女贞子50份、旱莲草50份、桑葚10份、何首乌12份、杜仲1份、淮山3份、芡实1份、枸杞2份和山楂10份。

所述补肾养肝的二至丸的制备过程如下:

1)按重量份配比提取女贞子50份,去梗叶,浸泡在酒中一天一夜,擦去皮,晒干,研磨成粉末;

2)按重量份配比提取旱莲草50份,捣碎为汁液,100度高温煎熬4小时;

3)按重量份配比提取桑葚10份、何首乌12份、杜仲1份、淮山3份、芡实1份、枸杞2份和山楂10份分别洗干净,晒干,混合放入容器内研磨成粉末;

4)提取步骤3的混合粉末与步骤1的女贞子粉末均匀混合;

5)提取步骤4的混合物缓慢放入步骤2的旱莲草浓液内一起搅拌加温;

6)提取步骤5的混合物制作成丸子冷却即为二至丸。

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该补肾养肝的二至丸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成份组成:女贞子100份、旱莲草90份、桑葚25份、何首乌20份、杜仲7份、淮山6份、芡实12份、枸杞5份和山楂13份。

实验依据,

1、实验对象:把20名患有胆固醇的患者分成2组,每组10人。

2、实验方法:让对照组的10人正常饮食,实验组的10人食用补肾养肝的二至丸,每夜服百粒,连续食用15天。

3、实验结果:

由实验结果可知,本发明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

典型案例

王某,男,67岁,腰酸无力,血压、血糖过高,冒虚汗。连续食用一个月后,血糖明显降低,体力增加,老人不再起夜,也不再冒虚汗。

实验依据,给10名皮肤粗糙蜡黄的女生每天食用,每天食用一次,可根据自身状况食用,连续食用一个月,皮肤有了明显的改善,变的更光滑、红润,因此,本发明具有滋补养颜、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实验依据,给20名体弱、虚汗、尿频的男士每天食用,每天用酒送服百粒,连续食用半个多月后,晚上睡觉再也不流虚汗,而且尿频也有了很明显的改善,因此,本发明具有止虚汗,抑制尿频的功效。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得出的其他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