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1266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肺痨、悬饮、瘰疬、骨痨即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淋巴结核,骨结核是目前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长期以来一直采取西医西药及手术治疗,所用治疗药物主要有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虽然临床疗效比较好,但副作用大,可导致对肝功能、肾功能的损害,听力障碍、眩晕、胃肠不适以及过敏反应。不仅如此,服药后常易产生抗药性,影响疗效、延长治疗时间。手术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甚至由于结核杆菌控制效果不佳,导致诸如伤口不愈,结核杆菌随血行播散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采取西医西药及手术治疗结核病会对人体功能带来损害、给患者造成痛苦及产生副作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组份与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组份与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

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是有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将称取的34味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的性状为:浅棕色至深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7-14克,一日3次。7-9岁儿童,一日3次,一次3.5克;10岁以上儿童,一日3次,一次7克,温开水送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用百部润肺下气止咳,兼能杀虫,玄参滋阴降火,清热散结,地骨皮凉血除蒸,用于肺痨咳嗽,热病伤阴,阴虚潮热,起到下气止咳,抗痨杀虫,补虚培本之作用,为君药。北沙参养阴清肺,款冬花、紫菀润肺下气,止咳化痰,天冬、麦冬、百合养阴生津,清肺润燥,川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三七、白及凉血止血,消肿生肌,天花粉清热泻火,五味子补肾水,敛肺气,白茅根、茯苓清热利水,健脾宁心,胡黄连、青蒿退虚热,除骨蒸,侧柏叶、地黄养阴生津,化痰止咳,地榆、黄柏、知母解毒敛疮,泻火除蒸,滋阴润燥,起滋肺肾之阴,使金水得以相生,为臣药。

佐以石韦宣肺平喘,猫爪草化瘀散结,解毒消肿,及行水消肿之桔梗,桑白皮、薏苡仁、葶苈子以资脾胃化源。

使以黄精、黄芪补气,养阴升阳,健脾润肺,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人参大补元气,陈皮补脾益肺,培土生金,及甘草调和诸药。以达诸药相合共奏止咳杀虫,滋阴补肺,活血止血,散瘀生新之效。主治正气虚弱,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痨虫蚀肺所致肺痨。

本发明提供的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以纯天然植物药物为原料,药源广泛,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服用方便,疗效确切。它以中药代替西药,一改传统的对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方式,对肝、肾无损害,对听力无影响,无任何毒副作用,患者无痛苦,经临床观察服药后体重和免疫能力明显增加,病灶、空洞、胸水、脓液完全吸收,包裹吸收或缩小。与现有技术相比,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不仅对耐药、过敏、难治的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具有相当显著的疗效,而且对腹膜炎、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效果也相当显著。该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抗结核病药物,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思想为:本发明提供的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是基于祖国医学对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理,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滋阴润肺、退热生津、利水逐饮、行气化痰、治痨杀虫的纯天然植物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使其发挥化瘀止痛、滋阴清热、泻肺逐饮、治痨杀虫的功能作用,从而加快胸水吸收以及肺功能、组织和空洞的修复,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取西医西药及手术治疗结核病会对人体功能带来损害、给患者造成痛苦及产生副作用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1

称取原料药:百部40g,玄参30g,地骨皮30g,北沙参40g,款冬花20g,紫菀20g,天冬10g,麦冬40g,百合30g,川贝母10g,三七20g,白及30g,天花粉10g,五味子10g,白茅根20g,茯苓30g,胡黄连10g,青蒿10g,侧柏叶10g,地黄20g,地榆10g,黄柏10g,知母20g,石韦30g,猫爪草10g,桔梗10g,桑白皮10g,薏苡仁20g,葶苈子20g,黄精40g,黄芪30g,人参10g,陈皮10g,甘草10g,将称取的上述34味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实施例2

称取原料药:百部80g,玄参90g,地骨皮50g,北沙参80g,款冬花40g,紫菀100g,天冬30g,麦冬80g,百合90g,川贝母50g,三七60g,白及50g,天花粉40g,五味子50g,白茅根40g,茯苓70g,胡黄连40g,青蒿30g,侧柏叶50g,地黄60g,地榆30g,黄柏40g,知母60g,石韦70g,猫爪草50g,桔梗40g,桑白皮40g,薏苡仁80g,葶苈子60g,黄精60g,黄芪50g,人参30g,陈皮50g,甘草40g,将称取的上述34味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实施例3

称取原料药:百部60g,玄参60g,地骨皮40g,北沙参60g,款冬花30g,紫菀60g,天冬20g,麦冬60g,百合60g,川贝母30g,三七40g,白及40g,天花粉20g,五味子30g,白茅根30g,茯苓50g,胡黄连20g,青蒿20g,侧柏叶30g,地黄40g,地榆20g,黄柏20g,知母50g,石韦50g,猫爪草30g,桔梗20g,桑白皮20g,薏苡仁50g,葶苈子40g,黄精50g,黄芪40g,人参20g,陈皮30g,甘草20g,将称取的上述34味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下面通过临床试验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药效。

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止咳杀虫,滋阴补肺,活血止血,散瘀生新之效。临床主治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及其引起的痰中带血,久咳、盗汗、手足心热、胸闷气短、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等症。

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经吉林市结核病医院及四平市结核病医院对随机抽取的466例患有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临床试验,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

我们在吉林市结核病医院及四平市结核病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66例进行实验,其中肺结核病患者126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28例,腹膜炎患者68例,脓胸患者65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79例。在这些病例中,男性275例占59.0%,女性191例,占41.0%。其中年龄中最小者12岁,最大者82岁,平均年龄36岁。其中20岁以下77例,21-50岁219例,51-60岁118例,61岁以上52例。

二、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7-14克,一日三次,30天为一疗程,在治疗中暂停用与治疗相关的药物。用药中禁忌腥、辣刺激性食物。

三、疗效标准

1、痊愈:症状大部分消失,一年内不复发,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X光片病灶钙化或吸收)。

2、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半年至一年主要理化检查好转。(X光片较前片比较明显好转)。

3、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好转(X光片病灶缩小、钙化)。

4、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无变化。(X光检查无变化或加重)。

四、疗效观察

表1 466例病人服药后疗效观察情况

总结:由表1可知,治疗126例肺结核的患者,服用疗程数为3到6个疗程,其中共痊愈117人、有效4人、无效5人,有效率96.0%。治疗128例结核性胸膜炎服用疗程数为3到6个疗程,其中共痊愈121人、有效3人、无效4人,有效率96.9%。治疗68例腹膜炎的患者,服用疗程数为3到6个疗程,其中共痊愈62人,有效3人,无效3人,有效率95.6%。治疗65例脓胸患者,服用疗程数为4到6个疗程,其中共痊愈60人、有效3人、无效2人,有效率96.9%。治疗79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服用疗程数为5到6个疗程,其中共痊愈71人、有效4人、无效4人,有效率94.9%。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适宜推广。

为了进一步表明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在病人服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我们又对466例中部分病人检查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服药前后对比复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说明该药对肝、肾无毒副作用或损害。

表二466例病人服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由表2中可见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对上述症状用药前后有明显差异。p值均小于0.05。

实施例1和2制备的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用于临床试验,也能取得上述较好的治疗效果,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五、病案举例:

复治性肺结核并空洞形成许某,男,32岁,梨树县人。患者于2004年在当地确诊为“双肺继发性结核”,间断西药抗结核治疗6年,病情时好时坏,每遇秋冬季节加重。曾用药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2010年2月经人介绍就诊于公主岭结核病防治所。来院时咳嗽剧烈,早晚明显,黄痰较多,乏力,胸闷胸痛,盗汗。两次查痰涂片均3+,胸片示:双肺继发性结核伴空洞形成。诊断:双肺继发性结核复治痰涂3+进展期。给予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一日三次,一次14g口服。服用一个月咳嗽减轻,盗汗消失,因经济困难自行停药。2010年9月感冒后病情加重再次来院诊治,痰涂(3+),胸部CT复查与2月片比较病灶加重。给予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口服治疗,一日三次一次14g。用药2月,咳嗽较前减轻,余症基本消失,胸部CT复查:与9月片比较空洞壁变薄,缩小。痰涂三次未找到抗酸杆菌。用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巩固治疗3月,胸部CT复查空洞闭合,痰涂片三均未找到抗酸杆菌,罗氏培养无菌生长,无明显不适感,停药至今随访一切正常。

结核性腹膜炎关某,男,58岁,吉林市人。主因“腹痛、腹胀、发热2月”。患者于2013年4月出现腹痛、腹胀、发热,在当地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给予异烟肼、利福喷定、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效果不明显。于2014年1月19日求治于吉林市结核病医院,接受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治疗一日三次,一次14g口服治疗,服用至1个月时腹痛、腹胀消失,发热症状消失、腹水吸收。精神恢复正常。继续巩固治疗2月,于2014年5月复查腹片与1月份比较,病灶明显吸收,达到临床治愈。

肺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郭某,男,31岁,公主岭市人。患者于2013年2月出现胸闷、胸痛,在当地拍片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6个月好转停药。半月后病情复发,在当地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包裹形成”。8月12日行胸腔穿刺术未抽出液体。8月17日出现咯血,约20mL,色鲜红,为更好治疗前往公主岭市结核病防治所。来院时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盗汗、低热,纳差。胸CT提示双肺结核并右上肺空洞形成,双侧结核性胸膜炎并右侧包裹性积液;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诊断双肺继发性结核、双侧结核性胸膜炎并包裹形成。收住该院胸外科,给予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一日三次,一次14g口服抗痨治疗,并于同年9月行“右侧胸膜剥脱术”,术后继用百贝抗痨丸中药治疗一年,胸片复查双侧病灶吸收,自感无不适,停药。随访至今无异常。

肺结核伴脓胸陈某,男,33岁,吉林市龙潭区人,2006年7月25日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8年,就诊于吉林市结核病医院。患者于1997年发现肺结核,就诊当地予以抗结核西药治疗一年,病情好转,之后每予感冒则病情反复,9年期间病情反复,每次反复后病情较前加重,于2006年5月患者出现发热、剧烈胸痛,就诊于吉林市结核病医院,诊断:右肺继发性肺结核、右侧脓胸,治疗给予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一日三次一次14g口服治疗,用药期间定期每月复查肝功、肾功,坚持服药5个月,于2007年1月停药,复查胸片右肺病灶已吸收,右侧肋膈角锐利。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无不适反应。

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徐某,男性,因反复咳嗽,咳痰17年,确诊为双肺多药耐药肺结核。抗结核治疗2年,期间反复发作5次,计算机断层扫描未见改善。患者最终由于左肺感染性毁损接受了左全肺切除术,术后予以抗结核治疗。术后一月,患者出现高热,咳嗽。可曲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在左主支气管残端有一个5毫米小孔的支气管胸膜瘘。痰和胸腔积液反复检查发现多药耐药性结核病合并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通过胸腔引流管引流,抗生素,抗真菌和超过17个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感染症状稳定。然而,漏气持续无改善。后于吉林市结核病医院就诊,治疗给予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口服2月,漏气情况得到改善,咳嗽,发热得到明显控制,后持续服用3个月,瘘口消失,自感无不适,临床痊愈。目前患者情况良好。

六、综述结论:

本发明所述抗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为纯中药制剂,药源广泛易得,服用方便,且对肝肾无损害或毒副作用。主治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经临床试验证实具有滋阴润肺、退热生津、行气化痰、化瘀止痛、泻肺逐饮、治痨杀虫之功效。能有效促进空洞闭合,加快病灶、脓液、积液自行吸收。一个月为一疗程,一疗程即可明显见效,一般三至六疗程即可治愈。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适于推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